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万山红遍》辑评
2023-11-09
《万山红遍》是李可染艺术道路的转折点,他开始追求层峦叠嶂的雄伟气势,追求重量,开始塑造,开始建筑!《万山红遍》是最具时代感的作品,也是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诸多山水画作品中最成功的。
—吴冠中
我父亲最早开始画《万山红遍》是在1962年的广东从化,1962年至1964年是他探索中国画的重要阶段。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如何改革和发展中国画的议题,当时他提出“可贵者胆,所要者魂”,60年代他提出对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传统文化、东方的文化精神,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程式化的表现、笔墨和写意精神,均进行了研究。我父亲认为中国画还是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经典文化,必须探索一条新路,所以他在1954年、1956年、1957年、1959年进行了大量写生。后来他也讲到,写生是为了重新到大自然中去,精读大自然,去发现新的意境、新的绘画语言,这是他在50年代所做的探索的前奏。到了60年代,他认为写生还是素材,要把写生提升到艺术高度还需要千锤百炼,要进行更多的艺术加工,所以60年代的时候,在1962年、1964年,北戴河和广东从化等地邀请他去疗养,在这个过程中,他实际上没有疗养,而是在探索如何把过去的感受和写生的东西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在这个阶段他有一大批更加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索性的作品出现。
—李小可
……尤其是他创作的《万山红遍》,用墨勾勒渲染,其上积点朱砂,由淡至浓,加至十数遍,厚而实,浑而朴,古今中外,无有此种积染者。这是李可染的创举,凸显出祖国河山的雄浑气象和厚重的时代精神。
—陈传席
1961年开始的三年,堪称李可染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三年。这期间,李可染“采一炼十”,开辟出全新的山水天地;而“李家山”的范式也逐渐确立下来。这时期的作品,无不见证了一代大师在创作上的革新与突破,其中又以“万山红遍”系列最为典型。这幅《万山红遍》即囊括了李家山水范式所有重要特点。
其一,在技法上,积墨加积色,层层积染,塑造雄浑之势。虽然红为画面主调,但墨色依然是重要的背景和轮廓衬托。积墨山水完成之后,再蘸朱砂由浅至深地逐步点染。可染先生用朱砂如用墨,运用完全相同的笔法和墨法,使得色、墨融合,浑然天成。只见朱砂略浅处,有墨色浮上;中间色调处,则墨色相融最为明亮处,点以厚重朱砂。整个画面最终呈现出的色调效果颇有明代剔红、剔犀漆器的特点,极为庄重雄浑、古朴典雅。
其二,在构图上,呈现出李家山水中典型的“丰碑式构图”和“门板式构图”,又巧妙构成了“两度半空间”。传统山水画里,画面上下总会留出很大空白,然而李可染偏偏截掉了峰峦和坡脚,采用了不留余地的满幅构图。这样,就迫使观众的视线集中于山体,产生如同仰望纪念碑一般的震撼感。此外,可染先生还刻意减弱透视,强化了平面感;画面主景的七八层山几乎被压缩到同一个平面,像门板一样垂直地堵在观众面前。如此,通过丰碑式和门板式构图,山体造型的视觉冲击力被极大地强化,更凸显群山之气势。
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的平面感虽被刻意加强,但并非全平。一方面,近、中、远景的层次关系采用了类似浅浮雕的处理手法;另一方面,为营造“万山”之境界的幽深辽阔,李可染在画面左上角做足了深度的文章。“门板”在这里似乎开了一道窗,可以遥望见氤氲云气中直达天际的层层远山,并继续通向无限深邃悠长的空间。于是,通过这左上角约占全画五分之一的篇幅,传统山水画借以表现辽阔意境的“远”势得以保留,而又全然不妨碍门板式构图所强化的视觉冲击力。李可染把这种微妙的空间处理手法称为“两度半空间”,即以高远立势、以平远结境,使高大雄浑与深远幽邃合二为一。
其三,李可染早年山水画遵循传统,以留白为主、墨色为辅,又以淡墨为主、浓墨为辅。然而这种传统的山水画,黑白对比关系不强烈,整个画面大体上是灰调子,显得不够精神。近代以来,黄宾虹和林风眠两位大师曾分别以“夜山灵光”和引入西画低调高光之手法来尝试突破传统水墨的灰调;曾师从黄、林二师的可染先生,也从中受益匪浅。在前人的基础上,西画功底深厚的李可染又借鉴了素描的五度色阶以纸张本身的明度为零,屋顶和树干为五,又将绝大部分画面统一在四至五的深色阶上;同时结合丰碑式的满幅构图,不留无谓之虚空,只把反射天光的瀑布、白墙等极小块区域留在零的明度上。从1956年起,沿着这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思路,李可染逐渐发展出一套结合了山水画之积墨法与西画之逆光法的艺术语言体系,实现了对传统水墨画黑白关系的“拓扑反转”。
《万山红遍》将李可染这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的边角几乎全被填满浓重的墨、色连同其它中间色调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在挤之又挤、不能再挤之下才留出了飞瀑、白墙、云气等极其狭小的空白。恰恰是因为周围浓郁色彩的映衬,这些挤出来的白才显得愈发明亮夺目、摄人心魄;黄宾虹所说的“灵光如炬”,就正是此意。常有观众误以为李可染在这些“挤白”的地方使用了白色颜料,其实,这不过是可染大师所营造的视觉幻象罢了。
