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团体追逐项目领滑战术对比研究

2023-11-07马金辉谷颖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9期
关键词:荷兰队日本队冲刺

马金辉 谷颖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运动员在女子团体追逐项目比赛中,可以随意换人领滑,同组运动员允许发生身体接触,如推、扶、送等动作,这也为多变的战术运用的形成提供可能[1],这使团体追逐项目不再是运动员个体之间简单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比拼,还融入了团队配合与战术,从预赛到决赛,领滑战术都是参赛队伍比赛过程中的重要部分[2]。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2018年平昌冬奥会各国参赛队伍,在领滑顺序上、领滑圈数上都作出了明显调整,在北京冬奥会上不同的运动队展现了不同的战术形式[3]。回顾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女子团体追逐项目,日本队就以2 min 53 s 89的成绩打破了当时女子团体追逐世界纪录,相比之下日本队与我国运动员在身体条件上比较接近,而我国参赛队以3 min 00 s 04的成绩获得第五名,位列女子项目的第二集团,与日本队相差6 s15。可以看出,在训练方式、战术以及制胜规律等方面,中国队与日本队存在很大的差距。鉴于此,分析优势国家战术配合,对提高我国在团体追逐项目的成绩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团体追逐项目领滑战术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团体追逐A组和B组决赛轮第一名的加拿大队、第二名的日本队、第三名的荷兰队、第四名的俄罗斯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万方、百度学术、Web of science等文献网站查阅关于速度滑冰领滑战术、战术的运用、战术类型等与该文有关的研究文献,为该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录像分析法

通过CCTV5比赛录像回放对运动员进行实例分析,对领滑战术实施的时机、位置、类型进行观察并分析。

1.2.3 数据统计法

通过对比赛录像中出现的数据进行记录,再将记录到的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绘表展示,进而为研究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1.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上述方法对优势国家的出发站位顺序、领滑速度、领滑交换路线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内容根据相关标准对此进行分类,分析内部存在的运动规律。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前四名优势国家出发站位对比

加拿大队出发站位采用L形出发站位(由1号领滑运动员在外道第一站位,2号运动员于内道第一站位,3号运动员于2号运动员身后)。日本队的出发站位为整齐的竖列队形(1号领滑运动员位于内道第一站位,2号3号运动员按照领滑顺序排列在1号领滑员身后)。荷兰队的出发站位采用的是三角形出发站位(由1号领滑运动员位于内道第一站位,2号运动员位于外道第二站位,3号运动员位于1号身后第三站位)。俄罗斯队采用三角形出发站位(由1号领滑运动员位于内道第一站位,3号运动员位于外道第二站位,2号运动员位于1号身后第三站位)。

2.2 前四名优势国家领滑交接次数与方式对比

加拿大队、日本队、荷兰队均采用弯道交接技术,交接路线均为入弯道处开始交接,弯道顶弧处结束。

加拿大参赛队在决赛中,领滑队员一共交换过2次,分别在第二圈第一个弯道入弯处和第四圈第一个弯道入弯处2号领滑运动员交接至队尾,领滑任务分别由1号位领滑1.5圈、2号位领滑1.5圈、3号位领滑3圈。日本参赛队在决赛中,领滑队员一共交换过3次,分别在第二圈第二个弯道入弯处、第三圈第二个弯道入弯处、第五圈第一个弯道入弯处。荷兰队采用入弯道交接技术,交接开始处位于入弯道与直线交界处一直到弯道顶弧处结束[5]。荷兰参赛队在决赛中,领滑队员一共交换过2次,分别在第二圈第二个弯道入弯处和第四圈第一个弯道处。俄罗斯参赛队在此次B组决赛中无交接。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优势国家领滑交接路线对比表

2.3 前四名优势国家领滑速度对比

在速度安排上,4支队伍的圈速均是逐渐降速,加拿大队、日本队、荷兰队在整体滑行中均在第二圈为速度最高峰,俄罗斯队第三圈为速度最高峰,如表2所示。

表2 优势国家领滑速度对比表

启动速度最快的是日本队,第一圈以31 s 75超过第一名加拿大队1 s 05,圈速落差最小的为俄罗斯队(+0.84 s),日本队因摔倒而圈速落差最大。如果将日本队第五圈成绩同时作为第六圈成绩,预计最终成绩为2 min 53 s13,有望获胜。

