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对靶向药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及效果评价

2023-11-03雷蕾叶斌彭先清陈小艳薛登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条目靶向实验组

雷蕾 叶斌 彭先清 陈小艳 薛登梅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肺部癌症,约有44%的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1]。因靶向药物治疗与放化疗相比可更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明显延长寿命,并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痛苦[2-3]。故靶向药物治疗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首选方法。但靶向治疗时间长,用药中断或不恰当的健康管理均可影响患者预后。传统管理模式时,受医疗资源紧张等因素限制,常难以对出院后的患者有效落实随访、健康指导等工作[4]。近年来,研究发现,云医疗可凭借智能化、移动性等特点而实现对居家患者的远程动态管理,对于提高精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为此,本院尝试将创建的靶向药物治疗云平台管理系统用于NSCLC患者远程管理中,并对其效果予以分析,以期为日后对NSCLC进行精准化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开展靶向药物治疗的9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诊断为NSCLC,且TNM分期为Ⅳ期。(2)年龄不低于18岁,学历至少为小学。(3)均接受靶向药物治疗。(4)具备基本的沟通理解能力。(5)功能状态ECOG评分为0~3分。(6)患者可熟练应用微信软件进行信息交流。(7)患者均同意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处于肿瘤终末期,即生存期不足6个月。(2)存在其他肿瘤或重大疾病。(3)认知、视听觉障碍。(4)正参与其他研究。退出标准:(1)因各种原因退出、失访,或因病情恶化而无法继续参加。(2)干预中依从性差、反馈不佳。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伦研批第110号]。

二、样本量计算

查阅文献进行样本量计算,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样本量计算公式估算样本量,公式:

以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得分为参考指标,取α=0.05,μα=1.960,β=0.10,μβ=1.282,参考预研究及相关文献,预计FACT-L得分差值δ为10.9,б=14.86。将各值代入上式,算得每组n=41。因涉及随访,考虑失访率为10%,故各组均需41/(100%-10%)≈45例,最终纳入9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

三、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予以管理,即治疗期间,医护根据所用靶向药物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采取观看视频、发放纸质资料等宣教方式,内容包括靶向药的作用机制、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每月对患者开展1次电话随访,了解其身体状况及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实验组利用云平台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具体开展步骤如下:(1)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小组包括肿瘤科主任医师、肿瘤科主治医师、肿瘤科护士长、肿瘤科护士、统计分析专家及信息科工程师各1名。工作职责:肿瘤科主治医师及护士负责文献检索和筛选,初步制定知识库内容;统计分析专家对信息项重要性进行评分,整理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并修订确立信息项;肿瘤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负责筛选知识库中的信息项内容,并全程监控研究过程;信息科工程师负责信息项的开发及测试,靶向药物治疗云平台管理系统建立后,指导医护人员如何对其进行正确使用。(2)临床实践过程:①建立健康档案:指导患者在手机端注册登录“靶向药物治疗云平台管理系统”,并协助其完成基本资料填写。纳入患者的健康档案和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连接,医护人员可以管理者身份登录查看患者入院诊断、病程记录、护理记录、治疗方案等病例信息。在患者离院前,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演示平台的操作方法,确保其能熟练使用该平台。②记录靶向药物使用情况:靶向药物治疗期间,由主治医师在电脑管理端记录药物的使用时间、剂量、有无副作用等情况。患者则可通过手机端查阅既往靶向药物使用情况。③记录症状及体征情况:针对治疗期间出现的症状及体征(包括咳嗽、呼吸困难、疲乏、胸痛、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患者自行勾选结构化条目,勾选的异常症状及体征可实时传送到云端。以月为单位,根据患者每个症状分别以不同颜色呈现,制作“时间-症状”曲线图,以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症状进行动态监测。通过云平台,医护人员选择相关的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注意事项、饮食原则、运动原则相关音视频资料,发送至患者手机端进行干预指导。④提醒及诊疗:平台定期发送复查提醒、用药提醒、预约提醒等信息至患者手机客户端,提醒患者及时就诊、治疗及复查。为不方便到院就诊的患者提供网上就诊、电子处方及送药服务。⑤建立护患沟通体系:患者居家期间出现症状时,可通过对话窗询问医护人员。也可辅助上传视频或图片,以便医护做出客观判断。医护人员每周和患者进行1次互动交流,交流期间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饮食情况、是否出现负面情绪等,并做针对性指导。病友间可通过平台分享抗癌经历,互相倾诉,互相鼓励及支持,以缓解不良情绪。

