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途径
2023-11-09蔡娟娟陈鸿光蔡丽萍
蔡娟娟, 陈鸿光, 蔡丽萍, 凌 杰, 金 彪,b
(福建师范大学a.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b.福建省公共服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 350007)
0 引 言
本科毕业设计及论文写作是大学生培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和措施[1-4]。通过开展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能够使本科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和深化,提升其查阅资料和检索信息能力、提炼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毕业设计及论文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也反映了学生所在专业及院校的总体教学水平[5-6]。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及论文整体质量不高,存在选题不适、题目及研究工作重复度大、缺乏科学性、抄袭或造假严重、缺乏深度、缺乏创新等质量困境[7-8]。学生就业、升学压力,教师科研、职称评审压力,以及院校管理、监督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出现滑坡的现象,并逐渐成为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薄弱环节[9-10]。本文以福州市大学城相关高校内的工科学院的师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和收集线下、线上问卷以及线上视频交流等途径,获取实验数据。依据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探究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全生命周期内,影响设计及论文质量的可能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1 典型问题
毕业设计及论文撰写大致可细分为: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认选题→学院审题→开题→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评阅→预答辩→答辩→修改完善→指导教师审核提交→学院复审存档。各阶段工作的衔接流转过程中均涉及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交互。他们彼此间沟通的时效性、有效性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如图1 所示,本文以开题作为核心节点,对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中的主要环节进行阶段划分,将该工作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开题前、开题后、答辩前、答辩中以及答辩后5 个不同阶段。
图1 影响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的部分问题在不同阶段的呈现
毕业设计及论文开展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均存在一些影响毕业设计及论文最终质量的问题。以“开题前”这一阶段为例,准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易于完成的课题,逃避指导教师提供的有技术难度的选题,不可避免导致出现重复度/相似度高的选题和作品,进而导致整体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质量下降。这里的重复度既包括同年级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选题相似度高,也包括与往年他人的作品相似度高。再以“答辩前”这一阶段为例,不少学生为了能够通过其所在学院组织的查重,随意打乱论文中原有的语句组织顺序,将本应以表格形式展示的内容转换成图片等,严重影响了其论文的质量。
2 研究路线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路线
本科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不仅是对准毕业生大学阶段各方面能力发展情况的测试,也是对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次考核。一方面,努力提高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质量对该工作中的各核心实体(准毕业生、指导教师、院校等)均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整体质量,离不开学校、院系、指导教师以及准毕业生等各实体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作。
如图2 所示,本文以已呈现出的问题为抓手,通过表象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在此过程中发掘其他相关问题;围绕问题所牵涉的实体以及问题发生所处的阶段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同时,注重对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实体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图2 提高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的研究路线
2.2 数据来源
为了更加准确、科学地探究影响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本文针对该工作中的两大核心实体——准毕业生及指导教师,分别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的详细内容可通过识别图3 中的二维码获得。
图3 指导教师版及学生版调查问卷二维码
本文将设计好的问卷在问卷星以及Credamo见数等平台上进行投放,并邀请位于福州大学城内的相关院校中的工科专业学生进行填写,最终得到本文的实验数据。本次调查时间为2022-04-10 ~2022-05-10,共回收指导教师版问卷389 份(其中,讲师186 人,副教授112 人,教授91 人),学生版问卷524 份(其中,男生315 人,女生209 人)。
2.3 实验结果展示
因问卷中题目数量偏多,本文邀请参与调研的群体,采用投票法从两份问卷中分别选出如表1、2 所示的10 个代表性问题,并展示其调查统计结果。
表1 学生版问卷中的代表性问题及调查统计结果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实体关系分析
导致大部分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不仅与准毕业生自身的态度及其投入密切相关,还受指导教师的引导及把关、学院以及学校的审查及要求等诸多要素的影响。此外,社会对学校以及院系、专业等的评价标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以及学院的决策,影响其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
如图4 所示,毕业设计及论文开展过程中主要涉及学校、院系、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小组)以及准毕业生6 个主要实体。
图4 影响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
