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清区·百校英才进武清 以校地合作引领地方加速发展

2023-11-02撰文摄影中共武清区委组织部

求贤 2023年10期
关键词:武清武清区校地

撰文、摄影/中共武清区委组织部

日前,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评选获奖名单揭晓,天津市武清区委组织部《深化校地人才合作 引领地方加速发展》获得最佳案例奖。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深度链接国内高校院所,做大武清高校“朋友圈”,打造“百校英才进武清”校地合作品牌,吸引高校院所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形成高校院所人才智力资源集聚效应,全力打造京津冀核心区域创新创业之城、工程师之城、青年人才乐居之城。

2023年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上,武清区与南开、天大等7家重点高校签署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

天时地利人和 瞄准时机乘势而上

武清区位于京津两大直辖市的中间节点,是京津冀三省市的交汇区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和“主力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武清区抢抓发展机遇,加速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才、项目等要素转移。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发源地,是地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的资源宝库。由于缺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武清区原始创新资源支撑薄弱、创新要素不全,缺乏承接高层次人才的平台载体,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为破解发展瓶颈,武清区加强主动对接,创新思路模式,充分发挥京津高校院所科教智力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80余家高校院所深化校地人才合作,引育优质院校项目和人才团队,借重用好院校人才智力资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学子参观武清人工智能适配中心

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学子参观武清区文博馆

量身定制 根据地区优势取长补短

近年来,武清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扎实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量身定制产业、创新、人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一批科创资源集聚,为武清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武清区深入实施产才融合创新平台“基石工程”,围绕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先导区建设,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创新“产业+项目+人才”引聚模式,打造“一核、多点、全域”的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新平台、高端产业集聚新高地和京津科技人才创新城。支持产业园区、企业通过共建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形式,与知名高校院所尤其是京津地区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鼓励支持和引导用人单位成立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孵化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吸引承接人才和项目。

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按照“专家库+成果库+企业需求库+专业服务机构库”架构,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持续完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两个清单”发布机制,深度服务主导产业发展。深化“政产学研用金介服”合作,联合中国技术交易所搭建武清区线上成果转化平台,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面向高校院所发布企业技术合作需求清单,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打造“基础研究在京津、应用转化在武清”的研发创新模式,全力打通成果转化堵点难点,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大力引育高校院所人才。加大走访对接力度,赴北京、西安、成都、哈尔滨、海河教育园等院校聚集区开展对接,扩大高校合作范围,拓展高校院所资源。组织重点企业赴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高校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支持区内各类用人主体进高校引才。升级完善“武清区就业服务地图”、“嗨绵就业”等信息化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对接渠道,打造“永不落幕”的高校招聘会。与海河教育园区院校就业联盟签署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海河教育园区院校就业联盟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建立长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动重点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养、订单式培养,深化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形成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3年天津市“海河英才”高校学子津门行暨百校英才进武清活动

天津市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召开校企对接会

持续开展高校学子实践活动。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校地间最基础的人才交流合作模式,围绕武清“一城一带一商圈”发展定位开发实践岗位,广泛征集全区企事业单位科研、技术、管理等实践岗位需求,面向重点高校发布,搭建青年人才“融武”功能平台,吸引学子来区服务。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博士研究生实践团围绕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进行专题调研服务。加强杨村一中、英华学校等区内中学“校友会”建设,畅通与武清籍重点高校学子联系渠道。实施“武清学子乡归计划”,开展“扬帆计划”、“返家乡”等活动,组织高校学子回乡实习实践,鼓励引导武清籍高校毕业生或外流人才回乡就业、自主创业,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加大政策服务力度,引导武清籍人才及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自主创业,鼓励武清籍专家以各种弹性、柔性方式为家乡提供知识、技术和智力服务。

厚积薄发 十年磨一剑成效卓越

10年来,武清区相继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人才合作,与天津市高校校友会、卓越大学联盟、教育部直属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等院校机构达成合作关系,与20余家重点高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累计吸引149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到武清区社会实践,完成实践课题450余项。

