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空间运用对比研究

2023-11-07叶茗言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9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队形器械

叶茗言

(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 100084)

集体项目的协作动作,由5名运动员通过器械与器械、器械与运动员以及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微妙配合,将协作动作的“合作”主旨提高到更高的艺术品位,是凸显集体项目精华特色的重要部分[1]。东京奥运会集体项目比赛中,中国艺术体操队时隔13年再一次闯入全能决赛,并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集体全能第四名,仅次于传统世界强队保加利亚、俄罗斯、意大利,创造了艺术体操境外参赛的最好成绩,这代表中国艺术体操迈上了崭新的台阶。集体项目中协作动作的编排直接影响了成套动作的风格和水平,通过运动员与器械在单层空间或多层空间中进行运动,呈现出错落有致、千变万化的立体画面,对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价值起到关键性作用[2]。针对东京奥运会前三名队伍以及中国队“五球”和“三圈四棒”共计8套的协作动作空间运用进行研究,找出中国队与前三名队伍在协作动作空间运用中存在的差距,为提升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协作编排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空间运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空间运用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研究现状,为研究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

1.2.2 视频分析法

通过对东京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和中国队共计8个成套视频进行分析,统计集体协作动作的数量、分值、空间构成与运用方面的数据,对协作动作空间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与东京奥运会前三名集体项目运动员完成协作动作的空间运用存在的差异及原因。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为研究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支持。

2 结果与分析

2.1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空间层次的划分

2.1.1 水平空间

艺术体操项目的水平空间,通常体现在成套动作的队形和路线上。集体项目的身体难度、交换难度、协作动作和舞步组合都需要由5名运动员在动态空间、静态空间以及流动空间等多种空间形式中完成。艺术体操的评分规则中,对队形有明确的规定,规则中明确规定“每套集体动作包括至少6个不同的队形,由5名运动员或不同的小组组合,不能在队形中停留过长的时间,通过不同的密集或分散队形,以及场上位置以及方向的变化来使用整个场地。”因此,队形的编排必须有逻辑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3]。在集体项目中,不同的队形,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教练员需要根据成套动作的风格进行队形的创编。协作动作和舞步组合的编排通常灵动且充满创意,经常以不规则图形及流动顺畅的方式呈现,交换难度和身体难度中的队形通常整齐划一并且基本在原地进行。通常会使用一些基本队形,比如三角形、十字形、梯形,这些队形非常有利于交换难度的完成,不仅运动员队形清晰有序,器械在空中也能够绘制出优美的图案。因此,基本图形被国内外的集体队伍广泛使用。通过变化万千、动静不一的水平空间变化能够将成套动作编织出一幅幅三维图画,充分展现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速度、幅度、整齐度、流动度方面的多样性[4]。

2.1.2 垂直空间

艺术体操项目的垂直空间是指运动员和器械在不同高度的空间运用,集体项目运动员通过完成器械下通过、人上通过、托举动作等不同高度层次的协作动作,形成参差错落、井然有序的空间图形,充分展现了艺术体操的艺术多样性。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了对艺术体操项目空间及其划分标准的研究,为艺术体操项目空间运用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1995年,邝丽教授发表的《艺术体操集体操运动空间层次的划分及编排的运用》将艺术体操的空间高度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次,运动员身高1/2以下的空间,称为低空间;第二层次,运动员身高1/2至头顶之间的空间,称为中空间;第三层次,运动员直立头上0~2 m的空间,称为次高空间;第四层次,运动员直立头上2~4 m的空间,称为高空间;第五层次,运动员直立头上4 m以上的空间,称为超高空间。

如表1所示,运动员的身体动作在低空间、中空间、次高空间运动,器械则可以到达高空间和超高空间,在5层空间高度均可运动。因此,运动员需结合器械在5层空间运动,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优美画面。

表1 艺术体操运动的多层空间和运用[5]

2.2 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空间运用分析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编排需要有独特的风格特点[6],并且要具有创新性和合理性。通过合理运用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进行人与器械的交织错落,能够编织出新颖独特的协作动作[7]。例如,一名运动员在地面做滚动动作,另一名运动员在其上方做近似技巧动作,这就形成了身体动作的低空间和中空间不同层次的空间运用,提高了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艺术多样性和观赏价值。通过研究分析东京奥运会集体项目前三名队伍与中国队的协作动作空间运用,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协作动作空间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2.2.1 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垂直空间运用分析

(1)协作动作身体动作空间运用分析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空间运用与个人项目相比,更加灵活多样,个人运动员只能运用单层空间,而集体运动员可以通过身体和器械的交错运用单层空间、双层空间和三层空间,增强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艺术观赏性(见表2)。