2.4 前四名优势国家终点冲刺方式对比

加拿大参赛队终点冲刺采用跟随冲线(1名运动员在前,2名运动员在后)。日本队在最后冲刺时高木美穗因第六圈第二个弯道处出现失误摔倒,致日本队3名运动员队形脱节。荷兰队终点冲刺采用横排冲线。俄罗斯队终点冲刺采用跟随冲线,2名运动员在前,1名运动员在后的冲线战术。

3 讨论与分析

3.1 各优势国家出发站位战术安排分析

4支队伍的出发站位。加拿大队所采用的是L队形出发站位,分析原因,3位运动员身高有不小差异(伊万尼1.62 m、瓦莱丽1.64 m、伊莎贝尔1.87 m)不同的身高决定不同的滑行风格和不同的起跑节奏,所以需要分散队形。相反,日本队3位队员无论在身材上还是技术上,都十分接近,因此采用竖列形起跑站位[6]。荷兰队采用的是三角形出发站位,其2号运动员起跑频率快于其他两名运动员,而1号和3号运动员节奏相似,因此采用了1、3号运动员一竖列,2号运动员单独出发的站位。俄罗斯队出发站位采用的也是三角站位,唯一的亮点是将3号位放于2号外道出发点,原因是3号位启动能力较弱,起跑后直至第一个弯道顶弧处才跟上队伍,而且3号位运动员在B组决赛中没有领滑任务,慢速的启动也有助于保持体力。

3.2 各优势国家领滑交接次数与方式战术安排分析

4支队伍领滑交接次数分别为加拿大队2次、日本队3次、荷兰队2次、俄罗斯队无交接。经过统计可以看出,4支队伍中有2支队伍采用了2次的交接次数(加拿大队、荷兰队),甚至1、2、3号运动员领滑任务也较为相似,日本队的交接次数最多,这也有可能是造成日本队在决赛中摔倒的因素之一。领滑交接次数过少,领滑运动员长时间领滑,虽然总体圈速平稳,但因起速过慢与其他优势国家总体成绩差距过大。相反,若是过多交接,滑行的节奏被破坏,增加了滑行时的风阻,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浪费[6]。

4支队伍的领滑交接路线大致相同,均采用入弯道处交接,运动员刚进入弯道时离心力较小,动作压力小、易掌控、方便操作,在到达弯道顶弧处至出弯道这一段路线都属于弯道加速过程,整个换人过程需在到达弯道顶弧之前完成,这样便于操作,可减少失误。

3.3 各优势国家领滑顺序与领滑距离战术安排分析

各国家根据运动员1 500 m和3 000 m个人运动最好成绩来安排领滑顺序,再将1 500 m优秀的运动员放置1号领滑位置上,3 000 m成绩优秀运动员放置在3号位置上,2号运动员成绩较为平均,短距离稍逊色于1号位置,长距离稍逊色于3号位置,但在不同的分配圈数上采取不同的顺序分配。以日本队为例,日本队并未将短距离成绩最好的运动员放置于1号位置,而是放置在2号位,原因是高木美帆1 500 m成绩与3 000 m成绩同样优秀,并且日本队的3名运动员1 500 m成绩都十分优秀,队员水平较为平均,领滑战术更加稳定。

3.4 各优势国家终点冲刺战术安排分析

前四名参赛队终点冲刺大致采用两种方式,一字冲刺方式和L形冲刺方式,一字冲线具体操作为当领滑员滑至最后一个弯道出弯时,自然向右方闪出两个身位以上的距离,2号运动员也同理向右方闪出一个身位的距离,3号运动员保持原有路线,3名运动员共同发力冲刺,这可以形成一条没有干扰的滑行路线,使其同步冲线。L形或其他异形冲线均是因有队员体力不支,需要帮助。这两种冲刺方式适用不同的情况,前者适用于在赛中体力消耗相差不大,能共同完成冲刺同步到达终点,后者适用于有体力稍差的选手。

