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以西安交通大学艺术体操课程为例
2023-11-07刘超洋樊铭陈龙伟
刘超洋 樊铭 陈龙伟
(1.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2.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大一、大二的85 名艺术体操选修课女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大一64人,大二21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心理方面,采用杨剑博士修订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测试身体自我概念;采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Rosenberg)制定的《自信心量表》测试自信心。调查问卷由笔者现场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分别发放85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满足社会学调查研究要求,可进行统计分析。
1.2.2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阅近5年来有关艺术体操、身心健康方面的相关文献论文共计213篇,为该研究提供依据。
1.2.3 实验法
该研究中以表演性艺术体操训练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课程参与度,促进身心健康,充分将体育与艺术相结合,通过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1.2.4 测量法
实验前测试结果以秋季学期测试结果为主,实验后测试结果以本学期春季测试结果为主。测试内容以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的测试内容为选择范围,因疫情和身体恢复等原因,该文选取测试的内容为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
2 研究结果
2.1 表演性艺术体操训练对提升自信心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
表演性艺术体操训练,是指以所学习到的艺术体操内容为基础,5~8人为小组,在1 min15 s~2 min30 s的音乐时间内,进行创编[1],增加动作和配合,通过队形变化突出视觉效果。让学生在课程主体范围内自主选择相应内容,提升学生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其自信。在表演性艺术体操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现场测试及问卷发放,实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艺术体操训练前自信心调查结果统计表
表2 艺术体操训练后自信心调查结果统计表
从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知,表演性艺术体操训练后,大学生自信心上升呈正向反馈。表演性艺术体操,是艺术体操与艺术表演的有机结合,根据音乐主题、动作风格、服装造型等艺术元素来设定的单人或多人的表演性的成套动作,具有时代创新性。
通过课后对艺术体操视频赏析和评分规则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从裁判员的角度对成套的艺术表演风格进行剖析,对成套编排、队形变化、空间变化、动作与音乐的和谐等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将所学的编排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音乐选择、框架设计、动作创编、服装设计等环节入手,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和擅长的环节,帮助所在小组进行创编,完成表演性艺术体操训练内容,提升自我认同感[2]。
2.2 混合式教学方法是提升课程参与度的重要一环
在表演性艺术体操教学内容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后视频和相关知识的分享,来提升学生对中国艺术体操的熟知度和认可感,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开展此类教学内容前,将以下内容传达给学生并讨论: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以敦煌的莫高窟为思路,设计《敦煌,飞天乐舞》《贵妃醉酒,天地英雄》两首音乐,从壁画上吸取了灵感,结合中国戏曲国粹文化编排了两套成套动作。从服装设计到动作元素,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最终中国队获得了全场比赛最高的艺术分,以及境外奥运会中的最好成绩,集体全能第四名。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协助学生完成成套动作的编排,从灌输式转变到自主式的体育课程模式,提升课程参与度。
2.3 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积极性
2.3.1 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对学生立定跳远(爆发力)的影响
这个阶段的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身体内激素的影响,食物摄取量增加,如果饮食结构不合理,就很容易造成超重、皮下脂肪增厚,进而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的正常功能[3]。
立定跳远所需要的是下肢爆发力,同时对身体的协调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针对这一项目,为提高学生积极性,设置了流动性较强的行进间形式,并结合音乐,调动课堂氛围,减少学生对力量训练的惰性。
针对立定跳远的力量训练分成1~5 周、6~10 周、11~15周等3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采用的训练方式为行进间跑跳踢腿、行进间高抬腿、行进间开合跳、双人行进间小推车、双人配合收腹、柔韧拉伸等,初步让学生感受到身体下肢的肌肉力量,了解各肌群的发力点,对自己的下肢力量有初步的认知,双人配合的目的意在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4]。具体训练内容详见表3。
表3 第一阶段训练安排
第二阶段所采用的训练方式为平板支撑、持球波比跳、持球俄罗斯转体、持球蹲跳、跳绳、集体跳大绳等,这一阶段以核心力量和协调性训练为主,为下一阶段训练奠定基础。具体训练内容详见表4。
表4 第二阶段训练安排
第三阶段所采用的训练方式为屈膝俯卧撑、持球单脚屈膝动力平衡、持球柔韧拉伸、行进间跳绳、行进间双摇/交叉跳等,这个阶段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为主。具体训练内容详见表5。