这种对光暗的处理,使得画面顿时有了灵性,显得神采奕奕、如沐神辉。被“挤白”点亮的万山,在积墨、积色和“两度半空间”所营造出的气势与意境之上,更多了一层静穆而崇高的精神空间。祖国的壮阔河山,也由此在李可染的笔下被赋予了神圣而永恒的力量。《万山红遍》完整地展现了一代大师举世无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境界;与此同时,它也无声地讲述着可染先生在动荡而光辉的20世纪里,为中国画的继往开来进行过怎样艰苦卓绝的求索,为山水画的传承革新开辟了怎样超凡脱俗的天地。作为李可染大师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万山红遍》可谓当之无愧的旷世经典。
—王鲁湘
《万山红遍》是李可染在20世纪60年代他的第一个艺术高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现在已知,李可染的同题材作品共有七幅,先后作于1962至1964年。
李可染 万山红遍 69×45cm 纸本设色 1962年 私人藏
作品立意,取毛泽东所作《沁园春·长沙》词意:“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画家为词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迈恢宏气势所感染,也为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的壮丽景象所激动。构思创意,所画的虽非岳麓山,也不见湘江,但比之描写实景更丰富动人。
秋,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多表现肃杀之气、凄冷之情。而在此幅画中,则是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秋之娇艳和郁勃生机,是画家性灵的抒发,也是时代感情的反映。七幅画的构图相近,但又各自不同。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李可染家藏的1964年作于北京西山八大处的那一件,曾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第五件。同时期所作的共有四件:一件归北京画院;一件为荣宝斋拍卖公司所拍出;还有一件流出海外,另一件由嘉德拍卖行拍出;第四件作于1963年,为中国美术馆所收藏。七幅中最后一件也作于1964年,是应荣宝斋之邀,为庆祝建国15周年所作。
《万山红遍》创作时,先以水墨勾皴,再以朱砂点,使画面既厚重又层次丰富,不板滞。朱砂着色是很不容易的,李可染画《万山红遍》使用朱砂的量很大,仅1964年在西山八大处画的四幅,就用了内库朱砂半斤之多。画面上红色的层林之间,高低错落的灰瓦白墙的房子、飞流直下的瀑布、蜿蜒的溪涧,是画面上最亮的部分,与寂静的山林形成动与静的对比。七幅画中对这些景物的不同安排,特别能见出画家经营位置的匠心。
李可染山水画中有些暖调的作品,多表现夕照景物。其中,早期作品如《德国磨坊》,晚年作品如《雨后夕阳图》。像《万山红遍》这样瑰丽璀璨的作品,在李可染作品中仅此一见,在中国山水画史中也是前所未有的。
—李松
《万山红遍》在表现技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大面积使用颜色。李可染先生在《万山红遍》中的大胆实践,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传统笔墨的语义与形态,实现了艺术语言与精神表达的完美结合。
李可染 万山红遍 69.5×45.5cm 纸本设色 1963年 中国美术馆藏
李可染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突破传统文人水墨程式,创造了融墨的深厚韵致与色的纤华浓丽于一体的现代诗意山水图式。
李可染 万山红遍 纸本设色 1964年 北京画院藏
画面主峰矗立,顶天立地,气象沉雄博大;红树层峦,密密匝匝,韵致幽深;溪岸、飞瀑、房舍点缀其间,为全画画眼,于深密厚重中蕴含空灵之气。作品在题材、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将山水画提升到一种理想化的、富有象征意味的境界。
—吴为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举国欢欣,人民对新的生活充满期盼。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诗词成了不少艺术家的创作题材,故此以毛泽东诗词为题的画作不计其数,“万山红遍”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名句之一。这一时期许多画家绘画秋山红叶,被美术史家称为“红色山水”,被赋予红色政权统治中国的政治含义和时代特征。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幅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当中尤以1964年的《万山红遍》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现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精华。