四、观察指标

(1)一般资料:对两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学历进行统计。(2)自我管理效能:于管理前、管理6个月后采用钱会娟等[6]修订的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对两组予以评定。SUPPH包括积极态度(条目1~6、8、9、13、14)、压力缓解(条目10~12)、自我决策(条目7、15~28)3个维度,28个条目评分均采用5级评分法(1~5分),最高分为140分。得分愈高,自我效能感愈强。(3)症状评估:于管理前、管理6个月后应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7]对两组开展评估。MDASI-C包括两部分,第1部分评估患者症状群,包括咳嗽、咳痰、胸闷、疼痛等19项,每项按严重程度计分0~10分,得分愈低,症状愈重。第2部分评估症状群对生活的影响,项目包括行走、一般活动等6项,每项按影响大小计分0~10分。得分愈高,影响愈大。(4)生活质量:于管理前、管理6个月后应用万崇华等[8]修订的中文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对两组开展评定。FACT-L包括生理状况(7个条目)、社会/家庭状况(7个条目)、心理状况(6个条目)、功能状况(7个条目)、附加关注(9个条目)5个项目,36个条目评分均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最高分144分,得分愈高,生活质量愈好。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失访3例)、实验组(失访2例)最终分别有42例、43例完成研究。两组4项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SUPPH评分比较

两组管理前SUPPH中3项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6个月后,两组3项评分均较管理前增高(P<0.05),且实验组管理6个月3项评分及管理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SUPPH评分比较分)

三、两组MDASI-C得分

两组管理前MDASI-C中2模块得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6个月后,两组2模块得分均较管理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管理6个月后2模块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管理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MDASI-C得分比较分)

四、两组FACT-L得分比较

两组管理前FACT-L中5项得分及总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6个月后,两组5项得分及总分均较管理前增高(P<0.05),且实验组管理6个月后5项得分及总分及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FACT-L得分比较分)

讨 论

一、云平台可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播及资源的深度利用

云平台为患者医疗信息的智能交互中心,为硬软件结合的数字化产品。其能够从HIS中自动抓取医疗数据及护理信息,将其做解析、归类及结构化处理。医护人员可利用主索引实时调取患者门诊、住院的所有病例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影像学检查数据、治疗信息、收费信息等,并结合需求做相应匹配及推算,确保数据精确可靠,便于临床使用[9]。

对于行靶向药物治疗的NSCLC患者而言,多在门诊开具药物后返回家中自行服药治疗。但研究发现,患者居家过程中常因自我保健知识缺乏、对症状及日常生活的管理能力不足而产生各种困扰,甚至可能影响预后。传统管理方式是以电话随访的形式开展,医护人员对患者居家期间情况的了解较为浅显,导致其无法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此外,医护工作繁忙等因素可导致管理滞后、时间被压缩,从而难以发挥实质性的管理作用。而基于云平台的全程管理可克服传统管理的上述问题,使患者居家需求和医疗资源的对接通道被打通,使医疗服务的时间、地域限制被打破,从而可达到推进信息高效及精准传播、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10-11]。

二、利用云平台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可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

NSCLC患者长期承受症状困扰,加之对疾病缺乏理性认识,以及对自我管理、病情控制缺乏信心,导致其自我效能感低下。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和个体对疾病的适应性、健康行为水平均有一定关系[12]。故提高NSCLC患者自我效能感尤为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管理6个月后SUPPH中3项评分的增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可能原因是本研究干预方法通过远程的健康信息传递、在线沟通交流,不仅可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生理状态及病情,同时能改变其对NSCLC靶向治疗的不良认知。利用云平台,病友可实现良好的互动交流,相互倾诉心声,相互分享抗癌经验,并给予对方激励及精神支持,从而可使患者获得正性力量[13]。而医护人员及时通过平台了解患者近期状况及需求,并给予自我管理方面的相关指导,可使患者对NSCLC的管理能力得到完善,NSCLC抗衡的信心增加,自我效能亦随之重建[14]。

三、利用云平台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管理后6个月MDASI-C中2模块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本研究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症状,减少病情对生活的影响。这是由于云平台通过对患者进行远距监控并完成数据记录、评估,可使医护及时知晓患者管理问题所在,并帮助其进行正确的医疗决策,及时通过手机客户端向患者发送相关的指导建议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使患者保健水平提升,疾病得到妥善管理[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管理6个月后FACT-L中5项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因是医护及时利用云平台向患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帮助其调整不良行为模式,使患者在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从而可改善其生理状况[17]。而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可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自觉进行心理状况调整,从而可确保患者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18]。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对靶向药物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全程管理,能明显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有效减轻病情对生活的影响,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中所应用云平台管理系统尚处于萌芽阶段,尚存在功能不完善、使用人群有限等问题。故为使广大NSCLC靶向治疗患者尤其是年龄大者受益,需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猜你喜欢

条目靶向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