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湿止痛膏与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疗效比较
2023-11-03刘欣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052
刘欣(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052)
感冒后咳嗽指的是在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之后依然存在的咳嗽情况,属于临床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在季节变化时较为常见和多发,且是由多种因素、致病菌共同作用所导致的[1]。对于感冒后咳嗽患者来说,其最为主要的临床症状与表现包括痰少或者无痰、干咳以及有黏液,经过影像学检查之后并未出现明显的异常,但是如果早期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干预,则可能会转变成为顽固性咳嗽或者是慢性咳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伤害。在为感冒后咳嗽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所获得的效果有限,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因此就可以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对这一疾病进行分析,以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中医认为感冒后咳嗽与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余邪未尽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可对相关中药进行选择与应用,以为患者的更好治疗、恢复奠定基础[2]。基于此,本研究将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比分析了在为感冒后咳嗽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伤湿止痛膏与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所获得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21)与对照组(n=21)。观察组包括11例男患者和10例女患者,患者年龄的上限为59岁,下限为22岁,平均年龄为(44.23±3.64)岁,患者病程的最长值为52天,最短值为20天,平均病程(35.62±2.08)天,其中包括吸烟者9例;对照组包括12例男患者和9例女患者,患者年龄的上限为60岁,下限为21岁,平均年龄为(43.87±3.59)岁,患者病程的最长值为54天,最短值为20天,平均病程(36.15±2.16)天,其中包括吸烟者10例,对两组患者上述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可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相关资料的一致性较强,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开展组间比较与分析。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3]完成,发病早期存在鼻塞、咽痛、流涕和发热等感冒症状,在上述症状消失后咳嗽依然存在,且表现为干性咳嗽或者是有少量白痰,存在早晚比较严重的阵发性发作,且持续时间在3-8周之间,经过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并未显示异常且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呈阴性。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实施,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且恶寒、咽痒、舌苔薄白、脉浮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与中医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治疗依从性、配合度较高;③患者年龄在20-65岁之间;④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署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参与本研究前的2周内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②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等相关原因引起的亚急性咳嗽患者;③合并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④入组前1个月内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使用史的患者;⑤精神异常或者是认知障碍的患者;⑥合并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药物为麝香追风膏,选择的治疗方式为穴位贴敷,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所选择的贴敷穴位包括天突穴(位于喉结下方、胸骨上方的位置,其呈现出凹陷状态)、膻中穴(位于正中线上方第4肋间隙的位置)、大椎穴(位于第一椎上凹陷的位置)以及大抒穴(位于第1胸椎棘下方1.5寸部位中),确定穴位并完成贴敷工作,麝香追风膏需要每隔5小时更换1次,连续治疗的时间为2个星期。
1.2.2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治疗药物为伤湿止痛膏,选择的治疗方式为穴位贴敷,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所选择的贴敷穴位与观察组患者相同,包括天突穴、膻中穴、大椎穴以及大抒穴,伤湿止痛膏需要每隔5小时更换1次,连续治疗的时间为2个星期。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观察与评价指标分别为临床疗效、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
疗效判定标准[5]:接受治疗后患者咽痒、咳嗽等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肺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认定为痊愈;接受治疗后患者咽痒、咳嗽等临床症状好转,肺功能有所恢复,但是并未达到正常水平为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均无明显变化认定为无效。
咳嗽症状所包括的内容有日间咳嗽、夜间咳嗽以及咳嗽疼痛情况,其中日间咳嗽、夜间咳嗽的评价借助《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中的咳嗽症状积分表进行评价,患者无明显的咳嗽情况为0分;患者偶尔出现明显咳嗽为1分;患者频繁咳嗽,并对睡眠造成了轻微影响为2分;患者咳嗽频繁且对睡眠产生明显的影响为3分。咳嗽疼痛情况借助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评分介于0-10分之间,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咳嗽疼痛情况越严重[6]。
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均借助肺功能仪进行检测。
中医证候积分借助《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进行评价,所包括的中医证候有咳嗽、咳痰以及咽痒,无相关证候为0分;存在轻度证候表现为1分;存在中度证候表现为2分;存在重度证候表现为3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21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余2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患者有12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8例,计算后可知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21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余16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患者有9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7例,计算后可知治疗有效率为76.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2.693;P=0.041)。
2.2 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咳嗽症状后可知,治疗前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间咳嗽、夜间咳嗽以及咳嗽疼痛情况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咳嗽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咳嗽症状评分比较(±s,分)
