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品化与大众化进程中的艺术独立*
2023-11-05马小涵
马小涵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 300000)
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一直是一个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历史向我们证明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兼顾在艺术上探索成功,而且广受市场欢迎。在当今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艺术受到市场及与其相关其他因素或大或小的影响,艺术市场带来的巨大收益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艺术行业,过度追求利益价值而忽视艺术水平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要正确地对待来自大众与市场的冲击,在接受市场的同时不放弃对艺术价值的追求。有必要发挥艺术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引导艺术实践的长足发展,为艺术实践引领方向,防止艺术作品的以量代质,平庸化、低劣化。笔者结合艺术商品化和大众化发展的过程,探讨在此大环境下艺术如何保持它的相对独立发展。
1 艺术商品化的发展过程
1.1 艺术具有商品化性质的条件
价值是需要的体现,因为需要才有价值,但有些事物并不能满足什么实际的需要,但却很有价值。就艺术而言,艺术的价值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供需来划等号,“艺术价格”伴随着市场经济社会模式的到来而成为文化艺术领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市场环境中,艺术的价值不等于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无价”体现的是艺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本源性的诉求和表达,它是有关人的生命的总体意义上的人文学的概念。“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反映的是艺术作品在挖掘、建构和呈现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性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的方式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逐渐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精神文化需要,这种需要由艺术家来承担,像资本家拥有物质财富一样,艺术家拥有着精神财富,非艺术家不具有这种财富,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交易,艺术品也就成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满足了作为商品的条件。
艺术赞助者鉴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艺术家作品的质量和风格,他们在艺术活动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14世纪西方文艺复兴为后世瞩目的艺术成就,离不开美第奇家族的参与,他们为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雄厚的支持,作为背后推手的美第奇家族在艺术审美观念方面的一点点变化,都会引发艺术风格以及艺术呈现形式的折转。为达到赞助者要求艺术家一开始就会在题材、作品尺幅、画面的构图及色彩、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向赞助者靠拢,反而自己对画面的主观处理变得有限,艺术独立性受到削减。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商品交易,这种商品价值观走进美术领域,美术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画家过去是依附宗教和贵族的订件,而今要依附于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必须迎合买画人的审美需要。
1.2 艺术商品化趋势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由于个人对事物的感受力以及审美的不同,完全出自艺术家本人心意的作品不一定被市场广泛接受,这就会导致艺术家的劳动产品不能换取经济效益,创作出的作品如果不符合买家要求还会出现被退单以及返工的情况。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夜巡》在经过画家主观的艺术处理之后成为一幅具有革新意义的画作,它改变了传统荷兰群像绘画模式,是一件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现实绘画,然而却因不符合雇主审美而遭到攻击,使他晚年的生活和创作生涯面临困境。为防止交易过程中麻烦的出现,艺术家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市场因素,创作方向向购入方倾斜,这种利益关系就会对艺术家形成束缚,让艺术家在创作中部分失去自我,失去创作自主性。
日本新普普主义代表艺术家村上隆以生活化、大众化的图像注入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作风,使幻想与真实的世界彼此交融,表达非叙事性的生活现实。他是成功地将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日本当代社会的调侃与批判,用自己的卡通形象来批判传统卡通形象的虚假梦幻,他不仅仅活跃在纯艺术界,而且影响力触及时尚、艺术周边、动画、电影等商业艺术领域,他说:“用金钱去衡量艺术的价值没什么不对,人应该清楚自己的欲望是什么,并且必须强烈提出如何与欲望相处,当清楚要的是什么,剩下的就是花时间去抗战了。不凝视自己最浑浊的那部分,无法创作出让世界认可的作品。”他从不否认自己的作品具有商业性,恰恰认为自己作品所卖出的价格正是作品价值的体现。对于村上隆而言,艺术与商业的平衡点就是承认商业艺术,使艺术融入于市场大众,商业带来的价值也是艺术更好地诞生的条件之一。他的作品模糊了纯艺术和商业主义之间的界限,挑战了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
