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为径,素养为旨”的思维课堂实录与分析
——以“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巢湖圩田的演变”为例
2023-11-02郑红琴
郑红琴
(浙江省临安中学,杭州 311300)
本课针对使用新湘教版的高二学生,创设“巢湖圩田的前世、今生与未来”的真实复杂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之间应秉持正确的环境观,使学生理解人地观念随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并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首先,通过画图熟悉圩田这一地理事象;然后以预设的“思维关系链”为前提,引领学生自主且深入地思考、解决相关的地理真实问题,提升学生的答题自信,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热情;最后,小组合作创建关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可缓减洪涝灾害”的思维关系链,逐步提升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一、情境导入,勾画圩田初印象
师:课前板书学案中的小结空白模板(图1)。
图1 “巢湖圩田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小结
师:地表形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人类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对地表形态进行着改造,使之发生改变。这节课我们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老师选取巢湖、太湖周边常见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圩田”,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那请问什么是“圩田”?
PPT 展示: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南宋杨万里《圩丁词十解》)。现代汉语解释:圩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文字解释,尝试在学案中快速描画“圩田初印象”。
生:动手画图,约2分钟。
学习反馈:学生勾画的“圩田”总体符合概念的描述,但基本只有“水”和“田”,缺乏其他地理事象的配合与细节描绘。
PPT展示:圩田景观图(图2)。
图2 圩田景观
师:通过景观图帮助学生完善“圩田初印象”(板画圩田示意图,同时解释地理原理)。
师:请同学们根据圩田示意图推测,圩田区的地理环境有哪些特征?
生:(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分析与概括)地势低平,水网密布,且人口众多。
师:对圩田有了初步认识后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为起点,设计相关教学流程。“圩田”是学生不熟悉且课本中未涉及的地理事象,教师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解释,有利于学生后续进行地理问题的解决和地理思维关系链的构建,对相应情境问题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课堂后期补充了“湿地”的相关知识,同理)。
二、探问前世,还原圩田形成过程
师: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先推测圩田的前世模样。
PPT展示:分析目前三河镇远离巢湖的原因。
生:在学案图中圈出两者,并分析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师:据图可知,三河镇与巢湖之间隔着河流和大片圩田。然而,情境材料却提到“三河镇曾濒临巢湖”。那么,清朝嘉庆年后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它们的分离(即湖岸线移动)?
生:湖岸线后退,湖泊面积缩小。
学生完成学案中的地理思维关系链1(图3)。
图3 地理思维关系链1
生:逆向推理完成思维链中的相关内容。
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围绕情境主题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链,注重知识与思维间的内在关联性。从“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尺度的角度整合可操作的地理学习思维关系链,凸显区域地理事象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发展的眼光。[1]
学习反馈:部分学生的思维关系建立较凌乱、不成系统。如“人口增长,粮食不足”之后的“中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的关系空缺,或是知道中上游“植被破坏”,但缺失了“水土流失”。
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关系链1,并在PPT中进行展示(图4)。
图4 教师展示的地理思维关系链1
师:从思维关系链1 中可知,三河镇如今远离巢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围湖造田”,由此揭示出圩田的前世是“湖泊”。
三、探讨今生,思辨圩田是“宝”还是“灾”
师:“今生”的圩田对人们来说到底是“宝”还是“灾”?圩田是为了缓解粮食不足而建,所以这里一定有适宜耕种的良好条件。
生:同桌合作,完成学案中的地理思维关系链2(图5)。
图5 地理思维关系链2
师:借助希沃白板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
生:同学间相互评价、关注因果关系与用词的准确性,层层递进揭示答案。
学习反馈:学生在思维关系链2 的建立中,存在内部关系不够清晰的问题。如“地貌类型与特点”,大部分学生只写了“地形平坦”,而没有思考“地貌类型”与“特点”间的内在联系。
师:在学生作业展示与同学互评中,重点引导答题“因果链”的建立与完善,如因“临近河湖”而“水源充足”等。随着思维的推进,展示相应的PPT(图6)。
图6 教师展示的地理思维关系链2
师:通过同桌间合作,同学们发现了圩田区优越的耕作条件可以产出大量优质的粮食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由此可见,圩田是“宝”还是“灾”?
生:(集体回答)“宝”。
师:使之成为“宝”的原因是什么?