表2 东京奥运会集体项目前三名和中国队协作动作身体动作的空间层次分布 单位:%

集体运动员身体动作的空间运用可分为单层空间、二层空间和三层空间,通过5名运动员身体的配合与交错,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进行不同方向、不同轨迹的运动,形成高低分明的协作动作,增加集体项目的空间多变性和艺术价值。根据规则的导向与实际情况,协作动作5名运动员不会同时出现在第1层空间、第3层空间和1-3的双层空间,所以没有出现这三种情况的协作。

从表2中可以看出,5球项目中,奥运会前三名队伍的协作动作中,运动员身体动作所处的空间层次分布以二层空间的1-2层次为主,其次是单层空间的第二层空间和1-2-3的三层空间,所占比例最少的是二层空间的2-3层次。中国队的协作动作中运动员身体动作所处的空间层次分布比例与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基本一致,但从比例数据上看,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对协作动作的使用更加倾向于二层空间1-2层次,所占比例高达56.5%,而中国队的二层空间1-2层次的比例只占38.3%,但二层空间2-3层次和三层空间1-2-3层次的使用比例高于奥运会前三名队,说明集体项目协作动作身体动作的编排应该以二层空间和三层空间为主要方向。

3圈4棒项目中,奥运会前三名队伍身体动作的空间层次比例分布由高至低为二层空间的1-2层次,单层空间的第二层次,1-2-3的三层空间以及二层空间2-3层次。中国队对三层空间的使用比例最高,其次是二层空间的1-2层次和2-3层次,最后是单层空间的第二层次。中国队在三层空间的使用比例高于奥运前三名队伍,而前三名队伍在注重运用三层空间的同时,也注重二层空间的运用,3圈4棒1-2二层空间的使用比例高于中国队24.1%,在编排过程中,适当增加二层空间的运用,使空间层次的呈现更加多样化,丰富成套动作的空间效果。

(2)协作动作器械动作空间运用分析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中,器械对空间层次的运用空间非常广阔,可以出现在垂直空间5个层次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同时出现在单层空间,或是二层空间中的隔层空间和临层空间,也可以是三层及以上的垂直复合空间。艺术观赏性高的成套动作往往在器械的编排上,对垂直空间的使用是变化万千的,通过器械在垂直空间层次中参差错落的分布,增强协作动作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观赏性(见表3)。

表3 东京奥运会集体项目前三名和中国队协作动作器械动作的空间层次分布 单位:%

相比较于个人项目,集体项目的器械动作对空间层次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在同一时空下,通过器械的高抛、传递、滚动、反弹等方式,将同种器械或不同种器械分布在不同空间层次,能够在视觉感官上带来刺激和享受,也是集体项目的特点和精髓所在[8]。例如,一名运动员将两个圈同时抛向超高层次空间,一名运动员将棒用脚踢至高层次空间,同时一名运动员将一个圈在次高层次空间平面传递给同伴,形成器械动作的垂直复合空间,使协作动作更加精彩多样,增加其艺术价值。

从表3可以看出,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在5球项目中的器械动作空间层次分布比例最高的是二层空间的临层空间,其次是垂直复合空间,比例最低的是隔层空间和单层空间。中国队的器械动作空间层次分布比例高低顺序与前三名队伍完全一致,但从比例数据上看,前三名队伍对垂直复合空间使用的比例高出中国队2.4%,说明在协作动作器械动作编排中,应注重临层空间运用的同时,还要注重垂直复合空间的运用,使协作动作呈现出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

3圈4棒项目中,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对器械动作空间层次的分布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临层空间、垂直复合空间、单层空间,最后是隔层空间。而中国队对器械动作空间层次的分布比例最高的是临层空间,其次是单层空间,最后是隔层空间和垂直复合空间。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器械动作对垂直复合空间的使用比例远高于中国队。在垂直复合空间中,器械的变化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阔,协作的呈现方式更加精致巧妙,并给予编排很大的创新空间,因此建议中国队应在协作动作器械动作中增加垂直复合空间的选用,能够增强协作动作的艺术多样性和合理创新性。

2.2.2 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水平空间运用分析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水平空间的运用包括5名运动员在场地上的位置分布(密集或分散)、路线、方向以及队形的变化。根据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中艺术多样性的编排导向,在成套动作中合理运用水平空间,通过编排逻辑性流畅清晰的队形,经过多样的交叉变换与音乐主题风格相契合,能够突出成套动作的主题思想[9]。因此,对协作动作水平空间的队形和位置分布的选取和使用展开对比分析,对集体项目的编排具有深刻的意义。

