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

2023-11-05王仕江黄光云王启芝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粘膜病牛犊牛

王仕江,黄光云,王启芝★

(1. 南丹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南丹 547200;2.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畜牧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犊牛腹泻是目前我国牛群养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牛群的生产。在犊牛养殖的发展中,应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危害等,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养殖效益。犊牛腹泻也称犊牛痢疾,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年都会出现。犊牛一般在2~3 d 内发病,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初春、夏末、初秋,是犊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所致。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90%~100%,病死率高达50%,严重危害了犊牛的生产。

1 犊牛腹泻原因

1.1 细菌感染 目前导致犊牛腹泻的细菌有很多种,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这些细菌很多是牛肠道的常在菌。在消化能力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不具有显著的致病力。若肠道的消化功能下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细菌会借机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引起犊牛的典型症状。这些病原菌对日龄以下的初生犊牛的伤害是最大的,特别是7 日龄的犊牛。发病后,病牛会在短期内出现腹泻、精神状况恶化、突然腹泻等症状。如果有排泄物是水样或粥样的,在排泄物中会有大量的血沫和肠道粘膜组织。经解剖观察,发现大肠杆菌感染的病牛,肠管内有大量的血泡,肠壁出现了明显的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增大。而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病死犊牛,其症状是在小肠后段和肠道粘膜上有许多的出血点,有时候肠系膜淋巴结会有血,脾也会充血,肝、肾、脾等部位也会有坏死的病变。产气夹膜梭菌引起的腹泻以肠炎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液,肠腔膨胀,里面有很多的气体,肠子里有一股腥味。

1.2 病毒感染 目前,导致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粘膜病毒。在动物体内,在牛的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会让牛体内的细胞失去机能,当大量细胞破碎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病毒,而这些细胞的脱落也会引起肠道的生理改变,使病毒对细胞的反应变得更加敏感。粘膜病毒是一种急症,主要见于6~18 个月,突然发作,病情会迅速上升至40 ℃,1 周内会上升至42 ℃,而且会有严重的腹泻,大便呈血色,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大部分的犊牛都无法根治,1~2 周内会因衰竭而死。粘膜病毒可传染给不同日龄的不同的牛群。

1.3 养殖管理因素 犊牛出生以后,由于饲养管理不善,会造成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免疫力降低,从而使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由于我国肉牛的养殖密度越来越高,一旦感染会迅速扩散。如果犊牛营养不良、缺少阳光和空气流通,没有及时清理排泄物和行严格卫生消毒,棚内阴凉潮湿极易滋生细菌,并对犊牛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如果犊牛的奶嘴不洁,或饲料槽、饮水槽等被细菌染都能导致犊牛腹泻。此外,应激也是导致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牛舍的防寒性和保暖能力较差,被大风寒冷袭击,或其它一些不舒服的原因,都会使犊牛产生一种应激反应,引起了严重的腹泻。犊牛表现体液流失、其它严重表现为电解质流失、血钾供应不足、酸中毒、低血糖、肠粘膜损伤等,腹泻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病因。

1.4 犊牛自身原因 犊牛的生理特点与其遗传基因有关系,一般情况下,犊牛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在出生后20 d 内尚未发育完善。犊牛的体质较弱,主要靠母乳喂养,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比较高,也比较丰富。犊牛不能充分消化和利用奶制品,会造成乳糖不耐受,同时胃肠道中缺少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有益物质,会导致犊牛的消化能力比较差。如果犊牛的体质不好,会出现严重消化不良性腹泻。

2 临床症状

犊牛腹泻会因致病原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别。(1)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排便会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还会伴有腹部疼痛,部分病牛出现体温超过40 ℃,逐渐进入昏睡状态,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直至停止进食,其死亡率约为10%。(2)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一般粪便都是呈灰褐色,偶尔还伴有少量的血液和肠粘膜组织,病牛的精神沉郁,采食量逐渐减少,直至停止进食,常常由于严重脱水,日渐消瘦,发育迟缓。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可致1 周龄以上的犊牛死亡,而由病毒引起的腹泻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3)饲养管理不善引起的腹泻,通常会出现黄褐色的水样粪便或粥样的深绿色粪便,排泄物有异味,体征正常,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但随着腹泻的加重,病牛食欲废绝,饮水量明显增加,大部分的牛都喜欢躺在地上。