2 艺术大众化的发展过程
2.1科技发展为艺术的大众化走向提供了便利
随着现代技术革命的加快,新的传播媒介以光速诞生和发展,大众传媒让人们拥有更多、更快的欣赏方式,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缩短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艺术走出传统精英的封闭圈子走向大众。“艺术应反映现实生活”,在发达的商业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波普艺术是一个文化与经济的复合体,它以对传统文化形式的反叛拉开了后现代主义的序幕,以市场消费为导向,艺术的个性表现不再是它关注的重点,他们的作品贴合消费社会大众的艺术审美,以多元化、幽默感、去哲学化和个人主义为特征,作品的特点是重复构成,美术不再只局限于艺术领域,绘画与传播媒介相结合,艺术家利用大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广告、明星海报等现成物来拼贴组成作品,视觉冲击力是吸引人们的第一要素,大众关注的是艺术的呈现方式而不是作品本身有多少意义。波普艺术实际上体现了艺术对时代精神的呈现作用,反映了消费文化中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念与他们反传统反理性的意识。
2.2 艺术大众化趋势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扎根于大众时代审美的需要,而使他们的艺术具有开放性和生命力,但由此出现的快餐文化的“可复制性”也导致精心锤炼的力作越来越少。波普艺术的出现打破了艺术一贯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沃霍尔把空洞性重新引入到形象的心脏,大众消费市场又推动了艺术平庸、空洞和普通化的倾向,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大众与艺术的距离被拉近了。后现代主义席卷艺术界后艺术的定位重新被审视,新的艺术事物与艺术实践的出现对艺术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不确定和去定义化的艺术物品和行为大量出现,判断其是否属于艺术范畴远比判断其审美价值更加棘手,标准的问题让位于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问题。在缺少价值评判束缚的大众化发展的环境中艺术应避免向庸俗化方向发展。
尽管我们承认艺术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不可能完全不存在,生活变艺术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包含了很多的中间因素,最终导致艺术与生活分离,从而拥有独立的欣赏价值。艺术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自我分离的产物,是个人情感和精神的对象化、客观化,人只有自我意识觉醒,所做的艺术才有了温度与气息,不论是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还是荀子的“追求心性的需求”,都强调了艺术表达的自体本身,《荀子·乐论》中提到:“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对艺术在生活中的独立意义和价值做了肯定。
3 在商品化与大众化趋势下艺术该如何独立发展
艺术与生活联系密切,只能说它是相对独立的。元代画家倪瓒提出的“逸笔草草,聊以自娱尔”的艺术观念深入人心,但显然不适合现在的小
20世纪60年代发生过一场对于艺术是否应介入大众的大讨论,以历史学家汤因比为代表的大众艺术和以哲学家马尔库塞为代表的精英艺术展开激烈辩论,前者认为艺术如果排斥与大众沟通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他谴责“反沟通”式的艺术,即艺术家创作只针对某些小圈子的成员,而阻断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交流与传播的机会,这是市场和艺术家都不愿看到的。马尔库塞则宣扬艺术的本质是反叛、激情,对现行秩序的拒绝。他认为当代艺术的庸俗大众化取消了艺术的反叛精神,使艺术成为“与现存秩序同流合污的操纵意识”。在灌入式文化的改造下,现代人失去了自由的思维,这是对恐怖的商业剥削和粉饰性美化的摆脱。
总的来说,艺术的发展恰恰需要大众与精英艺术家的共同参与建设,拥有专业艺术理论知识的精英化群体在探索艺术的本质和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对大众审美拥有引导作用,反过来大众化又对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和传播方面有强劲的推动作用,二者共同推动艺术事业走向长足发展。
4 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的商品化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必然趋势和社会对审美的需要,但同时它不是一个艺术创作中的必要因素。艺术家不应该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艺术作品商品化的健康运行需要社会经济的支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定立场,为自己的艺术负责任而不盲目跟随市场的导向,以恰当的方式适应商业化的潮流,把握好边界尺度,以艺术追求为大任,思考什么是艺术,为什么而艺术,不忽略艺术的创造性思维,拒绝庸俗、市侩,追求精神性的表达,以高品质艺术追求为方向平衡市场与创作的关系,画家离不开市场,但必须追求高格调,否则就会沦为市场的奴隶。一个能够成功的艺术,应该如康德讲的那样,既可以揭示真相,又能寄托情感。真正的艺术应该触及到思想层面,如果艺术不能起到调节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作用,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而向着功利性的目标前进,那它就背离了艺术的本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