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3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与风险性评价

2023-11-03戴建忠濮利罡陈伟国杨一平孙海燕戎凤鸣

蚕桑通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风险性家蚕杀菌剂

戴建忠,濮利罡,陈伟国,杨一平,孙海燕,戎凤鸣

(1. 海宁市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浙江 嘉兴 314400;2. 浙江雅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407)

农用杀菌剂是一类重要的农药,广泛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病害防治。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杀菌剂研发的加速,杀菌剂产品不断创新。由于杀菌剂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作用机制不同,虽然许多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较低[1],但也有部分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一定的毒性风险[2-3]。为此,我们持续开展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试验,本试验测定了53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根据各种杀菌剂的推荐施用浓度,评价其对养蚕的安全性风险,并对急性毒性和风险性较高的杀菌剂,进行了田间残毒期试验,观察了推荐浓度下对3 龄家蚕的中毒进程和症状表现,为蚕桑地区农作物合理使用杀菌剂和预防中毒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家蚕

家蚕品种为‘白玉×秋丰’,蚕种由浙江省诸暨市健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按常规方法饲养至3龄起蚕供试。

1.1.2 供试桑园

浙江雅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桑园,4年生‘强桑1号’,中干偏低树型养成,每667 m2桑园栽植750株。

1.1.3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名称及田间推荐施用浓度见表1,共有15类53种杀菌剂。

表1 供试药剂Table 1 Test chemicals

表1 供试药剂(续)Table 1 Test chemicals(Cont)

1.2 试验方法

1.2.1 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测定

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参考文献[4]的浸叶法,并稍作改进(如供试家蚕由2 龄起蚕改为3 龄起蚕,浸渍桑叶10 s 改为1 min,整个试验期间饲喂处理桑叶改为饲喂处理桑叶24 h 后更换成无毒桑叶)。经预试验初步判定各供试农药的毒性范围后,设5~7 个等比级差浓度梯度,将适龄桑叶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药液中1 min,取出后自然晾干,药液处理后的桑叶置于保鲜盒内,选取发育一致的3 龄起蚕20 头,在温度26.5℃±1℃、相对湿度75%~85%的恒温室内饲养,每个处理重复3 次,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24 h 后更换成无毒桑叶,继续饲养到4 龄饷食。每天调查观察家蚕幼虫中毒和死亡数,采用DPS 统计软件对药液质量浓度对数与幼虫死亡率概率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5],求出各药剂对家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和95%置信限。

1.2.2 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和风险性等级评价方法

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1部分:家蚕急性毒性试验》(GB/T 31270.11—2014)的方法,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大小分为四级:LC50≤0.5 mg/L为剧毒,0.5 mg/L<LC50≤20 mg/L为高毒,20 mg/L<LC50≤200 mg/L为中毒,LC50>200 mg/L为低毒[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根据农药田间推荐浓度(mg/L)与LC50的比值划分对家蚕的风险性(即毒性比),分为4个等级:毒性比>10.0为极高风险性,毒性比在10.0~1.0为高风险性,毒性比在1.0~0.1为中等风险性,毒性比<0.1为低风险性[6-7]。

1.2.3 杀菌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试验和中毒症状

根据急性毒性测定和毒性比评价结果,对家蚕毒性大、风险性高的5种杀菌剂,参考田间推荐施用浓度确定试验浓度。5种杀菌剂稀释药液均匀喷洒于供试桑树上,桑叶正反面喷湿。喷药后间隔一定时间采叶养蚕,以新鲜无毒桑叶为对照,共6 个处理,每处理喂饲30 头3 龄起蚕,重复3 次,供试蚕持续用各处理桑叶饲养至4 龄饷食,逐日调查记载各小区死亡幼虫数量,至不再出现中毒症状或死亡蚕的间隔天数为残毒期。

