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2023-11-06张平平欧晓倩来文静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教学资源融合

张平平,欧晓倩,来文静

(1.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0 引言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连接校内和校外、线上和线下等多个教学应用场景,将“教、学、考、管、评”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更高。融合式教学是由国外的混合学习理论延伸而来的,相关研究从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主要集中在行为研究、素质教育、线上教学、学习效果、远距离教学理论课程设计等方面[1]。

针对融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等研究内容,国内众多学者主要围绕线下学生学习行为展开探讨,但是对线上学生学习行为定量化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少[2]。学习行为能够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及动机、学习工具及类型、学习习惯及特点、学习效果等,包括任务学习行为、交互学习行为和学习参与等[3]。

本文以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育人效果为目标,从研究学生学习行为视角入手,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展开调研,收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运用统计软件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高职院校学生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获得感的有效路径,为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育人模式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1.1 调查方法与途径

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相关专家讨论,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问卷星线上调研的形式,面向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某“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展开调研。该校制定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实施方案,并且在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设计等环节明确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开展的具体要求。

以随机抽样调查为主,利用问卷星在线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问卷主要内容侧重于2 个维度,即学生学习行为和课程教学满意度。学生学习行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线上学习工具、学习集中精力时长、教学资源、学习平台选择,以及线下课堂面授重点、线下和线上课时比例设置、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优缺点等方面。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内容多、范围广,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平台资源等方面,学生评价分值越高说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越高。最后,利用表格数据整理软件对问卷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行为现状。

1.2 调查结果及分析

1.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某高职院校中随机抽取人数占比为20%的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问卷878 份,剔除无效问卷,对符合主题的样本进行分离,得到样本811 份。调查时间为2023 年上半年,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在校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1.6%、51.1%,考虑到大三学生在外实习或者准备升学考试,课程教学安排较少,收集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少,样本数所占比例为7.3%。调查对象中,男性为349 人,占比为43.03%,女性为462 人,占比为56.97%,女生人数比例高于男生,该比例与学校整体男女比例分布基本一致。

1.2.2 学生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人数占比为38.92%的学生非常喜欢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人数占比为3.88%的学生不喜欢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或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没有什么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人数占比为59.35%的学生愿意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由于手机功能齐全且便于携带,能够保证学生随时随地开展碎片化的学习,学生在登录中国大学慕课、智慧职教、学堂在线等学习平台时,采用的工具以智能手机为主、电脑为辅。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学习优点数据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学生认为线上学习的优点主要有“自由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视频可重复观看,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线上学习缺点数据统计情况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见,学生认为线上学习的缺点主要有“缺乏课堂学习氛围”“缺乏教师督促和紧迫感”“观看视频造成视觉疲劳,易于产生学习懈怠”等。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的线上学习效率普遍较低,学生在线上学习时缺乏教师指导和师生交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表1 线上学习优点数据统计表

表2 线上学习缺点数据统计表

1.2.3 学生线上平台集中精力学习时间

学生视频学习时长接受程度统计情况如表3 所示。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时能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为20~30 min,人数所占比例为34.90%,能保持10~20 min 集中精力学习的学生仅为12.08%。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生对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的主动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表3 学生视频学习时长接受程度统计表

学生线上学习态度统计情况如表4 所示。通过调查发现,人数占比为38.10%的学生不仅认真观看线上视频教学资源,还会边学边做笔记,人数占比为10.73%的学生只是进行刷视频操作。此外,人数占比为60.86%的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遇到的学习难题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人数占比为13.98%的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别人分享,这个数值与刷视频的学生人数占比数值很接近,说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学习收获较少,也比较抵触学习分享。

表4 学生线上学习态度情况统计表

1.2.4 学生线上教学资源学习偏好

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地域特点、文化素养基础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视频影像、访谈交流、图片、图表等可以直接获取知识信息的教学资源。

