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散养户防治猪病的技术措施

2023-11-05黎开堂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病防治猪病规模化

黎开堂

(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4)

目前,在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的过程中,受资金能力的限制,养殖规模与管理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猪病的发生率升高。要想提高规模养殖效益,必须加强对养户的养殖管理专业培训,帮助养殖户提高猪病防治技术和管理水平,树立疫病防治意识,确保生猪健康生长。

1 猪病防治原则

养猪业在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散养技术与规模化养殖不匹配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疫病发生率上升最为突出。如何做好规模化养殖的疫病防控,(1)要加强对饲养人员规模化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其对规模化养殖的认识,树立疫病防控意识。其次是要做好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收集工作,明确当前养殖场内部的疾病防治现状,有针对性的设计下一阶段的猪疾病防治。(3)散养户要学习和掌握规模化养殖的管理技术,优化具体工作措施。如果养殖场内发现分疾病无法确诊病因时,可采用现代化的防控手段,依照国家所制定的相应标准来完善猪病防治体系。

2 猪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防疫意识与防疫能力 现阶段许多散养户平时对猪病的防控问题重视不够,缺乏较强的防疫意识以及防疫能力。许多散养户的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差,对科学养猪知识掌握较少,缺乏对新型猪病的防控理念和防治能力。受传统养殖观念与养殖方式的影响,散养户并没有对猪的生长仔细观察,患病初期不能及时发现。部分养殖人员受自身观念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过度相信民间偏方,拒绝对猪病科学治疗,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死亡,进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2 规范免疫操作 国内散养户多数集中在农村地区,主要采用传统的家庭养殖模式,没有配置防疫室与治疗室,有些散养户甚至没有配备用于保管疫苗的相应基础设施,不具备运输以及存储疫苗的相应条件。散养户缺乏动物疾病免疫知识,不具备疫苗注射方面的相关应用能力,即便养殖户想给猪接种疫苗,也会受疫苗运输以及保存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散养户不具备疫苗接种技术,因此容易出现免疫方式不正确、注射方式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2.3 缺乏现代化的科学治疗手段 国内许多散养户缺乏完善的疾病防治意识与防治理论知识,遇到病患时,多采用以往疾病防治经验治疗。虽然可有效降低猪病治疗成本,但面对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的猪病时,容易给养殖人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部分散养户发现病猪便用青霉素治疗,根本不管猪的发病表现。如果青霉素治疗达不到预期标准,便会换用其他抗生素,导致猪的生长速度下降。由于养殖人员缺乏完善的猪病防疫知识,给猪注射抗生素却忽视了疗程问题,习惯于病猪出现好转迹象后便立刻停药,导致猪的病情出现反复,甚至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严重时还会导致猪死亡。

2.4 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 现阶段国内农村地区的养殖环境较差。许多散养户依然采用传统的木质结构的圈舍,甚至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养猪。导致猪不能获得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饲养管理效果较差。如果养猪区域内不具备完善的清洁消毒制度,则极易出现细菌大量滋生以及发生病毒感染,威胁猪的生长健康。将猪圈建在居住区内,生猪产生的粪便极易滋生细菌,不利于疾病防控。

散养户缺乏消毒意识与理论知识,也没有充分重视起日常的消毒工作,存在消毒药品种类单一、消毒时间短、消毒频率低等问题,消毒杀菌工作的质量不高,增加猪患病的概率。

有些散养户不具有科学饲养管理能力与管理知识,没有充分重视饲料与饮用水的卫生问题,食槽内部的食物残渣不经常清理,造成细菌大量滋生。而残留在食槽内的饲料容易变质发霉,猪食用后会患病,严重时会患慢性中毒性肠胃炎与消化类疾病。

3 提升猪病防治水平的措施

3.1 提高养殖人员的疾病防控意识

养殖人员需要了解各类猪病的防控措施,所以,养殖人员提高对猪疾病的防控理念。猪场的饲养管理成效与科学预防工作,可直接影响猪的生长效果。要学习各类猪病疫苗的接种技术和存储方法,以规避疫苗失效情况的发生。还需要强化对猪的驱虫工作,最佳的驱虫频率为每月一次,可拌料喂服。

3.2 培养良好的养殖习惯 要充分发挥基层乡镇畜牧兽医部门的作用,定期带领专业兽医为散养户宣传和普及养殖知识,开展科学养殖及猪病防治技术培训工作,带动散养户养成良好的养殖习惯,增强生猪养殖与猪病防治的专业能力,帮助他们开展养殖档案整理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科学养猪及猪病防治技术水平。

3.3 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提高散养户对猪病的判断能力,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学习。如果不能正确判断猪病、漏诊与误判会加快猪传染病的传播,尤其是人畜共患病以及烈性传染病。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便无法开展及时有效的疾病防控工作,从而直接影响当前区域内的养猪业发展。

所以生猪养殖散户要全面重视对养殖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成效,以便更好地判断各类猪病,学会对猪病的治疗,降低猪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3.4 树立起科学完善的养殖理念 散养户平时要树立科学养殖理念,不断优化饲养管理水平,更进一步的提高猪的生长效果,对各类疾病开展高效防治。(1)要充分重视养殖环境卫生问题,对猪圈定期的清理与消毒工作,对猪排泄物及时的清除。食槽内部的食物残渣则需及时进行清理,强化对饲料的管理与管控工作成效,规避劣质饲料,禁止投喂霉变饲料。还要保障猪圈有完善的通风条件及保暖能力,减少猪病发生。

3.5 建立隔离饲养环境 对病猪要及时隔离,降低疾病蔓延对其他猪所造成损害。农村散养户要依照当前的实际情况搭建围栏,将患病猪转移到围栏之中,并对病猪通过的猪圈进行全面消毒。减少猪圈内有害病菌的数量,从而减少大规模传染病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病防治猪病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对牛口蹄疫病防治的探讨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