组别(n=21) 日间咳嗽 夜间咳嗽 咳嗽疼痛情况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92±0.41 0.37±0.15 2.06±0.38 0.52±0.18 6.42±0.52 2.02±0.24对照组 1.90±0.38 1.06±0.24 2.02±0.39 1.45±0.27 6.37±0.50 4.25±0.31 t 1.328 2.145 1.372 4.303 1.476 2.306 P 0.135 0.043 0.095 0.039 0.155 0.041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 pred、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分析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分析比较(±s)
组别(n=21) FEV1% pred(%) FVC(L)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7.25±3.64 94.12±4.25 2.41±0.29 4.35±0.41 56.75±3.74 72.58±4.69对照组 78.52±3.57 84.36±3.68 2.44±0.27 2.94±0.35 56.92±3.70 62.15±4.24 t 1.383 4.303 1.771 2.201 1.886 2.365 P 0.124 0.039 0.084 0.042 0.135 0.037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咽痒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n=21) 咳嗽 咳痰 咽痒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25±0.31 0.81±0.15 1.95±0.51 0.72±0.38 2.51±0.42 0.65±0.24对照组 2.23±0.30 1.68±0.22 1.94±0.52 1.59±0.44 2.49±0.40 1.68±0.31 t 1.533 2.776 2.920 2.447 1.383 2.571 P 0.129 0.045 0.079 0.043 0.106 0.037
3 讨论
感冒后咳嗽大多数是因为病毒性感冒所引起的,相关研究[8]认为,其出现与呼吸道黏膜损伤、气道高反应、气道炎症和咳嗽敏感性增高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咳嗽属于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者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动作,其对呼吸道存在一定的有利作用,但是如果长时间咳嗽,则可能对呼吸道产生负担,因此,做好其治疗与干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中医因为感冒后咳嗽起病于外感之后,属于“风咳”等相关疾病范畴,其病位在于肺,发病与风邪伏肺、外邪侵袭以及肺气失宣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感冒后咳嗽这一疾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闭塞、咽痛、喷嚏、咽痒以及咳嗽等相关症状,经过相关治疗之后风邪依然存在,因而可能存在咽痒的表现,再加上肺气失于宣降和风邪束肺,故而存在咳嗽的情况。
感冒后咳嗽这一疾病的相关症状并不严重,但是在临床上相对较为常见,其对患者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均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且感冒后咳嗽的病程较长,迁延难愈,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案所获得的效果有限,且受病程的影响,大多数患者对治疗并不积极,因此对更好治疗效果的获得有着一定的干扰,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感冒后咳嗽患者实施及时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至关重要。随着中医学理论、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感冒后咳嗽的治疗过程中麝香追风膏的应用越来越多,其药物组成包括人工麝香、生草乌、当归、独活、樟脑、威灵仙、香加皮、海桐皮、薄荷脑、肉桂油、海风藤、血竭、桉油、乌药、乳香、苏木、木香、延胡索、没药、生川乌、冰片、红花、丁香罗勒油以及生川乌、威灵仙、熟地黄、双地黄、牛膝、麻黄、水杨酸甲酯等,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获得相对较为理想的祛湿、活血、祛寒、通络的功效,通过穴位贴敷的方式用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药物成分于患者皮肤组织中的渗透,可以让药物成分更好地在患者体内进行血液循环,所获得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为理想和显著。因为中医认为本病与外邪侵袭和肺、脾、肾三个脏腑功能失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将具有行气解毒、温散寒邪功效的麝香追风膏贴敷于患者天突穴、膻中穴、大椎穴以及大抒穴这四个穴位,可以达到宣肺、止咳以及平喘的功效,对患者的更好治疗与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涉及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优势,说明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这一治疗方案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这一实验研究结果的获得与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所获得的宣肺、止咳、平喘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二为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咳嗽症状与对照组患者基本一致,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症状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更为轻微,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咳嗽症状并无显著差异,不影响对后续效果的评价,而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这一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日间、夜间的咳嗽情况,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咳嗽疼痛严重程度,有助于患者症状得以更好地缓解,这一实验研究结果的获得与药物在患者机体渗透之后所获得的行气解毒、活血通络效果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第三为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与对照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为理想,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状态基本一致,并不会对后续治疗结果的评价造成影响,而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患者治疗之后肺功能的改善,该实验结果的获得与药物作用之后所获得的宣肺、平喘效果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第四,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咽痒等相关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中医证候更为轻微,说明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相关中医证候,这一结果的获得与麝香追风膏的应用以及相关贴敷穴位的科学、合理选择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于感冒后咳嗽患者能获得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从中医的角度对感冒后咳嗽患者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选择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作为其治疗方法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和咳嗽疼痛情况,同时还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了患者的相关中医证候严重程度,对患者的更好治疗与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且其效果与伤湿止痛膏穴位贴敷治疗相比存在着显著优势,因此可以将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