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精准教学的集体备课发展转向研究

2023-11-05曹丽娜

科教导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学情集体精准

曹丽娜

(武警士官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00)

备课是教学实施的前提与基础。集体备课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教师进行的集体性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形成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常规化操作。从本质上讲,“集体备课是教师通过集体合作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1]。高效的集体备课不仅可以有效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路径,还能够有力拓展教师个体的成长成才空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教学成为现代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与新实践。它是充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挖掘信息技术潜能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教学理念。其突出性特征在于依托技术,关注学情,以生为本。当前,传统型教学仍占有较大比重,集体备课模式仍多为传统性课堂服务。因此,如何优化现有集体备课的思维观念以适应精准教学的内在要求,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精准教学内涵、特征等要素入手,研究精准教学视域下集体备课的发展走向,以期满足精准教学长足发展的需求,并为打造深度的精准化集体备课模式提供思路和方法。

1 精准教学的界定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术界对精准教学的认知越来越清晰,较为典型的概念界定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将精准教学视为一种教学方法。其中,朱敬东指出,精准教学是一种“通过记录学生学习行为,追踪学生学习表现,依据科学的数据和精确的教学决策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2];另一类则将精准教学定义为一种教学组织模式。王庆超指出,精准教学是一种依赖于学习行为的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准调整教学内容,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精准评价学习表现的教学组织模式[3]。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精准教学是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论指引下的技术赋能型教学实践。由于信息技术的加持,精准教学逐渐演变成为通过分析行为数据,对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阶段进行优化和调控的差异性教学组织模式。

2 精准教学的特征

精准教学秉承了行为主义理论的精髓,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学视为教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其具体特征如下:

2.1 数据化的学情分析

数据化的学情是精准教学的亮点,也是精与准的具体表现之一。分析研判学情数据是精准教学的着力点,是因材施教得以实现的保障性因素。学情是精准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信息技术助力精准教学全过程,教师对学情的掌控与关注已脱离了单纯的主观推测,对学情认知实现了数据化、动态化和可视化。

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任务,查看班级内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对其知识储备、学习参与度、能力技能、心理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通过研判数据,对课前学情进行精细化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为精准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课中,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及时掌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通过对精准教学中学生行为频率和课堂检测效果的数据化分析,判断学生特定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检测。基于此,教师依托课中过程性数据及时调整既定的重难点,筛选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后,教师基于学情反馈数据,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4]。对学习中的易错点、困惑点进行有效定位。

2.2 分层式的任务设置

精准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其目的使然。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设置个性化的任务。精准教学尊重学生差异和个体自身发展,在学习任务匹配过程中充分研究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摒弃传统的“一刀切”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能力层级,设计并推送难度系数不同的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前,根据学情,教师向基础较好的学生匹配难度系数稍高的预习任务,使学生获得预习的成就感;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推送难度系数略低的基础性预习任务,使这部分学生获得预习的满足感。课中,教师依据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将高中低不同层次的课堂学习任务匹配给相应的学生;课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层次布置作业任务,巩固学习效果。

2.3 生成性的课堂施教

精准教学理论认为,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是生成新知识的必要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依赖于教师的经验来设计预设性的任务,真正留给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并不充裕。小组式的合作探究是精准教学引领下课堂施教环节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知识生成的重要路径。教师作为学习全过程的辅助者,主要任务是依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创设相关学习情境,逐步引领学生对某一问题展开合理的假设,对相关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点,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从而使知识的生成脉络由初期的模糊变得清晰。另外,传统课堂由于受预设任务的干预过多,往往失去了课堂活力,相比之下,生成性课堂注重的是学生的体验、交流与分享,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更强。

3 面向精准教学的集体备课转向路径

集体备课是集体性教学智慧的融合与汇聚。它是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形成的教学预案。信息技术助力下的精准教学具有新特征和新方式。因此,精准教学范畴下的集体备课活动必然会有别于传统型的集体备课方式。传统的粗放型集体备课走向精准化备课,是其发展的必然性选择。本文认为精准教学视域下的集体备课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精准化转向:

