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特点、热点、重点与未来走向

2023-11-07王永友赵金英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王永友,赵金英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1979年,邓小平在总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率先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其作出了新概括,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命题[3],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使命任务[4]。这深刻揭示了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艰难历程与伟大成就,彰显了党与时俱进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创新自觉。自此,学界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何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向的互动统一,增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信,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是这一研究的关键。本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方向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一、文献分析与研究特点

以CSSCI及其扩展版期刊为文献来源,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篇名在CNKI数据库中共检索到739篇中文文献,经过二次筛选除去会议综述、人物访谈、书评等非学术研究文献及与本主题无关的文献后,最终保留629篇有效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一)文献分布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本文统计了1994年第一篇文献发表至2023年2月间CNKI数据库历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以直观反映该研究历年来的发展趋势和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关注程度(见图1)。1994—2020年间,国内学界鲜有人关注该研究,发文量仅为17篇,直至2021年该研究的关注度才陡然上升,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发文量也超过百篇。这表明2021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其作为新的研究方向迅速获得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展现出巨大的爆发力和发展潜力。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概念,使该研究方向的关注度直线上升;二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再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使该研究方向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处于研究热度的上升阶段。

图1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2.研究机构与作者分布特点。对样本文献的研究机构和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985、211工程高校或“双一流”建设高校,这表明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的研究团队是该研究的主阵地和主要研究力量(见图2)。目前,该研究方向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央党校张占斌教授9篇;其次是西北大学任保平教授8篇;再次是华中科技大学董慧教授6篇。

3.学科分布特点。根据样本文献的关键词,对研究学科进行分析后发现,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有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哲学,研究最集中的学科是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发文量达到454篇,占样本总量的72.18%;其次是应用经济学,发文量43篇,占样本总量的6.84%;再次是马克思主义,发文量33篇,占样本总量的5.25%,其他学科发文量共占样本总量的15.73%。这表明该领域尚未形成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局面,缺少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研究(见图3)。

图3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学科分布

(二)关键词呈现特点

通过CiteSpace将样本数据转化为Refworks格式后,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图中共包含89个节点和91条连线。从各节点的大小及其连线的粗细情况可以反映出共同富裕、现代化、新道路、社会主义、世界意义、人类文明等是当前研究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大部分文章围绕这几个关键词展开。这既反映了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研究需求,也体现了研究者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实践问题的关注和回应。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进一步探析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明确该方向的研究重点,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利用CiteSpace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该图的模块值(Q值)为0.697,平均轮廓值(S值)为0.810 9。当Q值处于 0.3~1时,说明聚类结构具有显著性;当S值大于0.5时,说明聚类结构具有合理性,而S值大于0.7时则具有高信服度[5]。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聚类结果不仅具有显著性、合理性和高信服度,而且图中形成的共同富裕、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道路、科学内涵五个聚类之间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区分,说明聚类效果较好,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该方向的研究重点。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二、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后发现,当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发展动力与价值意蕴五个方面,具体述评如下。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探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是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1.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承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学界主要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一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对“现代化”作过专门论述,但他们关于世界历史、资本逻辑、科学社会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等问题的论述[6]3,以及对社会形态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资本逻辑批判等问题的集中阐发[7],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石。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执着坚守,对唯物史观的深刻贯彻,对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8]。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在于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考察和审视了现代化问题,建构了社会主义的“新现代性”,避免了现代性为资本逻辑所驾驭,科学回答了世界现代化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9]。三是西方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超越。西方现代化理论虽然在逻辑结构上存在缺陷,但其理论内容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镜鉴[10]。西方现代化既有“文明的一面”,也有资本逻辑所造成的诸多弊端,因而必须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11]。

2.文化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学界形成了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单一文化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勇者不惧”等思想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滋养,构成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2]。二是“多元文化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汲取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文化之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其文化之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思想武器[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外来有益文化等不同内涵和特征的文化间的融合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文化力量和不竭精神动力[14]。

3.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学界主要从两个维度对其历史逻辑进行了考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分期。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历程的阶段划分,学界存在较大分歧,形成了三种不同观点:第一,“两阶段论”。从“大历史”视角出发,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节点,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资本主义近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15]。第二,“三阶段论”。从“国家成长”视角出发,根据新中国“兴国-富国-强国的成长理路,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划分为奠基与开启阶段、全面展开阶段和定型阶段[16]。第三,“四阶段论”。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视角出发,将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划分为艰难起步(1840—1921年)、初步探索(1921—1978年)、开辟(1978—2012年)、深化与拓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17]。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有其独特的逻辑理路。从发展态势看,经历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谋强的转变;从发展模式看,经历了从模仿型发展到自主型发展的转变;从发展内容看,经历了从单一工业化到多维度现代化的转变[18]。从内涵看,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样态到“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样态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内涵,这一逐步深化的过程[19]48。从发展理念看,经历了从“综合平衡地恢复经济”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转变;从发展步骤看,经历了从“两步走”设想到“三步走”战略再到“两个阶段”战略安排[20]。