以上5 种杀菌剂处理后的桑叶,晾干后饲喂3龄起蚕,观察记录家蚕的中毒进程和症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53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3种杀菌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按LC50值大小排序,见表2。根据文献[4]的农药毒性分级标准,12.5%氟环唑悬浮剂、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和0.3%四霉素水剂等3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中毒(20 mg/L<LC50≤200 mg/L),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47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低毒(LC50>200 mg/L),2亿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3种微生物杀菌剂以孢子或菌落数计量,不宜采用质量浓度的分级标准来划分毒性等级。从表2 可见,大多数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低毒,不同杀菌剂对家蚕的LC50值差异极大,毒性最低的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7 200 mg/L,是毒性最高的12.5%氟环唑悬浮剂36.51 mg/L的745倍以上。由于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0.3%四霉素水剂的有效含量很低,稀释倍数低至25倍时,对3龄起蚕仍无中毒反应,因此,将其划为对家蚕中毒农药与实际不相符。

表2 53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风险性等级Table 2 Acute toxicity and risk levels of 53 fungicides on silkworms

2.2 53种杀菌剂对家蚕的风险性评价

采用毒性比分级法,即53 种杀菌剂田间推荐施用浓度(表1)与实验室测定的LC50(表2)的比值。从表2 可见,12.5%氟环唑悬浮剂和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毒性比为4.28、1.01,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20 种杀菌剂的毒性比介于1 和0.1 之间,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等31 种杀菌剂的毒性比<0.1,对家蚕为低风险性。

2.3 5种杀菌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

5 种杀菌剂稀释药液喷于桑树后,间隔一定时间采叶饲喂3龄起蚕,测试对家蚕的残毒期,结果见表3。12.5%氟环唑悬浮剂1 000 倍喷药后3 d 对家蚕无中毒和死亡,66%代森锰锌·缬菌胺水分散粒剂400 倍喷药后5 d 对家蚕无中毒和死亡,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50 倍喷药后7 d 对家蚕无中毒和死亡,这3 种杀菌剂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均较短。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000 倍喷药后30 d采叶饲喂3龄起蚕仍出现中毒死亡,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 000 倍喷药后40 d 采叶饲喂3 龄起蚕仍出现中毒死亡,这2种杀菌剂在桑叶上的残留期较长。

表3 5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残毒期Table 3 Residual toxicity period of five fungicides on silkworm

2.4 5种杀菌剂对家蚕的中毒症状

5 种杀菌剂处理的桑叶饲喂3 龄起蚕,多数在1~2 h后出现拒食或食桑减少,均有静伏现象(表4);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约在12 h后食桑减少,中毒症状表现慢,24 h后少数侧倒、头胸伸出,约48 h后蚕体缩短,排连珠粪,部分个体吐液、蚕体明显缩短,陆续死亡;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也有排连珠粪和蚕体缩短症状,72 h后部分死亡;其余3种杀菌剂12~72 h停止食桑,静伏呈假死状,无其他明显症状。

表4 5种杀菌剂对家蚕的中毒进程和症状Table 4 Poisoning process and symptoms of five fungicides on silkworm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测定了53种杀菌剂对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12.5%氟环唑悬浮剂、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和0.3%四霉素水剂为中毒,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47种杀菌剂为低毒,2亿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 亿CFU/g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3种微生物杀菌剂未划分毒性等级。采用毒性比评价风险性等级方法,12.5%氟环唑悬浮剂和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20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等31 种杀菌剂对家蚕为低风险性。12.5%氟环唑悬浮剂1 000倍、66%代森锰锌·缬菌胺水分散粒剂4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50倍喷雾处理桑叶,对家蚕的残毒期分别为3 d、5 d、7 d,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000倍对家蚕的残毒期超过30 d,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 000倍对家蚕的残毒期超过40 d;其余48种杀菌剂对家蚕急性毒性低,推荐浓度下对家蚕风险性较小,未测定残毒期。

试验结果表明,评价农药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应全面分析每种农药的急性毒性、毒性比、残毒期各要素,如12.5%氟环唑悬浮剂对家蚕中毒,急性毒性是53 种杀菌剂中最高的,毒性比为高风险性,但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仅3 d;而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对家蚕低毒,毒性比为中等风险性,但在桑叶上的残毒期>40 d;显然,12.5%氟环唑悬浮剂比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对养蚕安全的可控性高。

因此,对桑园及附近农作物施用杀菌剂时,应选择对家蚕毒性低、安全风险小、在桑叶上残留时间短的品种,防止污染桑叶而导致养蚕中毒损失。

猜你喜欢

风险性家蚕杀菌剂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罗甸县外来生物—飞机草风险性评估
浙江省1973年引进家蚕品种名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医院药学服务风险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