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防疫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3-11-05付明新
付明新
(海城市动物疫病控制服务中心,辽宁 海城 114200)
规模化养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牛病类型以及发病率也有所增加,要想保证养殖效益,降低养殖场的损失,则应做好牛防疫工作,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实际开展这项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若没有按照一定要求标准进行规范防疫,则会导致防疫效果不理想,不能发挥疫苗免疫的真正作用,从而影响牛病防控。应对影响牛防疫工作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严格把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控制疫苗质量,同时也要保证免疫程序的正确合理,切实提高防疫质量与效果,确保养殖安全。
1 牛群防疫应注意的问题
1.1 了解禁止接种疫苗的牛群类型 牛群在接种防疫疫苗之前,应了解不同类型疫苗使用期间的针对性,部分牛群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接种相关疫苗,主要涉及到患病牛、亚健康牛、妊娠母牛和初生犊牛等,这几类牛群禁止接种防疫疫苗。
1.1.1 患病牛和亚健康牛 许多养殖场在牛患病后为其接种免疫疫苗,想要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帮助病牛恢复,这种接种行为不恰当,非但无法发挥免疫疫苗的作用,有时还会导致病牛的病情加重,影响牛康复治疗。免疫疫苗主要在预防疾病方面发挥作用,不能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因此患病牛禁止接种免疫疫苗;亚健康牛主要指的是一些身体状况比较差的牛,虽然没有发病症状,但是机体免疫力比较差,若是对这类牛接种疫苗,很容易引发较多并发症,无法保证疫苗的接种效果,需要对这类牛进行身体调理,使其身体恢复健康状态后再接种疫苗。
1.1.2 妊娠母牛和初生犊牛 妊娠母牛的体质较为特殊,许多疫苗都禁止孕牛接种,否则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有些免疫疫苗虽然没有标记孕牛禁止接种,但也要避免接种,若不可避免,则需要掌握为孕牛的接种手法,应保证动作轻柔,做到谨慎小心,以免操作不当导致妊娠牛出现流产现象;初生犊牛通常会通过母乳获取母源抗体,所以该阶段的幼牛身体中存在抗体,若接种各类免疫疫苗,很容易出现与母源抗体发生反应或者出现相互制约的情况,不能发挥免疫接种的真正作用,一般会在幼牛超过2 月龄后再接种免疫疫苗。
1.2 选择质量合格的疫苗 疫苗质量是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的重要因素,若选择来源不明、没有获得生产许可的疫苗,则不能保证疫苗质量。疫苗运输期间应根据要求标准进行妥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将疫苗放置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以免出现变质的情况。另外,疫苗有其专门的储存时间,应在期限内使用,若超出期限则会影响免疫效果,还容易产生反作用。所以,在牛防疫过程中,对于所选的疫苗质量应进行严格把控,应选择来源正规的疫苗种类,检查疫苗的生产批号,同时也要注重产品口碑,而后根据当地防疫需要确定疫苗种类。在保管储存期间应对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做到妥善保管,并在要求时间内为牛群接种疫苗,确保能够将免疫疫苗的作用发挥出来。
1.3 把握好疫苗接种时机 每种免疫疫苗适合的接种时间不同,养殖人员需要根据每种疫病的发生时间和流行特点提前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应选择恰当的时机,这是保证疫苗发挥效果的关键。若出现过早或者过晚情况,都会影响牛体内抗体水平,不能达到相关要求标准,无法实现对疫病的有效预防。这就需要根据牛的体质、疫病防控目标等把握好疫苗接种时机。对于外来引进牛种,在装车前会为其注射血清,防止在运输期间出现应激反应,到达养殖场后,隔离饲养观察,半个月后若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则可以接种相关免疫疫苗;对断奶犊牛进行疫苗接种时,通常需要在断奶后进行相关操作,若需要在断奶前接种,则应适当增加疫苗剂量,以防其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接种完成后还要进行二次补免,保证抗体水平,强化免疫效果。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疫苗,一定要控制好时间间隔,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否则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
1.4 提前做好免疫准备工作 为保证牛防疫工作有序开展,实际进行疫苗接种之前应根据现实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防疫人员应了解具体免疫流程,并对使用的疫苗质量进行全面细致检查,确定疫苗瓶身是否完整、生理性状是否发生改变,还要检查疫苗的要求使用期限,确定储存环境是否合理,若发现达不到要求标准范围的情况,则禁止使用该疫苗,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若使用的接种疫苗为冻干疫苗,应根据相关说明对其进行稀释处理,常用生理盐水和特定的稀释液,不能随意使用自来水进行稀释处理,否则会对疫苗的质量和效力产生影响,无法保证最终的免疫效果;疫苗配置好后需要上下摇匀,让稀释液与疫苗充分混合,否则会出现疫苗用量不合理的情况;疫苗开封后一定要在要求的时间内用完,如果超出时间则禁止使用,以防疫苗变质。
1.5 严格控制疫苗接种用量 疫苗接种剂量的控制也是牛防疫过程中需要加强重视的一个问题,部分养殖户对疫苗接种存在误区,认为接种剂量越大则免疫效果越好,所以经常在接种过程中出现超剂量使用的情况,会导致牛出现应激反应,不但没有增强效果,还会增强防疫成本。因此,在疫苗接种阶段需要对疫苗的用量进行有效调控,在保证免疫效果的同时确保用量合理。一般需要对活苗进行稀释处理,提前确定好稀释的倍数,确保疫苗浓度可以达到相关要求标准。若浓度不达标,会影响疫苗的注射量,注射量过多会导致牛注射部位出现起包的情况,注射量过少则会影响免疫效果,出现免疫误差。所以要控制好稀释倍数,根据疫苗的浓度规范牛群接种剂量。另外,对注射器和针头也要进行科学选择,不能选择针头过小的注射器,会影响注射速度,也不能选择过大针头,会出现疫苗溢出的情况,在控制疫苗剂量上不方便,容易产生误差。通常会结合牛体积重量确定具体用量,通过合理稀释后选择适宜注射器和针头进行疫苗接种。
1.6 保证免疫方式和途径的正确合理 为保证牛防疫效果,实现免疫接种工作的有效落实,则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保证方式与途径的正确合理。具体操作期间应做到一头一针,确定注射位置后进行全面消毒;口服疫苗需要确定每头牛的用量,逐头注入,保证剂量准确;若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则应确定注射的位置,不能注射到肌肉中;肌肉注射方式需要注射到肌肉部位,不能误注脂肪部位。如果使用油乳灭活苗,需要注射的疫苗量比较大,则可采用深肌注方式,防止出现鼓包情况;若采用饮水免疫接种方法,需要提前2~3 h 禁止牛群饮水,确保将疫苗加入到饮水中后牛群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饮用完;在对牛群进行免疫接种阶段,应禁止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防对牛群疾病抗体的产生造成影响。若选择灭活疫苗,则需要在注射疫苗前后5 d 内控制敏感性药物的使用,防止对免疫疫苗效力发挥产生阻碍。由此可见,保证整个免疫过程的正确性与规范性是发挥疫苗作用和增强疫苗效果的关键。