宏观地说,各实体在整个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其他实体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它们彼此间常存在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不过这两种力的大小并不相同。处于主导地位的实体所制订的规则和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可行等直接决定了后续工作开展及验收的难易度。处于非主导地位的实体在按照既定规则开展工作的同时,有义务及时反馈既有规则和标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弊端,进而帮助处于主导地位的实体更好地修订和完善现有的规则和标准。
具体而言,准毕业生是毕业设计及论文的实施者和完成者,其主观能动性(如对待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态度、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与知识储备、短期内的生涯规划(如考研、考公、实习/就业等事宜的优先级和投入比)等)是决定毕业设计及论文最终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在此过程中,学校、院系、指导老师、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小组)5 个实体会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准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准毕业生以外的其余5 个实体中,相较于学校、院系等实体,指导教师、评阅教师以及答辩教师是更直接的参与者。其中,指导教师是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的“掌舵者”和作品质量的全程“检验员”,其自身积累、对指导工作的投入、对准毕业生的具体要求等均会对准毕业生的心理认知以及设计及论文完成质量产生十分重要影响;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后期介入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他们对提升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质量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说学校及院系从宏观上影响和把握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质量,这3 个实体则是从微观上更具体地对准毕业生施加影响。
3.2 准毕业生群体的问卷分析
由表1 可知,有33.4%的学生认为开展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与其就业、升学之间存在冲突,因为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考研、考公、实习乃至就业,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另外,36.0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导师要求过高但又缺乏相应的指导,导致其无法按时按质完成自己的作品。当然,缺乏指导的责任未必全在指导教师一方。因为依据调研结果来看,准毕业生与其指导教师的沟通频率普遍偏低,只有27.29%的学生能够做到与自己的指导教师几天沟通1 次,其余学生大多都是几周1 次、每月1 次,甚至几乎不怎么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准毕业生对待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态度和主动性。
但无法忽视的是,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未能尽到指导的责任。(学校)学院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组织管理不严格,论文及答辩淘汰率过低,则进一步加剧了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的严重下滑。
此外,由于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及论文,加之其所在院系对抄袭的惩罚力度不够,间接助长了抄袭甚至购买设计和论文的不良风气。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参与调研的学生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将抄袭视为不良现象,应该杜绝。
3.3 指导教师群体的问卷分析
由表2 可知,绝大部分指导教师认为准毕业生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准备考研、考公或求职,对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考研、考公以及求职是其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70%左右的指导教师更倾向于为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工程设计型的选题。其主要原因包括:①相较于学术研究型课题,工程设计型课题指导起来更容易,对创新性的要求低于学术研究型课题;②很多指导教师自己对科研工作投入有限,无法很好地发现最新的研究方向,进而无法提供新颖的选题。
几乎所有的指导教师一致认为工科学院的毕业设计及论文应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资料查找能力。然而遗憾的是,将近80%的指导教师认为其所指导的学生专业基础不够,无法胜任其所指定的研究工作。学生们更愿意花更少时间去完成技术难度更低的研究工作,只求勉强过关。然而,那些很容易完成的课题,必然缺乏创新,缺少突破。
4 质量提升建议
(1)导师选择环节。目前很多院校均实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为双方提供了较高的自主权。但为了让导师能够尽可能挑选到自己心怡的学生,让准毕业生选到适合自己的导师,必须让彼此对对方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否则无法发挥双向选择制真正的优势。为此,各院校应在其官方网站或其他官方平台,发布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教学履历及教学评价,当前正承担的科研项目等)。毕业班的辅导员应提供准毕业生大学期间的基本表现情况(如成绩排名,参加创业创新训练,参与课外科技竞赛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等)。同时,为了避免一个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偏多的问题,可以在与学院有合作的企业中选择有责任心、能力强的员工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当然,愿意担任指导教师的企业人士必须经过特定的“岗前培训”,让其熟悉学院毕业设计及论文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进度安排。此外,将校企合作引入毕业设计中,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长处,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显著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11-14]。
