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想游戏解决不了真实问题

2023-11-06张琴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假想奥特曼角色扮演

小班幼儿好奇好玩,乐于模仿,喜欢玩假想游戏。他们很容易被图画书、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把自己代入某个喜欢的角色,不由自主地模仿這个角色的动作和语言,自发地开展游戏。遇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爱好的小伙伴,他们会自然而然地结伴一起玩。正如案例中所述,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奥特曼以其自带的英雄特质吸引幼儿自发地扮演,进入游戏的世界。他们假想着自己就是奥特曼,维护着自己眼中的正义,体验着角色扮演的乐趣。

教师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试图借幼儿喜欢和崇拜的奥特曼这一正面形象,给予幼儿积极的行为引导,发挥榜样的影响力,起到教育的作用。刚开始,幼儿接纳了教师营造的角色情境,假想自己是奥特曼,并据此积极调整自身的行为。对幼儿来说,这就是他们喜欢的游戏,奥特曼也是他们愿意扮演的角色。

然而,随着教师一次次地将奥特曼搬出来作为说教的工具,幼儿渐渐感觉到原本充满无限可能的角色扮演游戏有了固定的剧本,成为对自己的一种不容置疑的行为约束。而幼儿面临的问题,如摆脱分离焦虑、适应集体生活、形成良好的午睡和进餐习惯等,都是源自生活的真实问题,与奥特曼的角色故事情节并无实际关联。偶尔一次情景化的暗示或许能给幼儿一些促动和激励,但如果教师惯用此法,会让幼儿感到虚假,产生怀疑。幼儿逐渐意识到:就算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我仍然成不了奥特曼。教师的那套有关奥特曼的说辞没了可信度,自然就失灵了。

当幼儿发现自己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时,他们便会反驳:“奥特曼是假的”“我又不是奥特曼”。实际上,这不仅是幼儿为自己的“不服从”所找的借口,也是幼儿在质疑和抗议教师有意无意地利用偶像对他们进行“道德绑架”。随着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能够在假想游戏情景和真实生活世界之间自由切换,教师与其拐弯抹角地通过虚拟的情景来施加有限的影响,不如直截了当地让幼儿面对真实的自己,在真实的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给幼儿强加所谓的“英雄角色”光环,不仅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真实的问题虚拟化,也无端消耗了幼儿对假想游戏的热情和在游戏中的美好体验。

(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张琴)

猜你喜欢

假想奥特曼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游戏
想做联名爆款?超级飞侠、熊出没、奥特曼等“高光”IP等你来聊
奥特曼大揭秘
Cartoons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批判与重构:论作为准防卫过当的假想防卫过当
真假奥特曼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实与假想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假想防卫过当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