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历带来的一点差距
——辩论亚军的反思

2023-11-03李彰言浙江大学

大学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辩题亚洲杯纬度

文/李彰言(浙江大学)

再闯亚洲杯

每年暑假是亚洲杯中文辩论锦标赛举办的时间,作为华语辩论U20(17~20岁)规格最高的比赛之一,我有幸曾在2020年以教练的身份登顶过一次。而3年之后,经验和技巧都更加成熟,以及拥有赛事评委经历的我,希望带领浙大的大一队伍再闯亚洲杯,争取能够复现2020年的胜利。所以,我们队大概可以算是最早开始备战的队伍。

7月1日,队伍齐聚在浙大北教学楼的教室里,开始对于辩题展开头脑风暴。亚洲杯的辩题一向以难著称。和其他比赛不同,亚洲杯的辩题都是组委会自创的,这使得教练和选手没有任何的往日经验和其他优秀队伍的比赛可以借鉴,不得不从零开始准备,极其考验教练和辩手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

今年的辩题从初赛开始就不同寻常:“宅经济会一路长虹还是昙花一现?”复赛的题目为:“‘吃到饱’餐饮文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决赛则是:“影视作品改变角色设定肤色有助还是无助于解决歧视问题”。

从传统辩论的角度来看,这3道辩题无疑都是非常具有新意的。赛后和组委的交流也可以得知,组委精心创造了这3道题目就是希望能够今年的辩论可以脱离传统的形而上的辩论议题,从而更加关注现实世界。初赛辩题关注未来经济发展形势,复赛辩题则关注了好莱坞愈发严重的改变肤色问题,都是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辩论赛将热点问题呈现出来,无疑加深了选手们对于社会的思考,使得辩论赛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语言交锋,成为了真正的现实观察。

两种打法

第一天我们就成立了教练组。教练组共3人,每个教练认领一个辩题进行准备。由于我读传播学的背景,于是很自然地认领了“影视作品改变角色设定肤色有助还是无助于解决歧视问题”这道题。但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个辩题的难度将远超我的想象。

一开始,我以为“影视作品改变角色设定肤色有助还是无助于解决歧视问题”这个题是个妥妥的反方优势题。所以在知道我们的比赛会拿到反方的时候非常高兴。一方面是这几年好莱坞的“黑美人鱼”“黑雪公主”等电影口碑和票房双输,不仅在中国互联网上引起了大众的反感,在海外互联网亦是骂声一片。无论于情于理,大众对于黑色皮肤的白雪公主的接受程度都很低,所以这如何能够解决歧视呢?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曾经在美国留学4年的人,我深知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政治正确是根深蒂固的顽疾,我内心里相信,那不是影视作品能够改变的。

所以,基于这种认知。第一轮的备赛,我提出的观点分为了3个递进的纬度。第一纬度,我们认为影视作品改变角色设定肤色会造成一部分观众的反感,从而难以起到解决歧视的效果,甚至会起到反效果。第二纬度,我们认为目前美国的种族歧视的症结和影视无关,而是少数族裔客观意义上更低的教育水平,更高的犯罪率和更高的传染病感染率所导致的,影视只能改变观感而不能改变现状。第三纬度,我们认为好莱坞之所以追逐政治正确,是一个基于美国政治体制下的畸形价值,那些导演和编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想要改善少数族裔的歧视现状,而是通过证明自己的“尊重”而获得政治资本。

这是一个好论点,甚至可以写一篇论文。这是我当时的第一感觉,但是当我拿着这个论点在教练组开始商讨的时候,我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论点需要大量的知识量和阅历的支撑。作为一支由大一新生组成的队伍,即使队员们的阅历和知识量对比同龄人来说算是非常不错,但是他们是否有能力能够阐述清楚如此宏大的议题呢?他们对于美国政治正确和种族歧视的了解是否足够深厚?他们的解释是否能够打动评委的心?而相比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更加致命:这个论点的逻辑链条太长了,在面对对手的挑战的时候崩盘的风险非常大。

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第二个问题。辩论赛和演讲比赛的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辩论赛存在一个永远会反对你的对手。我们的这个立论要成立,其中有非常多的节点会遭受对方的挑战。例如第一纬度的“为影视作品改变角色设定肤色会造成一部分观众的反感,从而难以起到解决歧视的效果,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对手会提出为什么人们的反感来源是由于“肤色的转变”,而不是演技、剧本、特效,甚至演员的人品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反感。第二纬度中,对方会挑战为什么观念的改变不能让少数族裔的困境有一些好转。而最后一个纬度,对方也能挑战这些政治正确的作秀不一定全是坏处,可能也有潜在的利好。

