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2023-11-06王萍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34
王萍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34)
内容提要:目的:观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在本院接受DM-AMI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将患者按照治疗前和治疗后分组,治疗前为对照组,治疗后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56例患者治疗之后,有效的患者例数为50例(包括治疗显效、有效的患者31例、19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例数为6例,治疗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患者LVEF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在死亡例数为1例,死亡率为1.8%;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严重心律失常6例、严重心力衰竭3例、冠状动脉再闭塞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DM-AMI急诊治疗过程中PCI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促进了患者的治疗与恢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属于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其一般发生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狭窄之后,其出现与不良饮食、劳累、寒冷刺激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1]。AMI这一疾病可能导致其出现头晕、恶心、心绞痛甚至是休克等症状的出现,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室壁瘤、心脏破裂等情况出现,而患病人群中,以老年人为主,并且,老年患者受这一疾病的影响也最为严重,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着其晚年生活水平与质量。而临床观察发现,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AMI发生率逐年升高,存在症状复杂、并发症多且预后差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则会造成严重后果。在以往实施老年患者DM-AMI急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的方法就是静脉溶栓,但是这一治疗方法对于时间的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在发病后6h内完成治疗则不能取得预计效果,并且可以在理想时间内完成治疗也并不能保证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应用有着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老年DM-AMI患者的实际急诊治疗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出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2]。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 vention,PCI)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在实施老年患者DM-AMI治疗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分析这一手术方法的实际临床疗效就要开展相关实验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将在本院接受DM-AMI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分析对象,观察了实施DM-AMI治疗的过程中PCI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2月在本院接受DM-AMI治疗的患者56例,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37~79岁,平均(62.13±8.59)岁,发病至再灌注时间1.5~7h,平均(3.21±0.48)h,梗死部位为前壁、广泛前壁、下壁与下壁和前壁的例数分别为25例、15例、11例、5例,梗死相关血管涉及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以及回旋支的例数分别为29例、8例、19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有关DM-AMI 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精神、意识状态均较为理想;③近期并未出现活动性出血的患者;④糖尿病均在发病前确诊;⑤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且配合度较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心包填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性心脏病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患者;②近期有心脏类手术的患者;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者是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在进入治疗室后首先要指导其嚼服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片,剂量均为300mg。患者的治疗方法为PCI,具体的方法与流程如下:①为手术前准备,患者接受治疗后医护人员需要快速的帮助其确定需要的各项内容,并协助患者开展常规检查与心电图检查,以明确病变所在位置。②穿刺操作,需要将患者的桡动脉作为穿刺的位置,完成穿刺操作后选择性开展冠状动脉造影,通过投照体位实现患者具体病变位置的显示与暴露。③具体手术操作过程,实现指引导管的推送,具体的位置为冠状动脉主干口,以导管方向作为基础,将导丝穿过发生梗死的病变位置,并以血管远端为终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要将球囊沿着导丝送到发生病变的血管之中。在球囊到达预计位置后进行加压操作,达到扩张的目的,并在扩张达到理想效果后将球囊退出,将带有支架的球囊导管沿着导丝完成插入操作,将其送至病变位置,并在充盈球囊后将支架打开,之后实现球囊减压、退出操作。④手术完成后的相关操作,需要为患者提供药物滴注治疗结束后相同的序贯抗凝治疗与服用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治疗有效率,分为有效、无效两个维度,其中有效根据具体情况又分为显效、有效,具体评价标准为[4]:完成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病;完成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减轻,发病次数减少,经过心电图检查发现了明显的ST-T段改善认定为有效;完成治疗后患者并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出现了病情恶化、死亡的情况认定为无效;
