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剖析
2023-11-21方茂红裘锂锂
方茂红,裘锂锂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0 引言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因如此,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其有利于缩短工程施工周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促使各方主体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助力。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施工过程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时,应当注重将其与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深度融合[1]。
1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意义
1.1 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
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来源,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全面更新和进步,尽管有诸多的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但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依旧难以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动力需求,有的企业没有意识到创新型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工程类企业更应当对先进技术予以创新,并积极鼓励在实际建设和施工中广泛应用[2]。
1.2 施工过程管理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标准化建设是诸多施工单位的一贯目标,而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加以贯彻落实,则可以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说,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较高,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建设质量均不容忽视。而施工过程管理的有效推进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实现全方位、精细化地监管施工流程和施工工序的目的;借助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标准、不规范行为,并能针对性地加以整改,进而实现建筑工程的标准化建设[3]。
1.3 有利于满足未来经济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目前国内在技术创新上依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缺陷,积极发展和开创技术创新型技术,是当下时代背景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建设需求,在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应积极鼓励新技术的发展,推陈出新,淘汰落后技术不断完善工程建设体制,全面提升生产工作的效率,帮助企业在各项工程建设和项目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现状
2.1 缺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的分包法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在实际的施工当中,都是由于施工承包单位来进行各项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在这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有限,在管理方法上也缺少合理性与科学性,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工程施工在效果不理想。在建筑工程的分包制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管理上很难得到统一,标准上更是不能参差不齐,这就让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很难衡量相关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
2.2 施工技术管理意识缺失
对于一些建筑工程企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自身没有重视技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使施工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例如,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成本及进度方面比较关注,但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则出现忽视的情况,在施工技术管理中也没有开展相应的措施,这些都会导致工程的建设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施工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
2.3 缺少健全的施工监督管理体制
建筑行业一般都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让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不平衡,建筑企业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随着近几年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国家能够真实达到国家建筑行业发展标准的建筑项目非常少,在分包制施工措施的影响中,建筑工程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不能尽如人意,各个部门因为自己内部技术人员在水平上的重大差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建筑效果,当地政府在监管体制上也不完善,很大程度上缺少对施工技术的合理监督与完善,这就让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不利的[5]。
2.4 技术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便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现如今,因为技术人员自身能力不强,导致施工质量和管理的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施工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性得到提升。
3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 构建科学有效的创新发展机制
在建筑工程领域,未来的技术发展势必要打破原有的技术限制和固有思想。有关建筑企业应当构建起科学有效,具有活力的创新机制。通过对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突破,发现建筑行业领域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积极推进各类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建筑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的创新体系,更好地适应未来时代变化发展的需求,为未来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创新建立良好的指导方向。此外,要注重自身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学习,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积极鼓励企业内部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来实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和进一步创新突破,激发相关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开拓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层次和技术创新水平[6]。
3.2 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如果想要提高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能,就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制度,这个制度可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并且是保证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在主要的施工操作中,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需要建立施工技术管理领导小组,这个小组中还需要涉及的项目经理,并且需要让项目经理结合现场管理小组的具体情况进制定出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并及时与现场的施工人员就方案的可行性开展讨论,如果在讨论中出现了任何的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纠正,针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再进行实际方案的调整和完善,这样就能不断弥补和完善管理制度中的细节问题,还能够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让现场的工作人员针对不正当的施工现场管理给予严格的处理,将安全隐患彻底消灭在初发阶段[7]。
3.3 巧妙融合新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是未来各类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房屋建筑施工领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同其他行业的联系。加强同其他建筑企业的密切交流,实现房屋建筑技术信息和资源共享。同时在与其他施工和建设单位进行联系和交流过程中,要着重对施工技术进行交流探讨,谋求合作来取得施工技术方面工作的研究突破,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资源分配和施工环节的调整优化。例如,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 技术来进行管理,通过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能够提前了解施工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解决,这样才能够减少时间浪费,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问题,技术人员应及时采取正确方法来解决,通过现场操作、培训等方法,能处理其中细节。在应用信息技术上,要在现场设置监控设备,并共建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3.4 明确技术管理目标
在建筑工程中,其施工工作主要是由阶段性的工作组成的,在不同的阶段之内,工作的重点是不同的,工程在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也存在着不同。为了能够确保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施工企业要将自身技术管理工作划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管理、施工阶段管理、竣工阶段管理等,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管理目标。与此同时,还应该在施工准备阶段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此外,施工图纸审核不仅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工艺等相关的因素。
3.5 强化建筑施工计划管理
强化现场施工计划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把控,计划应当落实到每月、每周,根据施工环境和天气因素、市场因素等对工程计划进行弹性调整,确保能够在交工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量。同时要设置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不可控因素,仍可以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应对。通过强化施工计划管理实现对施工工序的有效控制,避免因施工工序混乱而导致的返工与建筑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使建筑施工稳步推进,使工程现场管理科学运行。
3.6 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
为了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效果,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①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有关规定,如持证上岗要求和员工安全教育规定等。在具体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开工、复工、节假日等关键节点,管理人员更应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具体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安全教育台账;对于从事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专项的安全教育。不仅如此,施工现场每一个施工班组均应落实班前会议制度,将施工安全知识传达给每一位施工人员。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在日常施工过程中积极组织安全宣传活动,如安全生产月、安全达标创优活动等。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常态化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确保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在安全生产会议上,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系统且细致地分析,同时重点研究和解决一些突出的施工安全问题。
3.7 加强新型材料和设备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采取新型材料和设备,进而才能够让建筑施工质量达到满意的效果。例如,针对施工材料应该选择节能环保材料,提高材料的防水性能,这样才能够减少渗漏问题出现,保证施工质量。此外,针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也应及时更新,提高施工现场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进而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
3.8 完善施工建设前期工作内容
(1)在施工建设前期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深入的现场考察,结合该建筑用地的建筑目的为自身建筑设计提供丰富的数据与不利影响因素的参考,提高建筑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减少后期修改设计图纸的工作量。建筑设计图纸的审核需要建筑工程的各个利益方、施工现场负责人、技术管理人员、质量监理人员等共同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进一步提高设计图纸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在设计图纸上标记重点内容并明确各个部分需要的建筑材料类型与用量,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做保障。
(2)在建筑项目各个利益方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工程监督体系与管理部门,当施工现场负责人与质量监理人员发现设备、材料等相关问题时,提高问题反馈与接受效率,提高施工单位的处理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尤其是设计图纸已经规范施工技术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原因分析,降低施工风险带来的施工质量问题。完善风险评价制度,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观测恶劣的气候环境变化,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施工建设的稳定,避免发生质量不合格问题。
3.9 严格管理材料和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上,原材料质量非常关键,所以必须要保证原材料质量。首先,要能对材料的采购环节加以控制,综合建筑工程所需要用到的材料性能和强度,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在保证质量基础上降低成本。并在其中将责任落实到采购人员身上,一旦材料出现问题能及时找到采购人员。其次,在材料进入现场前,应由专业人员来抽检,检查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在确保合格后才能正常使用。最后,在使用材料上,也应按照规定来施工,避免材料使用位置错误。不同材料应根据性能和保存要求进行保存。材料不仅要有供应商的资格报告,还应定期做好检查。针对在工程中的特殊材料,要能了解性能,保证材料与实际工程性能相符。
4 结语
建筑工程是保证城市化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础工程建设,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大环境下,更应当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多方实验综合提升施工技术工艺操作。同时也要关注施工现场的工程管理,通过转变管理观念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手段,并加强员工培训综合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