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自信培养
——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2023-11-06王会军蒋欣亚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1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课程

王会军,蒋欣亚

(长江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8100)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门针对化学师范生的专业课课程,主要负责教授学生关于如何做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1]。而“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化学师范生,且这部分学生将来将承担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重任。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素质和价值观念将极大地影响中学生对化学学科、化学教师和化学文化的看法[2]。因此在化学师范生的培养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的化学知识和做教学设计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建立。而从目前笔者与本院校学生的交流来看,学生对教师职业、化学学科、化学文化和自我认识存在着疑惑和不自信的表现,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具备正确价值观念的化学教师。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4]。因此,若能将思政元素与“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相结合,将能有效地实现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建立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中通过融入思政要素来培养学生的自信。

一、职业自信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教师这个行业由从一开始的坚定不移到了现在的摇摆不定,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认可度。自古以来,教师行业就是一个受人尊敬敬仰的职业,古有“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敬,近有“蜡烛”和“园丁”的美誉。但受目前极个别教师有违师德师风和不端行为,导致社会对教师的好感骤降。

2.工作压力。随着社会发展,教师行业的压力也越发加大,过去的教师更多的只要负责传授知识即可,而现在的教师却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1)教师像个公关人员,要随时游走于家长、学生和学校领导之间;(2)随着现在竞争的愈发激烈,学生的升学压力也转移到教师身上;(3)教师还要像心理咨询师一般关注学生情况,尤其是现在很多孩子由于成长环境和原生家庭的原因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4)教师更像一个服务人员,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监督,学生动不动就举报,甚至部分学生私自摄像,稍有偏颇便会被放大处理。整体来说,由于各个层面的因素和原因导致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下降了[5-6]。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采取一些方法来找回学生的初心。(1)关于职业认可度。可在课前提前布置课题,在上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来进行演讲,一方面排解疑惑,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如设置“你最喜欢的教育学家或者老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和荣誉感。教师这个行业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传承,是国家人民教育的基石。(2)关于工作压力。可以设置“如何看待教师压力”“如何与学生和家长相处”等话题让学生来认识、了解和处理这些压力和关系,引导学生明白客观辩证地去看待和认识。首先,应该正确看待压力,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压力是任何职业都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升学压力不应当是一份压力,而应是一份职责,教师说小了是一份职业,说大了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要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包括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度。换个角度,从教师自身发展来讲,能力也需要提升,而升学率就是一个可以具化和量化看到能力提升的体现之一,教师也可以从此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其次,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家长、领导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同盟关系,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健康发展。再次,在师范课程里面就包含教育学、心理学和班级管理等相关课程,所以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管理学生及班级本身就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所以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习如何去处理和疏解压力,而不是望而生畏,更应该化压力为动力。

二、学科自信

由于外界对化学学科的一些刻板印象导致学生对化学本身不乐观。一是觉得化学是枯燥的。初高中学习化学知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以灌输教育为主,所以导致学生觉得化学枯燥无味。二是觉得化学是没出路的。在学生填高考志愿的时候,一些所谓的专家就总结出了“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的谬论。所谓“生化环材”指的是生物、化学、环境和材料四大学科专业,而化学作为生物环境和材料的基础学科似乎更是众矢之的,而他们的理由则是这几个学科待遇不好,没有前途。三是觉得化学是危险的,这个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新闻报道的工厂事故。

就目前的教育体系而言,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学生最早接触到化学是在九年级,也就是说接受过义务教育的都会接触化学,更别说具备更高学历的人员,所以要改变大家对化学的刻板印象,中学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设计的以下方面着手改变。

1.如何认识化学的趣味性。学生或者外界觉得化学枯燥的缘由一大部分来自课堂的枯燥,所以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往这些方面设计。首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一些趣味实验或者有意思的素材。如在讲授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时候可以引入“魔棒点灯”的小魔术作为演示实验;在讲授酸碱指示剂的时候可以引入“无中生有”的画作作为课题引入;在讲授氨的性质时,可以有效地结合“喷泉实验”进行讲解,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去看一下和化学相关的趣味实验[7-9]。其次,引导学生发现现象的变化。如在讲授置换反应的时候,有的教师由于教学环境设备和教学进度的原因,直接进行灌输讲授,直接教授概念和方程式,而如果以“铁在硫酸铜溶液中置换铜”实验或者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铁钉和溶液的变化,学生可以更为有效地理解知识点,同时也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此外,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也使得部分学生觉得很枯燥。这时候一方面要从理解的层面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另一方面还可以编排一些有趣的口诀。还有教师将一些化学反应填词到《青花瓷》的曲中,得到了“化学版的青花瓷”,这都是值得借鉴的[10]。

