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学校建设中课程组织变革的难点及其突破*

2023-11-08伍红林徐向芹

江苏教育 2023年36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核心

伍红林 徐向芹

未来学校建设是当下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话题,人们的关注点较为广泛,如空间重构、技术赋能、组织变革和制度重建等。但学校作为专门育人的特殊机构,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必然聚焦在课程结构方面。正如钟启泉所说,“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1]。抓住了未来课程组织,就抓住了未来学校建设的“牛鼻子”。那么,课程组织变革的难点是什么?又该如何突破?

一、未来学校课程组织变革的几个难题

当我们谈及“未来学校建设中的课程组织变革”这个话题时,必须关注现有国家课程的有效落实以及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课程研发,如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及学科实践课程的校本构建等。在此基础上,还有几个问题须予以关注。

1.核心素养理念如何贯穿于课程组织架构内

“核心素养”既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2]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做好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等工作”。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强调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到各个学科的课程组织架构内。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通过“双减”工作的落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发布,其中核心素养导向更加鲜明,核心素养思想渗透到课程的各个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学校课程组织变革将“核心素养”作为价值引领,课程组织就有了“根”,课程实施就有了“线”,课程组织形态就有了“魂”。但如何将其贯穿于课程组织架构内是学校必须要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2.“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落实到课程组织过程中

跨学科主题学习指“为培育学生跨学科素养,以某一学科为载体,围绕主题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生成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由学生开展以主题任务为核心、合作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3]。1998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就指出“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到了2008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主题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正式将某一专门的教育定义为一种跨学科主题。2022年开启的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跨学科主题学习”一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可以说,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将是未来学校课程组织变革的必经之路。事实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某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可以牵动另一学科或多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就某一学科进行课程组织时,要善于利用学科知识间的关联性进行安排,形成知识的联动,以跨学科课程组织促进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就跨学科主题学习而言,其涉及一个主题以及多门学科知识的联结,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这与其说是给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出了一个难题,还不如说是一种考验或者挑战。从“主题学习”“跨学科”到“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一个逐步细化的过程。为适应21世纪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跨”成为必然趋势,弄懂如何在课程组织变革过程中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跨”显得尤为重要。

3.“技术与人文”如何融合共生于课程组织体系内

2021 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及“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被提上议程,而后主要以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形式呈现。与此同时,于2022 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也明确说明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说,我国已进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而在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课程教学之际,容易出现“技术主义”倾向。技术主义者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践性问题,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4]但课程组织是作用于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一种活动,理应兼顾“技术”与“人文”两方面,以将“技术与人文”融合共生于课程组织体系内。因此,创造“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共生新生态是进行未来学校课程组织变革的价值基准。“人文主义”着眼的是“人”,在于唤醒人们最原始的“无”的本质;“技术主义”着眼的是“技术”,在于依靠技术使人的本质的构成成为可能。[5]坚持技术与人文相融合的价值基准,实现关注“技术”与关注“人”相结合,要求教育者在前期课程组织过程中,以宏观的视角厘清数字技术在课程育人中的作用,以微观的视角在课程组织的各个环节将“数字技术”以一种对课程主体来说是无意识的形式穿插其中,从而起到数字技术赋能课程组织全过程的作用,进一步实现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创造数字技术赋能课程育人的课程组织新形态。

4.如何以评价为抓手使重构后的课程组织成为新“常态”

一个系统而完备的课程组织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检验其是否实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涉及评价问题。在传统观念中,评价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划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第二类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评价方式的转型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020 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以信息技术助力教育评价的开展”,指出信息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性;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互联网+教育”发展意见》,明确提出以数字技术创新评价方式,推动评价方式的改革;2022年2月,《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点》中也体现了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观点和想法。可以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助推评价方式变革,实现传统评价方式的更新与优化,推动重构后的课程组织落到实地。以评价作为课程组织在实践中落实成效的检测指标,以促进课程组织结构的调整,增强课程组织的合理性。重构后的课程组织新形态将替代传统课程组织形态,成为课程组织新“常态”。

二、未来学校课程组织变革的难点突破

1.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所要实现的预期结果,对整个课程组织、实施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民族素质,多培养人才,培养好人才”。这时,素质教育思想已经萌芽,但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杆”,它细化了素质教育所要传达的人才培养的理念,使得素质教育理念具有更大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提出了“三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这一“变”,必然带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核心素养—课程目标”[6]整个连续体内容结构的调整。为此,未来学校课程组织变革目标必须与其保持一致,进一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新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掀起自2016 年“核心素养年”以来的又一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发展热潮。

2.深入挖掘跨越学科边界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凝聚了多领域、多层次、多形态的知识,是智慧的结晶,是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助力者”。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将进一步开展,普及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然而,这一重大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具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学生葆有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智慧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跨学科课程资源数据库。为此,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未来学校的课程组织建设应努力打破学科边界,深入挖掘跨越学科边界的课程资源,以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而要挖掘跨越学科边界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去思考。首先,要开发、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课程资源。其次,要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课程资源的交汇点,实现二者的融合。再次,在此基础之上,以学科课程资源为主阵地,发挥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力量,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课程资源体系。最后,凭借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丰富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数字时代强大的信息技术效应,在全平台开展相关跨越学科边界的课程资源的搜索与整合,实现学科课程资源的联动作用,最终形成一套系统、完整并独具“跨越式”特点的课程资源体系。

3.切实打破传统既有的课程实施空间

课程实施空间是教师日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生获得知识并增长才干的场所。传统的课程实施空间局限于实体形态的班级,而随着数字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程实施空间可以打破学生获得知识的原有空间屏障,实现虚实融通空间的搭建。虚实结合的课程空间,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创造了全新的课程实施空间形态,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好地践行未来教育“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

具体地说,切实打破传统固有的课程实施空间是信息技术赋能课程教学的“顺势而为”。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未来学校课程空间有望成为虚拟和现实融合育人的新形态。在虚拟空间当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和信息,通过人脑与虚拟设备的交互作用实现课程学习;在实体空间当中,学生可以以课堂为依托,与教师进行面对面对话,以“对话教学”的方式开展课程学习;在虚实融通的组织空间当中,学生、教师、数字技术三者将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造就交互性强、互动性高、主动性好、开放程度大的课程组织形态新气象。

4.探索开发独具体验感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科为载体,以活动为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亲身的活动体验过程中开展学科学习,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目标的课程形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各学段各学科都提出了开展学科实践的明确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标准,强调学生学科学习形式由学向做、创、悟的转变。要落实这一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学校就要高度重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使其成为一种突出学科学习体验的新型课程组织形态。

以语文学科为例,它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而要实现语文学科知识价值到育人价值再到素养价值的转化,是一个创造性的系统工程。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高李英指出:在基于语文学科素养的实践活动课程探索中,要明确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实际、有层次的“套圈活动”、学科能力于实践中的无痕运用以及跨学科融合,以这四个方面为落脚点,突出课程特色,实现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从知识向能力再向价值的转向。[7]从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来看,未来学校将会持续开发以活动体验为中心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综上所述,未来学校课程组织变革工程道阻且长,需要各方面的合力。相较于国外,我国对未来学校课程组织变革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在总结我国课程组织形态的历史经验和扬弃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式的未来学校课程组织新形态。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