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班主任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3-11-03宋红青陈丽娜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7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互联网

宋红青 陈丽娜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普及与应用,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并提高了教学成效。在互联网时代,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班主任要善用互联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民主的思想教育氛围。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创新路径,以提高高职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班主任工作;改革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师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为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班主任可以凭借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班主任也面临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的任务。他们需要教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网络不良信息对思想观念的冲击。作为班级日常事务的主要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不仅是解决学生的日常生活困难,还需要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工作。他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互联网对高职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应用确实能够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高速地收集教学资源,并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促进高职学生自主地接受思想教育。开放性网络平台使得网络资源的共享随时实现,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观察学生当前的思想行为动态,并在网络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发布正确的思想引导信息,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通过思想教育,班主任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思想作风。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社会化发展。政府、家庭、学校等多元教育主体有机整合,参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种家校联合育人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局限性,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学生之间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展开交流互动,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激烈地讨论。在辨证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形成了文化思潮。班主任可以融入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中,传达正确的思想观点。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整理丰富生动的教育素材,采用视频、图画等多种教育形式,让思想教育指导工作更加有感染力。

(二)不利影响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复杂化的发展特点,这确实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不良思潮随着网络的普及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力相对较弱,很难抵制网络上各种诱惑,逐渐失去了信息鉴别能力,甚至在匿名化的网络环境中滋生了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也通过网络便捷途径,对学生群体进行不良舆论的引导,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造成了不利影响。网络已经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长期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可能滋生出非社会化人格倾向,使学生变得更加自私和冷漠。此外,过度依赖网络可能使学生容易受到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干扰,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业。这些问题使得班主任的思想指导和道德教育工作变得更加严峻。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职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班主任的管理意识陈旧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与互动途径。但学生在针对网络热点事件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导致出现认知错误的情况。此外,系统资源的形式多样性也会让高职院校的学生陷入思想危机中。过度依赖网络可能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方式,而班主任却不能理解学生思想行为的转变,强制要求学生停止网络行为,甚至将网络视为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害的毒品。严格控制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和途径,将网络视为冲击学生道德观念的毒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片面地制止学生参与网络活动,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由于师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交往矛盾,导致班主任工作无法正常展开。

(二)缺少科学的班级管理规划

高职院校通常会设立专职辅导员,并为每个班级配备一个班主任。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传达上级制定的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和补充学生的日常管理细则。通过与各级班主任之间的有效沟通,辅导员展开学生就业指导,组织和协调社团工作。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班主任的工作可能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班级文化的塑造。他们可能无法通过有效的指导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甚至有时会将学生的利益放在学校和教师利益之后。这可能导致班主任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情况,无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正确指导。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服务可能不到位。

(三)难以发挥网络教育优势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否重要,取决于班主任如何利用网络,并借助网络手段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改善,以提升工作效果。然而,当前仍有许多班主任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整体工作效率较低。他们可能排斥和抵触网络所带来的工作变革,因此错失了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机会。与学生之间存在隔阂和矛盾,逐渐脱节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由于与学生的思维脱节,班主任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可能设计的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符,因此得不到学生的配合。这使得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四)与专业教师缺乏交流

在高职院校中,师资力量不足是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班主任管理多個班级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些班级由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班主任,他们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指导,同时还要应对高校提出的考核任务和科研工作。因此,他们难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中。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缺乏教学经验,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判断能力。他们往往会片面地听从领导的决定,而领导对学生的性格发展和个性需求也缺乏有效的认知,导致教育引导观念缺乏可行性。此外,由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学生不愿意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这种情况导致年轻的班主任逐渐丧失工作积极性,无法起到应有的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团队的不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经常出现人员变动,这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加封闭自己,对班级管理工作不愿配合。

(五)忽视学生的德育引导

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引导,有些学生的三观逐渐出现问题。他们很难抵制住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將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放在生活的首位。这使得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故步自封,逐渐与现实世界脱离,并可能在面对学习和生活打击时产生不良的思想观念。由于缺乏对网络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学生经常受到虚假信息宣传的影响,容易轻信虚假信息。他们可能会被网络垃圾影响,逐渐展示过激的思想行为,失去对个人情绪的控制。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职班主任工作改革创新路径

