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广西维都林场尾巨桉生长的影响
2023-11-03王福波
王福波
摘 要 为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的土壤肥力,提升林场的林木资源质量,分别在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造林部设置5个处理组,分别施用不同类型的桉树专用肥,研究其对尾巨桉DH32-29生长量的影响,考察指標包括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结果表明,各试验处理尾巨桉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以施用桉树专用复混长效缓释肥的4号表现最佳,与采用其他桉树专用肥的尾巨桉蓄积量相比,增加量均超过10%。因此,采用桉树专用复混长效缓释肥更能有效促进尾巨桉胸径、树高的生长。
关键词 桉树专用肥;尾巨桉;生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5.063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伞房桉属(Corymbia)树种的总称[1]。桉树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2]。尾巨桉是以尾叶桉为母本、巨桉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来的桉树品种,同时具备巨桉生长速度快、纸浆得率高及尾叶桉对低海拔、干旱土壤适应能力和抗溃疡能力强的优点,尾巨桉无性系也成为广西广泛种植的品种[3]。
桉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以下简称维都林场)的重要树种,2019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维都林场的桉树种植面积达1.484万hm2,占维都林场树种结构的77.78%,维都林场下辖的雅江、维都、龙凤山、平塘、松柏与清水河6个分场中的主要速生树种均为尾巨桉。但研究发现,维都林场的林地质量得分率只有50.03%,维都林场林地资源质量整体一般[4]。因此,开展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生长量的影响研究对提高维都林场的林地资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随机选取的桉树林地,在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造林部内进行。其中,维都分场位于东经109°14′~109°20′,北纬23°44′~23°48′;清水河分场位于东经108°58′~109°01′,北纬23°28′~23°32′;来宾造林部位于东经109°25′~110°06′,北纬23°44′~24°18′。
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部造林部3个试验林区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境内,处于亚热带,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团,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大陆气团,冬短夏长,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丰沛。根据来宾市气象局发布的相关资料,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造林部的试验林区全年平均气温20.7~21.2 ℃,年平均日照时间1 499~1 605 h,年无霜期331 d,年平均降水量1 638 mm,集中在4—9月。
试验地的林区地貌类型以丘陵和台地为主,其中维都分场海拔90~290 m、清水河分场海拔90~160 m、来宾造林部海拔160~460 m。林地土壤主要是砂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砖红性红壤或赤红壤,土层中厚,表土层较薄,石砾含量较多,保水能力一般。
分别在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造林部的试验林地内采集表层0~20 cm的土样,并对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参考广西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造林部的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偏下水平,因此加强肥料管理对提升维都林场林地的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5]。
1.2 试验林与供试肥料
1.2.1 试验林
为确保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分别在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造林部的试验林区内选择立地条件相一致的地块进行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对受试的尾巨桉使用相同的基肥、采用相同的抚育管理方式。
在3个试验林区内选择立地条件、坡度和坡向均一致的地块,进行统一造林,造林均在2020年3月进行。3个试验地均选用相同的品种,即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优良尾巨桉无性系DH32-29,选取大小和长势基本一致的组培苗Ⅰ级苗在试验林中进行造林,苗木的平均苗高为36.50 cm,平均地径为3.56 cm。
所有试验林地在造林前均统一采取清山整地处理,对林地进行全面劈草清杂,并清理林地内的杂物,根据造林密度(1 666株·hm-2)确定株行距为
2 m×3 m。采用块状整地的方式挖种植穴,种植穴的尺寸为60 cm×40 cm×40 cm。在造林前7 d,施有机-无机复混肥作为基肥,每穴施用量0.5 kg,回填表土至穴深2/3处。种植深度以与苗木的营养杯相平为宜,并回填表土。造林后30 d内观察苗木成活情况,若发现病苗、弱苗、死苗等,应在规定时间内用长势一致、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和无病虫害的同期苗进行补植,确保林地内苗木的成活率在95%以上。
1.2.2 供试肥料
