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手段助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提升
2023-11-07闫亚丽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平谷分校
闫亚丽(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平谷分校)
刘亚霜(北京市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
一、精准定位学生阅读水平
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初,我校英语教师会借助“悦测评”平台,对所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作精准测评,并与学生以往测试结果进行纵向对比,进行数据分析,精准掌握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情况。同时,还依据“学生阅读理解及阅读习惯发展目标”进行横向分析,理解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和该年级国家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本年级有效阅读计划。
例如,二(2)班共40 人,37 名同学参与了测试,阅读水平达到1 级的为9 人,占22.5%;2 级的为5 人,占12.5%;3 级的为10 人,占25%;4 级的为10 人,占25%;5 级的为2 人,占5%;6 级为1 人,占2.5%;依据“学生阅读理解及阅读习惯发展目标”分析,该班的学生均对阅读感兴趣,有课外绘本阅读的欲望,有前期英文绘本阅读的经验,大部分同学有观察封皮的阅读习惯,也能够借助图片等信息帮助自己理解故事大意,但学生们阅读能力普遍偏低,缺少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策略积累。
结合以上的测试结果,教师决定在课内教材的教学中尝试进行单元主题整体备课,并结合话题、语音等内容以及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在每单元进行英语绘本的拓展学习。
二、开设英语阅读指导校本课程
自我校2016 年建校以来,我校便开设了英语阅读指导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建构了我校英语阅读体系,打造了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采用课上与课下、课内与课外、师生共读与自主持续默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开展课程。
这些重要措施,既弥补了课时不足的弊端,又使学生的阅读量得以保障,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阅读教学模式侧重点有所不同;对学生阅读指导的内容不同,采取的活动方式也有所区别。
1.形成较为稳定的阅读教学模式
2.授课主体不同,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侧重点不同
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学习积累和经验不同,那么授课方式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
低段:以“说、唱、玩、演”式,师生共读为主。该段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语言积累还较少,因此我们加大语言的输入,以听说为主,在“说、唱、玩、演”中理解故事、内化语言、巩固运用语言,养成阅读品格,进行阅读体验。
例如,二年级的一节绘本课《Tec and cake》,本故事选自《大猫》英语一级3,讲述的是Tec 探长调查cake 被谁吃了,结果既不是cat、fish,也不是hamster,而是他的搭档dog,故事情节充满了悬念。于是教师抓住故事主线,以悬念推进情节,在师生共同建构故事中激发思维,利用实物、道具,声音等,尝试让学生参与到角色中去走进故事,并尝试让他们模仿文本或图片所表达出来的人物内心、语言、动作的变化,让虚拟的故事动起来。可以说这一课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阅读的种子。
中、高段:教师引导式和自主阅读式相结合。我校的中、高段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他们绘本阅读时间不长,缺少一定的阅读解码能力和拼读能力,因此中、高年级阅读指导课上以师导读式为主,教师通过让学生看图说话、有效问题引导、语言指导、朗读指导等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随着课程实施不断深入,高段学生逐步从“引导式”向“自主式”阅读过渡,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3.阅读指导内容不同,采取活动方式不同
对语音拼读的指导。结合课内教材一年级要进行26 个字母的学习,我校在一年级就适时地补充了最基础的Letter Name 和Letter sound 发音的学习。其他年级则结合所学语音词汇或话题词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音绘本进行学习。