打造了一批高水平平台载体。以“借梯登塔、借脑生智”模式,与中国铁科院联合成立天津智能轨道交通研究院、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一院一联盟”,与南开大学合作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共建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产学研基地,累计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平台载体120余家,在吸纳承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加力。其中,京津科技谷园区与河北工业大学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1.2万平方米楼宇已入驻河北工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生态环境与信息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合作项目。

引进了一批高校院所项目。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开展前沿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协作,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发布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助推33家企业与41所高校院所开展6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清区转化和产业化。深挖重点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着重跟进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持续跟踪对接服务机制,累计引进济坤医药、象限空间、英创汇智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00余个,其中,济坤医药依托南开大学药学院的技术和人才,以产学研模式致力于炎症与免疫、呼吸系统等领域新药研发。2023年7月,北大、北航等高校院所的6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武清区,涉及生物医药、智能科技、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预计总投资额4.5亿元。

形成了高校人才集聚效应。在重点高校的支持下,武清区以人才交流作为校地合作的突破口,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一批“项目+团队”落户武清区。天津市“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引进人才6万余名,其中学历型人才占比超过60%,高校人才集聚效应显著。2014年2月,北京项目诺禾致源到武清区落户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服务中心,从最初由北京总部派遣的70余人已增长到近150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达70%。2021年4月,英创汇智原总经理赵洵在武清开发区“二次创业”,依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学团队,创办了垠石精工,致力于商用车线控制动系统研发生产,2022年,垠石精工实现4万台车零部件量产,营收超过100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翻两番。目前,赵洵被破格晋升为正高级职称,而垠石精工集聚了一批来自清华等高校的青年科技人才。

建立了校地合作长效机制。自2014年,武清区与清华、北大等高校试点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10年来先后与8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人才合作。在2021年暑期,90余名高校博硕士研究生围绕实践课题,解决智能煮面机器人夹爪技术、动车组关键部件故障图像识别等企业技术难题30余项,联合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项,形成调研报告80余篇,共计50余万字,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今年暑期,近百名博硕士研究生在区内32家企事业单位围绕课题项目开展社会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武清区与清华、南开等高校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签订了全面的人才合作协议,涉及人才引进、实习实践、教育培训、科技攻关等内容,校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逐梦前行 以人才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武清区委组织部《深化校地人才合作 引领地方加速发展》从全国近1900篇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案例奖。《深化校地人才合作 引领地方加速发展》能够获奖,既是荣誉和鼓励,也是鞭策。下一步,武清区将着力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为高端项目、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服务保障,以创新平台建设赋能地区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破解发展瓶颈,以人才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同,以创新平台建设赋能地区发展

加强信息协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对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成果撮合对接活动,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企业成长需求有效对接,鼓励高校院所采取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加强创新协同。积极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吸引建立更多高水平分支机构、研发中心与飞地孵化器等区域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引导鼓励高校院所向区内企业开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行业协同。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协会组织等组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构建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

强化目标、问题、市场“三个”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破解发展瓶颈

强化目标导向。聚焦科技前沿领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入落实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引导支持各大高校院所与企业通过协同研发、课题招标、技术咨询等路径,联合攻克关键技术、核心难题,推动更多创新技术转化为产业项目。强化问题导向。深入梳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制约瓶颈问题,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用心用情用力破解痛点堵点,让创新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效衔接,更好打通校企握手、成果转化“两个通道”。强化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效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更多科创成果走出高校院所、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变成生产力。

深化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融通,以人才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围绕区内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院校与企业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培养等方式推进产教融合,更好助力人才成长。深化创业支持。依托各类创业孵化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给予房租、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补贴,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努力孵化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深化就业服务。深入落实《武清区稳岗位、促就业十条措施》等政策,健全完善政校企对接机制,加大岗企对接力度,积极开展系列招聘活动,着力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武清区就业发展。

猜你喜欢

武清武清区校地
校地协同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天津市武清区发改委举办清洁生产审核培训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有了孩子的女人,既坚强又柔软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嫁给爱情
第二次选择
浅谈校地合作载体的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