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封面
2023-11-08本刊编辑部王运宝胡磊姚成二
本刊编辑部 王运宝 胡磊 姚成二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个能代表城市的“封面”。
在努力打破“千城一面”、塑造特色化城市IP成为社会共识的大背景下,塑造城市封面,不仅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内在追求,也是一座城市传递给外界的第一印象,更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竞争力、传播力与吸引力。
但什么样的标志,才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封面”?
先来看城市发展的纵向坐标系,那些留下深刻历史记忆的城市,都有一个代表这座城市、彰显城市气质的标志性建筑。
不管是作为古都的长安、洛阳、北京,还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都有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标志。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城市,也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城市封面,有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比如巴黎塞纳河畔埃菲尔铁塔、纽约曼哈顿摩天大楼群、新加坡鱼尾狮公园……这些跨越不同时代的城市地标历久弥新,依然是一座城市的标签。
再来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都在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建造城市地标:上海陆家嘴、广州珠江新城、杭州钱江新城、武汉两江四岸……不管是蓝天白云下,还是夜景灯火璀璨中,这些都是无可争议的城市封面。
如今,当我们迈入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时代,怎样塑造出一座城市的新封面?从成都、扬州,再到杭州、合肥,正在努力给出属于生态文明时代的新答案。
这里不仅有“在城市中建公园”到“在公园中建城市”的思维之变,也有“科技+人文+生态”催生出的城市形态之变。
变化体现在哪里?不同城市有不一样的呈现,最新的城市样板发生在合肥骆岗公园。
秉承30年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理念不动摇,合肥将12.7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板块,按照“安徽之窗、省会之心、城市之肺”的定位进行全新打造,一方面是重构合肥的城市形态布局,一方面是重塑合肥对外的城市IP。
从合肥骆岗公园放眼全国,在人民城市、生态城市、公园城市等新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建设中,怎样塑造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什么样的地标有底蕴成为跨越时代的城市新封面?
2023年9月,合肥园博园的开园,只是这个宏大过程中的一个时间音符,更具影响力、穿透力和磁引力的一系列动作,还将陆续登场。让我们从“公园城市”出发,在城园相融、文化承载中,在徐徐展开的城市封面里,细细品读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之变。
因为我们一直坚信,当人们来到城市时,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城市,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