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之光
2023-11-05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01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美画卷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乘舟车之利,纵贯南北、沟通东西,绘就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美文明画卷。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先秦时期,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推动形成了强盛的秦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乎以往。隋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宋元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阶段,为明清两代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历史表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带来了国家强盛,而国家强盛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借鉴,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这是千百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广泛、全面、深度的,既有经济交流,也有政治交流,还有文化交流等。正是这种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特点,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30)
02中华文明善待外来文明
中华文明对待外来文明从来不是以邻为壑而是以邻为友,不是对立对抗而是交流互鉴。例如,《左传》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闡释的都是这个道理。从先秦时期青铜器上的异域元素,到汉唐时期在丝绸之路沿线流行的胡乐胡舞,再到宋元时期跨海而来的番客番舶,这些外来文化不断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成为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壮大并赓续至今的重要源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根基,正在于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内在特质。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30)
03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和谐并存
西汉之时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和主流,东汉时本土道教兴起,然而印度佛教却能够在两汉之际进入中国社会,到南北朝时期已经是“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余寺”。从伊斯兰教进入中国,再到基督教进入中国,而今文庙、道观、佛寺,清真寺、基督堂可以比肩而立。对比其他文明,中国没有宗教裁判所,也没有出现“十字军”式的“圣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和谐并存体现出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今天,我们强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强调“中国化”,强调“普惠包容”,都表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6-12)
04丝绸之路
公元前139年,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受汉武帝派遣从陇西出发,出使月氏。13年中,他的足迹踏遍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
这条伟大的道路沟通了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全长7000多千米,东起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经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向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它促进了欧亚大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在商贸、宗教、文化以及民族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重新点亮了这条千年古路,让它散发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丝绸之路”这一富有诗意的美好名称,最初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公元188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条丝绸之路一直是中国人民同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曾使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古国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李希霍芬所说的丝绸之路,一般指的是西北丝绸之路,是2100多年前,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逐渐形成的这条历史古道。经这条洲际大道,中国的丝绸制品、瓷器、铁器、蚕丝、茶叶、冶铁术、金银器制作术及其他工艺品,通过波斯、大食等国源源不断地传到西亚及欧洲国家;而西方国家的商品、技术和文化,通过“丝路”又传入东方的中国,它把欧亚大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陆上的一条西北丝绸之路,此外,还有草原的、西南的和海上的丝绸之路。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15-04-08)
展现“包容性”,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 人民日报评论部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大唐芙蓉园初夏夜,伴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吟诵,64名舞者左手执籥、右手秉翟,向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贵宾献上中国古代最高礼仪舞蹈八佾舞。礼乐交融、文韵悠悠,大度雍容、如梦如幻,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的精神风貌。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集千古之智,纳四海之慧。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胸怀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希腊,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共赴“文明之约”;在埃及,漫步于卢克索神庙,回忆中埃文明交流往事;在印度,参观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畅叙文明互鉴的悠久渊源……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外交”,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回溯历史,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展望未来,增强文化自觉,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我们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19,有删改)
在中西互鉴中推进文化传承发展
⊙ 彭刚(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
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地域和人群在不同时代和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明形态。文明之间既相通相近,又彼此差异而多元。因其相通相近,才有了理解沟通的可能;因其差异和多元,才有了互鉴交流的必要。
一、超越文明隔阂,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繁荣。文明繁荣发展从来离不开交流互鉴。古希腊文明汲取了古埃及文明的营养。古代中华文明也不断借鉴其他文明,丰富自身。佛教传入并未摧毁本土儒家与道家学说,而是推动了它们的新发展;希腊化艺术的传入深远影响了中国造像艺术,造就了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在现代早期,欧洲曾对中国充满兴趣,启蒙时代还曾出现过“中国热”。没有人格神崇拜的儒学道德礼仪,居然支撑了如此庞大而坚韧的文明,让启蒙思想家们印象深刻;科举制度更是成为后来欧洲文官制度的蓝本。但此后一段时间中西文明交流却变成了单向的,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欧美却对中国居高临下。文明借鉴应该是相互的,融合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而是成为更好、更伟大的自己。
二、超越文明冲突,交流互鉴实现创新超越。“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文明的相通相近,反映出超越时空的人心共性,使得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逐步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文明之间的多元和差异,给人们在互鉴中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创新超越提供了条件。作为现代民主和科学观念的起源,古希腊文化对逻辑思维的强调、对个体身心畅意的追求、对非实用真理的探索、对好奇心的鼓励,在渴求创新思维的当代中国,依然值得借鉴。而中国文化注重秩序与自由、责任与权利之间的平衡,也为当代西方有识之士反思自身文明时所注意。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时,法国作家和艺术家的传世之作也深受广大中国读者喜爱。文明的发展,既要返本开新,激活各自优秀传统;又要开放包容,在借鉴吸纳中实现创新超越。
三、超越文明优越,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文明一直有着海纳百川、天下一家的气度,不以族群来区分文明和野蛮。今天,人类需要超越文明等级论,文明不意味着征服、改造,而是尊重、欣赏、学习、成就别人。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意义在于,立足于自身文化傳统和国情,在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道路的成功,也意味着各国都可以坚持自身文化主体性,立足自身发展问题,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