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变革:从赋能到使能

2023-11-06李建花孙迎联

西部学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人工智能智能

李建花 孙迎联

(1.山西医科大学 汾阳学院思政部,汾阳 032200;2.东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8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就如何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进行深入研究[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进一步为创新教育载体指明方向,为推动“人工智能+爱国主义”提供重要遵循。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回应爱国主义教育的范式创新问题,另一方面为解决爱国主义教育“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窘境提供新的解决方式,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精神引领。因此,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运行机理与人工智能的技术理路的视角出发,分析人工智能如何嵌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生成,并赋能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精准性的实现;探究人工智能驱动爱国主义教育新范式的形成及其如何进一步激发使能创新,有助于深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

一、赋能: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提升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正处于育人环境深刻变化的信息时代,厘清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现实境遇,有助于系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目标和任务。人工智能嵌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全过程,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强算力——三大“基石”[4]来提升亲和力和精准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人工智能嵌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生成

人工智能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围绕“知识教育—情感培育—行动实践”三个环节进行全方位赋能,助益教育效能的提升。一是奠定认知基础。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为旨向,教师在庞大数据库的支撑下来提升内容的新颖性与吸引力,将爱国之理讲深讲透讲活,讲清爱国的“三理”:真理、情理和事理[5]。二是提升情感培育能力。人工智能赋能下爱国主义教育突破时空界限,构建拟态场景,扩展在场时空,身临其境体验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发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三是创新行动实践。导引报国之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皈依。全方位采集和抓取线上线下实践活动的数据信息,根据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筛选解析,为教师即时调控教育活动创造条件。

(二)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

人工智能嵌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带来广阔空间。一是通过教师的角色转变来提升亲和力。人工智能平台可以协助甚至替代教师完成重复性、琐碎性的常规工作内容,如教学素材搜集、教学效果反馈、教育管理数据统计等,解放教师,大幅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让教师的工作重心从知识传递转向创新能力培养、情感关怀与激励等方面去助益学生的生命成长,使爱国主义教育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二是通过教育内容的智能化来提升亲和力。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智能教学系统、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操控系统,为大学生在智能互动、智能引导、智能监督方面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交互形式、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性。

二、人工智能驱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范式转变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爱国主义教育生态场域的影响更加彰显,其思维及范式也随之衍生出一系列变革。爱国主义教育范式演绎出全景式特征,即在主体、认知、场域维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在大数据、强算力、智能等要素的集聚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呈现从“线性”方式向“非线性”方式的转向。

(一)主体维度:从教育精英到人机协同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思政课作为主渠道,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呈现为“人—人”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精英发挥着主导作用,把主流价值观在规训中传递给大学生。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呈现出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发展态势[6]。智能机器、智能平台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技术力量。人工智能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互嵌之下,颠覆了传统知识传授模式,折射出“人—机—人”的智能学习模式。要顺应技术变革,将人机协同有效嵌入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管理、评估等诸多场域。利用人工智能进一步提升现实教育素材的价值性和新鲜度,智能匹配个性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提升资源供给与输出的有效性。

(二)认知维度:从眼睛在场到全面感知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是源自抽样数据和随机样本,是基于人的智能而组建的,在很大程度上面临有效数据缺乏、无效数据泛滥、数据获取能力弱等症结。由此,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不完全”数据信息的支持下,往往存在的有限理性和有限认知。在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等核心技术的加持下使得教师获得以整体性和全样本为特征的大数据,构建容量大、种类多、动态更新的智能化爱国主义教育数据资源库,此时,全面感知一是表现为“量”的提升。多源数据融合有助于终结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信息不完全”的假设,有助于实现对爱国主义教育呈现整体貌态及全景态势。二是表现为“质”的飞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全面感知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多维度、全过程的需求,打造呈现复合型感觉样态的全息性爱国主义教育场景。这将激发大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知系统,使其对知识和事件的认知和理解更加饱满、立体、深刻,消弭认知的障碍度,增进爱国主义教育的获得感及感染力。

(三)场域维度:从物理空间到驯化时空

在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大学生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规制性,教学时间为常数,教学承载空间上存在着上限。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超越这一阈限,打通物理场域及虚拟场域的隔阂,延伸教学时间。人工智能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实现跨时空跨内容的泛在性学习。利用智能专家系统教师在人机交互中便捷化地将教育内容即时有效地贯穿于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闭环”中,突破学校场域的教学常态化时间限制。此外,运用为学生而设计的自适应系统设立开放动态的数字知识库,可以打破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壁垒,实现不同时空教育资源的跨越,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使能创新: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维架构

爱国主义教育新范式的形成催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性变革,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赋能向使能(enabling)演进,不但要像过去那样继续利用技术的赋能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更需要借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来创新教育模式,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新价值,即所谓的使能创新[7]。人工智能的嵌入延展了时间、空间、场景,消弭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有效满足了在开展教育前优化内容生产、教育中驯化内容传递、教育后智能评估生成的实践要求。由此,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效能提升所带来的价值实现,在“智能数据库—精准滴灌—智能反馈”的三维架构中推动由“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向,实现主动的价值创造。

