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本科专业设计课程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2023-11-03孙彤宇许凯梅梦月
孙彤宇 许凯 梅梦月
摘 要
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向往对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须培养一批具有高度政治、经济、文化素养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尽管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由来已久,然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要求的城市精细化设计专门化人才还是相当不足。同济大学于2020年获教育部批准,在国内成立首个城市设计本科专业,立足我国城市建设的具体国情和重大社会需求,重点在凸显人民城市的理念上建立一套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专业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设计课程的体系设计上,针对城市设计专业工作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流程特点,建构了循序渐进的能力培养体系;在具体课程的教案设计上,建构了从空间到类型、从要素到系统的设计课程体系;在具体教案和教学过程中建构了理论学习、形态设计训练、相互协同等具体教学方法。该体系为国内高校城市设计专门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路式的实验,也为更好地建设城市设计专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设计;空间原理;教学设计;循序渐进
1 研究背景
1.1 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对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精细化发展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城市空间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长,对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新型城镇化、旧城更新、历史街区活力再生、既有社区更新等存量城市空间更新,需要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专门人才,从事相关的设计实践和城市发展管理。然而城市设计的涵盖尺度大小跨度较大,规模大的可以是一个城市,可以是一个城区或若干街区,小的可能只是一个街头小广场等;面对的任务要求也有较大的差异性。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需要解决如何为这些专业人才建立一个具有适应性的专业工作基础和框架,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1.2 国际、国内城市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城市设计教学由来已久,一般认为1956 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的第一次城市设计国际会议是城市设计作为一个学科被确立并进行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开始[1]。之后,哈佛、宾大、谢菲尔德大学等英美院校开始设置硕士研究生城市设计学位[2]。学界普遍认为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高度融合,而国际高校在城市设计的教学上也普遍采用在本科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生培养为主,也有些院校把城市设计作为职业学位或“后”职业学位[3]。朱文一教授强调在研究生阶段设置城市设计专业的重要性[4]。
城市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各大高校对城市设计相关内容的教学也方兴未艾。2020 年同济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国内首个城市设计本科专业[5],从建筑类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建立城市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探索城市设计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路者。
縱观目前国际国内城市设计教学的现状,城市设计课的教案通常都是综合性的课题,规模大小不等,一般给高年级的学生或研究生做的设计课题,规模都在街区以上(20~30 公顷以上至几平方公里),均以城市更新为主,依托学校所在城市,方便调研和现场考察。综合性的设计课题,通常会附带许多特定的现状问题,对于进行思考和研究比较合适,但是对于本科低年级阶段训练城市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来说,有较大难度且对基本能力的训练不太聚焦。
由于是在建筑学、城市规划本科高年级阶段或研究生阶段进行教学,大多数的城市设计课题关注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目前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城市发展新要求的相关问题思考和研究,如大数据[6]、数字化[7]、生态化[8]、建成遗产保护、地域文化、TOD 模式等,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也会有各种不同方式的尝试,如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中外联合设计[9]、高校之间的联合毕业设计、跨专业的联合设计等,也有结合国际竞赛[10]、结合实际项目来进行教学的各种有益尝试。
综上,国际、国内的城市设计教学,大多都是在探讨具体设计课题的教学,但是对于一个城市设计的专业人才,在本科期间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体系性、全方位、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探讨和设计,则相对比较缺乏。设立城市设计本科专业,关键在于如何在一个时间线上将城市设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系统性的训练,这是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也是城市设计专业建设的一大挑战。
