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山区稻菇轮作高产技术
2023-11-08周晓龙叶建东
周晓龙 叶建东
摘 要:香菇与水稻轮作是一种可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农作制度,利用香菇、水稻的生长特性,通过合理生育期安排,有效提高土地生产产能,提升作物品质,还可改善土壤质量。本文从技术原理、技术要求、技术要点几个方面,对香菇与水稻轮作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带动和推进作用。
关键词:香菇;水稻;轮作;土壤改良
引言:香菇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深受丽水当地群众的喜爱,具有广泛的栽培基础,也带来了较高的收益。地栽鲜香菇亩产8400千克,产值可达8万多元。为进一步提高香菇市场价值,有部分当地农户采取香菇栽培异地分段式管理,在本地完成菌棒制棒、接种、刺孔、发菌等过程,再运往杭州、上海等地,完成脱袋、建棚入田、出菇管理等阶段。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
通过稻菇轮作技术运用,水稻亩产可达580千克,相较于普通种植530千克,增产幅度可达10.6%,进行香菇与水稻轮作技术的深入分析,是水稻香菇稳产、优质、营养、高效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既能提高生产效率,也能改善土壤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
1 技术原理
1.1 香菇与水稻轮作的基本原理:香菇与水稻轮作的基本原理在于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水分和光照等资源,从而保障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香菇与水稻轮作可实现土壤养分的合理利用与平衡,进而减轻了连作障碍和土壤贫瘠的问题。香菇的生长需要充分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且具有很强的耐阴性;而水稻则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适宜温度和良好通风环境。香菇与水稻轮作的开展,既能使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得到合理利用,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为后续农作物提高质量和产量创造良好条件。
1.2 香菇与水稻轮作的作用方式:香菇与水稻轮作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土壤培育、养分供应和改善土壤性质。一方面,香菇具有较强的分泌作用,能够加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转换和功能分化,增强土壤肥力;另一方面,水稻则具有优良的修复水体和土壤功能,可有效改善土壤供水能力和水质。香菇与水稻轮作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保护和改良土壤环境,还在于两种作物之间的相容性和互补性,水稻与香菇的生态环境需求和土壤化学、物理性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轮作后可有效调整土壤元素平衡、缓解土壤盐碱化状况,从而促进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技术要求
2.1 栽培时间安排:水稻安排在5月中旬播种,到10月初收获,香菇安排6月生产菌棒,10月建棚入田。
2.2 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品种上选择耐旱性、高产性、抗病性及商品性较好的品种,结合当地农户的种植习惯性,选择当地适宜、主推的品种。目前采用稻菇轮作的水稻品种一般为中浙优8号、甬优4901。
2.3 香菇品种的选择:应根据香菇的生长周期和产品质量要求等方面的特点,选择具有耐阴性、适应低温和湿润环境的品种。确保水稻收获后,香菇可以顺利衔接,快速进入出菇管理阶段。目前,当地农民的主要香菇品种为0912、庆科212。
3 技术要点
3.1 水稻管理技术
3.1.1 培育壮苗。壮秧的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短白根多,无黑根烂根;苗基部粗壮、扁宽;叶色鲜绿、叶短、叶片宽大挺健;秧苗长势旺,不徒长,高度整齐一致。育秧前要进行“晒、选、消”三字种子处理法。为增强秧苗对自然气温的适应性,移栽前要注意通风炼苗,若天气不好,秧龄一般控制在20~25天,在一叶一心期,秧田用300毫克/千克多效唑进行喷施,培育多蘖壮秧。每亩栽秧苗1.1万穴,最高苗控制在15万左右,这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
3.1.2 合理施肥。水稻种植期间需要控制好氮肥的施用量,并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增加磷钾肥的用量[1]。一般可使用农家肥和磷肥作为底肥,按照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钾肥8~10千克来进行施肥。插后5~7天亩用尿素10千克,钾肥7千克进行追肥,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剂100毫升对水35千克,进行化学除草,保持浅水自然落干。
3.1.3 科学灌水。当苗数达到15万左右时排水搁田,控制最高苗,提高成穗率,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后期抗倒伏能力。孕穗期至灌浆初期保持田间有足够水层,灌浆后期至成熟期实行间歇灌溉,有水为主[2]。收割前严防断水过早,达到九成熟收割。
3.1.4 病虫防治。重点加强稻纵叶螟、稻飞虱和稻曲病的防治。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进行防治,能较好地控制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危害。破口期每亩300~400毫升井冈霉素加水50千克喷雾,隔7天再用药一次,能较好预防稻曲病。
3.2 香菇管理技术
3.2.1 场地选择:①选择弱光、通风、调温排湿性好的空闲场地作发菌场所,也可用遮荫、防雨较好的菇棚作发菌场所。②选择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近水源、水质好、排水性好的田块作出菇场所。
3.2.2 制作菌棒:流程为备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菌。备料时要注意比例适当,含水量适宜,pH值8.0左右。拌料做到原料与辅料、干湿度、酸碱度均匀。装袋要求,拌料完成及时装袋,不能堆积过夜。采用高温灭菌方式,当天装当天灭菌,温度达到98℃~100℃的情况下,保持10~12小时。存放在洁净场所处冷却至常温即可接种。接种要避免杂菌污染,高温时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接种后即时套袋封口。接种后的菌棒要移至适温、通风、避光的培养场所培菌,培菌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利菌丝尽快定植和生长[3]。
3.2.3 搭建菇棚:一般用竹条或木条,遮阴物一般用遮阳网,也有用草帘。大棚内用铁丝或竹条搭好畦架,用于摆放菌棒。菇棚一般宽4~6米,长度应30米以内,以利通风。采用内外棚,外棚用于遮阴和防雨保湿,内棚为保湿和保温。
3.2.4 出菇管理:对于鲜香菇标准化大棚栽培,适宜脱袋期在菇棚内的最高温度降到25℃以下时。一般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高海拔地区可提早到10月中旬。脱袋应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阴天进行。脱袋时用锋利的小刀轻轻将塑料袋划破后剥去即可,需注意划袋时要轻,只要划破塑料袋即可,切不可将菇木菌皮划破,不然很容易造成霉菌污染。对于早熟品种,脱袋后应盖膜保湿3天,促进气生菌丝生长,然后,通风降湿,使气生菌丝倒伏,转成褐色的菌皮。
3.2.5 病虫防治:①木霉防治:在菌丝培养、转色和出菇阶段应防高温高湿,创造通风干燥的生态环境。在非出菇时,使用1∶500浓度的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②链孢霉:链孢霉转播以孢子传播为主,在高温季节多发。链孢霉菌丝繁殖能力快,如果發生就会对香菇产生严重影响,致使其大面积死亡[4]。发现感染及时隔离,并用湿报纸包裹后拿出填埋处理。③虫害防治:香菇栽培场所四周用塑料网隔离,防止蚊蝇进入。④烂棒综合防治: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的最适栽培场所;配备通风设备,及时排除菌棒黄水,防止积水造成烂棒。
综上所述,香菇与水稻轮作技术是一种循环、增效的土地利用模式,切实注重科学耕作,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强化病虫害防治,加强土壤改良,促进土壤有机质循环利用,更好地发挥香菇与水稻轮作技术的优势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翼.绿色水稻种植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21(12):46-47.
[2] 田祖庆,周精华,刘慈明,等.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分析及高档优质一季晚稻生产关键技术[J].杂交水稻,2020,35,202(3):57-59.
[3] 杨如成.钢架塑料大棚地栽香菇生产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7(16):30-32.
[4] 李小琴.香菇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