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大视角与小切口

2023-11-05高展龙俊

高教学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小切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金课

高展 龙俊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纲要金课,如何能更好地体现出以史育人的目的,是纲要课应该研究的。打造纲要课金课,就要处理好历史的大视角和历史的小切口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大视角为统领,把历史事件放到大视角之中,以小切口为深入,探究历史的深度,这样更能反映出历史的脉络、前进脚步和历史规律。把握好大视角和小切口个辩证关系,能够体现出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这是打造纲要金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金课;大视角;小切口;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0-0063-05

Abstract: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ow to create the golden course of the Outline, how to better reflect the purpose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history should be studied in the course. To create the golden course of the Outline, we must deal with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rg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the small incision of history, take the large perspective as the leader, put historical events into the large perspective, take the small incision as the depth, and explore the depth of history. This can better reflec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history, the pace of progress and the law of history. A good grasp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g perspective and the small incision can reflect the advanced, 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 nature of the course,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the Outline and then the golden course.

Keyword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golden course; the large perspective; the small incis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如何培養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思政课的天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可见,总书记对思政课寄予厚望。因此,打造思政“金课”,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育人功能,培育时代新人是我们的时刻牢记的总任务。

“金课”是相对于“水课”而言的,是对高质量本科教学课程的称呼,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吴岩在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首次回应了什么是“金课”建设标准的问题,指出可以将其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目前,虽然教育部提出了建设“金课”的标准,但部分高校和教师对思政“金课”应该怎样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进一步厘清思政“金课”的内涵,如何打造真正意义的“金课”。尤其是纲要课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纲要“金课”,对思政课的“金课”研究意义重大。

何为纲要课“金课”?首先,纲要课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人这个根问题”。其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有着极强的思想性,要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还要表现在高阶性与创新性上。高阶性,就是指教学的深度,古人云“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有更深层次地理解,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剖析;创新性,即教学内容不断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再次,在挑战性上要下足功夫,挑战性主要是指本课程对教师的挑战性,把部分同学较熟悉的近现代历史讲出新意,把历史背后的道理讲得明白,将讲授的历史转化为学生行动指南的能力。那么,如何打造纲要课“金课”,应该注重对纲要课大视角和小切口的把握。

一  纲要课要有大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并强调“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一定要有大视角,把历史事件放到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去,从对历史发展的意义角度来认识,去理解具体历史事件。只有放宽历史视角,把历史事件放到历史长河中去,才能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掌握历史规律、把握脉络。

(一)  大视角能使纲要课、更具高阶性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怎么才能使纲要课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后,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就是要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把这些历史事件融入大历史之中去思考、去理解,需要把握历史大势,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

例如,讲到第二章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结论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其为什么是旧式农民起义最高峰,应该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所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放到大历史中,将其意义从历史发展与历史进程中彰显出来。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看,早在公元875年的王仙芝、黄巢起义时,就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反对贫富不均,这体现出农民阶级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严重不满。接着,在公元993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中,提出了“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思想;在公元1130年,钟相起义,并宣称“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均贫富”“等贵贱”,体现了农民对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社会的贫富悬殊与贵贱差的现象的极度愤慨,这是对“均平”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公元1629年,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表达了农民对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极端痛恨,是对“均平”“均贫富”“等贵贱”的一次补充。而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的思想,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并提出了具体实现措施,无疑是对前人思想的又一次发展,是平均观的一次集中体现,反映了农民阶级伴随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对封建剥削制度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从古今的对比与农民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中,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的主张有正确认识,对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是旧式农民运动最高峰有所理解。

(二)  大视角能使纲要课更具创新性

讲授纲要课时,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并且认清大的历史方位,从大历史角度去分析、去理解。