3 预防措施

犊牛腹泻会给养殖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

3.1 加强养殖管理 造成犊牛腹泻的原因多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治犊牛腹泻的重要措施。(1)养殖人员每天要做好牛舍的卫生,及时地将牛舍内的排泄物和尿液清理干净,并更换垫料。还要根据本地的病毒特性配置消毒剂,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2 周后才能将犊牛放入。(2)要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饲养人员要按照要求给犊牛喂食,保证犊牛的营养。另外,母乳的品质也要注意,因为母乳是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来源,如果缺乏免疫球蛋白,可能会造成犊牛免疫力下降,所以要加强对母乳的管理,有关人员应在产后1 h 内喂饲,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如果母牛的奶水质量有问题,应及时改变喂养方法,改为人工喂奶,保持奶温35~37 ℃。

3.2 疫苗接种 疫苗是预防犊牛腹泻的重要手段,饲养管理部门应在怀孕后期采取适当的免疫措施,并对其进行局部注射和驱虫治疗,主要有冠状病毒疫苗、大肠杆菌疫苗、驱虫药物等。一方面可以提高犊牛的抵抗力,防止早期犊牛出现营养不良等。另一方面,还能避免感染,避免出现腹泻。在接种疫苗时,要根据本地犊牛的腹泻原因,接种相应的疫苗,量避免犊牛腹泻的发生。

3.3 定期体检 犊牛腹泻的病因多,传播迅速,加之其流行周期短,饲养人员难以及时察觉。因此,日常的健康检查也是防止犊牛感染的重要工作,管理者可以定期对犊牛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犊牛的异常,及时掌握犊牛的健康情况。同时,饲养人员可隔离并治疗患病犊牛,防止犊牛的腹泻传播。

3.4 加强犊牛护理 分娩犊牛期间是腹泻的高发期,应建立全面的防控措施。在生产前要做好充分的接生工作,分娩后要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粘液,让母牛用舌头去擦拭犊牛的体表。在生产完犊牛后,要安排专门的饲养人员,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了解犊牛的采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合理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提高犊牛的免疫力。

4 治疗手段

4.1 肠胃功能调整 在实际饲养中,犊牛的腹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会影响到犊牛的消化系统,因此,为了保证犊牛的消化能力,必须从改善肠道的机能着手,通过增乳、减乳、停乳等方式来控制犊牛的摄取,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饲养员也可以使用药物来提高犊牛的消化系统。可以使用6 g 淀粉酶、6 g 酵母、9 g 糖蛋白酶、6 g 乳酶生和6 g 的糖蛋白酶的混合物制成有助于消化的药物,分为3次,当犊牛大便正常时停服。

4.2 抗菌药物的使用 对于由肠内寄生虫引起的犊牛腹泻,有关人员应给予打虫药或用伊维菌素等驱虫剂。如果是由于病菌、病毒等原因引起的,可以口服磺胺咪抗菌消炎,3 次/d,黄连素1 次/d。另外,由于犊牛腹泻,造成脱水,应在50~100 mL 静脉内注射5%的碳酸氢钠液,同时要注意适当的补充电解质,3 次/d,每次服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犊牛通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饲养人员可给犊牛镇静和止痛,以确保犊牛的健康。

4.3 中药治疗 若犊牛有伤乳、泄泻的症状,可选用山楂、生麦芽、生六曲15 g、半夏、陈皮、茯苓等;连翘、白术各10 g,灌胃。湿热泄泻需清热解毒,可用葛根、黄连、黄芩各15 g、乌梅10 g、煨诃子10 g、甘草5 g,灌服。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可以选择附子理中汤和生脉散,分别是党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各10 g 至15 g、干姜10 g、甘草10 g、锻龙骨30 g、锻牡蛎30 g。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5 结 语

犊牛腹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全身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在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发生,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对犊牛腹泻的认识,加强对其病因的研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根本上减少其发病率,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预防腹泻,进而保证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猜你喜欢

粘膜病牛犊牛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
慧眼识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