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辣里脊

2023-11-04贾文清

雪莲 2023年9期
关键词:里脊饭庄宴席

【作者简介】贾文清,青海西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高研班学员。出版有小說集《银簪子》、散文集《老西宁记忆》《望穿天路》。作品曾入选《21世纪年度散文选》《中国企业职工文化大系》《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集粹》等多种选本。

如果说世间有什么美味能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我想酸辣里脊算是一种。

小时候,每到腊月里,总会有几家亲戚或邻居办喜事,给儿子娶媳妇,或者是出嫁女儿。这时候,就会有人拎着茶叶包上门来邀请我的母亲。母亲也会早早备好礼品:或几元钱,或一件实用的物品,当面交给来人。脸上堆满笑,嘴里说着祝福的话。来邀请的人收到礼品,如沐春风,笑吟吟地告辞而去。

到了喜事的那一天,照例要大办酒席,宴请宾客。其实,饭菜的香味已经飘荡在半空中,隔着二里地都能闻见。母亲早已给我们洗净头脸,换好衣服,就等着主人家的支客来邀请我们。

支客终于来了,母亲怀里抱着一个,手里再牵着两个,一家大小都赴宴。按说,那会儿生活困难,主人家备办的宴席有限,不可能接待那么多的人。但母亲还是会固执地带上我们,只为了让我们尝尝宴席的滋味。

宴席照例是八盘席,所以我们也叫吃八盘。吃八盘的人早已坐在炕上虎视眈眈,每道菜上来,顷刻之间就会汤干汁尽,不留一点残渣剩羹。

母亲尽管带的人马多,但我们都是老实无能之辈,根本不会、也不敢在筷子林立的菜盘中争抢食物,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抢,自己什么都捞不着。偶尔,母亲也会给我们抢一两块配菜,放在我面前的碟子里,我才敢端起来吃了。往往,母亲给我们搛了一筷子,再回头时,盘子已经空了,母亲什么都吃不着。

我已经很大了,该学会自己抢了,别人家刚刚断奶的孩子都知道把筷子扔了,用双手抓着吃。可我就是不敢,我很害怕这种既有严格的礼仪,又充斥着人性本能欲望的场合,同时,还是会生出很强的羞耻感,总觉得为了吃嘴,扑到桌子上乱抢未免太丢人了,所以我不抢,被动地等母亲给我抢。

母亲对我的懦弱无能很是愤懑,兜头就是一巴掌,打得我从炕上栽下去,摔到炕和支炕柜的缝隙之间。在旁边撤盘子的支客眼疾手快,一把将我捞了上来。我十分委屈,撇着嘴呜呜地哭。这时候,旁边一位年长的嬷嬷,她一边埋怨母亲不应该在饭桌上打孩子,一边把自己抢到的一块什么好吃的放在我的小碗里。

这是一块油汪汪的肉,但看着又不像肉,不知道是什么。我顾不上多想,搛起来就吃进嘴里。

一种从未品尝过的香味弥漫在口腔,我确定它就是肉,但比肉要好吃得多。是一种混合着肉香的奇特的滋味,又糯又香又脆又辣,还有嚼头。顺着嗓子眼往下滑的时候,它像一个顽皮的小精灵,手舞足蹈地,把它的鲜、香、脆、嫩,还有说不出来的美妙滋味尽情释放出来。

这是什么啊?世间怎么会有如此好吃的食物?我停止了嚎哭,眼巴巴地望着桌上。可是,桌上的盘子已经空了,剩了一点汤汁。那位好心的嬷嬷拿过我的小碗,把盘子里残存的汤汁都舀进去了。汤里有一点剩的配菜,红绿黑白各种颜色都有,很好看。我只认得红的是辣椒丝,绿的是蒜苗,黑的和白的配菜我都不认识。但这两样菜非常好吃,在晶莹透亮的汤汁里浸润过,脆嫩而且鲜香,有一股独特的滋味。后来我才知道,白的叫玉兰片,黑的叫木耳,本地不出产这种山珍,是漂洋过海运过来的,很珍贵,难怪我没见过。

那一次,在哭声中品尝到的美味佳肴,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它叫酸辣里脊。

里脊是指所有动物脊椎两侧靠里的肉,这个部位的肉因活动量大,肉质细嫩,滋味鲜美,是动物身上品质最好的肉。把最好的肉裹上粉面用油炸透,再浇上酸辣的汤汁,要是不好吃,就对不起厨师们这个伟大的创意了。当然里脊也有甜口的,叫糖醋里脊,但青海人的正式宴席——八盘席上,从来都是酸辣里脊,这与青海人喜欢浓烈厚重的口味有关。同时,也与里脊这种菜肴在青海的传播有关。

很早以前,生活在青海这块广袤高原上的土著人,以放牧牛羊为生,他们的主食就是牛羊肉和青稞糌粑。因而他们知道牛和羊身上的哪个部位最好吃。“牛吃肋巴,羊吃胸叉”,是说牛的肋巴骨和羊的胸叉肉最鲜美,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佳品。而对于老年人,则捧上一根肥嫩的羊尾巴,因为羊尾巴肉质细腻,肥嫩柔软,最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

