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之地

2023-11-05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

自己的空间

一直在折腾山里的家,室内已经算完成了,但院子至少还得一年才算完工吧。要调整细节,种植物、养青苔、风吹日晒养柔融。

在我的要求里,一个好的空间,应该是形式与环境和谐(笔),精神与当下重叠(意),所以一直都很抗拒山里的空间在形式上模古,太做作了。古意不是油灯、草屋、柴火炉,而是人物内在秩序的延伸,只要在审美上控制好那個度,不论它用的是彩钢还是混凝土。

生命在于折腾。我发现我就属于典型男性视角的那种,感兴趣的都是一些陶器、音箱、老木头啊这些东西,对折腾院子,有无穷的乐趣。记得有次好友吐槽说她老公经常会买一些让人很无语、很幼稚的东西:“想不通,有次竟然买了把打塑料子弹的玩具手枪!哈,真搞不懂那些男生。”她说完,旁边的朋友也跟着哈哈笑,我当时就很虚,在旁边附和,假笑着迎合。咳,我也有一把。

说回折腾院子吧。光真是最好的抚慰,记得我收拾院子最累的时候,转头看到一束光打在墙上,立马就觉得值了。

说点何不食肉糜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即便是结了婚,也应该有各自的独立空间,然后里面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不管杂繁还是极简,洁整还是混乱,都是自己的场,自己一进去就可以进入自己的小城堡,宅多久都不会觉得枯燥。因为空间不只是一个用来居住的地方,居住只是它其中一个功能,而更多的,则是人内心世界的造化。

(来源:北青网2022-12-14)

“先生归来”,养志怡情

翻看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先生”是一个分量极重的敬语,是对长辈,对有智慧、有学问、有修为之人的尊称,最早见于《诗·大雅·生民》。尔后,先生们的人文情怀一直滋润指引着后人。然而,不得不感叹,随着时代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先生”似乎也成了一个远去的概念。在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先生”?“先生精神”又该通过什么方式被当下激活、进而作用于我们的生活?

“先生归来”,意味着“先生”曾住在这里,且长久地住在这里;同时意味着“先生”离开过我们,而离开的时间其实并不久远。

“先生归来”,展出的都是文房四宝及其衍生物,比如香炉、水注、笔洗、古籍等,都是很小的玩意,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甚至极度陌生。但透过这些小玩意,我们能观览到几千年文脉的光影,能体察到中国人本该有的贵族精神与士大夫情怀。

先生就是士大夫,就是君子,就是中华文脉的继承者。器以载道,看先生的小玩意就是领悟君子之道。什么是道呢?说不清、道不明,但在先贤的记述里,一向是主宰一切、评判一切的东西。我以为,“道”有三层含义,最浅的一层是学问与技术,其次是机巧与智慧,最高一层则是人味与精神。

器物承载着意想之外的道。

比如文人雅士生活的仪式感。比如,古人写字作画前是要磨砚的,他站在那里,手握着墨锭一圈一圈地磨,再一遍一遍地调。这只是“事前利其器”吗?不是!这是凝神聚气的过程。现在,我们用工厂里出来的墨汁,倒在碟子里直接蘸来蘸去,速度快了,但失了气散了神。墨汁很好,挥墨很快,但容易让灵魂丢在后面。

而很多时候,我们反而又太一本正经了,心魂被限制在了世俗的条条框框里。“游于艺”,就是在游戏里“畅神”,无所事事,也无所畏惧,结果却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是怎么产生的?无非是一帮无聊文人坐在曲水流觞旁,相继吟咏二三十首诗歌,结成一本集子,再交给王羲之来写个序言,他就即兴挥洒出来,可能他自己都无法预料会成为什么“天下第一行书”。他哪里关注的是什么“天下第一”啊?他在意的只是游戏,只是快乐。而我们只会写有板有眼的漂亮书法,但漂亮到底有什么用呢?因为漂亮不是心迹。

游于艺,就是艺术的本体,就是先生之风。在悠悠然的先生之风里,那些小玩意就活泼起来了。所以,玩物不是丧志,而是养志、怡情。

毛笔游宣纸,主脉漫千年。席案几边戏,万秋可流传。岁月留珍器,于今溯其源。先生归来,先生不必再见。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2014-11-04,原题《玩物不是丧志是养志是怡情》,有删改)

既要慎独,也要慎众

⊙ 孟祥夫

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夜里怀金十斤馈赠,被杨震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愧而出”。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热口渴。路遇梨树,行人纷纷摘梨解渴,唯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为什么,他说:“此非吾梨,岂能乱摘?”别人笑他迂腐:“乱世梨无主。”许衡正色回答:“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

两则故事,读来发人深省。一者自律慎独,一者严己慎众,正体现修身律己的两种不同境界。

慎独,是一种“自我约束法”。独身自处、无人监督时,少了外界的压力、没有他人的监督,道德修养可说是“存乎一心”。这个时候,最见修为。所以《礼记》里才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比隐蔽处更易见的,没有比细节处更明显的。

对于领导干部,慎独是一种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举案三尺有纲纪,党纪国法并不会因为没人看见而不在场。时刻慎独慎微,才能防止绳从细处断,真正做到“诚于中”“形于外”。

慎独如此,慎众亦然,这同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我约束。

慎众,慎的是“从众”。群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容易受群体的意识、情绪和选择影响。正如《乌合之众》一书所说,“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所以,当身处群体中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为“生态”所染、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惑。

