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镜之路”的施工与养护研究

2023-11-07叶银珠

建材与装饰 2023年33期
关键词:花镜宿根花卉

叶银珠

(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20)

0 引言

在城市推进绿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花镜景观项目也越来越多,这类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和养护都有着极高要求,本文主要针对花镜景观设计与建设进行了简要描述。

1 “花镜之路”的设计分析

此次研究以广州市某高校的校内主题花镜设计为例,其内容具体为单面观花镜,实际设计如下所述。

1.1 选址与植物配置

对于花镜绿化艺术的设计首先就要关注选址和植物配置方面,其一般选择半自然式地带或是带状地带,也可以是自然环境与人工修建建筑的过渡地带,同时也适宜选择在道路旁、草坪、水边、绿篱与树墙、建筑物基础种植、游廊以及树丛等位置。还需考虑到花镜所在地区的光照条件、气候条件、温度条件、土壤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文化背景等,确保花镜与当地环境相互协调,构思花镜风格上也要具有地域特色,保证花卉景观设计体现出植物的层次感与整体感,故而要对乡土植物进行优选,目前可选择植物类型较多,在选取时也应遵循观赏和生态价值兼顾的基本原则,从广东省的地域气候特点来看,宜以宿根花卉为主,同时搭配上花灌木和一二年生花卉植物,具体植物推荐种类如表1 所示,在选取时还应尽量保证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性、适应性以及观赏期较长,还应综合考量其竖线条、水平线条、外部骨架、箱变植物以及独特姿态等,从而确保花镜景观具有良好表现力。

表1 花镜设计植物种类推荐

1.2 花镜平面设计

从平面设计来说,花镜最为基础的构成单位就是花丛,其一般会以团块方式存在,并且有着不同的尺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到花镜观赏特征,而主花材通常会被划分为数丛在花镜各位置种植,随后自然布置配镜花卉和植物,以免整体产生杂乱感,花从团块间的组合也有着多种方式,如飘带形、三角形依据自由斑块形等,一些竖线条的花卉块还可能呈现出近似椭圆形,水平线条的植物则多是以飘带形呈现,飘带的长度控为3 倍宽度左右。植物组团的大小方面主要是依据设计主题和意图,同时也需考虑到植物种类,对于竖线条植物建议不要过大,水平线条植物则不能太小,控制团块在2m2左右。图1 为花镜平面设计。

图1 花镜平面设计

1.3 花镜立面设计

在花镜的立面设计方面,建议要把控好不同植物的层次、质感、高度变化以及助兴轮廓等直接影响观赏的特性,同时还可采用建筑小品和地形塑造等方式让花色在里面上呈现出分明感受。对于单面观的花镜建议在最后面放置较高花卉植物,整体遵循着前低后高原则,这样则能保证展现效果更佳,也可在两侧搭配上小型精致的花灌木或是观赏草等。此外立面设计中还可建立微地形模式的高低不一种植台设施,使立面的层次感更佳,为了丰富纵向的观赏效果也可设置一些棚架或是园林小品置石[1]。

1.4 花镜色彩设计

花镜的色彩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色彩搭配的艺术性直接决定了花卉观赏效果,在该项设计当中,一般会先对主题花镜的基调进行确定,比如说采用冷色调还是暖色调,其会表达出差异性情况,若是花镜布置在入口处、雕塑建筑以及喷泉等位置的附近,那么最好采用暖色调的花卉设计,这样可以与周围景色相协调,还有助于烘托建筑,若是在颇为幽静的区域,则可选择冷色调花卉植物。对于不同色系的位置也有着特定排列规律,例如,一般会随着距离的增加使色彩从较深颜色慢慢减退或加深,暖色调如红色、黄色以及橙色等都属于前进色,其应当逐渐加深,而冷色调则包括紫色、蓝色等都属于后褪色,则应逐渐减退。花镜的两端位置或背景建议种植一些淡色且质感具有轻盈效果的花卉植物,比如说马鞭草、鼠尾草以及狼尾草等,这样可以使花卉的纵深和长度有所增加,从而带给观赏者一种深邃感,而花镜的视觉焦点通常是中前景部分,选择深色和暖色系且质感较为厚重的花卉植物。另外还需考虑到花卉色彩和体量间的协调,为了体现色彩差异,不可平均分配各类颜色花卉的体量,若主色为两种则通常是2:1 或3:1 的比例搭配,这样也能使观赏的视觉效果更为舒适。图2 为花镜各种色彩比例设计。