对故事理解指导。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通过阅读拼图、图片环游、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借助非文本信息理解故事、结合上下文猜测故事大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并让学生掌握这些理解文本内容大意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对阅读习惯培养指导。培养学生读前借助观察封面、封底、扉页上图片及文字信息预测故事大意、读中借助非文本信息推断故事大意的习惯和能力以及读后对文本进行评论的阅读习惯,并在每节阅读课后开展持续默读活动,以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语言流畅度指导。在课堂中开展有层次性的听、说活动对学生进行语音指导。如Listen to the story 整体听故事、Listen and repeat 逐句跟读故事、Read by themselves 学生自读、Let's chant 在韵律中说唱故事、Role-play the story 角色表演故事、Recall the story 结合故事脉络图或板书现故事、Retell the story复述故事等,让学生听、说过程中体会故事主人公心情及语气等特点进行模仿。
对语言实践活动指导。在课上学生理解故事大意基础上,将绘本阅读延伸到课外、将学生能力拓展到自主实践。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模仿绘本语言结构的特点,尝试绘本故事续写、故事改编、仿写新故事、同伴或亲子角色扮演、故事配音等等;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三、拓展学生阅读学习渠道
为让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载体的绘本阅读中,发展多种阅读技巧,我们搭建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拓展学生阅读渠道。
下面我以北京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拓展课时绘本教学为例进行介绍: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围绕着一日三餐的主题进行学习的。涉及到了问答一日三餐的功能句型和食物与饮料等词汇。在这一单元的第5 课时,教师以微课的形式为学生补充了绘本《What's for breakfast?》的学习。要求学生们在能正确理解和朗读基础上,能够对绘本内容进行延伸或重编,并与家长开展亲自共度或演绎。
孩子们阅读积极性很高,均能做到准确朗读,有的同学还自然地模仿绘本故事中角色的语气和表情,进行绘本表演;有的同学更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续写、重编,还和爸爸、妈妈演绎起了自己的小绘本。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会在各个班级微信群进行推广、展示、宣传。
以下为本单元整体设计框架图:
四、多样测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在教学中,为了解学生阶段性阅读能力提升效果如何,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为笔试、口试和实践任务三种形式。而对于我二年级学生来说,我们学校通常采用的是“乐考”素质能力活动,对学生听、说、读、写等素养进行面对面测评。为了与中高考人机对话口测试接轨,也是为了使我校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测试更加精准、多元,我校创新使用了“同步学”线上测评板块,将线上测评与线下测评相结合,对学生一学期的英语阅读、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水平发展情况进行测试、评价,使老师们能够更加准确掌握学生能力水平提升效果。当然,这样的测评形式,我校还处于初步研究、使用阶段,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如:学生使用经验不足、设备有故障影响学生正常作答。
五、多元评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常规评价
课堂表现加分。学生在课堂中的坐姿、举手发言、倾听、思考、同伴合作、交流等表现均体现在班级“乐学迹”课堂座位评价表中。其他学科均用不同颜色粉笔画“正”字为表现好的学生加分。为了有所区别,在英语阅读课堂中老师用蓝色粉笔画“星”的形式为同学加分,根据“座位表”的记录,为学生发放相应分值的“阅读积分卡”,用于学校“悦读币”积攒兑换。
任务完成表现加分。一是文本类实践任务评价。围绕任务完成情况分别奖励1 分、2 分、3 分阅读积分卡,对于特别有创意出色的作品在班级墙及微信群里宣传展示并直接奖励1 枚悦读币。
二是表达类实践任务评价。围绕任务完成的“准确流利度、语音语调自然度、语言表现力及展示形式创新度”等方面进行分层评价,分别奖励1 分、2 分、3 分阅读积分卡,对于特别出色的作品在微信群、学校广播、展示活动等平台宣传展示并直接奖励1 枚“悦读币”。
“悦读币”兑换标准。学生通过积攒“悦读币”既可以参与到学校全学科的积币换“礼”活动中,又可以参与本课程的积币换“礼”活动。10 积分可以兑换一枚“悦读币”;积够1 枚“悦读币”,即可获得“悦读之星”智慧树荣誉展示和奖励的机会,并获得阅读“漂流袋”阅读机会一次;积够3 枚“悦读币”,可获得“悦读小达人”班级墙荣誉展示和奖励的机会,并获得“出彩附小人”小百灵广播展示的机会一次。学生获得“悦读小达人”的情况将会作为学期表彰和“年度悦读小达人”的重要依据。
2.成果性展示评价
借助学校读书节、学科节、假期展示活动等,学生绘本阅读优秀成果进行评价、展示、宣传。
3.效果检测性评价
我校一、二年级借助每学期的“乐考“学科素养展示活动,对学生一学期所学绘本进行展示性的效果监测。但我校其他年级则借助我校每学期的学科能力大赛进行学习效果检测。
综上所述,我校以学生为主体,以英文绘本为载体,以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多元方式为手段,促进了我校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