此画以巨碑式丰满构图,运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全幅山河通红一片,在静谧中包含无限喜悦。画家为了突出“红”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效果格外强烈,视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成了画面的亮点,而前景的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李可染名作《万山红遍》的当代意义在于,以自创一体的色墨关系与画面格调,兼具艺术本体与时代主题的双重要求,在宣纸上铸成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永恒的时代象征。
—于洋
正如陈履生所说的,如果说傅抱石50年代是开创者,那么李可染则是一个完善者,所谓完善者,是说他在艺术的更成熟的层次上,把毛泽东诗意山水画推向了顶峰,使毛泽东诗意与山水画完全融为一体。……在李可染的这类作品中,则已经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前面谈到,李可染通过1954年和1956年的两次写生,在山水画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作品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希望用山水的方式表现新中国形象的理想。在两次写生过程中,李可染的笔墨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和提高,这种锤炼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他开始从传统中脱离出来,与真实的山水相结合,创造、发挥一些新的技法和样式。这正如李可染自己所说的,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也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出来不是目的,就像打进去不是目的一样;只有把打进去所掌握的传统山水画精华转化成相应的从事国画山水创作的功力,才能在真实的山水与传统的山水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这个新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用贡布里希的“图式-修正”理论来阐释。也就是说,传统的程式技法与真实的山水之间所构成的张力,正是李可染在探索新中国山水画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一个最重要的艺术问题。事实上,李可染正是在传统的和真实的山水之间重新建立了一种联系,才创造出了他的“李家山水”的。
在写生过程中,李可染早就受到毛泽东诗词境界的感染,常把“江山如此多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根据陈履生的研究,李可染1959年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的《六盘山》,可能是他最早表达毛泽东诗意的山水画作品。这件作品表现“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诗意所表达的革命气魄,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李可染的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在1964年李可染画的另一幅作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已达到非常成熟和完美的境界。
—邹跃进
作为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开拓者,李可染自50年代始,壮游南北,以写生入手,进行笔墨变革,改造旧国画,开辟新境界。60年代成功实现写生的升华和艺术的突破,进入创新与成熟期,并自成一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诗词成为许多艺术家的创作题材,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其中代表性的杰作之一。1962年至1964年间,他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先后创作了七幅山水画。中国美术馆珍藏的这幅创作于1963年。此画描绘的是美丽的南国深秋景致,以红为主调,以墨为底色,色墨交融,红黑辉映。朱砂渲染了红色山河的壮丽与绚烂,墨色增加了画面的整体感和庄严感,写生的丰富性与诗词的象征性融而为一,作品浓艳而静穆,雄浑而华滋。画家大胆地将主观情感投注其中,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新中国的赞美。
—裔萼■
李可染 万山红遍 77×45.5cm 纸本设色 1964年 私人藏
李可染 万山红遍 135×85cm 1964年 荣宝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