1)桉树专用复混肥料1号,m(N)∶m(P)∶m(K)=15∶5∶9,氮磷钾养分总有效率不低于30%,ω(有机质+微量元素)≥10%;2)桉树专用复混肥料2号,m(N)∶m(P)∶m(K)=15∶5∶10,氮磷钾养分总有效率不低于30%,ω(有机质+腐殖酸+氨基酸+其他微量元素)≥10%;3)桉树专用复混肥料3号,m(N)∶m(P)∶m(K)=17∶5∶8,氮磷钾养分总有效率不低于30%,ω(有机质)=15%,ω(微量元素)=20%;4)桉树专用复混长效缓释肥4号,m(N)∶m(P)∶m(K)=15∶5∶10,氮磷钾养分总有效率不低于30%。
1.3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3个试验林地内各选取立地条件相一致的地块,设置4个处理组和
1个空白对照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45个处理小区。试验组分别以A1~A5、B1~B5和C1~C5表示,其中,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造林部的林区代号分别为A、B、C,1~4号分別表示施用桉树专用复混肥料1号、2号、3号和4号,5号表示不施肥。处理小区面积为200 m2,各处理小区内种植桉树33株。为减少小区之间的干扰,各重复小区之间均设宽度为3 m的保护隔离行。
于2020年6月进行首次追肥,所有试验处理均采用水平条沟法施放,在树冠滴水线处挖设30 cm×20 cm×20 cm的施肥沟,各处理小区施肥量均为0.50 kg·株-1,采用称量器将定量的肥料施入施肥沟后覆盖表土高于地表3~5 cm即可,以防止肥料的挥发。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分别进行第2次、第3次追肥,所有试验处理均采用水平条沟法施放,在树冠滴水线处挖设30 cm×20 cm×30 cm的施肥沟,施肥方法同第1次;第2次施肥量为0.75 kg·株-1,第3次施肥量为1.00 kg·株-1。
所有施肥处理和空白对照组均根据维都林场尾巨桉种植及管理规程,采用相同的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1.4 生长指标的调查和测定
分别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对各试验处理小区的尾巨桉进行每木检尺,需要测定的生长指标包括尾巨桉的胸径、树高。
采用胸径尺测量尾巨桉林木距离地面1.3 m处的直径,精度为0.1 cm;采用测高仪测量树高,精度为0.1 m。根据公式(1)计算出尾巨桉的单株材积[6]。
式中:V为单株材积,m3;D为胸径,cm;H为树高,m;C0、C1、C2、C3、C4均为常量,C0=0.000 109 154 145,C1=1.878 923 70,C2=0.005 691 855 03,C3=0.652 565 980 5,C4=0.007 847 535 07。
1.5 统计分析
收集的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 2016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指标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胸径的影响
如表2所示,定植当年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施用4号复混肥料的尾巨桉胸径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施用1~3号复混肥的尾巨桉胸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定植第2年和第3年,各试验林区尾巨桉胸径均呈现出4号施肥处理最佳、2号和3号次之、1号稍差、对照组最差的趋势,各施肥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
2.2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树高的影响
如表3所示,不同施肥处理对尾巨桉树高的影响与胸径表现类似,均为4号施肥处理最佳、2号和3号次之、1号稍差、对照组最差,各施肥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
2.3 不同桉树专用肥对尾巨桉单株材积的影响
如表4所示,对维都分场、清水河分场和来宾造林部各试验地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后,受试桉树的平均单株材积从大到小分别为A4>A2>A3>A1>A5、B4>B3>B2>B1>B5、C4>C3>C2>C1>C5,均为采用桉树专用复混长效缓释肥4号的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与树高和胸径的表现一致。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在不同的试验地施用不同的桉树专用肥,并分析其对尾巨桉DH32-29生长量的影响,发现在相同施用量的前提条件下,桉树专用肥种类导致尾巨桉DH32-29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显著,经连续3次施肥后各试验处理的2.8年生尾巨桉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以施用桉树专用复混长效缓释肥4号的表现最佳,蓄积量比其他桉树专用肥增加超过10%。由此可见,与施用普通的桉树专用肥相比,施用桉树专用复混长效缓释肥更能有效促进尾巨桉胸径、树高的生长,并显著提高尾巨桉林分蓄积量和林地经营资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桥德.对桉树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林经营研究[J].农家参谋,2018(10):101-102.
[2] 李德顺.桉树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林经营探讨[J].绿色科技,2016(13):59-60.
[3] 陈健波,李昌荣,项东云,等.尾叶桉×巨桉等桉树杂交家系杂种优势测试[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0):1858-1862.
[4] 刘银.基于森林旅游功能的维都林场森林资源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20(13):117-119.
[5] 曹继钊,李富福.广西桉树营养与施肥技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 韦启忠,岑巨延,刘频.广西速丰桉林分二元材积生长率表研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5-8.
(责任编辑:张春雨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