生:适宜耕种。
师:板书“适宜耕种”。
师:但事实上,即便是宝地也可能会遇到困扰,如圩田区在夏季时常发生水灾。水灾的实质是什么?
生:(部分学生回答)水位高,溢出河道,淹没沿岸低地而造成损失。
师:请从情境中找一找,有哪些与“易发水灾”相关的信息?
生:(部分学生回答)圩田位于低洼地,且圩田的海拔低于巢湖的水位。
师:圩田易发水灾是因为水位易升高,而水位易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生:(集体回答)来水多、去水慢。
师:现在给大家增加一个角度——容水少。请同学们结合这3个角度,尝试完成学案中的思维关系链3(图7)。
图7 地理思维关系链3
生:部分学生回答,相互进行简要点评并补充、完善答案。
设计意图:在思维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设计中,除教师的点评与指引外,增加“生生互评”环节。通过“生生互评”,一方面可使学生更好进行自我引导,主动构建思维框架;另一方面,可更有效地反映学生对于该地理问题的理解与思维过程,以便教师对学生思维构建中存在的不足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修正与引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学习反馈:思维关系链3是关于洪涝灾害原因的分析,学生比较熟悉,思维链的完善度较高,只有个别“湖水倒灌”“排水不畅”的用词不准。
师:除学生原有思维链“来水多”“去水慢”外,添加一个新的关系链“容水少”,完善易发水灾的原因分析思维关系链(图8)。
图8 教师展示的地理思维关系链3
师:常发水灾的圩田可能会让辛苦耕作的农民颗粒无收、食不果腹,居住在岸边的人们甚至有伤亡危险。所以从这个层面看,围湖造田形成的圩田是“宝”还是“灾”?
生:(集体回答)“灾”。
师:圩田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生:易发水灾。
师:板书“易发水灾”。
设计意图: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下,通过解决一个个地理问题,形成地理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的地理思维不再混乱,即形成“思维之径”,从而实现“思维之的——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四、探想未来,推测圩田何去何从
师: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或许与人类活动触及了自然生态的底线有关,所以我们需要探寻更好的土地利用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有专家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据说这样的转变可缓解巢湖沿岸的洪水威胁。这里提到的“湿地”同学们是否学过?
生:没有学过。
师:现在补充关于湿地的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动。
PPT 展示:湿地是浅水覆盖的土地,是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河流、湖泊、水库、渔塘等,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
师: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如何缓减洪涝威胁?
生:(结合学案提示回答)降低灾害等级,减少损失。
师:请同学们尝试建构思维关系链4(图9)。
图9 地理思维关系链4
生:前后桌4 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约5 分钟,完成学案中的思维关系链4。
设计意图:围绕圩田情境,创设不同层次的地理思维关系链。同时,注意教师思维关系链设计只是“预设”,留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生成空间”,以免过度“牵引”学生。
学习反馈:该探究活动难度较大,一开始大部分学生无法准确找到答题方向,即基本没有形成解决该问题的思维关系链。
师:在寻找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时,可从此问题的原因着手进行分析。例如,在上题中探讨了洪灾的原因可从“来水多、去水慢、容水少”3个思维角度进行分析,现在要缓减洪灾,就可以同样从这3 个角度思考,只需将其“反着说”即可,那么应该怎么说?
生:来水变少、去水变快、容水变多。
师:结合情境信息,把我们的地理思维进一步往前推,找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如何做到以上3点。
师:选取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拍照,并通过希沃白板进行展示。
生:小组代表讲解思路,共同点评,完善答案。
设计意图:围绕一个相对困难的情境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对此进行充分理解和深入探究,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间的思维火花得到有效碰撞与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综合思维。
学习反馈:关于去水变快的原因分析存在较大困难,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联系到是由于“拆除圩堤”所致。
师:(针对学生答题的思维障碍点进行点拨与提示)退田还湖具体的做法是什么?PPT展示图10。
图10 教师展示的地理思维关系链4
生:拆除圩堤,把湖水放进来。
师:这样做的结果有哪些?