4.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逻辑决定着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也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学界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了考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转向。学者们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源方式、价值取向和建设内容等对其进行了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展开上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从“外部输入”到“内在拓新”、从“点状串联”到“网状并联”的发展过程[6]5,实现了从“外在拉动型”到“自觉内生型”、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单一低度”到“全面高度”的转向[21]。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形态。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形态,凝结着党引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蕴含着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指引着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因此,分析和研究这一实践形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22]。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必然要求。学界从中国特色、基本要素、逻辑结构、内容体系等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作了深层次多角度探讨,形成了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

1.“中国特色”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其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从文明新形态视角解读,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整体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普惠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协调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持续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包容性”[23]。从伦理维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蕴含着公正伦理;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蕴含着人道伦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诉求,蕴含着共生伦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蕴含着合作伦理,四大伦理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价值规范体系[24]。

2.“结构要素”说。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需对其内在结构进行系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了党的领导-市场配置-人民主体的动力结构、国家-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平衡结构、驾驭资本-解放劳动-规范权力的治理结构[25]。从具体要素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结构在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以独立自主为基本要求,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根本动力,以改革开放为基本方法,以“分步走”为基本步骤[26]4-7。从要素的关系构成看,可以从指导理论、价值旨归、制度设计、文化底蕴四个维度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27]。

3.“体系”说。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从整体性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有着极为严密的系统性、理论体系、渐次目标体系、结构体系及方法论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架构,而中国共产党、广大人民群众及两者的紧密互动是支撑这一系统架构的三重动力[28]。从比较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规定性上异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领导体系、目标体系、制度体系、价值体系有效克服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资本逻辑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29]。

4.“综合协调”说。从唯物史观视域出发,中国式现代化就其内涵实质而言是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五大文明”综合发展的现代化,这是深刻总结和反思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30]。“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均衡伦理特性,“预示着深受西方经典现代化影响的规范伦理将向以均衡协调为价值导向的新伦理形态过渡转型”[31]。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学界从发展规律、发展方法、发展要素、发展过程和发展意义等五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展开了研究。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从发展规律看,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现代化的一般属性,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32]。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定性的坚守主要表现在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主题和遵循人类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两个方面,对本土立场特殊性的坚守则主要表现在生发机制和实践逻辑上[33]。从形成背景、发展规律和价值取向三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了普遍世情与特殊国情、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的统一[34]。

2.守正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从发展方法看,守正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传统”与“当下”的历史承接中开创的,其守正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二是对近代现代化道路探索经验教训的总结汲取;三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接续发展[35]82-83。除了文化层面和实践层面之外,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还体现在理论层面,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发展[36]118-119。

3.全面性与协调性的统一。从发展要素看,全面性与协调性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既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又注重各要素间的协调性,其全面性主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和布局上,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37]。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还表现在内容和受众两个方面,即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协调性表现在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三个方面[38]。

4.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从发展过程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从历史发展主体角度出发,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又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35]80-81。从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出发,中国式现代化既符合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同时也是党和人民能动选择和能动创造的必然结果,这种能动选择、能动创造不仅体现在对现代化的总体把握上,也体现在社会各个层面现代化的推进上,如在政治建设中形成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经济建设中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39]。

5.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从发展意义看,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价值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向度与世界向度相互交织并存的统一体,从根本上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兼具天下情怀,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造福了世界人民[36]121。从生成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民族特质和世界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汲取了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和宝贵经验,同时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40]。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学界主要从领导力量、历史主体、历史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等维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1.先进政党论。从领导力量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性动力。政党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之间是一种交互关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源于其初心使命的规定、先进理论的旗帜、组织体系的优势和自我革命的特质[41]。从党的类型与特质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以坚定强烈的现代化使命意识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其领导、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定位、思想引领、制度建设和组织保障上[42]。从党的执政能力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脊”,凭借非凡的总揽全局、应对变局和统筹布局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保证[26]3。

2.人民主体论。从历史发展主体看,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动力。在历史观上,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了西方强调精英和资本作用的倾向,坚持唯物史观,将人民群众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43]。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之源,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感、责任感驱使下提出来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是党贯彻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44],广大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受益者。在本质维度上,“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塑造时代新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45]。

