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如何防范国企财务管理风险
2023-11-03赵蔷
赵蔷
(山东德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00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企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财务管理风险成为国企面临的重要问题。国企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组织,其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如何防范国企财务管理风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国企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及构成要素入手,探讨国企财务管理风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相关概念及构成要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在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国企的财务管理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将从财务管理定义、财务管理的内容以及财务管理风险的构成要素三个方面探讨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相关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财务管理定义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通过规划、组织、指导、控制资金的运用和筹集,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监控等方面[1]。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规划、资金筹集、资金运用和财务监控等方面。
1.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财务计划,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财务规划主要包括资金预算、成本控制、利润分配等方面。
2.资金筹集
资金筹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所需的资金以支持企业经营活动。资金筹集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发行等途径。
3.资金运用
资金运用是指企业将所筹集的资金,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向包括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
4.财务监控
财务监控是指企业对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企业资金运用的安全和有效性。财务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流量分析、成本控制、财务报告等方面。
(三)财务管理风险的构成要素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财务管理风险的构成要素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方面。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变化、市场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2]。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信用风险因素。信用风险包括企业自身信用状况、客户信用状况、供应商信用状况等方面,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的资金运用和资金筹集产生不利影响。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运用和资金筹集过程中,面临的流动性不足或流动性风险因素。流动性风险包括银行信贷紧缩、市场流动性不足等方面,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的资金运用和资金筹集产生不利影响。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操作风险因素。操作风险包括内部控制不力、财务管理不规范、人员失误等方面,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5.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政策风险因素。政策风险包括财税政策变化、资本市场政策变化等方面,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国企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和应对各种财务管理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针对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问题
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财务风险意识不足。在国企中,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不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这种情况下,国企在管理风险方面就很难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一)财务风险意识不足
由于国企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受到政策性影响,财务管理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了维持国有资产和政策执行上,而忽略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此外,一些国企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惯性思维和传统观念,认为国有企业不会出现破产的情况,从而忽略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另外,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国企面临着多种财务风险,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但是,一些国企仍然存在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财务风险[3]。
(二)盲目投资风险大
盲目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盲目跟风或投资不成熟的项目,从而导致投资失败和损失。在国企中,盲目投资风险往往更加突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国企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存在较强的盲目跟风心态。政策性和市场性因素往往会影响国企的投资决策,导致国企盲目跟风,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研究,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国企在业务发展中,往往存在较大的利益驱动,为了追求业绩和利润,一些国企会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忽视风险管理和投资回报率的核算,从而导致投资风险增大。
国企的决策机制和管理结构存在缺陷,国企的决策往往集中在少数高层领导手中,而下属部门在决策中的参与度较低,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容易导致盲目决策和风险扩大。
(三)风险防控系统不健全
国企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风险防控系统不健全。由于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国企在风险防控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一些企业存在风险管理手段缺失、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国企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对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各种风险因素的全面分析和评估,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4]。
2.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国企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缺乏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标准,导致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漏洞和疏忽,不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
3.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不完备
国企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工具和方法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支持。国企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学习。
4.管理模式不够深入
首先,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管理模式过于简单,在国企财务管理中,往往只注重风险的发现和防范,忽视了风险的应对和处理。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当风险出现时,国企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导致财务损失的扩大。还有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管理模式过于依赖外部监管。由于国企在行业内的地位和资源优势,往往能够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监管来规避风险。然而,这种依赖性过高的模式存在着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一旦政策或监管发生变化,国企就难以应对风险。
其次,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管理模式过于重视短期利益。由于国企存在着政绩和利益的压力,其财务管理往往更加注重短期利益的实现,而忽略了长期风险的考虑。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一旦出现风险,国企往往难以承受较大的损失,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国企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有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各种财务风险,确保国企的稳定发展。
三、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目前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国企财务管理风险涉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声誉和市场地位等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增强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保障国企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
国企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国企应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各项业务的监管,确保所有财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同时,国企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人员不当导致的风险。还有国企应该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
国企应该关注市场变化、政策变动、竞争态势等因素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避免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导致的风险。同时,国企应该加强与银行、保险、审计等机构的合作,共同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5]。
国企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国企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分析,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的能力。同时,国企应该加强对数据的保护,防范信息泄露和攻击,避免因信息安全问题导致的风险。
(二)改善国企财务管理组织结构
首先,国企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国企财务管理的基础,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国企的财务风险防范水平。国企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同时,国企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其次,国企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国企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防范各种财务风险。国企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内部监控、风险评估等环节,确保国企各项财务活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同时,国企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执行和监督,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最后,国企应该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和沟通。国企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各种外部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沟通渠道,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提高国企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国企应该加强对外部机构的监管和风险评估,确保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和沟通能够为国企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收益。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优秀的财务知识和技能,他们需要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预算和成本控制、税务计划和税务申报等基本财务管理知识。另外,他们还需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流程,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有就是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他们需要与内部各部门和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此外,他们还需要与财务领导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情况。
同时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诚信度,他们需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此外,他们还需要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6]。
(四)完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需要依靠信息化技术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财务数据,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减少财务工作量和错误率。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财务模拟分析,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好地制定财务策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考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防范,现如今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时应该注意信息安全的保护。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实现信息安全防范,如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密数据传输、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等。
(五)加强企业内控与预算管理制度
国企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石,对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强化风险防范具有重要作用。国企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确保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另外就是国企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风险防范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国企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方面,通过预算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风险的有效防范。
还有国企需要加强内外部审计的监督,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对财务管理行为的自我审查,外部审计是企业对外部监管机构的财务管理行为的接受审查。国企应该加强内外部审计的监督,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国企需要加强人员培训,人员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国企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增强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专业能力,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结束语
国企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组织,其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如何防范国企财务管理风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国企财务管理风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希望对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