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毛尖发展对策研究

2023-11-03闫晓兰

村委主任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业乡村振兴

闫晓兰

摘要:信阳茶产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茶叶种植环境,种植的信阳毛尖驰名海内外,茶产业在信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信阳发展毛尖产业的优势及发展概况,指出信阳发展茶产业中存在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不强、茶叶品种单一、茶叶采摘机械化程度低、茶叶生产质量标准不统一及监督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大龙头企业帮扶力度、积极研发和创新茶叶品种、引入先进机械设备、大力培育技术人员、建立统一的标准并加强监督管理以及积极发展茶文旅产业有机融合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为信阳毛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信阳毛尖;产业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4-0052-04     中国图书分类号:TS971;F592.7     文章標识码:A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2]。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最主要的是推动产业兴旺,河南省信阳市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信阳毛尖作为信阳本地特色产业,更好地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助推乡村振兴。

1   信阳毛尖产业发展概况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作为河南省茶叶主产区,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信阳地区种植的信阳毛尖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信阳毛尖属于绿茶类,受信阳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信阳毛尖颜色鲜绿有光泽,不含杂质,香气清新馥郁,味道醇厚回甘,形状细圆光直,白毫多,且冲后汤色清澈明亮,耐泡,茶香味浓厚。

信阳茶产业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叶从云贵川一带传入到河南信阳地区;唐宋时期,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元明时期,由于茶叶赋税重,茶产业在一段时期内呈现出衰退迹象;清代通过开山种茶,已发展茶园 26.67hm2有余,逐渐完善种茶工艺,茶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民国时期,茶叶得到大力发展,生产技术逐渐完善,因信阳地区生产毛尖茶叶品种极佳而得名为“信阳毛尖”。如今,茶产业已经使信阳从农业大市跨越成为农业强市,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信阳毛尖得以推广和快速发展[3]。

信阳市的茶产业发展整体呈上升态势。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茶叶产量达8.2万t,总产值高达153亿元,茶叶从业人员达120万人,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12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4]。2023年5月21日,2023年度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结果显示,信阳毛尖的品牌价值总计79.84亿元,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西湖龙井和普洱茶,已连续14年位列全国十强[5]。

2   信阳毛尖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2.1   适宜的自然环境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是我国南北方地理交界处和豫楚文化的融合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区,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称,茶区内无建设重工业企业,生态环境未受到污染,保证了茶叶的品质。信阳年平均气温为15.1℃,雨量充沛,为茶树种植提供了适宜的湿度。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沙壤土,土质疏松且肥力较高。茶园多分布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山势起伏较大,植被丰富,这些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信阳毛尖具有独特的味道[6]。

2.2   深厚的历史底蕴

我国种茶历史悠久,据《茶叶通史》记载,西周初年,云南茶树传入四川,后传入陕西。东周时期,由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在河南,且信阳地区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茶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发展壮大。唐朝时期形成著名的“淮南茶区”,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也曾写到,八大茶区中淮南茶光州为首,信阳归淮南区,是传统的优势茶叶产区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信阳悠久的种茶历史,茶的“俭美和静”精神深深地融入到信阳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7]。

2.3   便利的交通条件

信阳是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地级市,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宁西铁路、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和京港澳高速公路经过,具有交通枢纽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促使信阳茶产业得以走出去,并不断发展壮大。

3   信阳毛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不强

信阳茶叶种植面积和生产技术在河南省内拥有极大的优势,是河南省内最主要的茶叶生产供应基地,但信阳市内茶叶种植主体大多为农户,生产规模较小。茶叶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低,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截至2023年,信阳市内拥有20余家龙头企业,但各大企业缺乏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手段,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对周边经济辐射力度不够[8]。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带动农户走上增收致富之路,阻碍了信阳毛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研发力度弱,品种单一

企业研发力度弱,没有实现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对衍生产品的投资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上,仍然是一片空白,茶产品的综合开发程度还很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从而影响了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虽然信阳毛尖产量在河南省内占比最大,但茶类品种结构的单一,在全国市场内缺少竞争力阻碍了企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无法充分扩大企业的经营效益,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户增收,阻碍了信阳毛尖走出河南,迈向全国的步伐[9]。

3.3   茶叶采摘机械化程度较低,专业人才缺乏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机械化和人才的支撑。一方面,信阳毛尖大多种植在海拔300~800m的高山上,且大多是个体农户经营的茶园,经营较为分散,未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复杂的地势环境和分散的种植规模阻碍了大规模的机械化采摘,大多茶园仍采用传统人工采摘的方式,效率较低且存在漏采现象,导致茶叶生产成本升高。地方和企业对茶产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不足也对茶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10]。另一方面,采摘茶叶的茶农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且年龄偏大,未掌握系统的茶叶知识和科学的种植方法,采摘手法较为简单粗暴,容易对茶树造成伤害,影响茶叶的产量。

3.4   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监管机制不完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信阳毛尖进一步发展,但茶叶生产加工标准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阳毛尖的规模化发展[11]。传统家庭农户经营的茶叶未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种植环境不同、农户对于新的栽培技术不能很好地掌握,均导致市场上茶叶品质参差不齐。且茶叶市场的质量标准不统一、监管能力弱,导致一些茶农存在以次充好,扰乱信阳毛尖市场的正常秩序的情况。

3.5   茶文旅产业融合力度不够

信阳茶文化文化底蕴深厚,在信阳毛尖的长期种植过程中形成的茶道、茶艺、茶歌、茶俗和茶礼等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印记,但当地政府对于茶文化的挖掘不够,导致茶文化传承发展困难,信阳茶都的形象不够深入人心,影响范围受限[12]。