3.世界历史论。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区域史走向世界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生性动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同世界历史的演进历程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结果[46]。世界历史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历史前提,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历史动力[47],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现代化的内涵,推动着世界历史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转变[48]。

4.社会矛盾论。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性动力。从理论维度来说,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是推动现代化实践的基本前提;从历史维度来说,抓主要矛盾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从时代维度来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动了现代化的动力变革,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不断破解社会矛盾中前行的”[49]。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出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呈现出历史性和阶段性特征,其演进轨迹与现代化阶梯式递进的发展历程具有同质性,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至新发展阶段,从根本上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所决定的[19]51。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时代前提、提供了制度保障、创新了动力机制、奠定了全面发展的基础[50]。

(五)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于其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性意义,还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1.民族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意义,学界主要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文明进步层面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层面,中国式现代化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视野、发展路径等多个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51],以其科学正确的发展理念,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推进提供了理论遵循与方向指引[52]。在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53]49-50。在文明进步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其对中华民族的根本意义在于“是使传统文明体整体转型、进入现代文明的成功通道。”[54]

2.世界意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学者们大多从比较视域出发,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一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超越意义。从微观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逻辑上实现了对西方资本逻辑的扬弃与超越[55]。从中观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工业文明范式、单向度发展模式、高速的经济增长范式、“西方中心论”的零和博弈模式的多重超越[56]。从宏观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双重超越,彰显了自身的独特优势[57]。二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道路借鉴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惠己达人”的新道路,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意义,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现实参照和经验借鉴[58]。这主要体现在道路选择上,即避开了“趋同模式”“依附模式”以及“脱钩模式”[59]。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彰显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历史终结论”,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并从理论和实践上破解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难题”,展现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发展开拓了光明前景[53]50-51。

3.文明意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研究,总体而言可概括为“继往”和“开来”两个层面。在“继往”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从微观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在目标、主体、途径、模式等方面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60]。从宏观视角看,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以科学的方法论实现了对中华文明的转化与发展,以及对西方文明和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借鉴与超越[61]。在“开来”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命运与共、交流互鉴”的文明路向,从根本上引领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62]。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文明新形态不仅扩展了人们对文明形态的认知,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形塑与革新有着重大意义,将对人类文明形态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63]。

三、未来研究态势展望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近两年理论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学者们围绕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动力机制和时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厘清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变轨迹和内在逻辑,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方向提供了学理支撑和现实依据。与此同时,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未来一段时间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还需从理论建构、实践发展、多学科融合等方面进行拓展与完善。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史和发展史,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和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现代化理论与话语叙事,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基本的理论遵循。未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需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

1.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致力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判断,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理论、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社会现代化建设理论、建成文化强国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现代化建设理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等,构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迫切需要从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着力构建系统科学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2.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特色,致力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性超越,也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在科学诠释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深刻总结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验过程中,如何打破西方话语的裹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是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总结凝练,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研究,用“中国话语”阐明中国理念、讲述中国模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标识性概念,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研究

从已有研究成果的主题分布看,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研究明显关注不够,未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需在增强现实指向性、聚焦现实问题,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上下功夫。

1.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约束研究。一方面,坚持运用大历史观审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从纵向层面研究考察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历时性困境,探究如何解决和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挑战与难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着力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而成功地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新发展高度;从横向层面研究考察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共时性困境,加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后发展国家依附型现代化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模式下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而准确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立足两个大局,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实践障碍。面对全球化逆流涌动,世界疫情导致的经济复苏缓慢、增长乏力,战争危机、气候变化威胁持续蔓延等复杂局势,研究中国如何突破危机、应对变局推进现代化实践的条件策略。

2.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方式研究。面对“两个大局”的复杂局面,面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严峻挑战,研究探索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式方法,提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前瞻性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方式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路径,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术界的重要任务。

3.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具有连续性、长期性,未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需密切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上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双向互动。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学科融合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属性。未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需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视野。

1.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已有研究成果普遍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理论阐释。在未来的研究中,需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加强田野调查、大数据分析、案例解析等方法的融合运用,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证研究。

2.研究视角的多维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研究命题,需从不同视角进行考察研究。既要从比较视角出发,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研究和中国特色研究;又要从文化视角出发,凝练和概括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化基因,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内在逻辑关系;还要从民族复兴视角出发,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交织演进研究。

3.研究学科的交叉综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需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哲学学科、历史学学科、社会学学科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构建、话语体系构建、实践约束与实践方式、实践经验与实践特色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透视,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综合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