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林场科技创新路径研究
2023-11-03郑德花邓彩珍黄彩枝
郑德花 邓彩珍 黄彩枝
(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科学论断在广西林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加快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对于全面推进国有林场现代化进程、推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
派阳山林场始建于1955 年,场部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广西唯一与越南接壤的广西林业局直属大型国有林场,林场林地经营面积52 万亩,森林蓄积量289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5%。
1.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林场积极探索马尾松、八角和米老排原地保护和相同地区内迁地保护、其他地区异地保护策略,营建各类不同世代和用途的种子园、基因库,通过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和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提升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在林木良种应用、良种良法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高世代选育、分子育种和关键性状基因挖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生物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种质和研究材料。
通过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林场建成全国马尾松种苗繁育推广一体化示范基地,良种繁育研究进程紧跟领域前沿。近年来先后向社会推广应用12 个马尾松优良家系,向广西区内和广东、福建、贵州、云南等省提供马尾松良种1500 多千克,累计培育良种壮苗1 亿多株,营林绿化面积4 万余公顷,遗传增益率比一般林分高15%~30%,每株年产脂量比普通松树多2 ~3 千克,经济价值达30 多亿元,成为区域种苗“繁育推”一体化的重要推手,有效解决林业种业“卡脖子”问题。
2.林业科研创新提升发展现状。“十四五”以来,林场共主持和参与国家、自治区各类科研项目30 多项,先后获批广西首批农业科技园区、四星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自治区首批林草种质资源库,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稳步提升。2022 年至今林场登记广西科技成果36 项,科技成果推广成效显著,发挥了重要示范样板作用,显著提高了林农和林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其中“桂西南马尾松良种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成果列入2022 年第四批广西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效益额811.6 万元。
3.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发展现状。通过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林场形成桂西南马尾松人工林培育技术体系、马尾松材脂兼林培育技术体系、八角标准化抚育管理和嫁接换冠技术体系等一系列农林产业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等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难题,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均属于领先地位,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近年来林场转化应用广西林科院15 个林木良种和6 项技术成果,营建马尾松、八角和桉树各类示范林5000 余亩,各类繁育、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7700 亩,推广标准化种植20000 亩。通过“良苗+良法”宣传辐射,累计推广马尾松良种苗木450 万株,带动地方积极种植马尾松脂材兼用林2.7 万亩。
4.国家储备林地力提升现状。林场与广西大学、广西林科院深入合作,全面调查研究林场森林土壤肥力水平和养分丰缺状况,分析森林调查统计资料和林地土壤取样化验数据,将森林土壤基础数据与空间数据有机地融合进来,建立派阳山林场森林土壤养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壤监测与评价,研究松、桉主要用材林和八角特色经济林林木生长过程中的肥力需求,研发及推广专用配方肥,实现林地土壤因地、因树平衡施肥,进一步改善人工林地力,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林场松、桉、八角、米老排、混交林等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根据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及不同林木对土壤的肥力需求,研发及推广主要用材林和经济林的专用配方肥,集成测土配方施肥和精准施肥技术。
二、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林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60 多年的奋斗,派阳山林场林业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底子薄、起步晚、基础差,总体来看,派阳山林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许多核心技术被“卡脖子”。
派阳山林场桐棉松优良林分
1.森林资源经营水平不高。广西林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由原来的追求绿化面积、森林数量发展到追求提升森林质量、生态质量的新阶段。林场用材林以桉树、马尾松和其他软阔为主,经济林主要为八角和油茶,树种结构单一,林木培育目标以短轮期原料林为主,木材生产以中小径材为主,林木尤其是桉树年生长量低于全区先进水平。
2.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短缺。提升质量效益作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永恒主题,林场必须坚持数量质量并重,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林场现有营林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林场地处桂西南地区,高温多雨,水热光优势明显,但森林经营水平和林木生长量、蓄积量距离全区先进水平尚有较大距离,难以满足林场高质量发展需求,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国储林地力巩固提升等方面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3.核心技术体系尚未成熟。围绕推进派阳山林场林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森林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智慧林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精准施肥和地力提升技术体系,桉树等主要用材林,八角和油茶等特色经济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马尾松+阔叶树+珍贵树种”混交、“桉树+珍贵树种”混交和阔叶树种混交技术体系等有待于建设成形和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应用。
派阳山林场二年生马尾松高产示范林
三、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林业科技发展建议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林场高质量发展,才能赢得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1.开发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有林木种质资源,应用桉、松、八角、油茶、珍贵树种和乡土树种优良品系造林,破解种质资源和林业种业“卡脖子”问题,为森林资源高效培育奠定基础。继续加大良种良苗推广,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积极引导林农使用派阳山林场生产的良种种子及良种壮苗,助力乡村振兴。
2.推广应用良种良法良技。派阳山林场桐棉种源马尾松最高蓄积生长量达每亩每年2.6 立方米,堪比桉树,多途径宣传推广马尾松良种良法,有助于保护树种多样性和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引种和培育香花油茶等我区高产油茶优良品种,建设油茶良种丰产示范林,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桉树先进科技成果引进、培育、转化及应用,提高桉树人工林经营水平,缩短林木生长量、蓄积量与全自治区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向森林培育质量效益型转变。
3.科技创新引领林业发展。坚持多功能经营理论,坚持全周期经营理念,采用恒续林经营策略,摸索、建设和提升出适合桂西南南亚热带地区发展的森林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智慧林业信息化综合管理体系、精准施肥和地力提升技术体系,以及桉树等主要用材林、八角和油茶等特色经济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马尾松+阔叶树+珍贵树种”混交、“桉树+珍贵树种”混交和阔叶树种混交技术体系,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蓄积量、优化树种材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森林景观效果、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通过调整树种结构和林分密度,平衡土壤养分循环,改善林木生长生态条件,大力提高木材蓄积量,加快林木生长速木,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4.激发特色产业新活力。充分发挥桂西南生态和气候优势,通过科学、精准、高效的营造林技术,推进全场森林资源增量、结构增优、生态增效、景观增色、作用增强、林农增收。重点开展森林公园林相改善行动,合理配置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增强森林公园整体景观的连通性、观赏性,营造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景观林。大力推进桂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储备林、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着力提高林地生产力,优化调整树种结构,丰富森林结构层次,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固碳能力,建设广西南亚热带森林高质量经营示范区。
林业科研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延续性、系统性的工程,立足桂西南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构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稳定的生态系统,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补短板、强弱项,上台阶、创佳绩,引领林场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林场高质量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开展林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林地林木资源高效利用化、林业生产装备先进化、林业产业链完善化、林业技术产业化、林业种业现代化,建设成智慧型现代化国有林场,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国有林场发展之路,也是当前广西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