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旌德

2023-11-03徐继霞安徽

党史纵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旌德县先遣队印章

○徐继霞(安徽)

在安徽省旌德县档案馆,珍藏着一枚珍贵的铜质印章。这枚印章重30 克、高2.5 厘米,仅有拇指一般大小;印章的上部是雄猪造型,下部底座篆刻有“阚克胜”字样和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图案。据印章的持有人、年逾九旬的退休干部石发玉老人介绍,这枚印章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旌德有关,是他的父亲石启才几十年前偶然得到的,一直被视为“传家宝”珍藏在家中,后捐赠给了旌德县档案馆。这枚珍贵的印章把我们带回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旌德战斗的那段岁月。

攻克县城

1934 年12 月6 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十军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率领约4000 人,在黎明前抵达了旌德县白沙村,并向县城挺进。

害怕战乱之苦的老百姓十分惊恐:“马上有大军要到旌德了,我们快躲到山里逃命去吧!”可是也有人说:“听说这个大军同以往的不一样,他们没有官架子,从不拿人家东西,还帮穷人办事……”

红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老百姓议论纷纷,既有些担心又充满期待。

而当时的国民党旌德县长彭树煌却如临大敌,他召集土豪劣绅商量对策,一面下令紧闭四方城门,一面派兵去白沙途中阻挡。可是消息很快传来,被派往白沙五里亭的自卫队还没和红军谋面交锋就不战而逃了,彭树煌急忙化装逃出了旌德县。

这天上午,红军的先头部队抵达中市桥,城楼上的自卫队慌忙向下扫射,勇敢的红军架起机枪还击,并掩护战士架起云梯,守城敌人见状弃城而逃。红军成功地攻克旌德县城,这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安徽境内占领的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县城。

红军部队进城后直奔县政府,打开监狱释放了68 名“政治犯”

(即因“大礼村暴动”入狱的革命分子);在向阳小学操场上召开了士兵大会,向群众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在城里四处张贴北上抗日宣言,揭发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的反共卖国行为;逮捕了美国反动传教士史密斯夫妇,同时镇压了1名伪保长和8 名作恶多端的土豪劣绅;没收了大地主吕德裕布号的布匹财物、恒丰米店的大米,分给穷苦百姓。

“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语暖心肠。”旌德县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红军通过召开群众大会、书写标语、散发传单等方式,向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的道路。在庙首村巷弄里的墙壁上,至今还留有许多大幅标语,如:“农民要想安心种田,工人要想安心做工,学生要想安心读书,只有抗战救国”“白军兄弟们起来暴动,跟我们北上抗日去”等等。

秋毫无犯

以往每有军队过境,当地的百姓总会饱受战乱之苦。一听说红军北上先遣队很快就要来了,村民们纷纷进山躲避,来不及逃走的农户却从红军的言行举止中看到了来者的善意,消除了紧张和恐惧。红军部队经过沿途村庄,绝不践踏庄稼、擅闯民房。时令已经入冬了,红军宁可露宿在田畈和路旁也不愿打扰百姓。有的村民壮着胆子,请红军战士一起吃饭,将蒸好的饭食一碗碗送到战士手中,可是战士们纷纷婉言谢绝,一个都不肯吃。红军沿途购买物品,照价付款、不差分文,甚至喝了茶水也要付钱。百姓从未见过这样秋毫无犯的军队,便放下心来,口口相传,原先到山里躲避的人听说后也纷纷返回家中。红军战士就向他们宣传说:“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是穷人自己的队伍。我们北上抗日路过这里,一路打击土豪劣绅,大家不要怕。现在我们的队伍要离开了,后面还有白匪跟着,大家要避避,免得遭受损失。”

果然,红军离开旌德后,浙江保安一团就来了,他们借口搜查违禁品,私闯民宅翻箱倒柜,将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老百姓无奈只得又离家逃难。一些没有走掉的村民被拉去当挑夫。老百姓都说:“红军买卖公平、纪律严明;白军烧杀抢掠、欺压百姓。两种军队,真是天壤之别啊!”

12 月10 日上午,红军离开旌德,经洪川越鹊岭去往汤口,与方志敏等率领的军团部、二十师会合。

后来,这支队伍继续北上,在谭家桥遭到了蒋介石重兵阻击,近300 人伤亡,师长寻淮洲重伤牺牲,队伍被迫于12 月15 日主动撤出阵地,返经旌德部分乡镇。路过白地洪川村的时候,已是深夜时分,他们忍着饥渴行军,仍然露营在路旁。次日清晨,老百姓听说红军又回来了,便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他们热情地端茶送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村民汪某挑来一担花生,大把大把地分给路过的战士,战士们一边接着花生,一边将铜币丢进装花生的箩里。结果一担花生变成了一担挑都挑不动的铜币,一时传为佳话。

鱼水情深

红军撤经旌德,一路向西,留下20 多名伤员在洪川村养伤,其中有4名红军因伤势过重,长眠于旌德。而那些在老乡家养伤的红军战士,和百姓患难与共、血肉情深。

刘云寿和他的母亲住在旌德县与太平县交界的黄花岭内浮溪山道旁,他家也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一天,天空下着瓢泼大雨,刘母忽然发现雨地里有个人在艰难地爬行,仔细一看,是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当得知他是北上先遣队的李步新后,刘云寿将他背回家中,藏在地窖里。母子俩拿出家里仅有的几块大洋为他抓药治伤,并不顾高利贷剥削,向地主借来粮食,让李步新喝上了米粥,刘云寿母子却偷偷以糠粑野菜果腹充饥。刘云寿母子想方设法,不让敌人发现李步新,一次次保护他化险为夷。

阚克胜印章

李步新在刘云寿家住了5 个月,基本恢复了健康,他要告别老乡找部队去。临别时,他们饱含热泪、依依惜别。李步新后留在皖南,坚持开展游击斗争,成为泾旌宁宣中心县委游击队政委。

20 世纪50 年代,举家搬迁到旌德的农民石启才在乡下老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枚印章。根据印章的图案及形成年代,石启才推测这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士持有的印章。石启才将它视为珍宝,悉心珍藏,他向家人和后代一遍遍述说着印章背后的故事,教育他们知道革命的艰辛,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长征中最为特殊的一支队伍。它从江西出发、中途失败、牺牲惨重,未能最后到达陕北;它担负着最为艰巨险重的使命,暴露自己、牵制敌人,掩护红军从中央苏区向西南战略转移。在行军途中,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严明的纪律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据推测,“阚克胜”印可能是受伤红军离别前赠给老乡的物件,也可能是红军牺牲后留下的遗物。这枚散落于历史长河之中的小小印章,诠释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印证的是英雄部队的铁血军魂。

猜你喜欢

旌德县先遣队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韩国兴奋玄松月率先遣队来访
旌德县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有机肥生产补偿机制探讨
旌德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与实践
自制橡皮印章
印章
抗日先遣队最近的胜利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大象的印章
旌德县水稻施BB肥肥料效应鉴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