3.5 对我国团体追逐项目战术安排的启示

3.5.1 个人能力是最终成绩的决定因素

首先,速度滑冰是一项需要个人能力的运动项目。每个队员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比赛经验等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如果其中一名队员的能力不足,就会拖累整个团队的成绩。其次,团体追逐项目中,每名队员的出发顺序也会影响最终成绩。一般情况下,速度最快的队员会选择最后出发,以确保最后一名队员可以在最佳状态下完成比赛。在团体追逐项目中,个人能力的表现也会受到其他队员的影响。比如,队员之间的配合和信任,能够在比赛中提高个人的表现。如果整个团队的氛围和谐,相互协作,那么每个人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3.5.2 站位顺序要针对参赛运动员个人能力

在安排出发站位上,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人能力、领滑任务、起跑节奏,首先1号站位运动员的启动速度一定是三人中最优秀的,负责快速启动,如果出发站位顺序不合理,可能会影响队员之间的协作,导致比赛中出现失误。例如,如果出发站位顺序不合理,可能会出现队员之间频繁超车、拥挤等情况,这样会影响队员的状态和比赛成绩。在站位的形式上当三人的起跑节奏较为相似时,应采用竖列形起跑站位;当三人起跑节奏有着较大差异时,应采用L形起跑站位和三角形起跑站位,保证运动员可以在起速过程中不受队友干扰,避免拥挤减速等情况。

3.5.3 领滑交换次数不宜过多

在安排领滑任务时,如果3名运动员水平较为接近时,应平均分配领滑任务,平均分配圈数,尽量减少交接次数,交接次数以2次最为理想。因加拿大队与荷兰队(第一名与第三名)均采用2次交接,减少因交接产生的失误,避免出现本次冬奥会日本队(交接4次)这样的意外。另外,这种分配方式可以使队伍保持较为稳定的滑行节奏,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3.5.4 领滑距离要看队员能力

如果中国队3名运动员水平一致时,应采用平均分配领滑方式(每人领滑2圈)。如果是一快二慢时,应让优秀运动员承担大部分领滑任务或全部领滑任务,其他两名运动员主要负责跟随和推动优秀运动员,这样优秀运动员不仅可以发挥全部实力,而且水平较差的运动员也可尽力共同完成比赛。如果二快一慢时,应首先考虑水平较差的运动员,领滑顺序可将两名优秀运动员放至第一位和第二位,两名优秀运动员每人分配3圈的领滑任务,在第一名优秀运动员完成领滑后,滑至队尾,采用推动的方式,帮助水平较差的运动员在后程能够跟住优秀领滑运动员,取得理想成绩。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起跑顺序:队内短距离成绩更优异的运动员应安排在1号领滑位置,长距离成绩更优异的运动员安排至3号位置。起跑队形:起跑动作较为一致,采用竖列起跑;差异过大,采用三角形或L形起跑。

(2)领滑距离分配要考虑3名运动员能力差距:能力差距小,采用平均分配方式,每人两圈;能力差距大,能力优秀者应负责更多领滑任务,领滑速度分配要考虑跟滑运动员能力。

(3)优势国家交接位置均采用入弯道交接,交接次数以2次最为理想。

(4)终点冲刺时运动员需根据队友的情况随机应变:无人掉队时,采用共同冲刺;有运动员体力不支时,采用跟随冲线。

4.2 建议

(1)准确了解参赛运动员的个体特点是实施领滑战术的前提条件。团体追逐项目不仅要求爆发力,还要求耐力,我国需加强培养全能人才。

(2)L队形、三角队形适用身材、起跑节奏有差异的参赛队;竖列队形适用于水平、起跑与滑行节奏差异不明显的参赛队。

(3)领滑速度需适合三名运动员,考虑整体水平,为最大程度展现运动员个人能力,运动员三人最好为同一运动水平,避免出现短板效应。

(4)终点冲刺时教练员可以在场外观察队员状态,及时提醒运动员调整冲刺方式,避免出现运动员掉队。

猜你喜欢

荷兰队日本队冲刺
冲刺
冲刺
一场比赛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攻防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
向着自贸区冲刺
橙色反击风暴
孕期最后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