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屠宰检疫检验技术规范研究

2023-11-05陈衍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屠宰场家禽牛羊

陈衍峰

(红河州开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红河 661699)

屠宰场工作人员在畜禽屠宰检疫检验阶段首先要明确整个检疫检验工作流程,依据我国对畜禽屠宰检疫检验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技术规范,依据不同的畜禽种类针对性地运用检验技术,进而为我国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1 畜禽屠宰检疫检验的流程

首先,屠宰场检疫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流程对输入的畜禽动物展开检查,当畜禽进入到养殖场后,工作人员首先对畜禽的检疫证明展开检查,确保畜禽没有感染疾病,而后进入到后期的检验阶段。此时检疫人员还应当查询畜禽的运输路线,并使用消毒剂对车辆、工具等运输设备展开全面、细致的消毒,其目的为防止运输设备中附带病原体。最后需要对畜禽展开更为细致的检查工作,如一些染病畜禽的状态和粪便等出现异常,检疫人员以此为依据对动物更为细致的检查。在全部检疫检查完成后还应当做好检查数据的保存工作,对不同畜禽的检疫检验数据分类保存,方便后期查询。

2 常见禽畜屠宰检疫检验的技术规范

2.1 家禽检疫规范 屠宰禽类种类不同,疫病检查的部位与方式也会存在差异,家禽屠宰检疫中检疫检验的对象主要鸡、鸭、鹅以及鹌鹑四种,疫病检测以传染性、流行性疾病为主,如禽结核病、白血病和禽流感等等,这些都属于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同时还伴随着强烈的传染性,所以一旦检出染病家禽需要及时销毁,同时同批检测家禽不能给予合格。在家禽检疫工作中,禽类组织器官检测是判断其是否患病的重要依据,常见的检测方式有内脏器官抽检与体表检疫两种方式。内脏组织检疫的流程比较复杂且需要检疫的部位较多,但是检疫精确性较高,屠宰场家禽常见检疫的器官有心脏、肾脏、消化道、肺部以及气管等,体表检查较为简单,主要是检查眼睛和爪子部位,但是检疫结果的精确性要低于组织器官检疫。此外,家禽的腔上囊以及体腔也是重点检测部位,家禽体腔部位首先要确保完整性和干净程度,在家禽的体腔中不能存在寄生虫以及残存血液等。家禽腔上囊的检查主要是判断其是否出现出血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若存在出血或存在寄生虫的现象,应当及时销毁。目前人们对禽类肉制品的需求量极大,屠宰场在家禽检疫过程中也会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即不可能对所有家禽都进行检疫,当前屠宰场多通过抽检的方式对家禽检疫检测,若在抽检家禽出现异常,检疫人员则需要依据情况适当提升检测数量,同时还需要依据检测家禽的总体数量提升抽检数量。

2.2 家畜屠宰检疫 首先,在屠宰检疫过程中,检疫检测人员会将牛羊一同检测,牛羊在经过初次检疫后,还需要对牛羊皮肤、骨头和组织器官等部位展开二次检疫,在牛羊检疫检测过程中应当尤其重视以下疾病的检测工作:(1)心包炎(创伤性);(2)白血病;(3)肌肉变质;(4)水肿和急性中毒。此外,还需要检测牛羊的传染病等,如布病,若检测牛羊出现上述疾病则应当立即销毁,当检测出传染病时还应当做好消毒工作,同时检测产品不能给予合格证明。内脏组织也是屠宰场牛羊检测检疫的重点,当牛羊的内脏出现异常肿大、充血或有寄生虫时同样不能进行合格认定。检疫人员需要依据检测结果确定异常牛羊的处理方式,即并不是所有异常牛羊都需要销毁处理,但是一些患病牛羊必须立即销毁,如牛羊布病或创伤性心包炎等,并严格控制其进入市场。在检测过程中若出现神经性纤维瘤,则只需要将病变组织切除后即可。

生猪是畜禽屠宰场中最为常见的动物,猪检疫检测的主要部位为内脏、皮肤和胴体等,检疫人员需要依据猪的异常情况确定处理方式。首先,若在检疫过程中发现尿毒症、组织器官病变或恶性肿瘤等,这样的猪已经失去食用价值,应立即对其无害化处理。若猪没有经过完全放血,猪的内部组织会出现弥散性分布的红色,同时其血管中也会残留血液,屠宰猪也需要销毁处理,避免其流入市场。屠宰后的猪没有明显异常,如组织出现稍微发红的现象,则可以通过高温对猪处理后正常出场。在检疫检测过程中一些猪的肌肉组织有局部病变,需要对病猪的染病肌肉组织进行切片检测,若结果正常,可以经过高温处理后正常出场;若出现异常病变则需要集中销毁。在家畜检疫检测过程中还需要摘除动物体内组织,尤其是要摘除淋巴结、肾上腺和甲状腺组织,这些组织中带有激素,消费者误食后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而淋巴中则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不可食用。