2 针对城市设计专业思维特点的能力培养体系
2.1 城市设计专业人才所需要的专业思考方式和专业基本能力
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在进行专业问题的处理上,虽然其基本的设计能力与建筑设计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在思考方式和立足点上会有区别。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重点要养成我们称之为“城市思维”[11] 的思维方式。通常,在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阶段,重点是训练学生处理空间流线、形态塑造等基本能力,采用的设计课题一般都采用建筑单体设计的项目。在这种训练中,往往造成学生比较关注建筑用地范围内的情况,而对红线外的情况考虑较少(实际上也无法进行改变),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比较自我创作的“建筑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对进行城市设计的工作非常不利。城市设计最重要的是考虑城市空间、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建筑物来进行城市空间的塑造。城市思维主要体现3 个特点:整体性、开放性、公共性,即思考设计问题需要突破任务给定范围的约束,将具有整体性的相关城市范围纳入问题考虑和建立解决方案的基础和前提;所塑造的空间要更多考虑开放给公众使用的特点;城市空间在形态和功能上要具有更多的公共性等。这种思维模式需要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基础教学阶段,通过特定的课程教学设计来逐渐建立。
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养成进行专业工作的思考方式和进行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城市设计的专业教学不能只是在学习建筑设计的基础之上再加若干城市设计专题这么简单。在同济大学的城市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针对城市思维的建立和空间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将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要素、组织、系统、整合的结构性思维特点,以及对空间要素进行思考和操作的特点,展开循序渐进的设计课题系列设置(图1)。
在这个设计课程的系列中,一年级主要是建筑学的入门训练,包括形态构成、空间限定等的基础,建筑空间和形态的设计表达训练以及小型建筑设计等,主要训练和掌握人体基本尺度与空间使用的基本要求,建筑制图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内容,建筑类的各个专业都需要建立的专业通识。二年级和三年级作为专业训练的核心阶段,采用从空间到类型、从要素到系统的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到了四年级的设计课程则安排城市设计综合性、拓展性课题(图2)。
2.2 城市设计专业课程层层递进、相互衔接的教案体系
在城市設计专业课程教案体系的设计上,从二年级开始到四年级毕业设计,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相互衔接的教案体系。二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主要突出“城市建筑”概念,设计可以分别为二年级上“城市建筑I——建筑空间原理”、二年级下“城市建筑II——类型建筑”,设计任务书的选题原则除了建筑设计本身的要求,如功能流线要求、空间氛围要求等,还需要强化建筑在特定城市环境中的相关要求,如建筑与街道、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等,题目设置时给每个同学选一块不同基地,要求学生在设计时考虑建筑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共同的外部空间。
三年级上作为城市设计的基础,主要是训练作为城市要素的街道、街块、街区(含街块、街道、小广场、口袋公园等)的设计能力,了解城市基本单元的要素具体的设计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通常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对于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具体设计并没有太多的认知和意识,也没有很多处理具体城市空间塑造的设计能力储备,这方面作为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是特别需要进行强化训练的。其中街道设计的题目主要聚焦于建筑界面与人行空间的关系,建筑首层平面的功能设置以及各类空间形态类型等的训练。街道设计的训练是城市设计专业工作培养思维模式、思考重点和设计基本功的重要环节。在一般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中,很少有针对性的专门化设计课题的训练,而这恰恰是城市设计的基石之一。街块设计则主要是城市形态学的专题训练,一个街块与一个建筑用地似乎是一样的,但概念却不同,一个街块在不同尺度、不同功能以及单一产权或多个产权的不同情况下,出现的建筑形态会有许多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当这些街块组合在一起,其相互之间所能形成的城市外部空间如何塑造,成为一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街区设计则选择一个大约20 公顷左右的城区,包含各种功能类型的街块、不同类型的街道、不同类型的口袋公园、小广场、滨水公共空间带等城市空间中的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设计。
三年级下的设计课题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系统,城市设计需要有系统性的思维,包括一个城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交通(包括道路分级、公共交通、静态交通等)、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绿化生态系统、城市空间中的开发强度分布、建筑体量分布、建筑高度分布等问题,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关于城市运作基本状况的城区设计,与城市生活、城市产业、社会结构有关,涉及全方位的城市问题。这一阶段的设计课题设置既要能够涉及全方位的城市规划相关问题,又要控制规模,以便学生能够把握。因此设置了一个1KM 边长的虚拟题,从城市的最基本逻辑开始,即一个城区的基本人口要求、土地利用、交通、公共空间、绿化水系等,来进行城市空间的建构。设置虚拟题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空间拓扑关系为主要的思考方式,而具体的物质空间制约因素,如特殊的地形、地貌、水系、绿化以及场地现有的历史遗存等问题都被屏蔽了,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做设计时重点关注如何建构城市系统的问题。
