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的建构困境及破解进路
2023-11-04徐功献谢竺轩
徐功献,谢竺轩
(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交流空间,逐渐成为各种思想观念、社会思潮、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我们要深刻认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主动加强引导。现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发展,如果我们不主动宣传、正确引导,别人就可能先声夺人,抢占话语权”[2]49。因此,要想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就要抓住互联网这一全新交流空间,“深刻认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主动加强引导”[2]49。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传播,是推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国家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建构的价值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3]21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接受新信息、发表个人观点、抒发个人情绪的主要场所。正确、有力引导网络舆论,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对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控制力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推进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有效举措
社会化传播强调每个互联网用户都是传播的一个节点,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一种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在信源、希望获取信息的受众和信宿之间进行沟通并实现信息和内容分享的行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现其社会化,使其成为社会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标尺。推动红色文化社会化,能够让红色文化最大程度在各领域进行传播,发挥红色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而在网络领域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提高红色文化的社会知晓度,实现红色文化的社会化传播。
互联网作为现代重要传播系统之一,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为一体,同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而网络中的群体传播改变了由社会精英垄断话语权的情况,影响着当前社会传播结构和方式。网络具有传播媒介多元化、传播方式融合化、传播过程互动化和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能够加大网络领域内红色文化曝光度。利用网络话语阐述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标准和精神力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网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进而提升网民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网民们有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就会自发贯彻、宣传和传播红色文化。因此,在网络领域内构建红色文化话语权,是推进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有效举措。
(二) 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2]54。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需要重视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话语交融”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思想碰撞愈加剧烈。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交互性等特点,加大对我国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的渗透,企图瓦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阻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以“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想,不断向我国输入资本主义观念,企图主导我国网络话语风向,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维护资本主义话语霸权。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可以有效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捍卫红色文化权威,维护正确的文化评判标准,提高人们对于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让民众主动维护红色文化、自发拥护主流意识形态,从根本上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袭,进而维护我国网络空间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三) 凝聚网络场域红色文化价值共识的应有之义
文化价值共识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跨越时代变革中保持自我的标志,“它为特定民族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提供最基本、最稳定的文化力量”[4]。红色文化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凝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代表着其具体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要求。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艰难险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凝聚红色文化价值共识,才能让红色文化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推动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能够引导社会风气建设、规范社会价值追求,是凝聚网络场域红色文化价值共识的应有之义。
随着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开放度的提高,人们的思维活跃程度大大提升,这就使得不同群体的个人对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视角的思考,进而产生意见上的分歧,这就亟需建立文化导向机制。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能树立红色文化话语权威,及时把控网络舆论风向,在面对遭到资本、权力、技术等因素的介入和催化而引发的社会争论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及时且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使不良言论和错误思想难以蔓延。因此,必须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广大网络媒体在权威媒体的领导下生产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多重、多元需求,向社会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凝聚网络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领域的价值共识。