1.7 对牛应激反应现象的发生进行控制 每头牛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接种疫苗后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有些牛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应激反应,养殖人员要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快速帮助牛消除不良反应症状,以免对牛的身体健康状态产生影响。观察接种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牛的状况,若产生过敏反应,可通过注射肾上腺素的方式进行缓解,也可以提前注射肾上腺素对这种现象的发生进行控制。部分牛在注射免疫疫苗后出现采食量下降和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这些属于正常反应,一般在几天后就能恢复。对于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应根据牛的表现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缓解各种症状。另外,在接种疫苗期间也应加强牛群护理,做好该阶段的养殖管理工作,降低感染疾病的可能。
2 提高牛群防疫质量和水平的相关措施
2.1 做好犊牛阶段的养殖管理工作 犊牛的圈舍需要注重对温度的合理调控,在初期进入牛舍时,应将温度调整在30 ℃左右,第二周将温度控制在27~28 ℃,第三周将温度控制在24~25 ℃,而后保持在22~24 ℃,让犊牛逐渐适应周围环境温度。在寒冷季节里,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外部温度下降幅度较大导致牛群受到刺激发生应激反应,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率。选择保暖保温设备时,应考虑到设备对犊牛生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般会选择红外线保温灯和加热灯,避免采用煤炭加热的方式,方便对温度的合理调控。在保证牛舍温度适宜的同时,也要控制好饲养密度,不能出现牛舍牛数量过多的情况,否则会导致内部空气质量快速下降,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应保证圈舍通风良好,定期通风换气,将牛舍内的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快速排出。对于牛舍内的粪便污物也要及时清理,以免大量堆积滋生细菌病菌,加大牛群感染疾病的概率。
2.2 注重彻底卫生消毒 定期开展卫生消毒工作是消灭疾病传染源的重要方式,可控制疾病传播,应选择多种类型消毒液对圈舍内部、养殖用具、饮水槽和饲料槽等进行全面消毒,并采用高压喷射消毒的方式对牛舍墙面、地面进行冲洗消毒,保证圈舍内部的干净整洁,降低牛群患病的可能。一般先对各类设施和用具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选择低毒、低残留和对牛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彻底消毒后要将牛舍静置7 d 左后,让消毒液的气味散去,以免对牛身体造成影响。还可采用带牛消毒的方式,在给圈舍内部消毒的同时对牛体也要细致消毒,但是对于所选消毒剂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牛舍内部的污染物需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养殖场尽量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转群后做好牛舍以及牛群活动区域的消毒工作,保证养殖场内部卫生状态良好,为其他牛提供安全、健康的饲养环境。
2.3 做到科学免疫 免疫接种方式对牛群产生的影响不同,若存在免疫接种不合理、不规范和随意使用免疫疫苗的方式,则会对牛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影响该系统的正常发育。如果免接种数量过多,会对牛的免疫应答产生抑制作用,不能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为控制这一情况出现,则应做到科学免疫。掌握疫苗免疫接种方式以及整个操作流程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免疫疫苗,加强注射用量控制,根据养殖场中各类疫病的发生情况建立科学、完善并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免疫程序,提前进行抗体检测,确定免疫接种时间,并在接种后做好免疫监测,在抗体下降或者消失时及时补免,保证牛群整体的抗体水平。
2.4 提高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 为保证基层地区牛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则应遵循国家的政策法规,明确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建设专门的防疫体系,确保能够为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防疫人员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应根据牛防疫工作的开展合理配置人才队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基层防疫工作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牛疫病防控工作开展中,应注重对防疫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持续提升,提高他们的防疫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强化他们的动物防疫技能,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能够认真对待自身工作,让防疫工作得到充分落实。可通过开展监督考核和优化福利待遇以及改善工作条件的方式稳定工作队伍,从而留住专业人才,推动牛防疫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开展。
疫苗免疫在牛防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提高牛的抗体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各类疾病的概率,应在牛防疫过程中加强对疫苗免疫工作的重视。养殖人员需要了解疫苗免疫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并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完善的免疫程序,规范接种疫苗行为,这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关键。具体操作期间应了解几种不能接种疫苗的牛群,同时根据选择的疫苗种类对接种剂量进行合理调控,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接种和贮存,一般会安排专业性比较强的防疫人员对牛群接种疫苗,通过规范接种可以将疫苗的免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防疫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