2.如何意识化学的有用性。通过在教学设计中多引入一些化学应用的素材,在设计意图上采取“生活中发现化学”和“化学走进生活”的思想,可以使学生很快意识到化学并不是天坑,相反化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也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学科。在学习酸碱中和时,引用中和反应调节土壤的pH值的例子,了解到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学习水的净化时,采用饮用水处理的流程和工艺的素材,了解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学习氢气的时候,可以运用氢气作为航天燃料的例子,这是化学在能源和航天航空中的应用;在学习氨气和硫酸等知识,可以展示氨气和硫酸的制备流程,这是化学在工业中的应用……换个角度,衣服中的合成纤维、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建筑中的钢铁铝制品和交通中的电池能源都离不开化学。

3.如何看待化学的危险性。危险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一些无知、错误和大意的行为,让危险和事故有了可乘之机。如开车打手机、醉驾和疲劳驾驶都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些行为也是危险的行为,但不是说开车是危险的。化学的危险也是一样,化学本身不危险,大部分的工厂发生事故都是人员疏忽和操作不当造成的。相反,学好了化学,可以避免一些无知的错误,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处理一些应急事件。如学习了“扇闻气味”的操作,可以避免直接嗅闻物质导致中毒;学习了钠的性质,知道钠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灭火;学习了镁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灭火器并不是万能的,不同的火灾事故要采用不同的消防方式。所以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可以避免许多危险事件的发生,即便不幸发生,也可以采用正确的处理手段。

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谈及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化学学科作为一个由西方提出建立的学科,似乎与此无关。实则不然,化学在我国的应用由来已久,只是没有提出化学的概念罢了。所以我们应该多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与我国相关的素材来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化学元素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11]。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可以和学生讲解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的火,包括火的产生,燃烧的要素等,在学习燃烧知识的同时也了解我国的五行文化;在学习置换反应时,可以采取《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了解我国古代的金属制备工艺;在学习氧化钙的时候,可以借用于谦的《石灰吟》,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的石灰制备工艺,更能学习作者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除此之外,火药、酿酒、烧瓷、炼丹等无一不是化学的体现。因此,要多在教学设计的素材和环节中引用这些案例来弘扬我们的文化自信。

四、学生自信

本院校是一所二本院校,既非“985”“211”,也不是“双一流”,综合实力较一本院校也有点差距,这导致部分学生开始有了“躺平”的想法,认为即使努力也没有竞争力。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多与学生交流并引导,使其对情况有客观的认识。

1.客观认识,调整心态。不能否认,在学历和学校实力上我们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一所办学悠久的师范院校,它也有本身的底蕴和风采。最终出去竞争,学历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比较专业实力。我们不能因为这一客观因素而自暴自弃,更应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气概。

2.巩固专业,提升实力。如前所说,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最终比拼的还是专业技能和讲课的能力,所以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好好练习自己的专业实力。这包括加强师范生的基本技能,练好三笔字,提升表达能力和讲课能力及说课水平;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和班级管理等理论课程;掌握中学的知识体系和熟练各个版本的教材,及时跟进教学大纲和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提升实验操作,具备实验探究能力;在以上基础上,能够做一份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环节紧扣和设计新颖的化学教学设计,并能转化为一堂生动有趣、师生喜爱的化学课等。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参加各种各级别的教学技能比赛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经验,若能获得奖项荣誉将进一步加大自己的就业砝码。

3.找好定位,做好规划。通过了解,学生目前的规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本科毕业后直接去应聘工作,另一种是先考研,等研究生毕业后再进入教学岗位。直接去工作的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包括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就业区域和竞争要求等,并提前为其做好准备,提升相关实力,达到相关标准。欲等研究生毕业后再找工作的学生,大部分是认为暂时不具备竞争实力,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获得更大的概率;但是如前所讨论的,学历只是敲门砖,教师技能和教学能力才是最终的试金石,所以不要因为考研而忽略了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结语

总之,本文以“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为媒介,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结合课程思政浅谈了如何提升学生职业自信、学科自信、文化自信和自我自信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置话题讨论来加强职业自信,引用“生活中的化学”的教学环节案例来提升学科自信,采用关于我国古代化学的素材建立文化自信和引导思考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定位。以此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并对自我发展和规划有明确的思路。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化学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在新闻中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