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市秦州区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实践探索

2023-11-03周斌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

周斌

摘 要 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为例,介绍了当地坚持以水土保持为主线、以项目带动为支撑、以生态建设为抓手的工作格局,以及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创建合力;明确功能定位,强化规划引领;创新治理模式,致力产业惠民;强化监督管理,巩固治理成果;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紧盯创建标准,完善制度建设等带动产业发展方面体制创新的主要做法。

关键词 水土保持;经验做法;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5.022

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人口70.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17万人;区域面积2 442.0 km2,水土流失面积1 978.4 km2。秦岭山脉沿东西方向横穿该区,秦岭主脉从秦州区娘娘坝镇的三皇嘴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南北相隔。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的西汉水流域,面积1 343 km2,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比为74.84%;黄河支流渭河水系的耤河流域,面积1 099 km2,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比为89%。区域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治理质量和成效不稳固,水土保持功能发挥不够,生态条件较为薄弱,生产发展比较滞后,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1  治理概况

“十三五”以来,秦州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14 083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 590.68 hm2。其中,水利资金投入4 30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156.09 hm2,实施坡改梯1 996.97 hm2、水保林159.12 hm2,修筑道路197.20 km,栽植行道树14 474株,修筑排水渠56.80 km。国家相关部委投资9 779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434.59 hm2,其中: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75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6.67 hm2,实施坡改梯666.67 hm2,修筑道路22 km;自然资源部投资7 64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 181.25 hm2,实施坡改梯4 181.25 hm2;财政部投入农业发展资金38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 hm2,实施坡改梯320 hm2;农业农村部投资1 0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67 hm2,实施坡改梯266.67 hm2,建设节水灌溉733.33 hm2。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 484.7 km2,每年可拦蓄泥沙412万t,拦蓄径流量1 189万m3,水土保持率达78%。

通过持续的综合治理,区域内土壤侵蚀强度逐年降低,水旱灾害抵御能力明显提高,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更加完善,为促进当地培育壮大特色种养产业、高效现代农业、生态观光采摘农业、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良的水土基础条件,为实现人与自然持续和谐共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优良生态屏障,当地居民的增收渠道明显拓宽,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2  创建成效

1)秦州区在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水利部相关要求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2)秦州区坚持以水土保持为主线,以项目带动为支撑,以生态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新时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带动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促发展、美家园”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3)秦州区注重在降低水土流失面积存量、严控水土流失强度增量、提升生态修复质量、筑牢生态文明屏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水土保持工作的经济和社会成效显著。2021年,秦州区水土保持率达77.91%。2022年12月,秦州区以甘肃省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历史新跨越。

3  主要做法

3.1  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创建合力

秦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完善了组织领导机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区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于2021年成立了秦州区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和天水市秦州区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属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构建党委领导、政府部署、部门协作、多方共建的“大水保”工作格局,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出台了创建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针对相关部门和乡镇的水土保持目标的责任考核制度,建立了水土保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水利部门负责牵头、多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秦州区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中,以流域水系为单元,整沟道、村镇统一规划,整区域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河草路综合治理;整合发展改革、农业农村、林草、水利等项目,建立相同用途、多方渠道、各负其责的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对涉及水土保持的各类项目统一监管、统筹实施;建立完善高效顺畅的协作机制,推动政企、社会共同广泛参与水土保持工作,构建群策群力大格局,为创建示范县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

3.2  明确功能定位,強化规划引领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密切结合,将水土保持措施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依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治理需求,因地制宜、分区制定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和策略。秦州区人民政府先后编制完成了《秦州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规划(2021—2035年)》《罗峪沟流域整沟治理规划》等相关文件,以规划为引领,进一步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首要性、合理性、时效性、连续性及前瞻性。从生态修复、预防保护、监督管理、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检测及科技示范推广等方面,坚持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集中优势力量、项目、资金、产业,发挥多部门职能配合、项目配套、资金统筹的集群效应,实施片带开发、系统治理,大力推进整流域、整片区蓄水保土,开创了一种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开发治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好、产业兴、群众富、环境美”的新路子。

3.3  创新治理模式,致力产业惠民

秦州区立足当地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禀赋优势,根据水土流失区的自然条件、产业发展方向等差异特点,结合全区水土保持实际情况,优化水土保持项目施工方案,创新建管工作方式,制定差异化政策,形成了“山顶梁峁植树戴帽子,坡耕地上修台子,山腰经果系带子,地埂种草挂胡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建坝蓄水穿靴子,方便群众修路子,增加百姓钱袋子,开创秦州经济发展新路子”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1]。

