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形态:未来课程组织形态变革的核心
2023-11-08成尚荣
成尚荣
讨论未来课程组织形态时,我有一种想象:教育在不确定性海面上航行,课程之舟将帮助我们找到航向,抵达新的彼岸。这一想象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教育的未来纵然充满着各种不同的不确定性,但课程的育人价值永远是确定的和恒定的。而且,在走向不确定的未来时,课程本身也在不断完善自己、丰盈自己。课程之舟坚定不移的育人方向是我们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到的最根本的确定。今天,我们在讨论未来课程组织形态时,首先要确定课程的育人价值,然后在坚定信念的过程中重构课程组织形态,让未来的课程组织形态呈现和映射在当下的课程中。
一、课程实施组织形态是课程内容组织形态实现的关键环节,而学习形态则是未来课程实施组织的核心形态
当我们讨论课程组织形态时,首先要厘清课程组织这一概念。课程组织的概念曾出现在有“课程之父”之称的泰勒的相关论述中。1949年,泰勒提出的课程基本理论中明确指出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分别是: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的?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的?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的可以达成?显然,“有效组织”是其中一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组织是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亦认为如何组织课程是实施课程计划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功能是,“凭着它,课程的结构得以发展和充实;也凭着它,课程的各种要素得以紧密联系;更凭着它,课程的目的得以实现”。杭州师范大学的张华教授更以“编织机”作比,把“课程要素编织成课程智慧的彩缎”。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明确课程组织这一概念的基本要义。
其次,要厘清课程组织形态的内涵。课程组织形态是课程组织的一个方面,是课程组织的外部形态。我认为课程组织包括两种:一是课程内容组织,亦可称为课程内容组织形态;另一种是课程实施组织,亦可称为课程实施组织形态。2001 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后,课程内容便基本确定了,经过20 多年的实践、反思、改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组织越来越完善,形态越来越素养化、结构化。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以“创新”“与时俱进”为原则,课程内容聚焦核心素养,在内容的组织及其形态上具有前瞻性,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我国的课程改革方向,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内容基础。
新课标针对“课程实施”提供了建议,也提供了典型案例,操作性进一步得到加强,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实施形态。但是,课程内容组织与课程实施组织是相辅相成的,课程内容组织需要课程实施组织去落实、体现。与此同时,课程内容组织形态也在实施过程中日臻完善。可见,课程内容组织是基础和前提,课程实施组织形态则是关键环节。一些专家学者进一步指出,课程组织更多的是“实施课程计划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实施阶段课程计划会做弹性‘组织’,以供教师教学之用”。从这个角度看,课程组织主要指课程实施组织。总之,在课程内容组织基本确立以后,课程实施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课程实施组织形态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重要变化,正是亟待我们研究的问题。
最后,要厘清课程实施组织形态的核心。众所周知,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怀特海指出,“我不敢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出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学生应该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学习模式,讨论课程实施组织形态问题,应当把学习组织形态置于核心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报告(以下简称“反思教育报告”)中非常明确地提出:“获取何种知识,以及为什么、在何时、在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报告还郑重地指出学习组织形态改革的重要性:“反思教育的目的和学习的组织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这就指出学习组织方式这一“基本问题”实质是根本问题,是本质问题,是基本规律的直接体现;“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可见学习组织方式(课程实施组织形态)存在问题,其解决的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不能笼统地讨论未来课程组织形态,应以课程实施组织形态的改变为重点,将课程组织形态主要置于课程实施形态;二是不能平均用力解决课程实施组织形态问题,应以学习组织形态为核心,促使学习的真正发生;三是学习组织形态应具体化为“学习的组织方式”,即如何组织学生用什么方式学会学习,学习组织方式即深度变革的学习方式。
二、以学习组织形态为核心的课程实施组织形态的变革应以学习观念改变为前提
学习组织形态可以用学习方式来指代。如今的学习方式已发生了超越性的变化,内涵更为丰富,意蕴更为深刻。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学习方式看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包括技术与手段。如今,学习方式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策略,甚至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可视为教学原则的具体化、操作化,学习方式的深处是学习的思想、观念,强调以思维为核心培养复杂性思维,突出创新性思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学习方式促进育人方式的改变,学习方式本质上是育人方式。正因如此,课程实施组织形态变革要紧紧围绕育人方式变革来设计与实施。未来课程实施组织形态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转变。
1.知识观
知识是学习和发展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在有关学习的任何讨论中都是核心议题。反思教育报告指出,知识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可以将知识广泛地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知识本身与创造及再生产知识的文化、社会、环境和体制背景密不可分”。这些阐释告诉我们,知识已不再是静态的形态,而是“解读经验的方法”;知识也不再是那些原理、公式、结论,它已包含各种信息、经验,也包括技能,“镶嵌”着价值观和态度。杜威早就指出,“知识不是固体,而是流动的液体”,“知识始终是一种方法,在本质上从来没有一个目的”。王策三先生将知识比作一个百宝箱,“知识这个百宝箱的打开与传承,是对学生个体认知与人类总体认识关系的生动写照。教学要打开这个百宝箱,让它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和现实力量”,“没有知识就没有教学”,要把“知识带回来”。既然知识是学习的核心话题,那么讨论未来学习组织形态变革,就必须用知识观去审视,并将之作为学习的核心概念。
2.学习观
与知识观一样,学习观也正在发生变化。反思教育报告指出:“学习可以理解为获得这种知识的过程。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这是对学习内涵最完整的界定与解释。可见,学习组织形态不仅是结果型的,也是过程型的;不仅是目标型的,也是手段型的;不仅是个体型的,也应是集体型的。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概念,让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学习方式始终伴随着学习者,终身学习者理应成为每一个人的终身追求和角色符号。由此看来,学习组织形态将伴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都在学习方式的坚守与变革的文化中进步。可以说,学习“组织”了人的一生。