直到有一天,一些风尘仆仆的商人长途跋涉来到了青海,他们在带来了新鲜奇特的商品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故乡别具风味的饮食习惯。于是,牛羊肉之外的鸡肉,猪肉,还有鱼和海鲜也慢慢地端上了青海人的餐桌。

最早到青海来的商人以山西人和陕西人为多。虽然同为西北人,饮食习惯大抵相同,多以面食为主,但人家的面食做得相对精致,花样也很繁多。青海人见识了人家们做的面条、花卷之后,也慢慢见识了面粉在饮食中花样迭出的做法:比如,把面粉揉成面团后放在水中搓洗,洗出面汁和面筋分别放到笼屉去蒸,蒸出金黄油亮又柔韧好吃的酿皮;再比如,把面粉搅成糊糊裹在肉上、裹在鱼上用油炸,炸出的肉和鱼就香得不同凡响。以前,青海人没有炒菜的习惯,招待客人的宴席就是煮成大块的牛羊肉和烤熟的馍馍,如果做得精致点,就会在肉汤里放进去一些萝卜洋芋豆腐之类的蔬菜和肉块做成烩菜,称之为熬饭。每人舀一大碗,就着馍馍吃,也能吃得口甜心怡,满头大汗。自从这些牵着骆驼、赶着骡马的域外商人来到青海后,青海人见识了人家们待客的宴席。除了各种各样精致的馍馍外,还有不同口味、精心烹制出来的菜肴。这些菜肴融合了西北人讲究大气、实惠的气质,多以肉食为主,但做得颇为精致,色香味俱全,还讲究营养搭配。其中,裹着面粉炸出来的里脊肉便是所有菜肴中的佼佼者,是八盘席上的招牌菜之一。

宴席中的里脊多做成酸辣的,还是和山陕商人有关。第一批来到青海的山西客商在青海驻足后,也把自己家乡酿醋的技术带到了青海。在湟源,就有一家山西商人开了酿醋作坊,专门制作出售家乡用粮食酿造的黑醋。

山西人有着丰富的酿醋经验,这种黑醋一上市,立刻受到县城居民的欢迎,被抢购一空。山西商人扩大再生产,酿造出更多的粮食醋供应市场。慢慢地,湟源黑醋便在各地都有了名气,成了湟源的特色产品之一。

宴席上的干炸里脊如此好吃,用滋味醇厚清香的湟源黑醋调制出的酸辣汤汁浇在里脊上面,更使里脊锦上添花,成为老少咸宜的酸辣里脊。而以甜咸为主的糖醋里脊,因不太适合本地人的口味,慢慢地淡出了餐桌。酸辣里脊占据了绝对的风头,成了八盘席中的铁定菜肴,而且,还逐渐成为了湟源县城的招牌菜。

当然,任何品牌的创造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湟源黑醋成就了酸辣里脊,不过,酸辣里脊成为众人推崇的品牌菜肴,则经历了众多优秀的厨师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的改良精制过程,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为传统的饮食文化能走到今天,并且能发扬光大而默默地奉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最早的山西商人王尕有,王尕有从遥远的晋中大地牵着骆驼来到青海,本指望贩卖本地的药材或畜牧产品挣钱。却在无意中发现商机,这里有丰富的肉类食材,上等的山货珍品,是开饭店做宴席的绝佳食材。而在此地的山陕商人和当地富户,因商业往来,或接待客户,需要一些档次较高的饭店或会馆。王尕有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需求,他审时度势,筹措资金,在湟源县城开起了第一家做宴席的饭馆——魁盛饭庄。魁盛饭庄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从不卖低档饭食,专门承包宴席,也从不接待零星散客,只接受客人预约。饭庄所经营的宴席,便是当时流行的八盘席,就是八个颇具特色的热菜,以本地丰富的肉食为材料,精心烹制后,渐成青海本帮菜。

八个热菜中,王尕有最拿手的便是酸辣里脊。他炸出的里脊金黄软嫩,酥脆可口,用湟源黑醋调制出的高汤浇制,酸甜适合,麻辣鲜香。汤汁浇在刚炸好的里脊上,热气腾腾,鲜香扑鼻,不禁令人食指大动。久而久之,魁盛饭庄的酸辣里脊出了名,人们到饭庄吃饭,其实是冲着酸辣里脊去的。

王尕有在湟源开饭庄几十年,苦心经营,终于将酸辣里脊做成了自己的招牌。然而,他已年老体衰,不能上灶掌勺了。好在,他精心培养了几个徒弟,其中一个叫马增海的小伙子,是众徒弟中的佼佼者,已深得他烹制酸辣里脊的真传。王尕有决定将魁盛饭庄交给马增海打理,自己告老还乡。