1)建成“梁峁防护水保林体系+沟道治理+水平梯田+大樱桃产业基地”高效开发的罗峪沟产业驱动示范小流域,其中罗峪沟大樱桃产业基地种植红灯、美早等10多个品种的绿色食品A级认证大樱桃近0.2万hm2,年产值约8亿元。2)建成“流域治理+现代循环农业立体开发+商贸流通+旅游观光”模式的西坡梁水土保持田园综合体循环经济型小流域,其中西坡梁现代循环农业田园综合体由2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生态环境资源和果品基地打造,是集优质果园、果蔬采摘园、花卉长廊、农耕广场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周边900多户村民实现了户均年增收2 000元的目标,开拓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新途径。3)建成“水土保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民服务”模式的关子流水高标准小流域,建有关子流水高标准产业园,由政府部门、乡镇协调指导,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共同建设,建成166.67 hm2青贮玉米示范基地,实施稳粮扩油战略,构建种养循环生态链,展现了助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良好态势。4)建成“生态优先+文化保护+清洁流域治理+旅游开发”模式的吕二沟生态旅游型小流域,建有吕二沟文化保护生态旅游园,既构筑起城区生态屏障,又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休闲娱乐大景区旅游环线。全区共创建20多种各具地域特色的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为创建示范县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3.4  强化监督管理,巩固治理成果

1)充分发挥水土流失预防监督的重要作用,依法严格履行巩固水土保持建设成果的社会管理法定职能,严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口,按照“防治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严控“增量”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加快消除“存量”,推动水土流失从减量降级向提质增效转变[2]。2)建立完善的多部门协同监管、联查联办的运行机制,确保及时公开或处理监管信息、违法线索,按照“统筹部署、严格标准、落实责任、严格监管、限期整改”的原则,统筹整合多方资源,扩大水利系统水土保持执法队伍,加强与区河长办、区河湖中心、区水政监察大队的协调联动,加大与区内林草部门、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等的联合执法频次和力度,全面提升执法质量。3)通过开展全区生态环境排查整治、安全生产“百日行动”等活动,对水土保持违法违规项目进行集中排查、整治。通过“信用两单”、挂牌督办等形式促进违法违规项目的整改落实,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及时跟踪了解违法违规整治进度及结果,通过复查和常规检查,不断督促建设单位巩固整治成效,为巩固提升示范县创建成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3.5  加強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1)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的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宣传水土保持国策和科普教育为重点,在城区人流密集的广场等场所,通过设立国策普法咨询台、布设宣传展板条幅、科普车辆巡游、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水土保持重点工作、水土保持违法警示案例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宣传活动,讲好水保故事,传播水保理念。2)深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村、街道社区及校园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内容,切实增强社会大众和生产建设单位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3)依托天水电视台、天水在线、秦州融媒、看秦州等媒体平台做好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宣传报道工作,播放水土保持宣传片和短视频,持续提升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的水土保持意识,营造出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氛围,为创建水土保持示范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3]。

3.6  紧盯创建标准,完善制度建设

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秦州区主动超前谋划部署,根据水利部有关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标准要求,从制度机制创建、水土保持规划、工程建设管理、工程管护措施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及综合治理提质增效等方面,建立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纵横交错的治理体系[4]。通过坚定工作信心,明晰目标、靠实责任、科学研判、全力推进,加强与省市水利部门的沟通,及时补齐硬软件方面的短板弱项,全面梳理总结近年来秦州区水土保持所做的工作,构建出“大水保”工作格局。创新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多部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机制、水土保持协同监管机制、水土流失治理统筹协调机制、水土保持工程建管机制及水土保持信用评价机制等,为打造示范引领奠定坚实基础[5]。

4  展望

下一步,秦州区应深入学习贯彻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思路,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提升水土保持建管水平,不断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建设,依照“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两个创建、谋划好三个规划、抓好四个项目、落实好五个强化”的工作思路,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按照治理和保护并重的原则,丰富水土保持实践内涵,践行新时期发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美好秦州建设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唐慧中,郑晓风.长江流域黄土丘陵区综合治理模式初探:以郭罗沟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4(1):31-32.

[2]  王安娜,张军政,吴冠宇,等.陕西省实现水土保持率目标值途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21(7):9-13.

[3]  万彩兵,程冬兵,李昊.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十年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J].中国水土保持,2021(6):1-3.

[4]  杨兰军.天水市秦州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马莲山项目区建设为例[J].甘肃农业,2014(23):24-27.

[5]  蒲朝勇.以体制机制政策创新为抓手推进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利,2023(10):4-8.

(责任编辑:张春雨  丁志祥)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