二、问题的分析: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困境
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关乎我国意识形态防护网的构建。积极提高红色文化网络话语在网络空间中的权重,从而获取话语主导权,是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中,由于互联网空间各种要素相互交织、各种观念错综复杂,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一) 不良网络信息蔓延弱化红色文化网络话语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却面临诸多问题,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的构建,不可避免地受到网民价值观和道德观偏离或缺失的影响。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蔓延,会弱化红色文化话语社会化传播的影响力,进而阻碍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的构建。
近年来,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普通群众被赋予内容生产的权力,他们能够在网络开放空间中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在互联网带来接受信息便利的同时,由于“网络话语空间的匿名性遮蔽了现实社会中的话语不平等结构”[5],一些不良信息渗入网络并逐渐侵蚀了人们的正确思想。有些文化生产者受到个人知识素养不够、西方错误思潮渗透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出的网络话语存在意识形态偏差;更有甚者,少数文化生产者不仅不宣传正确价值观,反而公然将网络平台变成私人不正“三观”的宣泄场,甚至在爆发突发性群体事件时借机炒作,散布各种不实消息,企图破坏党和政府形象。长此以往,人们的精神世界会遭到不良信息的腐蚀,人民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的信任会遭到冲击,红色文化网络话语的可信度会被弱化,最终形成社会思想混乱的局面。
出现网络不良信息的蔓延,责任不仅在于文化作品生产方,文化作品受众的素质良莠不齐也是不良网络信息得以蔓延的重要因素。网络用户素质的良莠不齐会导致人们对于网络红色文化的认可度不够。不少人只关注能给自己带来即时快乐的娱乐性文化,而对于严肃的历史性文化则不顾不问。对红色文化的不闻不问,弱化了红色文化话语的影响,阻碍了红色文化的社会化传播,导致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得不到人们的认知和认可。在此情况下,“红色文化网络育人的话语转型刻不容缓”[6]。
(二) 西方“话语陷阱”冲击红色文化网络话语的建构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传播技术范式的变迁加速,多元化文化冲突给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制造网络舆论这一渠道,向我国渗透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构建资本主义网络话语权,冲击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的构建。
构筑传媒优势、话语控制、文化殖民构成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整个过程,其中话语控制是西方“话语陷阱”冲击的关键环节[7]。一些境外势力通过在国内炒作敏感人物敏感话题,激化意识形态对立,从而达到话语控制的效果。此外,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强大的资本支撑和受众广泛的媒体中介入侵发展中国家,意图在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如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就是十分深重的,在电影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之下,许多人将“个人英雄主义”奉为“英雄主义”,落入了西方“话语陷阱”之中。通过这种偷梁换柱、混淆是非的“话语陷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实现话语控制,最终达到文化殖民,占据文化领域话语权的目的。
各种境外势力炒作网络舆论、进行文化渗透最根本的目的,是妄图瓦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目前我国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宣传力度不够,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把控仍有缺失。许多公民面对此类陷阱难以辨别,不能有效的抵制,甚至在网络上自发传播错误思潮和错误价值观念,如美化民国的文坛风气、传播为历史战犯“翻案”的言论等。这些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错误思想,不断渗入我国网络话语体系,对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 网络资源结构性冲突消解红色文化网络话语的认同
在网络场域进行的意识形态话语争夺过程中产生的话语资源结构性冲突,“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效果”[8],成为对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的一大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商业内容聚合平台不断发展扩大,用户以及平台收入被分流,传统媒体遭到严重冲击,主流媒体的传统内容供给方式无法满足网民的多元需求,最终导致网络话语权的流失。尽管传统媒体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号和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但由于其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面向群体等方面有待继续完善,相较于其他网络新兴媒体,还是出现了优秀作品数量少、传播成本高、传播内容单一、传播速度较慢等问题,导致网民接触到红色文化话语的机会仍不足。与此同时,具有传播时效快、信息量大、成本低、门槛低、娱乐性强等特点的网络新兴媒体,有着更贴近大众审美的文化作品,其出现就必然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遭到“分权”。更有甚者,当技术赋权、个人媒体化已经导致架构重组、资源重配情况出现时,传统媒体就会出现地位下降且“削权”的境况,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进而也会遇到挑战、产生危机。
三、问题的思考: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建构困境的破解进路
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是一个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话题。必须紧紧抓住提升红色文化话语在网络平台上的流通度和人们对于红色文化话语的接受度这两个关键,着力提高红色文化网络信息供给力,着力增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控制力,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网络结构科学性。
(一) 提高网络红色文化信息供给力
红色文化话语的供给决定了谁能够传播红色文化,人们能够接触到什么样的红色文化,进而决定了社会对红色文化话语接受的范围和人们对红色文化认知的高低。加强科学的红色文化话语供给,能够引起大众学习、讨论的热潮,有利于提高红色文化话语的影响力,因而它是影响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构建的重要因素。