信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且在河南省内拥有最大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的茶园,但信阳茶旅产业主要以观光茶园风景,观赏相关茶产品制作工艺和品尝农家饭为主,茶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缺乏深度融合,未将茶产业和当地特色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区域旅游的特色未被充分挖掘,缺乏核心竞争力。

4   信阳毛尖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对策

4.1   加大龙头企业帮扶力度

地方政府要注重资源的优化整合,为企业搭建好平台,扩大和提升信阳市茶产业的规模、质量及品牌影响力,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首先帮扶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其实力,加强品牌建设,加大乡村振兴前进步伐。政府可以对龙头企业进行适当财政扶持,改进茶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茶园生产能力,并将其建设为标准化茶园。政府对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和培训,鼓励企业建造绿色茶园,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茶叶企业进行宣传奖励,保证茶叶绿色生产[13]。

4.2   积极研发创新茶叶品种

加大对信阳茶叶种类的研发力度,政府要鼓励企业调整生产结构,对部分实力不强、科研能力弱的企业进行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鼓励茶叶企业不断进行研发创新,丰富信阳茶种类。加大企业与学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企业收益。此外,企业也可以研发相关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茶叶周边产品,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

4.3   引入先进机械设备,大力培育技术人员

加强茶叶生产加工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机械设备。政府加大对企业购买先进机械设备的补贴力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学习其它产茶地区的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促进茶产业良性发展。

提高茶叶生产能力,除了需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外,也要重视人才,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懂技术的专业产茶人员。首先,政府可以定期聘请专家开展相关培训讲座,邀请茶农免费参加,提升农户种茶采茶的专业知识技能,帮助农户掌握专业的种茶知识技能和熟练的采摘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其次,当地政府也可以与相关茶叶协会联合,在茶农参加培训后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茶农颁发证书和补助,促进茶农学习采茶种茶的新技术的积极性,培养新型职业采茶技术人员,为茶产业提供技术熟练的高素质茶农。最后,政府也可以出台政策和资金补助,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学校和社会引进那些经过系统培训,拥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鼓励这些人才投入到茶产业中,提高茶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茶产业增添活力,这些人才在未来也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14]。

4.4  促进统一质量标准建立,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保证信阳毛尖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和地方行业协会联合起来,建立茶叶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完善统一的质量标准,提高茶叶品质。可以通过建设茶叶示范园区,树立業内生产模板,邀请各茶叶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鼓励茶叶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引导信阳茶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根据信阳当地手工制茶、半手工制茶、机械制茶等方式,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生产加工标准。政府制作的标准是制茶企业所遵循的最低标准,各企业要在保证达到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使茶叶品质更上一层楼。

质量标准建立后,地方部门和企业要互相监督,确保标准施行到位,茶叶质量可全过程追踪监测,保证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加工。积极发挥政府的主要监管职能,定岗定责,确保茶叶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同时,也要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并积极宣传,各企业和个人可以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监督茶叶是否达到标准,政府、社会共同努力,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15]。

4.5   促进茶文旅产业有机融合

信阳是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信阳交通便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信阳毛尖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其中形成的茶文化也是信阳独特的文化资源。促进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可以为信阳毛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发挥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以茶旅融合为突破,可以让信阳实现“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将信阳茶文化,与信阳丰富的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打造一批茶旅有机融合的茶产业景点,形成具有信阳特色的旅游观光景点,使之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推动信阳经济繁荣发展,塑造具有信阳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有效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可以举办国际茶文化节、茶文化博览会等活动,有效提高信阳毛尖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影响力[16]。

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信阳毛尖的宣传力度,信阳茶文化具有文化优势,要深度挖掘信阳毛尖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信阳毛尖的品牌价值。强调茶叶、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特色农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推动茶产业与其他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扩大信阳毛尖的影响力,提高信阳毛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17]。

5   结束语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信阳毛尖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政府和地方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因地制宜地发展信阳茶产业,在保证茶叶质量的同时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科研投入力度,促进茶文旅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激发茶产业活力,做大做强信阳茶产业,从而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

[2]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28)[2019-06-28].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28/content_5404170.htm.

[3]盛大俊,王金献.信阳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属性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0):1-5.

[4]央广网.茶韵飘香促振兴 一芽一叶让信阳毛尖回归品质[EB/OL].(2023-04-26)[2023-04-26].https://news.cnr.cn/local/dfrd/jj/2023-0426/t20230426_526232070.shtml.

[5]余冰洁,刘扬.乡村振兴视域下河南信阳茶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3(16):51-54.

[6]乔梦谨,韩雯.信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东蚕业,2022,56(07):101-103.

[7]李美凤,冯建灿,贺巍,等.信阳地区茶叶发展历史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6(05):50-56.

[8]李欢欢.信阳茶叶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福建茶叶,2020,42(12):144-145.

[9]郭威扬.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28(03):104-106+111.

[10]刘志远,马培衢,陈钰文.信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茶叶,2022,44(06):57-61.

[11]刘丹凤.乡村振兴视角下茶叶产业发展研究——以河南信阳毛尖为例[J].福建茶叶,2022,44(04):1-3.

[12]袁淑华.信阳毛尖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探究[J].福建茶叶,2022,44(10):42-44.

[13]薛瑩.茶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探究——以信阳市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2,42(11):161-164.

[14]何乐为,陈容量,程晓娟.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以安化县烟溪镇红茶产业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3):83-86.

[15]霍玉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探析——以信阳市发展毛尖茶产业为例[J].农业经济,2020(05):24-25+141.

[16]张波,张程.六安市茶产业分析与路径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皖西学院学报,2022,38(05):25-29.

[17]李俊玲,蒋双丰,张杨,等.基于PEST分析模型的信阳茶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7):205-207.

猜你喜欢

产业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祥云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