3 畜禽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

3.1 畜禽屠宰检疫检测力量不足 技术、设备和人力是畜禽屠宰检疫的主要力量,而检疫技术是顺利展开检疫检测工作的关键。目前很多实验室技术都能够应用到畜禽检疫检测工作中。目前很多基层地区的动物疫病检测技术和人力方面比较薄弱。技术决定检疫检测效率,但是检测人员是正常展开检疫检测的基础,目前很多在岗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所掌握的专业检测技能已不能满足现代发展需求,尤其是缺乏新式检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同时也不愿意拿出专门的时间学习,因此技能不足将会对检疫检测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3.2 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现代畜禽检疫检测过程中导致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就是检测技术不够完善,制度的形成与完善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应结合当地畜禽检疫检测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完善制度。但是目前很多地区的检疫检测工作尚未形成体系,同时对硬件、软件的优化程度不足,如在检测环节缺乏档案记录。

3.3 屠宰检疫不够规范 畜禽屠宰检疫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尤其是畜禽组织器官检查,具有任务量大且耗费时间长的特征,这就导致在畜禽集中检疫过程中时常出现违规现象,一方面受制度体系的影响,一些屠宰场内尚未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尤其是一些小型畜禽屠宰场。另一方面屠宰场内缺乏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染病畜禽被确定后难以通过科学的措施解决,同时一些异常畜禽肉品甚至会流向市场,将会对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以及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危害。

3.4 缺乏屠宰检疫意识 在一些屠宰场中的工作人员多为临时聘用,其畜禽检疫检测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没能够认识到检疫检测工作对维护市场环境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屠宰场缺乏畜禽动物入场检查验收制度,一些进入屠宰场内的动物检疫证明等手续不健全,同时缺乏免疫标识,或出现检疫标识与实际畜禽动物不相符等现象,当肉品合格证明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屠宰动物的质量。

4 优化畜禽屠宰检疫工作的措施

4.1 加大畜禽检测意义的教育工作 对畜禽检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措施。(1)要从源头出发转变检疫人员的工作理念,强化畜禽检疫重要性的教育工作,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广泛通过现场教育、媒体教育以及教育培训等方式展开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屠宰场检疫检测人员,更要包括消费者群体,向其讲授带病猪流入市场的危害性,使大众意识到屠宰场动物检疫检测工作的现实意义。(2)检疫检测工作与消费者以及食品安全联系起来,在提升屠宰场检疫检测人员工作意识的同时,保证社会各人群都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畜禽检疫检测工作。

4.2 加大对屠宰场检疫检测技术资金的扶持力度

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将畜禽检测所产生的资金纳入政府财政中,同时对畜禽检疫检测的管理、执法和监督工作给予资金支持,这一方面能够转变屠宰场依靠检测费用支付员工工资的现象,另一方面还能够强化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畜禽检疫检测工作的正常秩序。同时以充足的资金保证屠宰场检测人员的执法力度,或者取消屠宰场动物检疫检测的必需费用,通过缓和基层屠宰场的财政压力也能够促进检疫检测工作朝着正规方向发展。加大对于屠宰场畜禽检测设备的资金扶持力度,做好新设备的引进与旧设备的淘汰工作,保证所使用技术和设备符合现代化要求。

4.3 构建一批高标准、专业化的畜禽屠宰场 监察部门要做好对屠宰场的审查工作,屠宰场畜禽检疫检测工作质量事关民生与食品安全,针对一些手续不全、不具备畜禽屠宰资质的不合格屠宰场要集中清理和关停,针对手续齐全却违反国家畜禽屠宰相关法规的屠宰场,需要勒令关停整改,待其完全符合畜禽防疫审核标准后才能继续营业。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最大的食品安全保障,畜禽屠宰场要积极展开创新升级,发展成为高质量、专业化的现代化畜禽屠宰场,屠宰场内要配备专业化的畜禽检疫检测设备,确保其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同时屠宰场内还应当建立异常畜禽无害化处理区。

4.4 不断完善屠宰场畜禽检疫检测工作制度 制度体系是保证畜禽检疫检测工作质量的核心,因此各地屠宰场需要对现有的检疫检测工作流程进行逐步细化,并从宏观角度出发完善畜禽检疫检测人员的工作制度与考核方式等等,细化检疫检验工作流程,从畜禽的进场管理、检疫检验、染病畜禽处理方式以及屠宰场的卫生与消毒等工作出发展开细化,并将工作要求与绩效考核相联系,将工作规范落实到实际中,进一步规范屠宰场畜禽检疫检测全过程工作。

5 结 语

屠宰场畜禽检疫检测工作将会直接关系到市场中的食品安全,做好畜禽检疫检测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市场中各类肉制品品质。目前在畜禽检疫检测过程中还存在些许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屠宰场检疫检测工作的干预程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纠正检疫检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支持促使屠宰场检疫检测朝着现代化发展。同时屠宰场也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以国家相关法律为母本完善畜禽检疫检测制度,为维护市场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屠宰场家禽牛羊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牛羊各几头
东莞2018年减少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
称家禽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在某屠宰场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