提高红色文化网络信息供给力,一要提高红色文化网络话语的供给效率。通过媒体融合,不断提高红色文化话语在网络话语中的比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278融媒体时代下,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全面融合,必将为红色文化话语在网络中的传播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途径,其中就包括实现红色文化线上线下多媒介话语传播,让人民群众从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两种途径接触和了解红色文化。可以通过在公共场所植入包含红色文化话语的公益广告和宣传片等方式,把红色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红色文化、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可以充分利用微阅读、微音频、微视频等方式,实现网上网下“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9]联动传播,增加红色文化话语在网络领域的曝光率,拓展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推动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
二要提高红色文化网络话语供给质量。首先,要转变话语供给观念。以往认为,主流媒体的供给代表着话语供给的高质量,但就全球范围来看,话语供给的质量的高低,更依赖于大众媒体生产的话语质量。人们日常接触到的主要还是大众媒体、社会媒体,这就要求要不断深化文化供给侧改革,在重视主流媒体话语生产的同时,也要重视大众媒体话语产品的生产,准确把握大众的喜好和需求,生产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话语产品。其次,要推动网络领域原创性红色文化话语产品的生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力的红色文化生产人才。可充分利用网络小说、游戏、影视等网络新兴文化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红色文化网络供给质量。近些年已出现了一批红色文化同游戏、影视剧等新模式结合的优秀成果,如《隐形守护者》(游戏)、《觉醒年代》(电视剧)、《建党伟业》(电影)等,但数量还是较少,这与许多领域内创新型人才缺失息息相关。只有创作者水平上去了,红色文化产品和红色文化话语的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证。因此,只有及时转变现有网络话语生产观念,重视对网络话语生产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才能够提高网络领域内红色文化信息供给力,进而推进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的构建。
(二) 增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控制力
红色文化话语权的强弱,取决于话语影响力的大小和话语引导性的强弱,这与话语控制力的强弱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必须增强红色文化在网络领域的话语控制力。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红色文化根本立场。首先,“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10]。马克思主义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坚定红色文化立场,增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控制力的根本基础。只有根基稳固了,红色文化才能够枝繁叶茂,才能有更强的控制力。其次,提高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控制力,必须立足红色文化根本立场。红色文化根本上是人民的文化,来自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提高红色文化话语控制力,最重要的是要看话语能否说到人民心坎上去。只有话语真正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其控制力才能增强。
二要构建红色文化权威话语主体。当下,红色文化网络话语的主要发声人还是主流媒体,但由于新兴媒体的出现和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赋权”,主流媒体面临着被分权的挑战。“新媒体不是旧媒体的增加,它也不会让旧媒体得到安宁,它永远不会停止对旧媒介的压迫,直到它为旧媒介找到新的形态和地位”[11]。因此,针对主流媒体遭到分权、减权的现状,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促进传统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必须加强主流媒体与网络新兴媒体的融合,带动全网络用户认同、拥护和生产红色文化产品,重新树立主流媒体在网络领域的话语权威,提升人们对红色文化话语权的认可度,进而增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控制力。
三要推动红色文化走出国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发展红色文化,就要强化红色文化的话语控制力,只有话语控制力够强,才能更好推动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体系走向世界,通过网络这一传播纽带,联动国内外传播力量,推动红色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大潮。一方面,要保持红色文化国内主阵地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跨文化话语交流人才,更好地演绎红色经典;另一方面,要推动红色文化话语国外新阵地的拓展,提高红色文化同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频次,扩大红色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话语阵地,推动红色文化话语向世界话语转变,从而达到在国内外都能够增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控制力的目的。
(三) 提升网络红色文化结构科学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2]。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紧抓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也就成为必然。构建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要提升红色文化结构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和发展红色文化结构。
提升网络红色文化结构科学性,一是要加强网络领域红色文化物质文化的开发。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都承载着满满的红色文化。将这些历史遗迹3D建模,做成电子博物馆,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感受实地的红色文化。除此之外,建立红色文化史料电子资料库,也可以更高效地利用互联网做好史实资料整理。完善红色文化历史资料,为后来的研究提供更为完整正确的史实资料。推动红色历史资料电子化、网络化,不仅有利于保存历史信息,也有利于打破时空的限制,整理并生产出更优质的红色文化产品,从而为提升红色文化结构科学性奠定现实基础。
二是要加强网络领域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的建设。非物质文化包含了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各种精神文化。要推动网络领域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部分的建设,首先,要推动红色文化相关政策制度建设。推进红色文化网络话语的发展,离不开对网络红色文化产品生产的鼓励和对红色文化话语质量的严格把控。坚持由政府或主流媒体等话语权威主体主导红色文化网络话语的生产,是提升红色文化结构科学性的政治基础。其次,红色文化结构的科学化离不开对网络中红色精神文化话语的建设。从对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遗迹的研究中推进对革命精神的发掘,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让网络领域内红色文化话语内容更加完善。最后,加强中国本土话语体系建设。在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西方中心论”产生过较大影响,一些学者过分关注西方的学术理论和思想,照搬西方话语体系,对中国本土情况缺少思考。红色文化是极富中国风格的文化形态,要推进中国红色文化话语权的构建,必须突破西方中心论,创造中国式的话语体系构建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逻辑解决中国问题,使红色文化网络话语权建构理论更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