(1)协作动作队形分析

队形的变化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艺术编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明确指出,集体项目要用多样的和完整的方式使用整个场地区域去编排不同的队形,队形的样式至少6个,并且不能长时间维持一个队形[10]。在集体项目中常用的队形有梯形、圆形、三角形、直线形、T字形、弧形、十字形、箭头形、L字形等,使用规则的几何图形会给观赏者带来一种整齐划一、大气磅礴的视觉感受,而使用在流动中进行的不规则图形,则有一种灵活巧妙、活泼流畅的感觉,艺术性较强的编排往往通过队形、音乐和动作三者的完美契合将成套动作推至高潮(见表4)。

表4 东京奥运会集体项目前三名与中国队协作动作队形图案使用比例统计表 单位:%

从表4中可以看出,奥运队和中国队5球和3圈4棒对不规则图形的使用比例最高,其次是箭头形、十字形和梯形使用比例也比较高。使用不规则图形变换灵活,在编排上不受局限和拘束,流动性较强,能够在艺术创新上实现突破。而规则的箭头形、十字形等整齐划一的队形能够展现集体项目团结精神,突出集体项目的协作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导向下,成套的容量比较大,协作动作的连接速度较快。规则中明确规定不能在同一个队形中停留过长时间,所以为了节省协作之间连接的时间,国内外集体队伍选择使用不规则图形较多,不规则图形的编排无拘无束,串联动作流畅自然,既符合艺术体操对艺术性的要求,又有空间发展高分值的协作动作。

集体项目的精髓在于团结合作精神,使用清晰整齐的基础几何图形能够体现5名运动员相互配合的团结精神。比如,箭头形,通常1名运动员在前,4名运动员在后,结合身体动作与器械动作的配合运动,呈现出不屈不挠、拼搏向上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议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延续以规则为导向的编排思路前提下,抓住集体项目的精髓,适当增加如十字形、箭头形、三角形等基础几何图形的使用。这必定会增加协作动作的编排难度,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克时艰,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教练员的编排思维能力,以此打造成套动作独特的风格和氛围感染力[11]。

(2)协作动作状态分析

集体项目协作动作分为动态表现形式和静态表现形式。以“动”多“静”少的协作方式,创造出独特、新难的协作动作,成为跻身于集体项目第一梯队的最有力砝码[12-13]。在完成协作动作过程中,构成协作的运动员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对协作时运动员通过的器械或同伴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见表5)。

表5 东京奥运会集体项目前三名与中国队协作动作表现形式比例统计表 单位:%

根据实际情况和评分规则的导向,从表5中发现,中外4支队伍的编排方向整体偏向于动态表现形式,符合艺术体操项目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动态表现形式—器械—下”和“静态表现形式—人—上”两种表现形式的使用比例最高,其特点是能够比较清晰容易地完成更高分值的协作动作,比较受国内外集体队伍的青睐。研究发现,在评分规则的推动下衍生出新的协作形式“上&下”,是以两名运动员交叉叠落互相通过的形式呈现,纷繁多变,具有巧妙独特的创新性。

在5球项目中,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对动态表现形式的整体使用比例高于中国队,动态形式的协作动作编排立体流动,能够更好地突出成套动作的风格特色。比如空中正在进行器械的传递,一名运动员在飞行的器械下做动力性旋转动作,即形成了CRR的协作类型,又增添了协作动作的惊险性和多层次的空间效果,所以协作动作应在动态表现形式上进行编排和创新工作。

在3圈4棒中,器械“圈”呈环状,可以实现“动态表现形式—器械”中的协作动作,运动员结合动力性旋转动作穿过飞行中的圈,形成CRRR的协作类型,高惊险性的协作动作能够体现集体项目的合作精神和别出心裁的创编思路。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对“器械中”的使用占总比例的7.8%(5.6%+2.2%),在动态表现形式和静态表现形式中均有使用,而中国队“器械”只在动态表现形式中使用3.5%,与奥运会前三名队伍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增加“器械中”的协作形式使用比例,使成套动作更加具有趣味性、惊险性和独创性。

3 结语

协作动作是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编排和完成的好坏影响甚至是决定着一个队伍的运动成绩,通过剖析东京奥运会前三名队伍和中国队协作动作的空间运用,发现团队合作精神是集体项目的典型标志,而丰富多样、富含创意的协作动作呈现形式将是未来集体项目的发展趋势。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应不断学习各种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并融会贯通与艺术体操项目相结合,扩大创编能力的思路范围,合理地利用空间艺术千变万化的特征,勾勒出和谐优美、视觉震撼的成套作品,用娴熟的技术和精湛的编排带给裁判和观众精彩绝伦的视觉享受。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队形器械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优雅背后的艰辛
浅谈艺术体操的审美体现①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中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侧弯特征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