(一)优化内容生产:从智能数据库唤起“集体记忆”

在人工智能时代,“一切皆可量化”,大数据作为基础要素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价值,要顺应时代变革,努力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的智能化建设。爱国主义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文化传统之上的一种对祖国依赖关系的反映,人对祖国的依恋缘于共同的地理空间、共同的文化传统、共同的历史事件及其产生的集体记忆。利用智能数据库的建设来编排国家历史传统和构建集体记忆,是新时代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生产的重要路径。

一是坚持“内容为王”。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平台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素材,充实和丰富跨越时空、动态化的大学生思想现状的数据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数据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的爱国主义资源数据库、本地区改革发展中的爱国主义资源数据库、具有现实映照性的社会热点数据库。一方面,有机延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空维度。大容量、多联结的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多元性、长期性、终身化的个性数据库,善用个性化数据库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空间及文化空间。另一方面,充实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内在要素及其结构方式。教师与智能机器人协同教学,培养教师的智能素养,实现教师的“大整合”;深度挖掘理论容量、思想容量,整合重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拓展知识以及实践知识在内的知识图谱,打破之前的教师权威知识闭环,自主组合教育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育内容的“大融合”。

二是要优化历史叙事。教师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优化历史叙事,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进行有效嫁接,提升大学生的历史素养,聚焦集体记忆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对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大学生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去捕捉人类生存的个性化表征,挖掘从个体叙事中演绎出的更加立体、真实、日常的微视角、微情怀,由小见大地在个体痕迹的刻画中诠释历史发展的大逻辑,有力地抵制与回击历史虚无主义。

(二)驯化内容传递:符号逻辑下的精准滴灌

人工智能平台将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数据化,将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以数据模型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符号逻辑的奥秘所在。智能技术将现实本身替换为物的符号,人在智能平台上的电子化痕迹被数字化、定量化、符号化,标签化的数字身份是个体个性特征的投射,成为可分解、可测量的数据集合体,之后自动形成对数据进行复杂抽象和表征的自动提取、建模预测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符号化成为智能平台运行的数据基础,智能平台则把海量数据运用于教育场景中为个体服务。

一是实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准过滤。通过算法过滤、算法排序技术的支撑,构筑主流价值观主导的算法“防火墙”,识别并拦截包括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在内的社会错误思潮,赢得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战的主动权。教师借助算法分析系统可以全天候监测国际社会热点议题、高校舆情载体,通过深度分析、精准解构相关数据,即时介入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及新闻事件问题,个性化地进行思想疏导、精神关怀、错误矫正,精准戳破西方意识形态的“有害气泡”,引导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全面思考,夯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实基础。

二是实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准推送。通过对大学生生源地、知识基础、认知图式、心理特征、社交偏好、学习动机等数据的分析,勾勒出精准而鲜活的“个人画像”。科技赋能可以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空间、丰富爱国主义场景构建,在情境中促使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向。算法根据不同画像定制与推荐可供个性化选择的丰富的、立体化、生动有趣的教育场景,契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在立体叙事场景中,通过“身体经验”及想象力自主选择、理解知识,“连接式”的线性叙事方式畅通情感“代入”,建立独特的情感体验,为涵养国家身份认同提供助力。

(三)注重评估生成:数字化下的智能反馈

评估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环节,是对内容、目标、方法等是否达到预期要求的全方位的评判及考量。人工智能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过程及效果的量化推向科学化、精准化。教师可以精准追踪并绘制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动轨迹,在“智能眼睛”的指引下及时调控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比照设定目标,弥补不足,实现自我提升。

一是推动整体性评估。整体性评估有益于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改进创新。唯有科学准确的过程及效果评估才能有效检验爱国主义教育是否达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设定目标与实际效果的统一,推动在评估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借助自适应学习系统及“智能伴学”机器人,依托集成摄像、运动及语音传感器、眼动追踪仪等,整合归纳大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文字、情绪状态、学习状况、行为变化在内的实时监测信息、自我量化信息、情感计算信息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数据背后的关联性,借助可视化的数据存储及建模,在清晰的智能化界面呈现评价效果,依照不同需求对个体选择过程性评价、效果性评价、比较性评价或诊断性评价,大学生可以借助自适应评价系统进行自我判断,调整学习策略,同时精准评估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策略的优化。

二是支持动态化预判。借助算法的即时性和动态性特征,对大学生的学习风格、进度以及需求进行个性化、立体化、动态化的轨迹追踪。一方面,利用智能平台“不眠不休”地不间断地进行数据搜集及模型分析,尤其对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议题中的“难点”“热点”“关注点”予以即时介入,从而打破了长久困扰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具有延时错位性的“单回路”教育过程(针对本次教育效果的反馈与纠偏仅可以用于下一个教育周期的),有效实现教育过程的即时双向互动。另一方面,还可利用相关性建模和预测性建模,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状况趋势开展动态化预判,同时借助实时预测数据,可以预判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化评估的效果,捕捉舆情临界点,监测异常信息,及时预警,防范化解隐在风险。避免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走向误区。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人工智能智能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