学生线上教学资源接受程度统计情况如表5 所示。其中,对视频类教学资源的喜爱人数占比为68.80%。单个视频资源时长不宜过长,6~10 min 为最佳时长,20 min 以上的视频资源受到很多学生的抵触。学生对有趣、前沿、讲解透彻、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资源更感兴趣,而需要频繁切换不同学习平台、视频时常卡顿等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学习体验感较差。

表5 学生线上教学资源接受程度统计表

1.2.5 学生对课程考核的认知

在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线上平台满意度评价中,满分为5 分,学生总体评价满意度为3.7 分。可见,学生对线上平台资源质量、类型较满意。通过对任课教师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会将线上平台过程性考核与线下期末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得到学生的课程综合评价结果,作为该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

线上考核评分侧重于学生视频学习进度、课堂签到、小组讨论、群内提问及解答、活动参与情况等。学生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课程考核的认知情况统计如表6 所示,分析表明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该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期末复习和随时检验学习效果,但是也有很多学生认为“线上+线下”的考核方式无法做到学习效果的实时监控,不能考察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表6 学生对课程考核认知统计表

2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该高职院校学生平均每天在线学习时间大于或等于4 h,学生主要使用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等,使用频率最多的在线学习载体为智能手机和电脑,多数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与他们的实际兴趣和水平比较匹配。尽管线上课程优势明显,但仍有人数占比为47%的学生认为传统课程模式下的学习效率高于线上课程模式下的学习效率。

2.1 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

经过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虽然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偏弱,但是仍然能够积极进取,在线上教学的分组讨论环节中能够积极参与。

此外,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线上课堂参与度差,对于课堂中的提问和讨论持有不回应、不参与的态度,学习效果欠佳。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的线上课堂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的学习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学生容易出现敷衍、抄袭或借助搜题软件完成线上任务的情况。教师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教学效果较差[4]。

2.2 线上平台资源形式不够丰富

结合前期的调查数据可知,该高职院校线上平台资源设计总体满意度较高。满分为5 分,人数占比为32.26%的学生认为线上平台资源设计满意程度为3 分,人数占比为33%的学生认为线上平台资源设计满意程度为5分;人数占比为4.09%的学生认为线上平台资源设计较差,满意程度为1分。

可见,线上平台资源的设计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合理,包括学习任务单的制定、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在线讨论频次、在线辅导形式等。学生对在线课程不满意的原因为线上学习平台建设不完善,学习资源形式不够多样化、不够生动有趣等。部分学生认为网速慢导致视频缓冲慢的问题降低了自身的学习效率。

2.3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受高职院校招生生源、课程性质、教学资源的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在线上平台和线下课堂中的表现差异性明显,学生的学习状态、习惯以及偏好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对课程内容、案例选择、视频质量、动画制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教师自身数字素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影响,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没有得到有效建立,无法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主体性等方面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3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对策

3.1 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行为较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满意度评价。教师应落实线上线下融合式课堂教学行为,积极提高自身数字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呈现较好的课堂效果,从而稳步提升教学满意度。

通过了解数字素养教育与学生学习行为的关系,深入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对教师数字素养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帮助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丰富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结合课程有针对性地建立线上平台教学资源体系,稳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2 采用注重个体差异的灵活教学方式

不同学生对待教学满意度的态度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课堂参与度不高,在课堂中比较沉闷;部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较差,但头脑灵活、创新意识强。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适时调整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及时回应学生的学习诉求,注重个性化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3 健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关心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后知识的拓展学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情况,强化对课堂中情感生成部分的反思和改进。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加强线上学习监管,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5]。

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式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针对性地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提问、讨论、回答问题,建立学生答疑群,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通过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和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完善线上线下融合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4 结语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全方位采集、跟踪、分析课堂教学数据,及时关注学生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行为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调查获取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总结学生学习态度、教学资源利用率、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水平、采用注重个体差异性的灵活教学方式、健全评价体系等对策,促进了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教学资源融合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莲心宝宝有话说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