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代价
2023-11-03文并图李卫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文并图/李卫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情绪与理性之间,需要平衡
未被识别的焦虑
某个午后,同学们正有条不紊地在实验室做着自己的事。突然西北角的工位传来了“咚”的一声巨响,大家被吓了一跳,循声望去,原来是张磊的头砸在了键盘上。此刻他整个人都趴在工位上,上半身不停地剧烈起伏,过了好一会他才抬起头,两眼直直地盯着天花板,大口大口地喘气。同学们被吓坏了,赶紧跑过去关切地询问,只见他脸色死灰,但又说不上话来,拼命地向大家摆手。过了半晌,他直起身来,歉意地对大家说:“我没事。”热心的同学坚持陪张磊去医院看看,到了医院检查了一圈,却发现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医生将他转到了精神科,精神科大夫做了相关检查后,在诊断书上写下“惊恐发作”,并给他开了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叮嘱他一定要去做心理咨询。
带着疑惑的神情,张磊来到了心理咨询室。他无法理解自己的症状,也不明白医生为什么要给自己开抗焦虑药物。他开口就问咨询师:“老师,我觉得我没焦虑啊!也不存在任何压力啊!我是课题组中压力最轻的人,别人收到任务时焦虑得要死,我一点儿都不焦虑,别人总是各种拖延,我从来都是按时完成任务。而且我大部分时候都是很理性的,情绪非常稳定,所有的事情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我就没搞懂,为啥我还焦虑了?”
咨询师听完这个小伙子有条不紊地叙述之后,笑了笑说:“那睡得怎样呢?”张磊顿了一下:“那确实一直……不太好,不过大家都是这样的吧?”
咨询师又问:“几点能入睡?”
“凌晨一两点吧?”张磊挠了挠头。
“我猜,你也许也有一些身体上的不舒服吧?”
“那没有啊……身体一直挺好的,就是有时候胃疼,但疼一阵也好了,您要这么说的话,胃疼还挺经常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急忙辩解:“不过,去医院查了也没啥大问题,所以算不上不舒服吧。”
咨询师说:“你看,你刚才试图否定你身体上的不舒服,虽然它确实存在。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你同样否定了你的焦虑情绪?”
看着张磊若有所思的样子,咨询师又说:“看来你一直是个情绪稳定的人,习惯了喜怒不形于色。或许很多时候面临压力时,你是有情绪反应的,但是你下意识地把它压抑到内心的最深处,来维持语言和行动上的从容不迫。但身体会记住这些压力,在某个点或许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张磊仿佛明白了什么,轻声说:“这么说,可能我自己根本没有识别出那些焦虑……”
咨询师点点头,说:“如果有两个人,一个人在接到任务时边干活边叹气,有时候又站起来焦躁地走来走去,对他的室友拼命吐槽,这个人当然是一个很焦虑的人,但这是显而易见的焦虑,可能他身体里不会累积太多负面情绪;而另一个人呢,无论面临什么挑战,从来不抱怨,非常冷静地处理一切,他当然是一个理智的人,但也可能有未被识别的情绪累积在身体里了,他可能有更多的内在焦虑呢。”
“可能一直努力保持表面冷静也挺辛苦的,只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我的身体开始给我提醒了……”说到这里,张磊将身体深埋进了沙发里,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伸了个懒腰,说了句,“这里的沙发真舒服啊,真想在这里睡一觉……”
承认脆弱,更强大
不被承认的情绪
小花是一位工科博士研究生,她从湘西一个偏僻的农村考到北京,一路披荆斩棘读到了博士,非常不容易。小花的家庭条件不好,妈妈又是个外乡人,嫁给爸爸后,在村里受到了很多排挤和欺负。幼年时,小花耳边灌满了妈妈的牢骚和爸爸的叹息,但家庭的命运没有因此得到丝毫的改变。
小花从小就发奋努力学习,越是长大,越觉得发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到了研究生阶段,她的导师经常出差,没法给学生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同门的师弟师妹怨声四起,谁也不愿意做项目牵头人。小花默默地把所有的项目接过来,独自一人去钻研和自学,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奋战至深夜。在一次又一次快要崩溃的时候,她总是对自己说:不可以难过!不可以抱怨!5分钟之后必须要好起来!靠着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激励,她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得到了导师和课题组的莫大信任,顺利地被招为博士。
到了博士阶段,由于之前的出色表现,导师把越来越多的课题任务交给她,其中还有很多是导师的横向课题,与她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完全没有关系。她像过去一样,一边接受了这些任务,一边又告诫自己不许埋怨、不可以负能量,实在太艰难的时候,就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和消化。同寝室的几个女生总是喜欢吐槽,小花看到她们那样,生怕自己也变成“怨妇”,索性每天在实验室待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去。
沉默的人,很有可能是独白的话痨
理性的『傀儡』
小花的工作效率却一天不如一天,很多时候大半天就是盯着电脑和仪器发呆,一点进展都没有。室友们也发现小花越来越孤僻,总是独来独往,眼睛里已经没有光泽了,多次提醒她要好好休息,但她哪里听得进去。慢慢地,小花的睡眠越来越不好,经常半夜惊醒、头疼欲裂,想到第二天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她又告诫自己必须马上好起来。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一次组会上,同组的师兄在她已经肩负重重任务的情况下,交给了她一个跑合同流程的工作。那一刻她突然感觉后背发凉,一阵眩晕,就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整个实验室的同学都吓坏了,赶紧联系急救,送到医院后进行了各种检查。最后转到精神科,小花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和中度焦虑状态。看到这个诊断,小花如释重负。后来,她跟咨询师说:“那一刻我像从云端掉下来了,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休息了。”
“理性”背后的代价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我经常在咨询室里见到像张磊和小花这样的来访者,其中很多是硕博研究生。他们有礼貌,头脑清晰,说话井井有条,但是多半有着睡眠障碍或某些躯体症状。张磊是不能识别自己的情绪,小花是不能承认自己的情绪。纵观这些案例,似乎存在一种规律:学历越高,抗压能力越强,但是也越容易出现躯体症状。受教育水平越高,好像就越理性,自我形象也越来越趋近于冷静、节制的智者形象,当然也就不能容忍自己像个“无教养”的人那样随意表达负面情绪。类似的原理也得到了不少心理学研究的支持。
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塞内加尔一个地方,研究人员看到了这样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几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和两个当地平民妇女走到了郊外的一口井边,其中一个妇女试图抬腿跨过井口,但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井里。平民妇女看到之后,吃惊得大叫起来。在场的贵妇人虽然也感到吃惊,但全都保持沉默不语。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在文化水平比较高的社群中,人们在亲人的葬礼上表现得更冷静,人们之间的距离更远。而在文化水平相对低的社群中,人们在葬礼上更能够去拥抱、去劝慰,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
文明和教化水平越高,人们在表达负面情绪的自由度上越低。“理性”的代价,可能是失去了觉察情绪的敏锐度和表达情绪的自由。久而久之,堆积成山的情绪便会变成严重的躯体反应和疼痛。但实际上这些是可以预防的,人体是非常聪明的自适应系统,它像弹簧一样,当压力大的时候,它便会想办法让人们朝着放松的方向调整,不至于“系统崩溃”。当压力特别小的时候,它就会凭空生出一些紧张不安,让人们提高警惕,以保持一定的生命力和兴奋度。当这种信号来临的时候,需要人们保持对情绪和身体的觉察,需要人们承认和接纳那些负面情绪,唯有如此,人们才能心安理得,不带任何评判地去宣泄或表达负面情绪,真正调整好心态。
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一些理性,多一点真实,会让我们更健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