3.学习者观
学生是学习者。学习者要“温故知新”,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学然后知困”,既要继其声,又要继其志。苏霍姆林斯基也有独特的精彩描述:“学生作为坐在课桌旁的‘思想劳动者’,只有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思想者的条件下,学习思考和学习感受才会成为一种幸福,一种引人入胜的活动。”换言之,“课堂作为‘人成为思想者的发祥地’”,好的课堂应当“符合学生成为一个思想家的要求”。与思想劳动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还应该成为精神劳动者,用知识与思想滋养心灵,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学习者观的确立,让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学习者发出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组织形态应当从学习者出发,让学习方式更富育人的价值意蕴。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知识观、学习观、学习者观的确立必定引起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课程实施组织形态的变化。尽管知识观、学习观、学习者观还将随着时代发生一些变化,但可以判断,观念具有稳定性,因此我们也乐观地认为:未来课程实施组织形态是可以预测的,是可以设计的。
三、寻找课程组织形态的变量,重构未来课程组织的可能形态
借用变量概念预判和再构未来课程组织形态,我认为其含义有以下要点:变量往往代表着事物变化、发展的维度,从变化、发展的维度出发,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整体的预设计;每个变量都是有“值”的,从每个变量中发掘未来课程组织的价值,在价值引领下构建课程组织新形态;变量是具有未来性的,具有未来性的变量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路,以重构未来课程组织的可能形态。
学习组织形态(学习方式)是未来课程组织形态的核心与重点,而根据反思教育报告所提出的为什么学、何时学、何地学、怎么学等问题,我提出了瞭望未来课程组织的六个变量。
1.为什么学(价值变量):学习价值的再认识再开掘
2022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年度教育政策比较报告《教育政策展望2022》(以下简称“教育政策比较报告”)。教育政策比较报告重申,“任何人都应成为终身者”。而反思教育报告再次指出:“教育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关键。”因此,教育要“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人才资源,这样的人富有生产力,能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具有创造力,能够以和平、和谐的方式与他人共处,与自然共存”。反思教育报告还以判断的语言说:“假如国家确保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可以获得这种教育,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即将拉开序幕。”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展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也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迈进学习型社会。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最高水平的育人体系,这一体系中的人应是终身学习者,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们应当确立这样的信念和目标:未来课程组织一定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志向和学习动力。教育政策比较报告也明确了第三条学习路径的变革:“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志向”,“终身学习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让学习者了解自身潜能、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成长思维和自我调节能力”。由此看来,这是未来课程组织变革的共同趋势。
2.何时学(时间变量):学习时间适应学习者发展需要
时间因为被人所用才凸显它的意义。围绕这一变量,未来课程在组织学习时间时,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一是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成为时间里的学习者、创造者。法国的贝尔纳黛特·盖里泰-埃斯说:生活和教育要“引导孩子们进入存在”,“对孩子来说,自他存在开始,便在时间里登记注册了”。他提倡写“生活笔记”,建立“休闲俱乐部”“时间工坊”,包括“社会时间工坊”“宇宙时间工坊”……二是研究学程。学程的重要变量是时间,学程要对学习的进程和过程作重新安排,遵循儿童成长的生命节律,科学组织学生“长程学习”,让学生充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与发展创新素养。三是对课时的统筹安排,课表应有稳定性,也应有一定的弹性,以常规的40分钟或45分钟为基点,可以有减有增,长短结合,在在校总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时间长河里自由徜徉。四是未来课程组织形态。利用时间变量探索“课程时间学”,让时间为学生发展服务,让学生成为时间的主人,时时可学,时时能学。
3.何地学(空间变量):让处处可学、能学成为一种可能
在课程组织视域下,空间不只是一个物理概念,还是一个学习环境、学习场景和学习生态问题。我们应当确立这样的学习理念:有准备的环境,学习环境要有学习的指向,要改造、优化;学习空间应当打开、放大,大自然、大社会就是课程,就是学习的场所;让学生有吸收性心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但学习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习需求,进而成为学习动机——有准备的环境可以激活学习心理,有吸收性的心理才会让学习空间成为有意义的存在。
4.用什么方式学(方式变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多样的学习路径
“自2020 年以来,传统的线性教育进程受到极大的挑战,人们可能需要频繁进出教育系统,在不同的学习机构间转换,这使得个人的学习路径呈现非线性、多方向转换、变动频繁的特点。”因此,未来需要加大非正式学习力度,提倡复合型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复杂性思维。从本质上讲,学习方式无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别,因此未来的学习组织要从个人需求与特点出发,也要从合作学习的需要和特点出发。必须指出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始终是学习组织的核心。
5.用什么工具学(技术变量):以数字学习和转型推动学习变革
数字学习已以我们预料不到的速度进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进程,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内容。“数字学习不只是学习方式,也不只是一种学习资源,更是一项公共产品”,我们的态度应当是拥抱它。但与此同时,我们要让它退到后面去,让人站到技术前面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字学习只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学习的全部。它的功能在于促进教学创新和变革,而不是代替学生的发展。
6.和谁一起学(关系变量):重构师生关系
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的努力;不只是智力劳动,也是情绪劳动;不只是单向的系统,也是教与学互动的开放系统。未来学习,一定要凸显师生关系重构,因为师生关系是所有教育关系中最基本最根本的关系。在重构师生关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解放学生。解放学生,学生才会创造,才会有未来。未来的课程组织形态建立在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之上,这是最佳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