群体中容易迷失,坏生态下容易堕落,是因为“法不责众”产生了“责任分散效应”。一个落马贪官曾说,“发现身边有领导干部一边大肆收受贿赂,一边还照升不误时,自己慢慢地也就放松了思想防线”。贪官的“忏悔”虽有推责之嫌,却也提出了“慎众”的问题。“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他人的不良行为,就好像是打破了一扇窗。流风所及,如果定力不强、修养不够,很容易让自己的防线也失守。

其实,慎独也好,慎众也罢,提出的都是一个“做好自己”的问题。要回答的是,当把个人放置在一个缺少监管、免于负责的状态时,该如何“自处与自守”?在这两种颇为极端的道德情境下,如果还能把握住自身,才算是真正接受住了拷问。就像杨震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就像许衡说的“吾心有主”,真正应该敬畏的,不是利益的算计、外在的压力、制度的约束或者他人的评价,而是道德的信仰、内心的律令,这是守德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慎独还是慎众,说到底,都是一个修身、修心的过程。有了坚定的内心、坚强的自我,无论外界是嘈杂还是幽暗,就都能秉承道德原则,守住本心,做好自己。“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对于党员干部,唯有保持理想、坚守信仰,才能在独处时不愧屋漏、不欺暗室,在众人中反躬自问、自反而缩,从“不能”“不敢”升级为“不想”,最终“从心所欲不逾矩”。

(来源:人民日报2016-07-15)

慎染、慎微、慎初

01

慎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然后感叹:“(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荀子在《劝学》里面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

孟母也是看到了坏环境和好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才决定三迁其所,而使孟子终成大器。

“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02

慎微,“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可见,慎微,是防止贪欲萌生、斩断邪念必须坚持的操守。

慎微,主要是慎小事小节。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温水效应”,先把青蛙放入沸水中,青蛙受到强烈刺激,拼命一跳,挽救了自己。再把这只青蛙放入凉水中,再慢慢加热,青蛙在水里悠闲自得,当水温过高想跳出来时,已跳不出来了。

蜀汉先主刘备将之概括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

03

慎初,“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慎初”,顾名思义,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不存侥幸之心,避免误入歧途。

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讲过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蹑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列不复顾惜。”

昨天雨后我到街上去,看见一个轿夫爱惜自己脚下的新鞋子,从灰厂到长安街这段路,下脚的地方总是挑了又挑,唯恐把自己的鞋弄脏了。但是到了京城,路上泥泞的地方就多了。偶然把鞋子沾湿弄脏后,就毫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了。

王廷相由此感悟到,“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如果一失足,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自觉不越雷池一步,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是慎初的意义。

(来源:旗帜2019-03-15,有删改)

教育要善于“ 留白”

⊙ 孙先亮

“留白”是中国山水画的技巧,也是其魅力所在。“留白”的最大价值在于留给观赏者最大的想象空间。观赏者正是在留白的意境中体验到思想的自由,激活创作的冲动,感受自己的尊严。这于教育而言,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学生的所谓发展,总是用更多的教学时长、更多的作业、更频繁的测试来占据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学生没有自己思考、阅读和交流的时间,失去了参与社团活动的机会,难有自由生活的空间,更没有再创造的舞台,只剩消极被动的应付。

青春阶段的学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丰富有趣的校园体验。学校教育要善于“留白”,这不仅能够点燃学生自我发展的激情,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独立思考的品格。学校教育的“留白”,应当以学生为本,遵循立足学生、激发学生的原则,做到“少即是多”。减少对学生发展缺乏深远意义的教育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空来自我发展。教育“留白”的意境选择和设计,必须以价值审计的方式来审查和思考教育的一切理念和实践。有了这样的追求,学校教育就会自觉地平衡好“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学生的自主成长”,让教育达到“无中生有”的禅境。正如好的艺术“留白”能激发观赏者的创造激情和不拘泥于畫面的重构鉴赏,最好的教育亦非教育者的孤芳自赏,而是学生深度参与的“与师共舞”,更是学生沉浸其中的倾情创造。

当然,对于正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学生而言,“留白”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相适应。

教学的“留白”,是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伴随时代的变迁和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培养有了新要求,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因而,必须消除传统的满堂灌、布置大量作业和频繁考试等教育行为,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消极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流水线前行,而要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思考的时间、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承担者。

课程的“留白”,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支持,这不仅包括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创设的多种基础课程,还包括为个性发展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开设校本课程的机会。学校的课程“留白”,不是用高考科目课时或大量的学校统一课程去占满课表,而是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性,把个性发展的主动权、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各自热爱的领域课程构建上发挥出更大作用。

活动的“留白”,是为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学校要给学生充分创造各种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体育艺术和社团活动等,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兴趣特质和实践能力获得培养。同时要让学生成为活动设计、组织、协调、实施和评价的主体,让活动承载更多的教育价值;不只是让活动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收获,更要让活动本身成为学生获得责任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领导素养提升的机会。

留白创造了山水国画的独特意境,教育“留白”也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学校教育的“留白”,体现了教育者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情怀,蕴含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决定了教育要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供丰富的时间和充分的空间,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的唤醒者、引领者,从而让教育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意境。

(来源:教育家杂志2018-04-08)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