图2 花镜各种色彩比例设计

2 “花镜之路”的施工分析

首先,在花镜设计完成后就要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操作之前先要进行图纸审查,确保花镜施工图纸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性,为了更好地展现花镜的成效,可以进行实地考察,确保设计中的植物品种适宜,而且现场运输条件良好,随后要进行基础的地形修整工作,对场地采用微地形处理方式打造出良好景观效果,还需确保地形条件满足自然排水需求,确保后续植物的良好生长,基于观赏面的要求还需保证种植地的地形具有15°左右的坡度。其次,要开展土壤改良工作,在花卉景观呈现方面,该项工作十分关键,需要将现场土壤中的砖石、建筑垃圾、灰渣以及碎木等都完全清除,对于花卉植物的种植地还要进行重复深翻及熟化处理,从土壤中挖出杂草的根部位置,使用客土进行改良,适当加入发酵腐熟处理的有机肥料,例如,每100m2的土壤面积上可以加入3.6m3左右的泥岩土进行改性,使其抵抗病害的能力更佳,实际铺设的厚度在3cm 左右。还要额外施加其他肥料,一般每平方米土壤加入30g 的过磷酸钙、10g 的硫酸铵、15g 的硫酸钾混合肥料,具体要施入12cm 深的土层当中。广州地区存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再加上长期使用酸性盐肥料,因此大多数土壤都是呈酸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碱性石灰对土壤进一步改良[2]。另外,还需向土壤中喷洒溴氰菊酯乳油、辛硫磷乳剂以及毒死蜱颗粒剂,有效防止地下害虫给花卉植物造成危害。最后,科学进行植物种植,如果要保证种植质量较好,则需认真把控植株的行距,这会影响到植物后续的生长空间,从而决定了成活率,具体种植还需基于宿根花卉的冠幅与株高参数,考虑到其后期的逐渐变化来设计合理行距,对于一二年生花卉的种植通常要保证株间空隙维持在5cm 左右,但不建议太过规律,要适当错开,这样在观赏时也能更为自然。图3 为花镜施工流程。

图3 花镜施工基本流程

3 “花镜之路”的养护分析

3.1 重视水肥管理

在花镜种植施工完成后要注意花镜的养护工作,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水肥管理方面,对于宿根花卉以及一二年生花卉来说,其都属于根部较浅的植物,因而极为不耐旱,要保证经常浇水,具体管理时基于见干就浇水的原则,保持土壤的良好湿润效果,若是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其地表下面约5cm 深的位置土壤都已完全干,那么需要将水浇透。通常来说花镜所在位置的土壤都相对较贫瘠,因此,除了在种植前将腐熟的底肥施加充足外,还需注意每年再施加4 次有机肥,一般是春季花卉植物开始萌芽之前进行一次氮肥的施加,同时可辅以搭配钾肥,在植株开花以前施加以钾肥为主的肥料,待到开完花之后施加一次氮肥为主的有机肥也可加入一定磷钾肥混合,并适当进行修剪,在秋冬季节来临时,需要施加磷钾肥以及腐熟的有机肥料,确保花卉植物具有良好的抗寒性[3]。

3.2 实施轮作换种

在花镜施工之后可能会出现部分花卉植物被人为践踏破坏或是一些苗木表现出生长不理想现象的问题,这时需要及时进行补种处理,对于一些生长密度过大的植株则是要进行间苗,避免植物生长的空间不足而影响到长势。对于秋冬季节要种植的二年生花卉植物,可以在其夏季花凋谢之后实施轮作换种,更换种植一年生花卉植物,这样有助于提高花卉植株的抗病性,使其生长更为良好。对于观赏草植物由于其粗生且具有较强抗逆性,故而无须过多施加肥料或是浇水,只要在春季和冬季时将上部适当割除,促进新株的萌发,对于松土进行切边处理,一般每四年左右实施一次分株处理。宿根花卉植物在连作种植了3 年之后,其土壤可能会出现板结情况,因而要采用轮作方式,轮作时还应考虑到观赏色、观赏期、质感以及株高等,尽量保持不断开花且避免引发病虫害。图4 为花镜的局部实景[4]。

图4 花镜局部实景

3.3 适时进行修剪

花镜要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还需做到适时修剪。对于宿根花卉,大多数特点是每年开一次花,那么可以在花朵完全枯死之后对其花枝进行修剪,而一些一年开多次花的花卉,建议可以在花枝的分枝位置做修剪处理,留出剪口能够促进形成二次花芽。部分花卉还需在冬季来临时将顶芽去除,顶芽可能未混合芽,包括花芽和叶芽部分。对于花灌木以及小乔木类花镜植物,需要在夏天进行摘心处理,而冬天则是实施强修剪,对柱形进行严格把控,将一些病害的枯枝完全剪除,若是存下交叉枝或是并生枝情况也要及时清理修剪,这样利于植物的透光和通风处理,对于病虫害的侵染也能尽量预防。宿根花卉在春天开始萌芽之后,需要待到枝条长到15cm 左右时做摘心处理,以便于增加分枝,而一些基生叶宿根花卉可以直接摘除其基部位置已经出现库位的叶片,从而助力花芽的萌发。此外还应当注意花卉植物生长中清除杂草,通常要保证趁早除去杂草,还要在开花之前进行细致防除工作,避免与花卉植物抢夺营养物质,提高花卉生长的质量[5]。

4 结语

综上所述,花镜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在实用性和观赏性方面具有较高要求,其具体布置需考虑到主题特征、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地域文化等,本次主要总结了花镜景观的设计、施工以及养护各项要求。由本文分析可知,花镜的施工中应重视图纸分析、土壤改良以及规范种植,在花镜养护方面则需关注水肥管理、修建以及轮作换种等内容。

猜你喜欢

花镜宿根花卉
李鱓·花卉十二开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不同类型花镜植物配置研究
——以贵阳市登高云山公园为例
园林工程施工中花镜种植的应用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关于花镜植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的探讨
《花卉之二》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镜设计的浅析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宿根花卉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