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益乡纪行
2023-11-03罗昭伦
文/罗昭伦
中益乡坪坝村向家坝远景
在石柱的第二天,我们去了中益乡。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也到过这里。
进入该乡华溪村金溪沟时,山里云雾间群峰连绵,盘山坡陡路时隐时现,右边山崖石壁上的“中华蜜蜂谷”红色石刻,尤为引人注目。山谷中的土家建筑涂装成蜂蜜般的金黄色,加上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地点缀的蜂桶,让人融入到“甜蜜”的氛围里。
车至半山腰“蜜乐园”后,我们沿着一条狭窄陡峭的长长石阶,来到谭登周家。2019 年4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也是踏着这段石阶,登上陡坡,来到他家的。
在谭登周家堂屋大门上,贴有一副对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大门两边,还贴有两个“福”字。
关于这副联,里面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018 年3 月,谭登周在自家地里干农活时,不慎从七八米高的地方摔下来。送到医院治疗,花去住院费十几万元。病愈出院后,再也干不了重活。加之老伴儿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好在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让他报销了医疗费用,自己只出了1 万多元。此后,家庭医生定期上门,老两口看病不用愁,基本生活也得到保障。2019 年春节,谭登周托人写了这副春联。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后,了解老两口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谷仓、灶台、床铺一样样地看,吃穿、看病、收入一项项地问。见到总书记,谭登周喉咙哽咽了:“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坟上的草都这么高啦!”总书记紧紧握着他的手:“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
几年过去了,谭登周老两口的生活又有了新变化。除土地入股按比例分红外,还把柴房改造成专卖土家特产的小店。通过捡白果、收山货、开农家乐,加上农村低保、社保、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养中华蜜蜂的收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去年春节,谭登周托人重新写了这副对联,贴在原来的位置。“虽然对联的内容没有变,但自己的感受却更深。”
在离华溪村初心广场不远处,有一座漂亮农家小院,老党员马培清的家就在这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栋破旧不堪的木头屋子,生活用水要一桶一桶地挑,种的粮食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2014 年,儿子陈朋又患上了重病,医药费花销大,两个孩子上学也要钱,加上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极度困难,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在她家门口召开院坝会,与老乡们共话脱贫攻坚。在政府的帮扶下,马培清一家走上了脱贫之路。儿子陈朋除农闲时去务工外,还通过土地流转政策,种植中药材黄精,饲养蜜蜂。儿媳谭明兰在当公益性保洁员的同时,还在市妇联的巾帼扶贫车间“家庭工坊”做玩偶布老虎。“一年下来,全家的总收入少说也有四五万元。”脱贫后,马培清把破旧的小木屋变成了水泥板房,吃上了自来水,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
如今,不少游客到了华溪村,总会来马培清家坐坐,与老人家聊聊天。“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总书记会到我家来,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这是我家最幸福的一天。”谈起总书记来到村里看望和慰问她的情景,马培清依然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
回程途中,公路边一块錾着“初心”两个红色大字的巨石映入眼帘。公路外,是村民的土家吊脚楼和土家民宿,曾经的“偏僻岩石坝”,如今成了错落有致的农家乐步行街。放眼望去,四周是如画的青山,不远处的中益乡场镇,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彩色琉璃瓦,黄色或白色的外墙,映射着中益人安适幸福的生活。在一片黄精、木瓜基地的坝子边,一块巨石上錾着“使命”两个红色大字,与上面的“初心”石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建峰村全家院子,依山面谷,两边高高的山崖直耸云天,像一对顶天立地的壮汉守护着村口,一条小溪颤颤悠悠从后面的大山深处淌出。房屋结构为木架、板壁楼,每栋木楼规模不等。院内几棵风烛残年的古树,树干粗壮而又挺拔,恰似院内几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被岁月雕刻出一道道刀疤似的伤痕。那些斑驳的树皮和腐朽的树枝,见证着这里曾经的风风雨雨,仿佛在述说着土家人这些年来的变化。
幽静地分布在密林中的坪坝村大湾民宿,以田园为趣,山野作伴,十几间房屋错落有致,与山体自然融为一体。民宿充分利用土家族吊脚楼元素,配以极具特色的星空餐厅和仙袂飘飘的户外摇椅等设施,造型别致惊奇,极富梦幻格调。走进民宿,土家姑娘会给您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米茶”,或一杯老荫茶,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慢时光。每逢夏天,外地游人来到民宿,大都要吃在这里、住在这里、消费在这里。
夕阳西下,我们来到中益乡的乡村旅游打卡地——盐井村“蜜平方共享农庄”。宽阔的草坪贴着河坎铺开,丛密的麻柳树林将河道与草坪一分为二,一大片油菜花正在开放。农庄配套设施完善,分布着野炊烧烤、簸箕宴、户外K 歌、蹦蹦床等娱乐和美食体验区。入夜时分,在一个宽敞的“食堂”内,随着一个个烤炉有序摆开,大家七手八脚地将各种食材铺上烧烤架,一阵阵浓郁的鲜香扑鼻而来。帅哥美女们争相举着啤酒、夹着烤肉,一边分享快乐的时光、美味的清香,一边乘兴高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在中益乡,类似的避暑纳凉、休闲康养的好去处,如毕兹卡里文化中心、冉家坝百年大院等数不胜数。对第一次到这里的人来说,很难将之前的“深度贫困”与如今看到的场景联系起来。过去,由于这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土家人守着半山半水半分田,靠种红苕坨、洋芋坨、玉米坨“三大坨”填饱肚子。加之基础设施落后,青壮年大多外出谋生,土地撂荒无人耕种,贫困与萧瑟使土家人从心底渴望致富奔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坚定了中益人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发扬“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精神,从“等靠要”到“向前跑”,探索出了一条“靠山吃山不损山、靠林吃林要护林”可持续发展路子。在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和木本药材的同时,建设脆桃观光采摘园、中华蜜蜂产业园等特色产业,“蜂文旅”提速向前,“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如今的中益乡,已从穷山沟变为聚宝盆,到处是干净漂亮的景观公路和塑胶步道,村里随处可见太阳能路灯和摆放整齐的垃圾桶,风格各异的土家吊脚楼,处处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美丽村景。村民们不再愁吃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中益人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如今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向前跑”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