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3-11-06王璐
王璐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脑梗死是脑血管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等特点,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在于机体脑供血、供氧不足,造成脑组织病变,使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短暂性失语、偏瘫、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而脑梗死恢复期一般为患者脑梗死发病3 个月后,经急性期治疗后患者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神经损伤,影响日常生活。因此,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降低脑梗死临床致死率、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较为常用,该药物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的优点,故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之中,但长期使用易引发不良反应,整体疗效欠佳[3~4]。有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缺血性损伤、帮助血流再灌注,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效果佳[5]。本研究选取72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0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的72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 例。对照组男23例,女13 例;年龄38~72 岁,平均(59.46±3.54)岁;发病到住院时间:8~42 h,平均(22.38±5.28)h;脑梗部位:脑叶12 例,小脑9 例,脑干5 例,基底节10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2 例;年龄39~73 岁,平均(59.65±3.69)岁;发病到住院时间:8~42 h,平均(22.38±5.28)h;脑梗部位:脑叶13 例,小脑9 例,脑干4 例,基底节10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FGV202006B)。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6]中脑梗死诊断标准;颅脑CT或MRI 检查确诊;为首次起病,且经治疗后处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脑内异常出血、发生占位性病变者;合并严重心脏功能障碍者;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急性或慢性感染疾病者;患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患其他精神类疾病者;临床病历资料不完整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急性期脑梗死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123116)治疗,1 片/次,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取20 ml 丹红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866)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充分混合后静脉滴注,控制每次静滴时间为30 min,1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治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7]分值缩减幅度>90%;显效:治疗后NIHSS 评分缩减幅度>45%,且≤90%;有效:治疗后NIHSS 评分缩减幅度为18%~45%;无效:治疗后NIHSS 评分分值缩减幅度≤18%,或总分升高。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的总和。(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用NIHSS 量表分析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内容共计12 项,总分0~42 分,分数越低则缺损程度越轻。(3)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8]进行评测,共计10 方面,分值0~10 分,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4)氧化应激指标。采集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患者空腹状态下手臂静脉血3~5 ml,经离心处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EY-00H419)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5)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采用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测患者颈动脉、脑动脉,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PSV)、舒张期末血液流速(EDV)、搏动指数(PI)等,每组数据测量3 次以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数值。(6)不良反应。观察胸闷、头晕、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分,)
表2 两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分,)
?
2.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MPO、LPO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
2.4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颈、脑动脉PSV、EDV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I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5。
表4 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4 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表5 两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5 两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胸闷3例,头晕2 例,面色潮红3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8/36);观察组胸闷、头晕、面色潮红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3,P=0.101)。
3 讨论
脑梗死是因多种诱因引起的脑部病变,是由动脉粥样硬化、脑内血管上皮组织损伤及氧化应激等原因导致动脉血管阻塞、狭窄,引发局部血栓及脑组织坏死等症状,最终造成神经功能障碍[9~10]。脑梗死不仅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认知障碍,还会影响其肢体功能,并引起其他继发性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1]。因此选择更加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减少病症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主要推荐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为主流药物治疗,该药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蛋白纤维原与糖蛋白水平,改善血管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减轻脑神经系统损伤,缓解动脉粥样硬化[12~13]。但单一用药效果有限,且患者长期使用该药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远期效果不佳。丹红注射液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血流再灌注引发的缺血性损伤,并帮助降低血脂、疏通血管,通脉舒络,临床应用效果较好[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MDA、MPO、LPO水平及PI 较低,SOD、PSV、EDV 等指标均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其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提升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在于,丹红注射液中含丹参和红花提取物,具有减轻血液黏度的效果,有利于减少脑组织内血栓的生成,从而帮助患者修复受损神经,改善生活自理力,药效明显,对提高整体疗效作用显著[15]。同时,丹红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能抑制脂质氧化,利于维持机体抗氧化平衡,并通过提高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降低抗氧化酶含量,抑制血液氧化应激反应。观察组SOD 水平升高,MDA、MPO、LPO 水平降低,正说明了该药具有此效果[16]。此外,丹红注射液还具有抗凝血、促溶栓的作用,有助于改善颈、脑部位动脉血液流速,促进血液微循环,可有效缓解病情[17]。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恢复血流状态,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提升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过氧化反应,调整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血液微循环,较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