表5 第三阶段训练安排
针对立定跳远练习共有以上3 个阶段的训练安排,为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奠定基础。
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实验前后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如下。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测试准则,立定跳远测试场地为田径场沙坑,因人工测量存在误差,所以将测试结果降低1 cm。对85 名女生训练前后的立定跳远测试结果进行t 检验,实施为期15 周的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后,实验结果显示,85 名女生该项运动成绩平均由1.72 m 提高至平均1.79 m,且P<0.01,说明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的干预对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有显著影响。
2.3.2 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对学生仰卧起坐(核心)的影响
艺术体操共有绳、圈、球、棒、带等5 项器械,每一项器械都有不同的特点,为充分发挥艺术体操项目的特点与优势,其中“球”因自身的形状和体积所导致的不稳定因素较多,为此,通过多次的比对和筛选,最终在提高核心力量上选择了该项器械作为特殊的训练手段,也选择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形式(见表6)。
表6 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安排
训练1:俯卧撑动态压球(动态)(见图1),该动作在完成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将动作分解如下。平板支撑位置保持,将球压于脚背处,静态保持 1min,3次课后再逐步进行到下一环节,该动作需要髋关节和骨盆保持稳定,维持脊柱的牢固,进而提高人体重心的稳定性,为上下肢力量的和谐发力奠定基础。除器械力量训练外,每节课都会选择一种传统的核心力量训练方式。
图1 俯卧撑动态压球
训练2:核心不稳定练习(见图2),以提高肌肉耐力,改善运动协调为主,学生从一开始控不住球、坚持不到10 s,到最后85 名学生均达到48 s。有学生甚至反映觉得下肢力量也增加了。
图2 核心不稳定练习
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实验前后仰卧起坐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如下。
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在此次实验中,将艺术体操球作为提高核心力量训练的器械之一,动静结合,趣味性强,更适合女大学生力量训练。
实验结果表明,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对于核心力量的提升更加明显,能够有效提升仰卧起坐的成绩(见表7)。
表7 实验前后女生仰卧起坐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 研究结论
3.1 表演性艺术体操是提升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
表演性艺术体操,是艺术体操与艺术表演的有机结合,根据音乐主题、动作风格、服装造型等艺术元素来设定单人或多人的表演性成套动作,具有时代创新性[5]。艺术体操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女生,细致、有想法,大多对文艺演出、音乐、舞蹈、电影感兴趣,喜欢独自完成计划,性格多数腼腆,因此,选择了该类训练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创编表演性成套动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之间主动分担各类任务,比如,音乐的选择、动作类型、队形变化、音乐剪辑、道具的挑选、服装等,每个人都将为这个成套出一份力,不仅培养了其协作、团结、担当、拼搏精神,每个学生也将在这部分的课程内容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提升自信。
3.2 混合式教学方法是提高课程参与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以符合学生身体特点为前提,设置教学计划,构思教学内容,课后学习评分规则和视频赏析等内容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通过艺术体操视频赏析,从裁判员的角度对成套的艺术表演风格进行剖析,从成套编排、队形变化、空间变化、动作与音乐的和谐等方面[6],让学生吸收大量的专业知识。从观众的视角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动作的呈现形式、造型的呈现等进行审视,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从灌输式转变为自主式的体育课程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提高课程参与度。
3.3 艺术体操器械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的发展
艺术体操共有绳、圈、球、棒、带等5 项器械,每项器械的材质、体积、重量不同,因此,每项器械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常规的身体素质训练容易给学生带来压力感和抗拒心理,而有趣、多样性的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球是大众最为熟悉的器械,也是学习艺术体操最先开始接触的一项。它的运动轨迹变化性较多,可结合的力量训练形式较为丰富,因此,选择了该项器械作为提高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的辅助手段之一,并通过艺术体操行进间的形式设计针对立定跳远这一项目的组合型力量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次数和组数,对于提升学生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的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4 结语
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以自然性和韵律性动作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其练习内容符合女子生理及心理特点。通过为期15 周的艺术体操训练,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均有所提高,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