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11-06陈勇燕黄彩花方杜鹃周小琴赖辛凤
陈勇燕 黄彩花 方杜鹃 周小琴 赖辛凤
(江西省寻乌县人民医院 寻乌 342200)
玫瑰糠疹为临床常见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四肢近端及躯干部位,表现为数目不定的玫瑰色、表面覆盖有糠状鳞屑病灶,存在明显瘙痒、疼痛感,多见于青中年人群。该病一般在发病后6~8 周自愈,但也存在经久不愈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尽早治疗,以清除病灶、避免皮肤色素沉着。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具有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皮肤炎性及变态反应的效果,但单一治疗效果相对有限[1~2]。多磺酸粘多糖主要活性成分为低分子肝素,具有抑制胶原纤维细胞增生、抗炎、促进透明质酸合成、保湿等作用,多用于干燥性、瘢痕增生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的治疗[3]。本研究选取96 例玫瑰糠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多磺酸粘多糖对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寻乌县人民医院2020 年10月至2021 年4 月收治的96 例玫瑰糠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各4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编号:19102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皮肤性病学》[4]中玫瑰糠疹诊断标准;年龄≥18 岁;初次发病;入组前2 周未接受过相关治疗;对本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有精神性疾病;伴代谢性疾病;有自身免疫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有光敏史、皮肤癌变等治疗禁忌证;合并二期梅毒、副银屑病、泛发性体癣等皮肤疾病;研究期间失访。
1.3 治疗方法 A 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采用希玛高SS-09 型光疗仪,治疗频率设置:峰值311 nm,波长310~315 nm,照射距离为20 cm 左右;初始照射剂量为0.3 J/cm2,结合患者治疗期间症状改善情况逐渐增加照射剂量(每次增加0.1 J/cm2),每2 天治疗1 次。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皮肤症状,若出现疼痛、明显红斑损伤,则减少照射剂量或延长剂量调整时间,连续照射10 次。B 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方法与A 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注册证号H20160601)治疗,用棉签蘸取膏体后,均匀涂抹在病灶处轻轻按摩,1~2 次/d;结合患者病灶症状控制情况适当增加剂量,对于病灶表面鳞屑症状较严重者,则适当增加按摩力度促进药物吸收;涂抹完药膏后,在病灶表面覆盖纱布,持续治疗20 d。两组均保持门诊随访20 d。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以玫瑰糠疹严重程度(PRSS)量表[5]进行疗效评价,包括皮疹数量、红斑、浸润、鳞屑、瘙痒等评分,每项评分0~3 分,总分0~15 分;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PRSS 评分。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75%为显效;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50%~75%为有效;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5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不同时间症状程度。以PRSS 量表评分表示其症状程度,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0 d、20 d 症状改善情况。(3)症状消失时间。对两组患者均保持随访,统计两组红斑、疼痛、瘙痒、鳞屑、浸润症状消失时间。(4)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色素沉淀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B 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高于A 组的83.3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B 组红斑、瘙痒、疼痛、鳞屑消失时间均短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
2.3 两组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PRSS 量表中皮疹数量、红斑、浸润、鳞屑、瘙痒评分及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治疗20 d 时,B 组PRSS 量表中皮疹数量、红斑、浸润、鳞屑、瘙痒评分及总分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
表4 两组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B 组出现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色素沉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A 组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玫瑰糠疹发病原因尚不清晰,一般认为可能与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或过敏反应等有关,初始主要表现为1~3 个玫瑰色淡红斑,随病症的进展会出现红斑,躯体上对称性分布发病,受局部皮肤炎症反应影响,会出现局部红斑、浸润、鳞屑、瘙痒等症状,部分患者皮损部位融合后,瘙痒感强烈,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同时随着病程进展,若未能有效干预,可能会引发局部色素沉淀,影响患者外表形象。因此需积极治疗,以控制病灶进展、缩短康复时间。