四年级上则进行较为综合的设计课题,主要选题为新城城市设计(2~3 平方公里规模)和城市更新设计(1~5 平方公里),这两类城市设计课题是目前城市设计实际项目中的主要类型,进行这样的综合训练,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专题性城市设计操作,学会城市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方法,培养进行城市设计所需要的各项基本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求学生通过相关文献阅读掌握城市设计基本理论要点,培养学生根据学术问题进行知识建构的能力;通过相关案例的研究,学会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了解城市的各个系统及其运作特点;培养从城市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建筑和城市空间相关问题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充分认识到城市设计对于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掌握进行城市设计的基本研究方法、结构性的思维模式以及系统的思考方式并掌握城市设计完整的、系统性的图纸、模型和文本表达。
四年级下毕业设计则是较为综合的城市设计自选题,可以让学生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3 个专业之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带有教师研究方向特色的以及与设计实践结合的项目,进行综合训练和对整个四年的专业学习的一个总结性的训练,为毕业后从事城市设计实践以及进入研究进行深造打好基础。
专业课程的体系特色是“从空间到类型”的城市建筑基础,“从要素到系统”的城市设计基础,再转入“从虚拟到实际”的城市设计教学。另外一方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也充分考虑到城市设计专业的特点,在设计课题的设置上尽量设置学生需要进行相互协调、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与城市空间周边关系协调的特点。
3 构建专业能力针对性的教学过程创新
针对城市设计专业工作过程中问题思考的整体性、城市空间设计的开放性和城市空间适合城市生活的空间公共性,以及工作过程需要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利益相关者不断协同的工作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中,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设计,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过程中相互协同能力的培养等都是城市设计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教案内容主要体现为:①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②分配给每个同学不同的设计基地,又同处于同一城市环境中,需要去协同塑造城市空间和共同处理相关城市空间问题的教案模式;③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既严谨又开放的设计表达模式。
在二年级的“城市建筑”教案模块中,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根据人的使用要求,掌握空间流线组织、城市空间、建筑外部空间、内部空间的塑造能力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了解城市空间中各种类型建筑的空间和形态基本特征以及对空间和形态进行创新的能力。教案系列设计突出体现“学习建筑设计,思考城市问题”的特点,通过对一个园林空间转译的先导练习(2 周),用空间拓扑关系提炼的结构性思考方式,建立对于人在空间中活动的基本需要和体验感受与空间序列及形态塑造的关联;接下来的建筑设计课题则主要解决在水平层面功能、空间组织以及多层面人流活动的竖向空间设计课题(图3)。
1)教案一:园林空间转译。
通过分析传统园林,初步认识人在空间中活动对空间物质形态的基本要求和感受(开放—封闭;动态—静态;路径—节点等)、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廊、柱、墙、覆盖等)及其组合方式;练习用空间拓扑分析的方式提炼、转译和发展空间形态的能力。作业要求学生实地调研苏州园林,并从中选取一块30 米×30 米的局部空间进行分析、抽象、重构(图4)。
由于作业要求明确,学生操作难度不高,但设计的拓展性较大,因此,作业成果展现总体具有赏心悦目的形态效果,部分学生有较为独特的理解和提炼,并创新地对空间进行重构。作业成果反映了学生对空间组构的拓扑关系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进行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塑造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方法。
2)教案二:水平空间设计——历史街区文化建筑设计。
通过一个建筑面积500 平方米的小型单层文化建筑设计,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重点关注人的流线与空间的关系,包括人流在城市空间中的流动和停留,以及其他步行者行为特征与空间的关系;人流在建筑内部空间活动的流线与功能的组织以及与空间形态的关系。设计通过要素的选取,运用“规则行生”和“性能驱动”两种机制的交互作用原理,结合具体的场地环境和功能条件,整合建筑“空间与实体”和“活动与行为、结构与材料、场地与环境”的逻辑关系,并充分表达生成设计的过程。建筑基地选在一个历史街区,根据教师前期所做的城市更新研究,分别选9 个地块,一个班级3 位教师,分别指导3 个小组,小组内每个同学做不同的基地,从作业教案设置上就要求同学进行相互协调,对于建筑物之间所形成外部空间(如街道、广场等)的形态和未来城市生活的可能性,作为成果评价的要求之一,因此从建筑设计训练的题目上,就开始培养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主动考虑外部空间塑造的要求,建立一种城市思维(图5)。
