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2023-11-05阳,佘桐,杨柯,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养殖场畜禽疫病

路 阳,佘 桐,杨 柯,蒋 野

(1. 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2.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畜禽养殖的主要目的是向社会提供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以供食物消费。畜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指在畜禽养殖中避免发生病原体或生物危险因子无意中暴露或外泄导致危害的综合防治或兽医卫生措施。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畜禽产品的质量标准、产品安全提级增效越来越严格,畜禽养殖活动中各种管理手段和设施设备的介入是为了阻碍、排除动物疫病的侵害造成的威胁,以保证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畜禽的高生产性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发生或周期性频发给防病治病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超量、多品种的生物制剂兽药的使用在预防动物疫病的同时,也给畜产品的食用安全带来潜在隐患。

近年来,人畜共患病的多发给养殖业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特别是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且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强,对畜禽养殖的生物安全防护、畜禽产品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大力提倡。病害产品的食用损害和人畜共患病的出现,提示畜禽养殖企业应为畜禽建立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减少应激、提高抗病力,以保证畜禽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关键控制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养殖场选址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1 新建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符合当地产业、农牧业发展规划 如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划定畜牧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并向社会公布后,规模养殖场的建立必须在划定的养殖区内建设、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适度养殖才有可能长远的经营发展。

1.2 新选场地要考虑地势高燥、平坦 山区、丘陵山地应尽量选择阳坡不宜超过20 ℃,建筑要布局合理紧凑节约土地,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1.3 要符合农业农村部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基本要求:(1)养殖场选址一般要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风景名胜及景点等远离,不同畜禽品种不能饲养在同一养殖场内。

(2)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乡村兽医)。设置配备疫苗冷藏冷冻设备、消毒和诊疗等具备一定防护、防疫设备的兽医室;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施设备。生产区清洁道、污染道分设。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有一定的防护距离。远离养殖舍独立建设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方便清洗消毒的适宜材料。预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或者未加工初级产品的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独立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污水、污物处理设施。选址不仅要在规划的养殖区内,而且要有预见性、前瞻性,避免不必要的迁建、改建,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相关基本要求。

2 养殖场设计建设要考虑远景发展规划

兴办动物养殖场所时应提前向县级人民政府行政许可部门提交选址需求。县级人民政府行政许可主管部门依据许可程序实施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认选址许可、建设、验收、发证(营业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排污许可证等)。

2.1 所选的预建养殖场 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介前期业主首先要对预选址地进行编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这一过程可通过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环境评介机构进行对环境有一个预先判断符合地方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对环境的要求;同时向县级地方政府申请建设立项、批准建设获得土地等使用要求,有了自己的地盘对建设投资规划就有了心中有数。

2.2 养殖场区建设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并方便使用 一般要求对不同品种的畜禽应分别设计建设生产设施,各个功能区与栏舍的布局、建筑材料栏舍小环境控制设施、饲喂、饮水与除粪设备、消毒设施与参观区,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等要求按照不同畜禽品种要求“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建成、同时使用”。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隔离舍、粪污和无害化处理区(化尸窖或焚尸炉、粪便堆积场、粪便干化处理、沼气处理等)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实用性强。防止有害生物的交叉感染,减少应激、疾病的发生。

2.3 厂外建立消毒站 根据厂址所处环境,有条件的可以在场外一定距离必经道路上建立防护消毒站对进出人员、车辆、畜禽、物品全方位消毒,有效阻断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4 配置必要的消毒设施 购置必要的专用畜禽、畜禽产品、污物运输车辆备案使用、专车专用。积极、严格开展与养殖动物疫(疾)病相关的预防与控制活动,建立安全养殖环境的生物防护屏障和提高畜禽自身免疫能力。

2.5 建立免疫接种制度及免疫操作流程 免疫接种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养殖场除遵守国家颁布的强制免疫病种外,还应根据自己养殖场的生产情况开展免疫病种的计划、免疫程序的制定以利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畜产品的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安全。养殖业最大的风险是动物疫病的发生,依法防疫和适时预防接种是养殖业者自身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动物养殖场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有:(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营养管理,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坚持自养自繁,减少疫病传播机会。(2)结合国家强制免疫计划,根据本地区的发病情况及本场的疫病流行史,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自购疫苗在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后要选择品牌好、质量有保证的生产企业产品,科学、合理的使用疫苗,做好各项疫病免疫工作。(3)发生动物疫情时,应找准原因,采取果断措施。对《动物防疫法》要求上报的的动物疫情按照《动物疫情管理办法》按程序及时上报、迅速隔离病畜禽和对可疑病畜禽和无害化处理,配合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做好疫点、疫区相关防治工作。(4)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体系。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归纳,及时预见、发现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早期发现问题,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5)出售、运输动物时,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检疫申报,协助官方兽医对畜禽个体、群体进行产地检疫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和病原体。

3 尽量做到养殖全进全出、适时出栏

实行“全进全出”实现养殖批次化高效生产,提高畜禽的出栏率和生产经营效益。畜禽饲养施行“全进全出”,在畜禽出场后,彻底打扫卫生、清洗、消毒,切断病原微生物的循环感染,保证整场或整栋舍的一定清洁度,为下一批次的入舍饲养创造良好安全的生存环境。

3.1 科学规范饲养是指对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规范管理,阻断病原微生物侵入的可能。自繁自养与全进全出计划的实施,可有效控制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品质的一致性。

3.2 制定切合实际的生物安全制度并落实考核、提高职工素养和责任心。

3.3 疫苗、兽药使用要规范。严格对症使用兽药、投入品,用于食品类动物休药期应严格遵守,保证产品兽药残留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杜绝使用违禁兽药,对用于防疫的动物生物制品要严格控制,疫苗剩余物、空瓶等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患于未然。

4 适时对环境立体驱虫灭蝇

4.1 病媒生物要及时防治 季节性采取以“四害”孳生地处理为主的环境消杀和物理扑杀是病媒生物防制的治本措施,迅速降低场区病媒生物密度,较长时间将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4.2 养殖粪污要无害化处理 粪便、尿液、废水等养殖废弃物通过自建自备或其它专门处理系统消化降解。如沼气处理、干化处理、污水处理系统等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有机肥或达标后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再次处理。

5 积极参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动物疫病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卫生的主要问题,建立动物溯源体系是解决好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一项基础工作。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部以加强“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管理系统”的推进参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日见雏形。通过使用移动智能识读器实现与后台通讯网络的交互,完成对食品生产全过程关键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保障食品安全追溯、对问题产品的准确召回提供了可行的实用方案。有效预防当地可能出现的各种大规模动物疫病。

猜你喜欢

养殖场畜禽疫病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