窄谱中波紫外线为目前治疗皮肤疾病的重要方案,可通过照射治疗改善皮肤免疫作用,抑制局部皮肤炎症进展,改善相应症状。通过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产生化学反应、生物学反应,可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减少照射部位淋巴细胞数量和表皮细胞中朗格汉斯细胞数量,以抑制局部皮肤免疫应答,降低局部炎症反应程度[6];同时,通过光照治疗可降低皮肤感觉神经兴奋性,降低局部疼痛、瘙痒感受;并可抑制皮肤胶原合成,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异常角蛋白表达,改善皮肤鳞屑症状[7~8]。因此在对玫瑰糠疹治疗中,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会刺激角质形成,促进细胞释放黑素细胞生长因子,形成病灶色素沉淀,且在局部皮肤照射治疗中,可能会引发局部皮肤干燥性损伤;同时不同患者对此种治疗方案存在耐受差异性,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单一治疗效果相对有限。
多磺酸粘多糖的主要治疗作用机制为抑制血液凝固、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以对抗局部血栓形成,进而可改善局部血流灌注,加速血肿吸收,促进炎症反应清除;同时其在治疗中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激活补体系统,因此具有抗炎作用,可促进局部炎症反应清除[9]。多磺酸粘多糖也具有恢复细胞间物质、促进间叶细胞合成的作用,因此可保持局部水分,在避免病灶干燥的同时促进局部结缔组织增生,起到病灶修复作用[10]。在对皮肤各种原因损伤引发的色素沉淀、组织增生等的治疗中,利用多磺酸粘多糖治疗可保证细胞水分充足,避免细胞缺水引发的细胞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减缓情况,加速皮肤色素代谢,抑制局部色素沉淀,维持细胞活性,避免细胞坏死、局部致炎因子水平升高出现炎性浸润、细胞增生等情况,因此可考虑将其用在玫瑰糠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后的皮肤修复中,在保证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安全性的同时,可加强皮肤屏障作用,减轻外界环境、温度刺激等引发的皮损症状,缓解皮肤敏感性,提升治疗效果[11]。
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较A 组的8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对玫瑰糠疹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考虑原因为,对患者单纯实施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可改善局部系统免疫、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局部瘙痒及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需通过多次治疗以满足治疗需求,单次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角质层增厚、色素沉淀等情况,且在两次治疗时间间隔期,患者皮肤仍会受到环境刺激,如空气干燥、紫外线等,出现皮肤敏感性增强情况,影响病情控制效果[12]。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磺酸黏多糖治疗,可通过抑制血栓形成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下出现氧化应激反应、缺氧增生情况,提升局部炎症反应抑制效果,降低皮肤黏膜及病灶敏感性,缓解瘙痒、疼痛、红肿症状,而其局部保湿能力增强,可增强皮肤屏障作用,减少外界刺激引发的鳞屑、瘙痒症状。多磺酸粘多糖治疗可维持细胞内水分,保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局部新陈代谢,避免坏死细胞堆积,促进局部软组织新生,进一步减轻组织炎性损伤,改善局部皮肤状态,因此可提升治疗效果[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0 d、治疗20 d 时,B 组PRSS 量表中皮疹数量、红斑、浸润、鳞屑、瘙痒评分及总分较A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 组红斑、瘙痒、疼痛、鳞屑消失时间均较A 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对玫瑰糠疹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可提升症状控制效果、缩短病程。考虑原因为,在对玫瑰糠疹患者单纯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中,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但受炎症反应的影响,会出现血管、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在炎症反应刺激下会激活局部凝血系统,诱发局部微血栓形成,影响局部致炎因子水平及凋亡细胞清除效果;联合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后,其具抗血栓形成、改善局部血流动力学等特点,可加速局部炎症反应清除,同时该药可抑制局部致炎因子的形成,因此可进一步控制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引发的相应临床症状,达到促进临床症状消失、缩短病程的效果[14]。
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A 组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对玫瑰糠疹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安全性良好。考虑原因为,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皮肤黏膜刺激,诱发色素沉淀、局部干燥等;应用多磺酸粘多糖治疗后,局部保湿作用增强,且联合应用后可缩短患者症状康复时间,减少局部色素沉淀[15~16];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案联合应用后可减少治疗不良反应,但本研究结果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可能与病例数量少、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对玫瑰糠疹患者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