3)教案三:竖向空间设计——创意聚落多层办公建筑设计。
通过一个建筑面积600 平方米的小型多层办公建筑设计,掌握建筑设计与空间中人的流动之间的关系,包括建筑与建筑之间、现有建筑与原有建筑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也包括建筑使用过程中跨越各个楼层的竖向空间关系,了解整体空间塑造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关系,不同层面空间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具体的场地环境和功能要求,整合建筑的“空间与实体”“活动与行为、结构与材料、场地与环境”的逻辑关系,并充分表达生成设计的过程。基地选择在一个创意产业园区内,由10 个单体建筑形成一个创意办公建筑群落,每个同学选不同基地,每个单体的服务功能需要共享,如打印、小卖部、咖啡厅、会客室等。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相互协商、协作,不仅在外部空间形态塑造上需要考虑整体的关系,如所形成的外部街道和活动广场等,同时,在不同层面的平台空间上也有机会形成可供公共使用的共同外部空间(图6,图7)。
二年级下是城市建筑的第二个模块“类型建筑”,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建筑设计教学了解组成城市的各种建筑类型,尤其是与城市社区相关的建筑类型;掌握基本的类型建筑研究方法,掌握如何通过资料收集和分析,了解相关建筑的功能组成、空间组织特点、建筑容量与用地尺度,根据建筑功能要求推演建筑形态;重点掌握各种类型建筑的功能组织特点与建筑体量、形态的可能性,注重了解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建筑设计,了解建筑设计全过程以及处理建筑功能、空间、形态的方法与建筑设计表达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献、交流讨论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
集合住宅设计课题(图8)除了让学生掌握住宅单元的空间构成和流线组织等基本的建筑设计原理,在教案中把住宅所形成的城市街块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不同地块之间所形成的城市外部空间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从教案设计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的同时,要把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内容融合进去,这是城市设计专业教案制订的关键。
公共建筑类型设计课题教案为“社区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图9),除了让学生掌握小型公共建筑空间构成、流线组织、形态塑造等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以外,强调了不同建筑单体如何共同营造城市外部空間,塑造城市居民的社区公共空间场所,以及在考虑城市步行系统的同时,在建筑单体之间互通互联可能性的探索。
在以上两个建筑设计课题训练之后,我们设置了两个一周的小型公共建筑快题,分别为社区幼儿园建筑设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经过一个学期的建筑设计训练,学生对于处理总平面布局安排、建筑功能的组织、空间和形态塑造等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已经初步掌握,这两个快题实际上就是对相关能力的一个总结和检验,同时也是对于类型建筑设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设计表达等的一个拓展性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教案,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未来应对城市环境中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建筑以及如何利用建筑物去塑造城市空间的能力,这是从事城市设计工作的必要基础。
4 从要素到系统的城市设计思考方式和能力体系建构
三年级是城市设计专业教学的关键,教案系列设置除了要训练学生能够逐渐进入城市设计的状态,还需要了解城市的基本组成及其规律、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及空间营造、城市格局的形成及其系统。在原有的以建筑设计为基础的各个建筑类专业(如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历史建筑保护等)的教学中,建筑设计课题的设置主要还是建筑单体设计。尽管考虑各专业相关问题时,建筑空间处理和形态塑造的能力是共同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关系及其相关组成部分的了解是缺乏的,而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恰恰是最为关键的知识,不仅要了解,还需要真正动手去进行具体操作。在经过缜密构思的教案要求下,教师通过对城市环境的实地调研、对文献资料和优秀案例的详细研读分析、对实际设计任务的具体操作,形成专业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建构(图10)。
在进入设计课题之前,我们安排了一个两周的先导练习——街道空间采集,让学生到上海市历史街区空间尺度和街道活力比较好的街道进行现场调研,并对相关街道的空间形态进行采集,重点了解和体验物质空间尺度、比例、界面形态、界面开放度等塑造街道的基本要素,以实录图纸和剖面模型的形式进行表达。加强学生对城市重要要素街道以及建筑物塑造街道,街道的路径、节点、界面等空间形态的身体体验和现场感受,建立人本尺度城市空间塑造的基本理念,学习良好街道空间营造的具体形态手段(图11)。
城市的要素第一个设计课题为:国康路创意街道设计,课题选择环同济产业圈使用率非常高的国康路作为研究对象和设计任务。由于校园围墙和周边单位围墙的原因,使得这条街道对行人并不友好,课题要求学生在对周边区域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空间进行结构和重塑,强化对环同济产业圈创意产业功能使用人群的支持,创造具有活力和行人友好的街道空间(图12)。作业要求对形成街道所需要的物质空间重塑,策划沿街的功能,新增建筑物的建筑设计,重点设计沿街建筑物的底层平面及其延伸至外部空间的环境。