②治疗1个月后的LVEF指标;③病死率、并发症(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再闭塞)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统计学分析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采用%与χ2实现计数资料的表示与检验,采用(±s)与t完成计量资料的表示与检验,P<0.05表示数据结果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56例患者治疗之后,有效的患者例数为50例(其中包括治疗显效、有效的患者31例、19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例数为6例,治疗有效率为89.3%。
2.2 患者LVEF指标分析
治疗1 个月后的观察组与治疗前的对照组患者LVEF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LVEF分析比较
2.3 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后患者的在死亡率例数为1例,死亡率为1.8%;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严重心律失常6例、严重心力衰竭3例、冠状动脉再闭塞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AMI属于病死率高且发病较急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往往需要接受治疗,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为了挽救患者生命,更好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选择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5]。AMI患者中老年患者较多,60岁以上患者在AMI患者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且其住院期间的病死率超过20%,出院后1年内病死率、再梗塞率也相对较高[6]。而DM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出现抵抗造成内分泌紊乱,一旦DM和AMI同时发生,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十分严重的,这是因为老年患者出现较严重的血管硬化,血糖升高会使体内蛋白质与脂肪出现紊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并且并发症较多且较为复杂,具体表现为易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等,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7]。
PCI俗称心脏支架手术 ,是对目前冠心病较好的手术方式,属于临床应用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机械性,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是可以很好缓解患者因为冠心病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者是心脏动脉阻塞的治疗方法与技术手段[8]。PCI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安全性相对较高,不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且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造影结果实现病情确诊,明确病变位置,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针对性的选择合适支架,在老年DM-AMI患者中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但是这种医疗手段仅仅局限于短段病变,对于长段的多发病变不太适合进行PCI治疗,还是需要进行开胸冠脉搭桥术。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基本原理是经股动脉反复穿刺,并在X线透视下用特制的导管、导丝等,将支架运送至冠状动脉内狭窄或堵塞的病灶,再运用支架张开的原理将狭窄的毛细血管壁撑开,以促使血液重新畅通。
手术适应症:①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残余的狭窄仍超过30%。②急性心肌梗死。③经皮冠状动脉在腔内成形术中发生了严重的内膜撕裂以及急性血栓阻塞。手术禁忌症:①患有出血性病变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②无保护的左主干疾病,或左主干末端或分叉疾病。再次,冠状动脉多支的弥漫性血栓疾病,尤其糖尿病的患者。③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后,需要行室壁瘤切除术的病例。手术注意事项:①治疗后,应当卧床休养,并切记不可屈曲或大力活动。②为了防止出现急性支架内栓塞,应定期口服抗血小板药品,并定期抽血,从而调整其用量。③术后,可以恢复进食,并多饮水,以帮助显影物的排除,以减轻心脏负荷。
支架植入术前应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防止血栓的生成。有高血糖者要适时做好血糖监测,要消除患者压力与不安心态,保持好的睡眠,以减少精神紧张;要作好手术前的皮肤准备。由于其可以处理因球囊导管扩大造成的严重堵塞,使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并且对于处理复杂疾病的球囊导管扩大获得更令人满意的疗效,并能减少球囊导管扩大的再狭窄性,增强药物的持久作用。
同时,在运用PCI为DM-AMI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血管壁塌陷,使得血管腔处于较为理想的开放状态,有助于心肌坏死面积的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心功能,心肌电稳定性较高,有助于更为理想治疗与预后效果的获得。本次实验结果显示“56例患者治疗之后,有效的患者例数为50例(其中包括治疗显效、有效的患者31例、19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例数为6例,治疗有效率为89.3%”,分析其原因可能与PCI这一治疗方法较为理想的适应性与症状、体征改善效果有关,说明了对于DM-AMI患者来说治疗中PCI应用可以更好改善其临床症状与表现,有助于更好治疗效果的获得。“对照组患者LVEF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与PCI治疗的良好预后有关,可以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改善症状,实现了患者心功能的保护,获得了较高的心肌电稳定性。同时“治疗后患者的再死亡例数为1例,死亡率为1.8%;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严重心律失常6例、严重心力衰竭3例、冠状动脉再闭塞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这一实验研究结果的获得与PCI治疗的安全性有关,说明了这一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急诊治疗的老年DM-AMI患者来说,PCI这一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均相对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