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刺葡萄酿出甜蜜新生活
——访武隆区梓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川江

2023-11-03蔡鸽李朋廖江李涛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桐梓武隆高山

记者 蔡鸽 李朋 特约通讯员 廖江 李涛

龙川江在察看葡萄长势

带刺的玫瑰很常见,但带刺的葡萄你吃过吗?金风送爽,立秋之后,武隆区桐梓镇梓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高山刺葡萄也迎来了成熟期。一簇簇果粒饱满的葡萄挂在藤蔓上,在绿叶的掩映下宛如一颗颗紫色珍珠般璀璨夺目,空气中弥漫着甜沁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来到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到采摘鲜葡萄的乐趣,还能品尝高山刺葡萄酒,体验从一颗葡萄到一瓶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因此每到成熟季这里也成了很多游客假期打卡的“网红景点”。

高山刺葡萄因其每簇葡萄下面都有一根刺而得名,和普通的葡萄相比,其花青素含量较高、果肉紧实、糖酸比较低,作为加工葡萄使用,其酿出的葡萄酒色泽艳丽、口感醇厚,深受市场欢迎。“最近真是忙不赢呦,这刚开园,每天都有近100 名游客过来采摘,入园采摘每千克价20 元。除了鲜食葡萄外,今年计划生产10 吨高山刺葡萄酒,整体产值预计能达到100 万元。”公司负责人龙川江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高兴地说。

龙川江敢为人先,2015 年在家乡桐梓镇种植高山刺葡萄,经过8 年不懈努力,如今发展高山刺葡萄150 亩,着力打造高山刺葡萄规模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全产业链。公司在业界屡获殊荣,被评为“中国质量信用AAA 级诚信企业”“2023 重庆市最美绿色食品企业”。

高山刺葡萄点亮“创业梦”

生于1986 年的龙川江,高中毕业后怀揣着对绿色军营生活的憧憬,带着家人的殷殷期盼应征入伍。2008 年服役期满后,他回到家乡桐梓社区,经人介绍在镇上做了两年的水电工。2010 年,恰逢桐梓社区领导班子换届,急需一位负责任、有担当的年轻人担任副主任,负责社区日常工作。得益于平时在村民眼里做事踏实、待人热情的好印象,龙川江当选社区副主任。

在社区的工作是琐碎的,也是充实的。一眨眼时间就到了2015 年,此时国家出台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一波一波的有志之士回到农村,在广阔的天地里追寻致富梦想。这让龙川江也暗暗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龙川江得知客户要来采摘葡萄时的高兴劲

对创业者来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是成功的基石。就在为创业找项目犯愁之际,龙江川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关于高山刺葡萄的报道。这种稀有葡萄品种的品质、产量、市场前景瞬间吸引了他,龙江川当即决定前往贵州、湖南等地高山刺葡萄种植基地考察。“这刺葡萄适合生长在海拔600 米到1800米的山坡、灌丛中,很适应南方气候,我们桐梓的海拔在850 米左右,气候湿润,与刺葡萄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正好相符。”调研回来后,龙川江对刺葡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于是决定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在桐梓镇种植高山刺葡萄。2015 年底,龙川江以200元/亩的价格在桐梓村流转了150 亩位于半山腰的撂荒地,同时投入10 余万元从湖南怀化引进3000 多株高山刺葡萄苗,随后全部移栽定植下地。考虑到未来方便游客采摘休闲,龙川江还特意在葡萄园附近搭建了20 米长的观景长廊。为了掌握管理技术,他一方面向各地同行请教,一方面自己边干边学。2016 年,在武隆区农业农村委的推荐下龙川江参加了“果树专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培训,龙川江更有信心种好高山刺葡萄,随后便注册了重庆市武隆区梓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及“梓归”高山刺葡萄商标。

据了解,高山刺葡萄区别于欧亚、欧美品种,属于土生土长的东亚种群,在栽培技术方面与一般的葡萄品种相比,具有种植简单、管理方便、省时省力的特点。虽然高山刺葡萄病害较少,但一遇到多雨高湿的天气,容易诱发霜霉病,发病初期叶片只是出现白色小斑点,后期则会导致叶片焦枯甚至绝收。2018 年,龙川江辛勤管理两年的葡萄园终于迎来挂果期,却因为雨水太多,导致当年葡萄霜霉病高发,最终产量严重低于预期,只收获了1000 余千克的鲜食葡萄。