城市要素的第二个设计课题为街块(block)设计。在城市研究的文献中,关于街块、街区、街廓、地块等专用词汇,经常会根据讨论问题的语境不同而使用,通常街块对应英语单词block,是指周边有城市道路的一个城市网格,地块则是指建筑用地产权范围,有时一个街块可能会有多个地块,对应的英语单词是plot(比较小的用地),或parcel(比较大的用地),一个地块也可以占有整个街块;街区则是指多个街块组成的一个城市组团或特定范围,在英语中有时也用block,有时用neighborhood(有一定的社会特征),有时也用quarter(具有整体性空间认知的范围);而街廓通常与街块相似,也是指周边有城市道路的一个网格,但语义上更倾向于对街块外部形态的认知。
这个题目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建立城市基本网格中不同功能、不同尺度、不同开发强度、不同建筑形态对策下,街块形态的可能性探索的能力,可以说这方面的能力是从事城市设计专业的基本功,需要通过长期积累建立个人的形态资料库,同时也需要掌握街块形态的基本逻辑和创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与建筑设计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出发点有所不同,这是在一个城市空间的整体概念下考虑一个基本单元的空间和形态的问题(图13)。
城市要素的第三个设计课题为街区城市设计,选择既有城区内约30 公顷左右的范围,含多个城市街块、街道、广场、绿地、滨水空间等,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更新课题。这个设计课题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一个实际城区的真实生活状态背景下,了解各种类型的城市要素是如何组织在一起,以支撑各类使用着人群的日常生活,如何运用城市要素塑造城市生活的场所,也是对前置课题的街道、街块设计实际应用的一个综合性训练(图14)。
三年级下的城市的系统则是一个虚拟题的城市设计,课题假设在1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一个城区,需要考虑人口、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共交通、步行系统、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绿化生态系统、城市空间中开发强度分布、建筑体量分布、建筑高度分布等问题,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关于城市运作基本状况的城区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采用虚拟题的优点是减少城区具体现状的复杂情况,集中解决如何建构各项城市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城市空间形态(图15)。
四年级进行综合性的实际项目进行城市设计训练时,学生具备了城市设计的各项基本思考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建构城市空间的各项基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与原来的建筑学专业学生或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处理类似课题的时候,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前期教学的作用,也因此检阅了我们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的思路,为今后完善城市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5 结 语
城市设计专业的设立,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济大学在城市设计本科专业的建设中,梳理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从原来的“建筑学+”或“城市规划+”的教育模式,转向专门化、体系化的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的专门化、体系化主要体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上的循序渐进及环环相扣,也体现在针对城市设计思维方式、能力要求上,主要解决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互补关系、各个学习阶段重点之间的递进关系以及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之间的层次关系。本文是对目前教学实践的一个简要回顾,更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思考还在进行之中,期待我们的探索能够为我国新时代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金广君. 城市设计教育: 北美经验解析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 建筑师, 2018(1): 24-30.
[2] 戴冬晖, 柳飏. 英美城市设计教育解读及其启示[J].规划师, 2017, 33(12): 144-149.
[3] 叶宇, 庄宇. 国际城市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浅析: 基于多所知名高校城市设计专业教育的比较[J]. 国际城市规划, 2017(1): 110-115.
[4] 朱文一. 论我国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城市设计, 2016(5): 108-112.
[5] 孙彤宇, 许凯. 从建筑学科核心要素谈城市设计专业建设[J]. 时代建筑, 2021(1): 9-15.
[6] 刘皆谊. 关于城市设计运用大数据教学提升建筑类研究生专业素质的探讨[J]. 教育观察, 2019, 8(32):116-118.
[7] 魏书祥, 田诺, 王阳. 新时代体验式教学在数字化城市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21(5): 146-147.
[8] 刘丹. 注重生态修复的城市设计教学研究[J]. 安徽建筑, 2018, 24(4): 228-236.
[9] 李敏稚, 趙晓莺. 传承·融合·创新: 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评析[J]. 高等建筑教育, 2020,29(2): 139-151.
[10] 霍海鹰, 李佳, 李祚暄. 基于“SPOC+ 项目+ 竞赛”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以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38(1): 106-110.
[11] 孙彤宇, 许凯. 建筑设计创作中的城市思维[J]. 城市建筑, 2021(1): 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