马增海接手魁盛饭庄时,正是湟源县城商贸最繁荣的时期。这里不仅有山陕商人,还有从西藏、玉树过来的藏族商人,从天津、大连、汉口过来的内地商人,还有从遥远的境外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国商人。这些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口味。只是,他们来到湟源,统统被魁盛饭庄的八盘席吸引了,对其中的酸辣里脊更是赞不绝口。

马增海信心大增,他知道众口难调的道理,但如果菜做得好了,还是能换来天南海北众多客商一致的好评。为了满足更多客人的口味,他便在汤汁上做足了功夫。原来的汤汁里,配菜都是就地取材,图的是经济实惠,以红辣椒、鸡蛋饼、菠菜和蒜苗为主。马增海接手后,他除了将原来的酸汤调制得更加细腻绵长,口味柔和,还将汤里的配菜做了改进,把鸡蛋饼和菠菜换成了玉兰片和黑木耳。这两样东西青海本地均无出产,需要从外地长途贩运过来,因而显得愈加珍贵,一下抬高了酸辣里脊的身价。而且,黑木耳和玉兰片一黑一白两样山珍,再配上碧绿的蒜苗和鲜红的辣椒丝,使得汤汁的颜色更加赏心悦目,浇在金黄酥脆的里脊肉上,一盘酸辣里脊五颜六色,香气扑鼻,真不愧是魁盛饭庄的招牌菜。

马增海改良了汤汁,他的徒弟牛德魁则创立了品牌。

经过师徒二人几十年的努力,这时候,魁盛饭庄的酸辣里脊已经远近有名,不仅外地客商进店品尝,就是本地的居民,家里有红白喜事时,都要到魁盛饭庄订酒席。那个年代,湟源附近四邻八乡的农民,都以到县城的魁盛饭庄吃了一顿八盘席为荣耀。

到了第三代传人牛德魁时,因魁盛饭庄的酸辣里脊卖得特别红火,县城已有很多家饭庄在经营酸辣里脊的生意,有的直接上门求教,学习制作里脊的秘诀。牛德魁对来学习的人毫不保留,总是热情耐心地教授给他们,使得他们也掌握制作技巧,做出和魁盛饭庄一样好吃的酸辣里脊。于是,酸辣里脊在湟源遍地开花,成了湟源特有的美食。

后来,别的地方也开起了饭庄,专做酸辣里脊。然而,只有用湟源的黑醋調配出来的汤汁,浇在炸好的里脊上,才能吃出里脊特有的风味。牛德魁便把自己的招牌菜进行了定位,叫做湟源里脊。由此,区分出了湟源的酸辣里脊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是风味独特的美食,也因此对湟源的陈醋做了宣传,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现在,湟源里脊的第四代传人李旭林依然在经营着魁盛餐厅。魁盛餐厅依然很火爆,每天食客盈门。李旭林坚守着前辈们创造的美食品牌,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他对里脊肉的选料非常严苛,必须要当天宰杀的新鲜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条后,裹上新鲜湿润的豌豆粉面,放到油锅里炸。这一次的炸叫软炸,炸到粉面和里脊肉凝固时,即刻捞出,为的是保证口感。之后,在油锅里倒上纯正的菜籽油,烧热后将里脊倒入,再炸一遍。这一次,炸的时间稍微久一些,要把里脊肉炸熟炸透。

之后,还要炸第三次。这一次,就将已经入味熟透的里脊炸得金黄酥脆。捞出后,冒着油珠端上桌,紧接着,服务员拿来一大碗刚刚调配好的汤汁,趁热浇在里脊上,只听“嗞喇”一声爆响,汤汁沸腾,蒸汽弥漫,细小的水珠和油珠在菜盘四周飞溅。随着蒸汽窜出来的,是一股浓郁的酸辣香味混合着肉香和汤汁的香味,不禁令人垂涎欲滴。客人们纷纷拿起筷子,品尝久负盛名的湟源酸辣里脊。

酸辣里脊要趁热吃,才能吃出那股又香又辣又脆又糯的味道。汤也要趁热喝,舀一勺冒着热气和油珠的酸辣汤送入口中,就会有一股甘甜温暖的抚慰顺着食管流入肠胃,使得浑身上下都舒服熨帖。各地食客们在大快朵颐的时候,绝想不到,在遥远的青藏高原,竟会有如此热烈奔放又温和缠绵的汤。细嚼汤汁中的木耳、玉兰片和青红辣椒,感觉它们也像三炸三熟的里脊肉一样,是经过厨师们精心调制过的食材,是美食美味的又一次升华。犹如我第一次喝到里脊里的酸辣汤一样,不相信已经非常好吃的肉,竟会变得如此美妙。

八盘席,曾是我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而湟源的酸辣里脊,不仅将这美好的记忆留存了下来,而且还发扬光大,如今变成了人人喜欢的美食。

猜你喜欢

里脊饭庄宴席
抓炒里脊
不同烹饪方式的牛里脊质构品质比较
一个华人饭店的柬埔寨故事
宴席礼仪7禁忌
中国大运河宴席 下
姜烧肉
浅谈文化主题宴席的打造
一个人大摆宴席
糖醋里脊
小饭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