在教学内容上,当讲到第十章第一节中国梦的提出时,要结合历史,从大历史的角度把历史上的“中国梦”与现实相结合,讲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清中国梦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32年底,《东方杂志》发起了“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的全国性“征梦”活动,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你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一活动反响强烈,截至12月5日,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其中包括了胡适、柳亚子、徐悲鸿、郑振铎、巴金、茅盾、俞平伯、郁达夫、邹韬奋、林语堂、梁漱溟、朱自清和叶圣陶等大批知识分子。林语堂梦想到:“我现在不做大梦,不希望有全国太平的天下,只希望国中有小小一片的不打仗,无苛税,换门牌不要钱,人民不必跑入租界而可以安居乐业的干净土”。施蛰存的梦想中国是“一个太平的国家,富足,强盛。中国人到外国去不被轻视”。叶圣陶的梦比较实在:“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凡所吃的饭绝不是什么人的膏血,凡所做的工作绝不为充塞一个两个人的大肚皮。”为什么他们的梦如此相似,正如巴金所说:“我个人的生活里不敢有什么梦想,黑暗的现实把我的梦景全都摧毁了。在这一片血泪的海上,我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造我理想中的美丽的天堂”。在那个满目疮痍,山河破碎的国家中,百姓还能有什么样的国家梦、个人梦。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今天,中国依然有梦,这是新时代的“中国梦”,其既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更是人民之梦,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从未间断过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探索和追求,今天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终于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这就我们今天的“中国梦”,从中国人“中国梦”的变化,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三)  大视角能使纲要课更具挑战性

纲要要求学生必须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把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放到中华民族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中去。

当讲解第九章第一节中,纲要《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为了更好地对决议的内容和意义有更好理解,可以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曾经做出过的三个决议,一起拿出来进行对比。第一个决议是1945年4月20日,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做出结论,标志着整风运动的结束,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础上达到统一。第二个是现在讲的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做出结论,标志着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工作基本结束,初步探索了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三个是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进入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三个历史决议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做出的,第一个决议是在抗战即将胜利的重大历史关头做出的,第二个决议是在结束过去,开辟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做出的,第三个决议是在建党一百年,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时刻做出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面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对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及教训作出了历史性总结,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形成一致,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第二个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作出科学、正确的结论,纠正了党内存在的错误观点,使全党正确认识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进;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年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积累的新鲜经验,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的过程中,我們看到三个决议对时代的重要性,对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对历史进程的关键性,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问题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探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能积极主动总结汲取历史经验教训,让党的事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二  纲要课要注重小切口

大视角,是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把握历史的角度,把一个个具体历史事件放到大历史中,放宽历史视角,打开历史视野,以便更好地理解、把握历史事件。但是大视角并不排斥小切口,相反,小切口更能反映历史大势、历史面貌和历史的多彩,小切口更能展现历史的大道理。以小切口为切入点,也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从小事件入手,由小见大,见微知著,从而加强对复杂问题、对历史复杂性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更好地掌握历史规律,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理解大历史,同时历史规律也会在“小切口”事件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得以体现。因此,小切口对纲要课意义重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纲要“金课”的地位。

(一)  从小切口体现纲要课的高阶性

历史必须关注社会特有的细节,从小事件反映出大历史,事件虽小,历史切口虽小,但是其背后却隐藏着大道理,说明着大问题,从小事例让学生真正知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当讲到第四章第五节,抗战胜利的原因第二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可以加入以下例子。在《在中國失掉机会》一书中,谢伟思引用《大公报》的一位工作人员的谈话,说明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在走向危机。“经济局面正在迅速解体。通货膨胀失去控制,物价管制是纯属失败。……为抗议征兵、拉侠、苛捐杂税、征粮和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也是经济恶化和普遍厌战情绪的反映……军队的素质和士气,已大大恶化。现在既不能有效抵抗日军的进攻,……开小差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军队投向日军和汪精卫。……靠薪水过日子的政府官员和教职员工,人心进一步涣散。很多人发现不可能拿薪水收入维持生计,不是随波逐流贪污腐化,就是弃职从商”。他希望国民党“要真正致力于继续抗日战争和改善农村的情况,首要的工作是要重建统一战线,与共产党合作,采用共产党的方法来动员人民,同时改善经济管理。但是,这是现政府中那些坚持不懈反共的领导人决不会跨越的门槛。”“当国民党已丧失了它早期的革命性,并随着这一丧失而呈现四分五裂的时候,共产党由于必须继续奋斗而保持了其革命性,而且渐渐壮大和比较成熟了”[3]。但谈到所见的共产党时,他这样记载:“那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言辞和行动上都如此。官员和人民与我们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谈到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时,都普遍用尊改的口吻(提到毛泽东时,带有某种尊崇),但是这些人都是平易近人的,对他们完全没有奴颜婢膝之态。”“士气是很高的。战争看来接近了,而且是现实的。这里没有失败主义,而是信心十足,没有厌战情绪”[3]。在战斗中“中共正规军是一支年轻力壮、……饱经战斗锻炼的志愿部队,它有……非常高昂的士气”“共产党军队的小部队,由于携带着尽可能轻的装备,有高度的机动性,非常适应游击战争。……它们在农村活动,显然是因为它们得到当地居民的充分支持。[4]”这些事例从外国人的所见、所闻中,通过国共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对比,充分说明了在抗日战争中,为什么共产党能够成为中流砥柱。