虽然损失严重,但一贯乐观的龙川江依然看好高山刺葡萄的发展前景,没有中途放弃。然而天不遂人愿,接下来的连续两年里即使精心管理,但一到梅雨季,原本长势喜人的高山刺葡萄却依然未能躲过霜霉病的侵袭,150 亩葡萄园几近绝收,龙川江整整两年的辛苦打了水漂。

工人采摘回来的葡萄待发到客户手中

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在酒庄调研

遭遇连续3 年的失败,龙川江意识到露地栽培刺葡萄行不通,得完善栽培设施。在武隆区农业农村委专家的建议下,2021 年龙川江贷款45 万元为30 亩地势相较平坦的葡萄搭建了大棚,从此大幅提升了产量和品质。“露天葡萄发生霜霉病,且采收期短、产量低、果形不佳。大棚内葡萄的储存期更长,能延迟1 到2 个月上市。与露天葡萄错峰销售,价格上也有所提升。”龙川江说,当年30 亩大棚刺葡萄果形均匀、口感上乘,产量高达30 吨。

自酿葡萄酒,打造刺葡萄全产业链

大棚栽培模式使葡萄产量剧增,然而在丰收的喜悦短暂停留后,龙江川又陷入了焦虑之中:由于缺乏销售渠道,2021 年有10 吨鲜食高山刺葡萄面临滞销。就在龙川江心急如焚之际,有朋友建议他不如将剩下的葡萄送往葡萄酒加工厂,以解决销售难题。很快,通过朋友推荐,重庆的一家葡萄酒加工厂负责人找到龙川江,提议彼此合作生产葡萄酒,等葡萄酒全部售出后再按照销售额分成。得知这个消息后,龙江川喜出望外,当即便安排工人采摘葡萄,很快将10 吨葡萄冷链运送到该葡萄酒厂。但哪里想到,之后不久该葡萄酒厂的负责人就失联了,龙川江至今也未能拿到分成。

这次上当受骗的遭遇,让龙川江深刻意识到基地做好葡萄深加工的重要性。想到高山刺葡萄本身具有加工葡萄的优势,他下决心一定要打通高山刺葡萄的全产业链。于是,他说服家人一起贷款建设葡萄酒厂,购置设备,引进技术,建设自产自酿的高山刺葡萄酒庄。“我们前后贷了100 多万元打造这个加工厂,基本是采用国外进口的高品质设备,比如选用法国优质橡木桶陈酿, 可以保证风味更浓,口感更佳。”龙江川告诉记者。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种植、经营管理能力,龙川江先后参加了“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青创乡村旅游”等高素质农民培训,参加了中国酒业协会组织的“国家四级果露酒酿造工培训”,成功考取了中级酿酒师资格证。通过培训,龙川江不仅开阔了视野,掌握葡萄酒加工技术,也理清了未来发展的思路。

2022 年,30 亩棚栽的高山刺葡萄再次硕果累累,亩产高达2000 多千克,总产值达到150 万元。在采摘季结束后,龙川江尝试酿造高山刺葡萄酒,他采用我国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100%原汁发酵,成功酿造出具有南方独特风格的葡萄酒,酒体紫红,果香浓郁,入口饱满丰润,一经推出便受到客户的好评。目前推出的“天边红葡干红葡萄酒系列”“私藏白兰地葡萄酒系列”“梓归微醺露营低醇葡萄酒系列”,市场零售价平均在119 元/瓶。

“下一步我们将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刺葡萄,计划到2025 年将种植面积扩大两倍以上,刺葡萄酒年产量增至50 吨。”龙川江说。

从刺葡萄种植到刺葡萄酒加工、销售,再到酒庄观光旅游,小葡萄产生大效益,有力带动了多个环节配套产业发展,促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村民龙继梅在刺葡萄园工作了3 年,负责除草、施肥、采摘等工作,他还把自家原本经济价值不高的果园改种刺葡萄,年增收3 万元左右。

一串串葡萄酿成一杯杯甘甜的美酒,酿出乡邻们甜蜜的生活。回顾创业历程,高山刺葡萄种植规模从小到大,从露天栽培到大棚避雨栽培,从传统销售到延伸产业链条……龙川江表示会一直沿着产业化、集约化、系统化的经营路子,在农户中推广种植技术,在做好特色农业“接二连三”、不断拓宽农业价值空间的同时,深度挖掘酒庄文化,打造多功能旅游综合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成熟的高山刺葡萄结果状

猜你喜欢

桐梓武隆高山
“大美武隆”诗词选登
浅谈桐梓超长公路隧道综合管控方案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高山从何而来?
我和爸爸
桐梓:表里河山
洱海上空的星星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