生:湖泊变大,容水变多。
生:水的流通性更好。
师:对,水流变通畅了,所以去水也变快了。
师:由此可见,如果人们能从曾经的围湖造田转变为“退田还湖”,把圩田的未来还给“湖泊”,相信洪涝等自然灾害也将随之减少。现在,请观看一小段《航拍中国》中的圩田,看看自己学习地理之后是否能够欣赏到更多元的风景、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联想。
生:观看视频。
师:同学们,下次去太湖或巢湖周边的博物馆时,请记得找寻圩田的踪迹。
五、总结提升,“湖—田—湖”促协调发展
师:我们以圩田为例探究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揭示了它曾经是湖泊,在人类围湖造田中变成了一大片既是“宝”又是“灾”的圩田,而如今人们又愿意退田还湖,让它回归本真的湖泊面貌,从而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圩田“从湖泊中走来,又将回到湖泊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变化历程反映着人地观念的改变,促使人地发展更加协调。
PPT 展示课堂小结:巢湖圩田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图11)。
图11 巢湖圩田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师: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让我们为建设美丽中国,继续探索与追寻人地协调发展之路。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小切口地理事象“圩田”入手,整合真实情境与相关地理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解答相对复杂问题的“脚手架”设计成地理思维关系链,且每个关系链之间都存在内部区域相关性,最终形成一条以时间发展为轴的“圩田演变”思维网络,有利于学生形成区域地理思维、综合地理思维,进而逐步培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同时,由于公开课的特殊性,急于把所有的思维发展进阶“塞进”一堂课中,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成长需要一个较长的吸收和消化过程,这也是导致最后一个思维链建设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在日常教学中,应更多考虑学生接收与反馈的时间性,等待学生地理思维慢慢发展、渐渐成长。
【课堂点评】本课的课标内容为“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课堂教学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某种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特定地表形态案例,分析了解“地”对“人”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辩证看待“人”对“地”的正面和负面作用。为此,创设“巢湖圩田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这一真实情境,巧妙地设计多条思维关系链,组织学生围绕情境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推动学生一步步从思维关系链的起点抵达终点,水到渠成地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具体而言,本课在思维关系链的教学建构上,具有以下几方面亮点。
一是关注手段,促使思维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感叹讲过好几遍的内容,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或不会应用。课堂上一条完整的思维链是由一段段次一级的思维链有机组成的,而一个个思维节点是整个思维活动的连接点,学生只要中断了部分思维节点,整条思维链将不再完整,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将不再透彻。因此,教师要进行反思,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节点,有效关联学生的思维链。本课的优点之一:上课伊始,请学生根据圩田的诗文解释,尝试在学案中素描“圩田初印象”,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促使思维链的有效建构。优点之二:在“探想未来”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提出专家建议将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变为湿地。鉴于学生尚无湿地的相关知识储备,便补充了湿地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避免了思维节点的缺失,有利于正确、完整地建构思维链。
二是重视梯度,凸显思维水平的循序渐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是一个水平渐进的过程,参照布鲁姆认知理论,学生的思维进阶是从记忆、理解上升到应用、分析,再进阶到评价、创造。本课中教师设计的地理思维链呈现从简单填空到复杂建构、从常规思维提升到创新思维培养的特点。前两个思维链建构活动“分析目前三河镇远离巢湖的原因”和“分析圩田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由于思维流程图的因果关系较为明确,以填空为主,相对容易完成思维建构。第三个活动“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教师只提供总体的思维框架,填空较少,需要学生多角度分析“来水多”的原因,思维水平的要求明显提高。最后一个活动“圩田退田还湖如何减缓洪涝的威胁”则需学生自己构建思维框架和思维链,难度最大。教师在学生困惑之际提示学生可从洪灾成因“来水多、去水慢、容水少”3 个维度进行逆向思维并点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较高梯度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思维水平渐次提升。
三是考虑个体,兼顾思维结构的差异教育。学生就某地理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出不同的思维结构层次,如前结构(P)、单点结构(U)、多点结构(M)、关联结构(R)和拓展抽象结构(EA)。教师应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总结评价思维关系链时,考虑不同思维层次结构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高度和思维深度,有效建构学生的思维框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当然,从思维创新的角度看,本课存在一定欠缺。圩田退田还湖的原因并非仅仅由于自然灾害频繁,退田还湖的意义也并非只是减少洪涝灾害。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退田还湖的社会经济原因及其有利影响,甚至可设计多条地理思维子链,如“了解退田之泥有何用处”“探析退田之湖有何综合效益”等,这样就不易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文军/浙江省春晖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