(2)选题环节。毕业设计的选择可以是指导教师指定的课题,也可以是学生自拟的课题。这种选题制度有助于提升课题的多元化,但同时也对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指导教师应根据准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合适的选题。②对于自拟课题的准毕业生来说,其所提出的课题必须得到指导教师的批准。双方在确定选题过程中,应避免选择使用无意义、重复、雷同的选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指导教师应努力做到从自己日常的教学、科研中提炼有意义的课题,不能满足于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还必须对当前较新的、企业需求较多的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准毕业生也必须在大学生期间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不能仅满足于通过自己所修学课程的考核,修满学分,还必须结合自己毕业后的规划,尽早储备相应的课外知识和技能。对于指导教师提供的备选课题,准毕业生应与导师充分沟通,明确课题任务及要求,切不可闭门造车。准毕业生要敢于选择对自己来说有一定难度,或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课题,从而让自己通过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获得更大的能力提升。对于学生自拟的课题,指导教师必须与学生认真沟通,明确该课题的工作量、工作难度、预期成果以及与现有相关工作的重复度/相似度,并结合准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专业能力、可投入的时间等)做出全面的评估。
(3)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准毕业生应主动及时地向指导教师反馈自己的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要端正对待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态度,明确其重要意义。指导教师也应真正尽到指导的职责,不可认为毕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的事情只是转发学院通知,在要提交的材料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已。
(4)规章制度层面。严格规范毕业设计及论文的管理,出台更加合理的规章制度。当前很多院校规定:评阅教师与指导教师之间的评分差超过10 分,所指导的学生不能参加第一次答辩;参加第一次答辩的准毕业生,若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以及答辩成绩中,任意两者之间的分差不能超过10 分,否则就必须再参加第二次答辩。此类规定的初衷是想从多维度保障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质量,但是忽略了人性因素:指导教师以及答辩教师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往往会在评分上丢弃自己的评分原则。本文认为,这三者的评分不应该简单地绑定在一起,而应该尊重指导教师、评阅教师以及答辩教师评分的独立性。首先,如果指导教师认真指导了准毕业生的作品,其必然对该作品的完成质量以及该生在完成作品过程中的态度和付出有充分的了解,自然应当会给出一个合理的、令准毕业生信服的成绩。其次,评阅教师很难像指导老师那样对互评的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偶尔会给出不太合理的评级以及偏高或偏低的分数。出现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面对此种情形,只要允许指导教师或者准毕业生本人提出复审申请,即可保障评阅教师评分的独立性。最后,答辩环节评分更多应关注的是准毕业生对自己作品的介绍,对答辩教师所提问题的应答情况,该环节的评分的独立性应该更强。此外,造成质量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绝不能全部归咎于准毕业生。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核心实体(学校、院系、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小组)以及准毕业生)均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最终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质量。为此,各院校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必须予以全面的考虑。
(5)时间层面。尽早启动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很多准毕业生都有考研、考公、考事业单位、实习等规划。对准毕业生来说,这些规划与毕业同样重要,但所处时间却又集中在一起,孰轻孰重,孰先孰后,让准毕业生难以抉择,进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如果尽早启动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让准毕业生提前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进而能够集中后续时间、全身心地冲刺考研和考公。毕竟对准毕业生而言,升学或就业是他们离开大学校园后就即刻需要面对的。此外,在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的全生命周期内,影响最终作品质量的问题可能发生在不同的阶段,相关实体必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不可让某一阶段的问题一直向后延伸,直至最后以牺牲作品质量的方式向问题妥协。
(6)其他方面。各院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与毕业设计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为基础,链接毕业设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导师队伍以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条件的建设,改进学生学业评价办法[15-17]。此外,当前工科性质院校普遍实行“一生一题”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值得商榷。本文觉得,与其出现大量雷同的、无意义的选题,倒不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更有难度、更有新意、更实用的作品。只要严把作品质量评审环节,采取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进行答辩等途径,降低出现“打酱油”的概率,进而确保每一位组员在此过程中都有付出和收获,那就没有违背开展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的初衷。各成员在此过程中不仅会得到专业技能上的提升,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
5 结 语
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面对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滑坡的情况,各高校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制作问卷、发放问卷、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等途径,探究全生命周期的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途径。依据调查分析结果,结合自身的教学以及指导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经历,提出质量提升的若干建议。希望本文细化分解研究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全生命周期内各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各阶段存在的问题的做法,以及依据调查分析结果所提出的建议,能够为相关院校提升其毕业设计及论文整体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