(一)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

班主任在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受互联网不良信息引导、三观出现问题的挑战时,需要创新班级管理方案并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作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因此,班主任需要与学生、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密切联系的网络渠道,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以通过构建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建立起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正向引导性作用,并注意到学生在网络使用上的自主性和自制力的差异。一些学生容易沉溺在网络游戏和社交网络中,导致学习和生活受到负面影响。因此,班主任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发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班主任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优质的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新媒体学习文化知识,从而减少他们在娱乐和消遣方面的网络使用时间。此举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成长机会。

(二)落实民主管理政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通过网络渠道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了更好地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班主任需要进行信息资源的分类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班主任可以搭建多个文件夹,将获得的教育资源分类存储,并进行备份处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将学生的表现、学习成绩、参与的实践活动和比赛获奖情况等分别记录在不同的文件夹中。方便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与专业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班主任还可以将学生参与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整理到一起,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向。这些整理好的信息内容可以作为开展班级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这些整理的信息内容,班主任能够清晰地了解学生个体的成长方向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这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工作,并建立独属于学生个体的成长档案。班主任将储存的信息内容作为工作总结报告的重要依据,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这可以营造一个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氛围。通过网络手段,班主任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严格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为学生搭建匿名心理咨询信箱,以缓解面对面交谈带来的压力。学生可以向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指导。即使是生活中的一些敏感话题,学生也可以在匿名情况下向班主任咨询。班主任可以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世界观,营造民主化的班级管理环境。

(三)与学生建立班级网站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有效应用互联网技术营造一个展现学生自我的空间,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并树立明确的班级建设目标。同时,整合各学科的教育资源,通过班级网站和其他网络平台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班级建设目标,并积极地融入班集体生活。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网站的建设,学生可以通过网页设计在网站板块设计和色彩运用方面展示个人的审美倾向,将学生作为班级网页的管理主体。这样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做好网络平台建设,运用全新的教育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果。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并从网络上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热点新闻,通过集体讨论来进行班级建设和班风塑造。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参与其中,接受文明指导和文化教育,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导向作用。班主任通过网络平台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灌输,提高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便利和虚拟的特点,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途径,并采用匿名咨询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四)发挥“班级群”育人价值

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开始前,在群内填写个人的实习目标和每月需要完成的学习计划。班主任和班级干部可以共同监督学生的进展,并在期末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本学期内的学习感悟,并根据学习收获进行查漏补缺。此外,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状态,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并耐心地向学生了解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每个学生展开精准指导。为了提高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成效,需要加强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班级群负责进行信息传输,班主任能够实时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通过从教师手中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进行统一评价,并在发现学生存在错误思想行为时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与教师建立合作关系,不仅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还能将专业教师纳入到班级管理范围内,建立群体博客来吸引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时,专业教师能够以其独到的思想见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挥教育指导作用。班主任作为协调者和组织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行为判断他们当前的思想倾向,了解学生的情感认知和道德观念。通过建立学生、教师和班主任三方的网络交流途径,将学生常面临的就业压力、恋爱挫折、学习指导等问题整合在一起进行集中讨论。通过多方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缓解学生与班主任面对面交流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制定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方案。这样,可以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果。

(五)做好学生德育指导

德育教育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教育观念中,全面提升德育教育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班主任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教育力量,而应借助便捷式、开放式的网络手段,打造优质的德育课堂。为了将德育教育提升到更高水平,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家长、专业教师和教育专家学者整合起来,共同参与班级学生的德育教育指导。利用多元化的网络手段,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创新学生的管理模式,并整合丰富的德育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效果,但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面临着班主任的网络意识不足、思想指导方式过于强硬、难以发挥网络教育优势、与专业教师缺乏交流、忽视学生的思想引导等问题。因此,想要提高高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落实民主管理政策,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发挥班级群的育人价值,做好学生心理指导,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根本需求。

作者单位:宋红青 陈丽娜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  考  文  献

[1]万中航,杨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浅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200-201.

[2]李常英,丁美丽,张文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发展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19(24):100-101.

[3]王云晖.“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浅探[J].文教资料,2019(13):142-143.

[4]张景正.“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改革与创新[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9):46-47.

宋红青(1989.03-),女,山东文登,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思政教学与实践。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互联网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