挑战的可能性多,就意味着出失误的可能性大,这就好像一条绵延数百里的战线,对手可以选择在任意一点集中重兵突破。而一旦突破成功,胜负的天平就可能瞬间倾斜。

相比于反方,正方的逻辑链就可以非常简单。正方可以简单认为,即使黑小美人鱼遭到了无数的骂名,但是黑人群体非常喜欢这个角色。族群的内自信是解决歧视的重要一步,如果一个种族自己都不自信如何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呢?所以无论是黑雪公主还是黑美人鱼,都让黑人群体对自己的族裔更加自信,从而迈出解决歧视的第一步。

通过上述两个对比,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正反双方论证的差异。反方的战线虽然看上去非常宏大,充斥着学理和知识,像是一堂国际关系或者新闻传播学的课,但漫长的战线使得对手很有可能有机可乘。反观正方,逻辑和举证都非常简单,即使不是专业辩手也能轻松理解,但其问题在缺乏深度进行挖掘,一旦陷入纠缠的局面,正方就会陷入反复重复同样的内容而无法递进观点的困境。可以说,两种打法都各有优劣,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选手能否驾驭得住?

不好!在场上交锋到这里的时候,场下的我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场上的队员们在短暂的沉默后没能正面给出回应,而是退而求其次地重复犯罪和英雄角色的反差所造成的影响。虽然场面上依旧胶着,但是场下的我已经了然,这场比赛已经要分出胜负了。

场上交锋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所以一个论点不仅仅要本身足够优秀,还要贴合自己队员的本身能力。在认真地评估了队员的知识储备以后我还是决定冒险使用这一套立论,这个决定基于我的两个判断:其一是我信任我们队员的知识储备,队员们经过一年的法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以及他们在备赛中展现出的认知水平,我相信他们有能力去讨论深层次的问题。其二,我依旧认为辩论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辩手应该尽力表达的是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所以当我有这样的机会去表达我对于世界的思考的时候,我不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

所以最终方案我们选择了执行这套理论,但是由于绝大部分的精力被用在了准备初赛和复赛的辩题上,所以当我们跌跌撞撞闯入决赛的时候,面对极少的准备时间,我们在之前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些修改。思路简化成了去讨论一个反差的现实情况。即:影视作品中的黑人形象都是美好的英雄形象。但是现实中,美国的黑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却占监狱人口50%,这样的电影形象反倒会失去公信力,无助于解决歧视。而真正能够解决歧视的是改变美国黑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情况,让他们获得走出结构性的贫困,才能让人们看到他们好的一面,从而从根源上消除种族歧视。

“我方认为消除歧视根源的方式不是自认为的强大,不是躲在超级英雄背后的自娱自乐。而是客观层面给予黑人更多的教育资源,让黑人区不是教育的贫民窟,培养更多的黑人社会精英,改变黑人社区的犯罪状况。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电影有更多的黑人可以让黑人变得更有自信,但是大家想一想,一个优秀的人自信我们会觉得他非常耀眼,但是一个贫困罪犯的自信只会令人感到恐惧。在黑人面临结构性贫困的时候,空给予他们自信而不给予他们自信的根源,不给予他们教育和经济,只会让这种自信成为空中楼阁,最后散落为一地鸡毛。”

但是对方对于这个问题也准备得非常充分,“对方辩友,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黑人所面临的结构性的贫困问题也不是一天能够解决的。在美国衰败的体制下我们要解决歧视不能依靠白人的施舍,而是要靠黑人自己的觉醒和抗争,电影里的黑皮肤角色恰恰是告诉每一个出生于贫民窟的孩子,超级英雄不是白人的专利,贫困的黑人男孩也可以成为英雄。只有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才可以获得自己的权利。”

不好!在场上交锋到这里的时候,场下的我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场上的队员们在短暂的沉默后没能正面给出回应,而是退而求其次地重复犯罪和英雄角色的反差所造成的影响。虽然场面上依旧胶着,但是场下的我已经了然,这场比赛已经要分出胜负了。

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因为我们之前的担忧变成了现实,我们的队员们即使准备充分,即使知识丰富,但是在阅历和经验上依旧欠缺了一点。面对对方的论点,他们无法再去深究对方表述下隐藏的逻辑问题:美国的电影虽然加入了更多的黑人角色,但是现在的好莱坞又有谁愿意,或者敢于去揭露美国社会的结构性贫困问题呢?那些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经济贫困的黑人又如何能自我领悟如此深层次的社会观察呢?

队员们没有问出来不是他们的错误,辩论场上的厮杀胜负只在毫厘之间,他们燃尽了他们的能力和知识,辩论技巧和经验,但依旧敌不过阅历所带来的一点点差距。而作为教练,我们虽然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是没有赛前准备可以面面俱到,我们都尽力了,只能由衷地夸赞一句:对手准备得更好。

最后赛果出炉,4.5:4,赛场上最小的分差,最细微的差距,正方辩论队夺冠。

猜你喜欢

辩题亚洲杯纬度
10年后,中国男排重夺亚洲杯冠军
明年亚洲杯易地日本?
热事件
基于时空纬度的国内农民工创业研究
常用纬度差异极值符号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