3.1 由经验型教研向数据依托型集体备课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课往往是依赖于教师经验而开展的集体性教学攻关活动。教师的经验在集体备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精准教学是一种数据驱动型的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教学过程需利用信息化手段搜集客观、真实、有效的学习型数据资源。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备课组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还可以实时掌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等行为要素,精准定位和感知学生的真实诉求,从而使集体备课更加有的放矢。

一般来讲,集体备课的大致流程由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性修改、课后反思等环节构成[5]。精准教学视域下的集体备课,各个环节都彰显着数据的主导性。个人初备阶段,教师依据课前学情数据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进行精确的预设。在集体研讨环节,教研组或备课组根据相关教学数据,调整教学策略,将个人智慧融入施教方案,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课后反思阶段,教研组或备课组利用过程性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研讨式的教学反思,有效复盘教学全过程,精准定位教学中的不足,形成有据可依的教学反思。由此可见,数据在精准化的集体备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以数据为载体,可以研判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定位现实性的学习诉求,感知学习的全过程,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化供给和教学方案的精准化预设。因此,面向精准教学的集体备课活动全然离不开对多样化数据资源的依赖。不难看出,客观性的数据搜集过程贯穿于集体备课活动始终,最终成为集体备课向数据型转变的助力与推手。

3.2 由预设性集体备课向生成性备课模式转变

集体备课是融教师集体智慧于教学实践的思维性活动。常规的集体备课采用的多是预设为先的备课思维。备课组作为集体备课的实施主体,在备课过程中会针对相关教学内容预先设计相关教学任务。但是,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弹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精准教学强调和关注的是知识的生成和人的自主探究。因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需要基于生成性思维,改进集体备课方式,打破常规预设性思维的局限。问题的设置、活动的设计、任务的创设均要体现以生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换句话说,集体备课所要研究的不能只局限于如何教,还要发挥群体智慧,深度研究如何学。面向精准教学的集体备课,主要针对搜集的共性化教学问题,从生成性思维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整合,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自主探究、自主反思、自我建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应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设置体验式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产生兴趣,研究如何重置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个性化的教学需求,集体研究信息技术如何辅助教学实现对学生靶向性指导的路径和方法。

3.3 由被动的应付式备课活动向主动的学习型教研转变

传统课堂视域下的集体备课在组织方式上中规中矩,往往是一种行政行为约束下的被动式教研。面向传统课堂的集体备课活动在主动研究教学、主动学习教学的氛围上略显不足。备课组所关注的多是教学内容的实现方式,而不是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综合性提升。集体备课往往陷入一种被动的应付之中。

精准教学是技术驱动下的一种智慧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聚焦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同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以及课堂管控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集体备课理念和方法难以应对精准教学的诸多挑战。因此,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完成任务变为互助学习成为面向精准教学开展集体备课的必然选择。精准教学视域下的集体备课应成为教师适应精准教学开展的学习型平台。学习型的集体备课以备课组成员的共同成长为目标。备课组内的教师成员需要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分享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实现手段,共同研究分析数据化的学情,重置个性化的教法学法,学习教学组织策略与方法,从而扩展和丰富教师的信息储量和对教学的深层次认知。在学习型集体教研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精进式发展。精准教学视域下的集体备课活动,更像是教师为了胜任精准教学所进行的学习型活动。自觉的学习型集体备课能够有效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积极的共商、共研、共享过程中,储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个体的教学研究热情,掌控精准教学的主动权,实现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从而为高效的精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面向精准教学的集体备课注定要摆脱疲于应对的教研困局,逐步朝着自觉式学习型集体教研方向发展。

4 结语

数据化的学情,分层式的任务设计以及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是精准教学的内在优势和特征。精准教学既要依托精准的数据化资源,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加“有理有据”“有情有义”。集体备课活动是教师凝心聚力解决教学冲突性问题的重要媒介平台,也是精准施教的提前布局。为了适应精准教学的发展,提高精准教学的效度,本文认为,集体备课的思路和观念应跟上精准教学的步伐,在三个维度上实现转变,即,由经验主导向数据驱动型转变,由预设型向生成型转变,由被动型向学习型转变,打造符合精准教学规律的集体教研形式,使精准教学走向精准化和专业化。

猜你喜欢

学情集体精准
我为集体献一计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精准的打铁
警犬集体过生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