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研究
2023-11-02朱珠
朱珠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在這样的背景下,企业对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作用;问题;措施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既能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掌控,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能够增强企业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实效性,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
全面预算管理,其实就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全新形式,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工具,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配置、规划与使用,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及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资源的使用过程及使用效果最大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优化创新。全面预算管理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财务预算管理,二是经营预算管理。其中,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预算管理。经营预算管理主要对企业的业务管理而言的。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现代化发展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科学的方法[1]。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1.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年度经营目标围绕战略规划制定,并将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加以落实。企业着力于以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推动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对比,找出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财务收益,努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各部门间通力协作,结合外部市场的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案,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2.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控制能力
以往企业在预算管理上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对预算管理的执行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及时的发现和控制,更多的是在事后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控制并寻找解决方法。但是,有些问题一旦发生就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事后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弥补。而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与实施,企业能够监管的范围更加的全面,从上到下都处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内,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够对企业的内部职能进行明确的划分,使之运行更为流畅。同时,通过将具体的执行措施、执行过程与所有人员相结合,对每个人的工作效果进行量化评价,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奠定基础。
3.有利于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交流
全面预算管理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单独的工作,需要的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之前,企业的各部门之间缺少足够的沟通与交流,导致企业各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流畅,工作效率不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与企业各部门的具体目标相结合,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能与权责,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使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整体上得到了提升,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提高企业的监管和考核机制的作用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预算考核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后环节,是对整个预算流程的评价,也是重要的绩效考核依据。通过全面预算,企业可以制定更为细化的绩效考核目标,并可以通过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与奖惩。既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又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从而助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预算目标与实际工作的对比,还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层的能力,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及时的发现潜在的风险与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组织架构不科学,全面预算管理认知缺乏
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也并不具备专业的预算管理结构或部门,导致预算工作基本上停留在财务预算层面,企业内部未能达成共识,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并没有统一的领导者,无法对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汇报、沟通与解决,实际开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缺乏统一的领导,全面预算管理没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化协调配置的功能,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降低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与作用,无法真正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二)预算编制环节不规范不合理
作为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预算编制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能为预算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在预算编制环节不规范不合理,预算编制应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较大。在预算编制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业务部门参与度较低,导致预算编制的方案不够全面,对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及利益分配不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对企业各项业务及财务数据收集不足,预算管理工作目标的制定无法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相吻合,预算编制的真实性无法有效保证。同时,不够规范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可操作性,不够科学规范,预算编制效率较低,准确性不高,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3]。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机制,重视预算执行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权责不清、流程混乱等现象,否则很容易导致重复审批等行为的发生,在浪费时间的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与矛盾。另外,部分企业对预算执行的反馈结果未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预算管理的结果形同虚设,预算管理成效较差,难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预算考核体系的建设,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四)缺少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
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但是,我国大部分的企业未能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考核标准过于随意,考核内容不够清晰明确,导致预算考核流于表面,预算考核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遭到质疑,无法充分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预算考核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未能建立直接的联系,导致预算考核结果对员工并没有实际的影响,对于员工的工作行为缺少有效的约束与监管,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顺利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五)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大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功能的拓展及服务的延伸,多数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分析,未能建立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导致企业无法多维度的对预算进行分析,降低了数据的实际价值。另外,滞后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无法为企业动态监管机制的建立提供保障,不能对企业所有财务、业务数据进行高效的收集、整理,从而影响预算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机构,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由企业负责人担任领导者。作为企业最高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指挥,负责预算编制的审核、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等。其次,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领导层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推广,充分调动各级负责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组织相关的培训、讲座与交流会等活动,提高全体人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学习预算管理的理念与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管理,为其打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将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最大化发挥[4]。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企业应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将业务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及投资预算等纳入到整个体系中。同时,以市场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与需求为基础进行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要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求,将企业整体的发展目标与预算编制进行结合,真正的发挥预算编制对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促进作用。首先,企业要定期的对市场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深入研究,确保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能够更好的符合市场发展需要。其次,预算编制要能够有效的体现企业的产业发展状况、资源配置情况、生产效能等。因此,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应采用分级管控,满足不同部门对预算编制的不同需求。一方面,企业在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进行有效的指导,将预算编制与各部门发展计划相结合,对预算编制的草案进行汇总上报到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另一方面,预算管理部门需要对预算编制草案进行审核,在保证预算编制具备可行性的基础上,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指引,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内容,形成行之有效的年度预算方案。最后,企业要加强对预算编制的时间规划,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时效性。
(三)加强预算执行力度,降低财务风险
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应形成预算执行和控制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意识,确保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为了更好的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企业在强化预算执行的同时,应将企业资金的收支纳入到预算管理。对企业的资金收入与资金支付进行严格把控,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首先,完善资金审批流程。企业要将各部门的业务开展与经济活动纳入到监管范围,对不合理、不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交易行为及时的发现并制止。其次,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应对预算管理、超预算管理等设立严格的审批制度,从而保证每一项审批都符合企业的标准与要求,减少违规违纪等行为的发生。第三,企业应完善预算执行监管机制,通过对企业预算执行的动态追踪,在预算目标发生失误或偏离的时候,能够进行及时的控制与解决,为企业业务活动和资金收支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5]。
(四)构建完善的预算考核机制
预算考核机制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并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保障。预算考核机制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企业在完善预算考核机制的同时,还应当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发展目标和需求,对各部门及岗位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和定位,并制定相应的预算考核指标、流程与内容。考核机制一旦形成,企业为了保持考核机制的权威性,不得随意进行更改。另外,预算考核应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及年度考核等。企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预算考核,保证考核过程公平合理,对考核结果予以重视,以便更好的为员工指明学习与改进的方向。同时,企业一定要制定奖惩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或惩罚。将员工的薪资待遇与预算考核机制相结合,这样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保证预算考核的实效性。另外,企业还应建立考核结果反馈渠道,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员工可以进行反馈,保证预算考核的公正、公平、合理。
(五)进一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是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建立的信息化平台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财务数据进行精准收集与处理。通过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企业可以实现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在保证数据真实完整的同时,为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与基层之间建立信息互通的渠道,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参考。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软件,对于软件的开发设计,需要保证准确性、便捷性和灵活性。另外,软件要有着良好的兼容性,便于与财务软件、业务软件、企业外购的软件等进行有效的集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在动力和保障。因此,企业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助力。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以完善的考核体系为约束,以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引导,以高水平的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将全面预算管理渗入至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有效的掌控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春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 (10):47-49.
[2]胡效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设分析[J].纳税,2021,15 (34):137-139.
[3]杨建春.关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探究[J].当代会计,2021 (22):10-12.
[4]许晓平.业财融合模式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建设[J].财会学习,2022 (20):50-52.
[5]赵春颖.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建设分析[J].现代商业,2022 (36):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