(二)  小切口体现了纲要课的创新性

我们坚持“一个目标聚焦、一个点上深入”,聚焦小切口、小目标,让历史在小切口上深入,让历史在小切口中创新,让学生感受到纲要课的时代性。

例如讲到第七章第四节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为新中国绘制蓝图这一问题,老师们在讲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时,讲到“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由此问题继续深入,讲到中共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两个务必”和“三个务必”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和关键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我们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关键而重要时刻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提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警醒全党的作用,而且直到现在都具有指导意义。“三个务必”是在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危险,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提出的“三个务必”,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使命任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由“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变化历经73年,体现了国情、社情和党情的变化,其既有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与时俱进的一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的认识,也使学生们对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思想的理解与意义有了深刻认识,也能更好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和敢于亮剑的政治品质,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和政治自觉,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

(三)  从小切口体现纲要课的挑战性

以小事件为切入点,以小事件为突破口,把小事件作为大历史来讲,在小事件中让学生看到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小切口中讲清大道理,讲清历史发展的大规律。

在讲到第七章第二节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这个问题时,可以以天津工人斗争为例进行讲解。1947年入夏以来,天津物价几次暴涨,粮荒日益严重,民族工商业大量破产,劳动群众和公教人员生活日益困难,国民党当局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经济危机抬头。“这种情形,迫使各阶层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为救死而斗争”。1947年8月19日,天津《大公报》透露,天津社会局负责人承认“近日天津工潮增加,职业工人、产业工人同资方之间屡屡因停业解雇和改善待遇而引起纠纷”。据统计,1947年全市有95%的大小工厂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工业产销量仅及原有的10%左右[5]。这种状态,进一步使工人陷于失业、饥饿的境地,因此,群众奋起斗争风起云涌。1947年5月26日,正是天津学生运动发生“五·二〇事件”后的第六天,天津中兴公司工人爆发了抗议“包工大拒”资方拖欠工资,存粮不发的斗争;1947年9月17日,河东十字街惠利印刷局工人要求追补欠薪的斗争,这次斗争得到电信局、海河工程局、招商局、邮政局、冀北电力、开滦、自来水、电车、公共汽车、派报社、旅店业、澡塘业、火柴业和地毯业的工人纷纷表示支援和声援;1947年11月,天津铁路六号门搬运工人,反把头剥削的斗争;1947年底,塘沽新港工人(领航、水手)为抗议国民党军队枪击进港商船、逮捕无辜船员的罢工等。天津纺织、化工、机械、制盐、火柴、卷烟、印刷、地毯、电汽车、邮政、公用、港务、旅店、澡堂、饭店、理发、香业和牛奶业各行各业的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提高待遇不断进行斗争,并多次取得胜利[6]。这既可以反映出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工人的生活极端困苦,工人阶级毫无政治经济权利而言,同时又说明,在国统区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已经形成,这些斗争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是严重的打击,并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基础。

打造纲要“金课”,就是要这种历史小切口和大视角的辩证统一,小切口离不开大视角,从大视角中把握小切口小事件,才使小切口更充分体现出其意义。大视角同样离不开小切口,小中见大,知微见著,更能体现出历史的博大精深。大视角和小切口的结合,更能体现出纲要课的特点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2]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11-16.

[3] [美]约瑟夫·W·埃谢里克.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M].罗清,赵仲强,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4] [美]约翰·斯·谢伟思美国对华政策(1944—1945)[M].王益,王昭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 天津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天津工人运动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29.

[6]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453.

基金项目:2022年度天津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天津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JSZKZ202203003)

第一作者简介:高展(1967-),女,汉族,河北魏县人,博士,教授,天津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小切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金课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三大抓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